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h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改革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了响应新课标改革,也为了顺应当下教育教学的潮流,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大部分都是以教师引导并指明学习方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虽然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显现,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存在部分学生单独难以解开的问题。合作教学的应用可以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换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能达到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合作教学;自主学习;趣味性;优势互补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但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长久以来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和束缚,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显现,教师则陷入了讲课越多效率越低的怪圈。这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满足不了当下教育的情况和学生的需求,改变教学方法是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运用合作教学法能有效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以主动的态度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并在与其他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提升自身的各方面能力。
  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应用合作教学法的目的就是要学生改变以往“单独作战”的思维,和其他学生及时交流。在与其他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第一时间查漏补缺,不留课堂学习的“夹生饭”。由于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接受知识能力的差异,导致学生的语文水平出现差异,而在合作教学的方法中,语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在其他学生的帮助下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水平。
  例如,在学习《木兰诗》时,就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长篇叙事诗,其中讲的内容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以往大家都是听说过花木兰的事迹却没有真正了解过,今天大家就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这首诗翻译成白话文吧。”讲完之后学生先开始对照教材中给出的注释自行翻译,翻译完成后再和小组其他成员进行比对,找出自己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在其他学生的帮助下改正。这样,通过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改正,改进了自己语文思维,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增强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经过小学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不容乐观的情况是,由于学生受到以前教学方法和学习条件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消磨殆尽,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就等于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应用合作教学法到初中语文课堂中,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合作学习,能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还能引起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索,使得初中語文课堂中的教学效率显著提升。
  例如,在学习《寓言四则》时,就可以应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强语文课堂中的趣味。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大家阅读过不少寓言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分别学习古代西方和古代中国的寓言故事,大家可以在小组中演绎寓言故事中的内容,也可以挑选一名组员为大家讲述故事,请大家开始学习吧。”讲完之后学生开始在小组中展开学习,有的小组选出成员扮演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来通过表演的形式完成学习,而有的小组则挑选出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讲述“杞人忧天”的故事。这样,通过在小组合作中以多种形式完成学习,学生感受到了在以往语文课堂学习中感受不到的乐趣,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三、合作学习中实现优势互补
  在运用合作教学法的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能及时将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得的知识分享给其他学生,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而其他学生可以针对提出的观念和想法进行探讨,在过程中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同时还能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跟进。语文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引导他们通过团队协作解决问题,攻克难关,让学生们在团队中可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例如,在学习《藤野先生》时,就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实现优势互补。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鲁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那么鲁迅先生是这么评价藤野先生的呢?通过写藤野先生又表达了哪些感情?大家在小组中合作找出答案吧。”讲完之后学生开始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共同探究教材内容,并将所得分享给其他学生,阅读完整篇文章后,小组再将研究过程中总结的所有成员的观点进行归纳分析,协力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过程学习到了其他学生的学习方法,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跟进,在共同学习中还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协力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了优势互补。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应用合作教学法可以激励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同时还能在与其他学生合作交流时吸取别人的优点,不断完善自身,进而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郁新兰.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9(10):124.
  [2]夏闽珍.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学周刊,2019(04):92-93.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的导入犹如加歌曲的前奏一般,其不仅可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还可以将听众带入到具体的情境之中。有效的课堂导入亦是如此,其不仅可以点燃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还可以使其以积极的情绪参与到知识探究活动之中,为有效参与新知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既然课堂导入如此重要,那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我们要如何导入新课,提高课堂导入质量呢?这是本文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导入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设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态度和认知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基于此,本文以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探究建构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高效课堂;四年级  就目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而言,问题重重: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受到外来事物的影响,尤其是外来不良行为和习惯的影响,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需要得到我们足够的重视。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秉持开放的教育心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展开深入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满足自身终身发展所需的能力。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经验,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展开一番叙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核心素养  阅读是语文
期刊
摘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我国教育界面对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而采取的一项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本文主要探讨研究性学习理论指导下如何有效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其最高效能。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在保持学生良好个性和充分发挥自身个体优势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合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的问题。面对此种现象,研究性学习的完善和进步显得格外迫切。本文试图对研究性学习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做一简单
期刊
摘要: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它是其他的学科的学习基础,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及效率成为小学教育事业及整体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必要性;培养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年龄在六至十二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
期刊
摘要:开始时的“几分钟”导入设计得好,会给一堂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始时的几分钟抓不好,就直接影响整个教学的成败,因此学生需要营造一个高效的课堂。下面,我总结了几种常用的导入的方法与你们分享。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恰如其分地提醒我们:课堂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不断探索,总结了几种常用的导入的方法与你们分享,我谈一下
期刊
摘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每位小学英语教师都时刻关心的话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课堂教学中,对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本文着重研究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运用新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从而促使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显著提高。  关键词:小学英语;有效性;微课;活动;读写结合  要想提高小学英语的课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教学形式也在不断改革。作为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初中数学,目前的教育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如教学方式过于古板,模式单一,教学观念落后,不能做到以教材为核心等多个问题,本文就目前初中数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浅析,从而得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育模式;解决策略  一、目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过于古板,模式单一  目前很多学校仍然存在着很
期刊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指导下,正在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革,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引进史料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真实的感知历史,充分理解历史事件,加强史料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本文就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史料教学;高中历史;应用  历史学科研究的是过去时空中发生的事情,历史研究的目的是探究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演变客观规律
期刊
摘要:基于归因理论的视角对幼儿教育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父母陪伴教育的有效措施,让陪伴伴随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归因理论;陪伴教育;幼儿教育  所谓对孩子的培养,最简单的理解就是“陪着养”,陪伴不仅仅是“我在你身边”,而是“跟陪在一起,在旁边作伴”。每次跟家长讨论陪伴这个话题时,得到的多数答案都是:自己在玩手机,孩子独自在看电视......这样的陪伴没有多大意义,有时候甚至会误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