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年收益率超过10倍
2010年10月,刘君特意去电影院看《华尔街2》,片中对冲基金的交易员紧盯几台电脑显示屏奋力搏杀的熟悉场景,带他迅速穿越,回到1年多前的华尔街,彼时,他是登迪银行的对冲基金操盘手,管理着89亿美元规模的基 金。
但对刘君来说,看这场电影告别的意义大于缅怀。2009年年底辞职回到北京后,他创立了夸克对冲基金,沪深300股指期货4月16日推出后,夸克大胆重仓投资股指期货,在电影公映的前几天做的一笔交易,将10.65亿元资金,神话般翻滚为27.9亿元,收益率超过260%,大大超出了刘君此前估计的50%,和最初的2.97亿元相比,半年收益率超过了10倍。
中国对冲基金研究中心研究部主管锐衍透露,最近几年国外股票型对冲基金的年平均收益率在15%以下,今年行情不好,能达到10%已属不易。为什么夸克在中国能获得如此“暴利”?
“在美国是专家和专家的博弈,博弈的力量是50对50,但中国是一个新兴市场,进场的普通投资者95%以上对新的风险对冲工具不了解,博弈双方力量悬殊,连三七开都不是。”其实刘君只说对了一点,要在这片流淌着奶和蜜的“新大陆”获得成功,除了专家的身份外,拥有中国血统也很重要。
拓荒A股市场
“股指期货推出前,国内没有真正意义上投资A股的对冲基金。” 刘君“拓荒”一开始并不顺利,夸克原本设定了10亿人民币的规模,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只募集到2.97亿元,因为对冲基金的神秘和低调,中国的投资者尚不了解,另一方面,国内金融人才匮乏,刚筹建团队时,招不来合格的分析师、交易员,刘君一肩挑几职,庞大的工作量使得他常常以咖啡陪伴熬夜加班。
“股指期货第一笔交易当然是投机,但以后仍然是价值投资。”4月16日,刘君迫不及待用大部分资金做空5月合约(IF1005),他观察到:“虽然在经济学上难以解释,但近30年来,股指期货在每一个市场推出的初期,对股市都会助涨助跌,当下经济复苏,流动性过剩,股市虚胖不能持久,股指期货推出可能会成为引发下跌的事件。”走势验证了他的设想,从4月16日开始,大盘、沪深300指数和期指同步持续下跌1个多月,在5月21日的合约交割日前一周,刘君全部平仓,收益率为138%,资产规模增加至4.1亿元。
从5月开始,CPI较2009年同期增长3.1%, 刘君变得异常警觉,泡沫已经产生,会导致资产价值上升,国内的商品交易价格都要一致向上走,货币紧缩政策还将进行。这个判断让他坚持在6月中旬—7月30日,9月底—10月初两轮交易均做多。国庆节后的逼空行情好得出乎刘君的意料。
“大规模的多仓投资需要集团化操作,现在的对冲基金规模不足。”刘君曾经告诉《经理人》基金创始之初的遗憾,但三战皆正后,夸克资产增加到10倍的消息传到客户耳朵里,有人开始要求追加投资。
夸克物色了几名优秀的分析师和交易员,团队雏形初具,第二只基金正在筹备中。资产配置丰富了许多,接近70%投资于股指期货,30%做价值投资,头寸聚集在有色金属和金融两类股票中。刘君的最终理想是长期持有一些价值被低估的优质公司,采访中屡屡提起巴菲特,让人相信他毫无疑问是价值投资的信徒。
在锐衍看来,国外的对冲基金要求绝对回报率,即大盘涨的时候必须涨,大盘跌的时候也要涨,这个收益率相对稳定,投资者不希望大幅波动,而国内投资者依然是赌徒的心态,“如果大盘涨了50%,你只涨30%,他会不高兴。”
中国市场不止3类对冲策略
对冲基金能否成功套利,取决于对冲策略。
“对冲策略现在有几十种,总的说来分三类。”刘君告诉《经理人》,第一类是方向型,即长短仓策略,持有多空两种方向相反获利价值不等的投资,利用差异套利。第二类是事件驱动型,对特定公司出现某些特殊事件(破产、重组、收购和合并等)进行交易,常见的事件驱动类投资策略包括兼并套利、困境投资和特殊境况投资等。第三类是相对型,指投资者关注两组相互关联的证券的相对价值而不是绝对价值,通过对两组证券双边下注来博取相对价值变化所带来的收益。
但中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仅有沪深300指数期货、ETF有做空机制,能用来对冲风险的工具很少,博士毕业于多伦多大学数学金融系的刘君认为对冲策略也可以是广义的风险对冲,只要具备双向操作套利的可能性,便可设计对冲模型。
每个对冲基金操盘手,都将自己套利的数学模型视为商业秘密。刘君建立的模型基于对基本面、市场面、事件面进行分析后组合优选对冲策略,回国后,他又尝试将对冲模型移植到产业链上,位于同一产业链上端和下端的公司,可以协同操作对冲风险套利,实际上,他认为不管是从数量、资本、市场、综合分析哪种方法看,只要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就能使用对冲策略。锐衍确认为,国内股市是政策市,易导致对冲策略失灵,所以应该从宏观和企业基本面入手分 析。
成败在于风险控制
在锐衍看来,得益于华尔街的严苛训练,“海归”操盘手风险控制做得是最好的。小的风险可以利用数学模型计算,但系统性风险大部分只能经过操盘手的主观判断,次贷危机的惊心动魄让刘君对风险的认识异常深 刻。
2007年底、2008年初,ABCP(资产抵押商业票据,其抵押品多属房地产)违约,市场出现较大幅度跳水,流动性出现紧缩,当时普遍认为这是一个特例,“所有的分析员在这个时候都没有观点,感觉比较迟滞。”
刘君所管理的登迪银行一支对冲基金,15%投资于欧洲的股票和国债,5%投资于新兴市场,高达80%的资产投资于北美的股票、债券和外汇,账面亏损一度高达到30% 。“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你预感到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可是你又不知道怎么操作。”巨大的压力下,刘君几乎夜夜失眠,直到9月16日雷曼宣布倒闭,突然有一盏灯在脑子里亮起来,电光火石间他终于找到答案:从ABCP违约到美国投行界排名第4的雷曼倒下,预示着房贷衍生品将引发一场山崩地裂。
听到消息的半小时内,他直接向交易员下达了指令,抛出花旗银行、AIG等金融机构的股票和期权,反手大规模做空标普500股指期货,因为这几大金融巨头持有大量房贷衍生品资产,而且占标普500指数权重相当高,他们下跌将导致股指期货下跌。事实证明了他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到2008年末,基金盈利21.44%。而汤森路透理柏的调查数据显示,整个2008年第三季度,对冲基金损失严重,总资产规模下跌近10%。
一个优秀的对冲基金经理怎样预知风险?“直觉是最高的理性。”刘君打了个比方,持续下雨引起水位迅速上涨,不同的人对此感觉不一,有人认为,风险是下雨,躲雨就是避险,而看得更远的人则觉察到了河堤可能要决口,要赶紧逃命。他认为,在中国A股市场做对冲基金,套利还在其次,首先要考虑避险。
2010年10月,刘君特意去电影院看《华尔街2》,片中对冲基金的交易员紧盯几台电脑显示屏奋力搏杀的熟悉场景,带他迅速穿越,回到1年多前的华尔街,彼时,他是登迪银行的对冲基金操盘手,管理着89亿美元规模的基 金。
但对刘君来说,看这场电影告别的意义大于缅怀。2009年年底辞职回到北京后,他创立了夸克对冲基金,沪深300股指期货4月16日推出后,夸克大胆重仓投资股指期货,在电影公映的前几天做的一笔交易,将10.65亿元资金,神话般翻滚为27.9亿元,收益率超过260%,大大超出了刘君此前估计的50%,和最初的2.97亿元相比,半年收益率超过了10倍。
中国对冲基金研究中心研究部主管锐衍透露,最近几年国外股票型对冲基金的年平均收益率在15%以下,今年行情不好,能达到10%已属不易。为什么夸克在中国能获得如此“暴利”?
“在美国是专家和专家的博弈,博弈的力量是50对50,但中国是一个新兴市场,进场的普通投资者95%以上对新的风险对冲工具不了解,博弈双方力量悬殊,连三七开都不是。”其实刘君只说对了一点,要在这片流淌着奶和蜜的“新大陆”获得成功,除了专家的身份外,拥有中国血统也很重要。
拓荒A股市场
“股指期货推出前,国内没有真正意义上投资A股的对冲基金。” 刘君“拓荒”一开始并不顺利,夸克原本设定了10亿人民币的规模,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只募集到2.97亿元,因为对冲基金的神秘和低调,中国的投资者尚不了解,另一方面,国内金融人才匮乏,刚筹建团队时,招不来合格的分析师、交易员,刘君一肩挑几职,庞大的工作量使得他常常以咖啡陪伴熬夜加班。
“股指期货第一笔交易当然是投机,但以后仍然是价值投资。”4月16日,刘君迫不及待用大部分资金做空5月合约(IF1005),他观察到:“虽然在经济学上难以解释,但近30年来,股指期货在每一个市场推出的初期,对股市都会助涨助跌,当下经济复苏,流动性过剩,股市虚胖不能持久,股指期货推出可能会成为引发下跌的事件。”走势验证了他的设想,从4月16日开始,大盘、沪深300指数和期指同步持续下跌1个多月,在5月21日的合约交割日前一周,刘君全部平仓,收益率为138%,资产规模增加至4.1亿元。
从5月开始,CPI较2009年同期增长3.1%, 刘君变得异常警觉,泡沫已经产生,会导致资产价值上升,国内的商品交易价格都要一致向上走,货币紧缩政策还将进行。这个判断让他坚持在6月中旬—7月30日,9月底—10月初两轮交易均做多。国庆节后的逼空行情好得出乎刘君的意料。
“大规模的多仓投资需要集团化操作,现在的对冲基金规模不足。”刘君曾经告诉《经理人》基金创始之初的遗憾,但三战皆正后,夸克资产增加到10倍的消息传到客户耳朵里,有人开始要求追加投资。
夸克物色了几名优秀的分析师和交易员,团队雏形初具,第二只基金正在筹备中。资产配置丰富了许多,接近70%投资于股指期货,30%做价值投资,头寸聚集在有色金属和金融两类股票中。刘君的最终理想是长期持有一些价值被低估的优质公司,采访中屡屡提起巴菲特,让人相信他毫无疑问是价值投资的信徒。
在锐衍看来,国外的对冲基金要求绝对回报率,即大盘涨的时候必须涨,大盘跌的时候也要涨,这个收益率相对稳定,投资者不希望大幅波动,而国内投资者依然是赌徒的心态,“如果大盘涨了50%,你只涨30%,他会不高兴。”
中国市场不止3类对冲策略
对冲基金能否成功套利,取决于对冲策略。
“对冲策略现在有几十种,总的说来分三类。”刘君告诉《经理人》,第一类是方向型,即长短仓策略,持有多空两种方向相反获利价值不等的投资,利用差异套利。第二类是事件驱动型,对特定公司出现某些特殊事件(破产、重组、收购和合并等)进行交易,常见的事件驱动类投资策略包括兼并套利、困境投资和特殊境况投资等。第三类是相对型,指投资者关注两组相互关联的证券的相对价值而不是绝对价值,通过对两组证券双边下注来博取相对价值变化所带来的收益。
但中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仅有沪深300指数期货、ETF有做空机制,能用来对冲风险的工具很少,博士毕业于多伦多大学数学金融系的刘君认为对冲策略也可以是广义的风险对冲,只要具备双向操作套利的可能性,便可设计对冲模型。
每个对冲基金操盘手,都将自己套利的数学模型视为商业秘密。刘君建立的模型基于对基本面、市场面、事件面进行分析后组合优选对冲策略,回国后,他又尝试将对冲模型移植到产业链上,位于同一产业链上端和下端的公司,可以协同操作对冲风险套利,实际上,他认为不管是从数量、资本、市场、综合分析哪种方法看,只要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就能使用对冲策略。锐衍确认为,国内股市是政策市,易导致对冲策略失灵,所以应该从宏观和企业基本面入手分 析。
成败在于风险控制
在锐衍看来,得益于华尔街的严苛训练,“海归”操盘手风险控制做得是最好的。小的风险可以利用数学模型计算,但系统性风险大部分只能经过操盘手的主观判断,次贷危机的惊心动魄让刘君对风险的认识异常深 刻。
2007年底、2008年初,ABCP(资产抵押商业票据,其抵押品多属房地产)违约,市场出现较大幅度跳水,流动性出现紧缩,当时普遍认为这是一个特例,“所有的分析员在这个时候都没有观点,感觉比较迟滞。”
刘君所管理的登迪银行一支对冲基金,15%投资于欧洲的股票和国债,5%投资于新兴市场,高达80%的资产投资于北美的股票、债券和外汇,账面亏损一度高达到30% 。“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你预感到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可是你又不知道怎么操作。”巨大的压力下,刘君几乎夜夜失眠,直到9月16日雷曼宣布倒闭,突然有一盏灯在脑子里亮起来,电光火石间他终于找到答案:从ABCP违约到美国投行界排名第4的雷曼倒下,预示着房贷衍生品将引发一场山崩地裂。
听到消息的半小时内,他直接向交易员下达了指令,抛出花旗银行、AIG等金融机构的股票和期权,反手大规模做空标普500股指期货,因为这几大金融巨头持有大量房贷衍生品资产,而且占标普500指数权重相当高,他们下跌将导致股指期货下跌。事实证明了他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到2008年末,基金盈利21.44%。而汤森路透理柏的调查数据显示,整个2008年第三季度,对冲基金损失严重,总资产规模下跌近10%。
一个优秀的对冲基金经理怎样预知风险?“直觉是最高的理性。”刘君打了个比方,持续下雨引起水位迅速上涨,不同的人对此感觉不一,有人认为,风险是下雨,躲雨就是避险,而看得更远的人则觉察到了河堤可能要决口,要赶紧逃命。他认为,在中国A股市场做对冲基金,套利还在其次,首先要考虑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