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崎润一郎的初期审美意识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woy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近代耽美派(又称唯美派)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作品得到了永井荷风、三岛由纪夫等人的高度评价。谷崎润一郎的创作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虽然各个时期的写作风格不尽相同,但《文身》等早期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初期审美意识却贯穿于谷崎润一郎毕生作品中。
  关键词: 小说《文身》 谷崎润一郎 初期审美意识
  谷崎润一郎(1886~1965年)是日本近代耽美派(又称唯美派)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日本的耽美派是十九世纪末兴起的反对自然主义的文学流派,其强调人生的意义在于享受和创造美,并追求官能上的自我陶醉。在日本以「昂」、「三田文学」等杂志社作为活动据点。
  谷崎润一郎1908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后,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当时的文坛以自然主义文学为主流,但谷崎润一郎受到西方唯美主义文学及耽美派代表作家永井荷风的影响,从最早的取材于《荣华物语》的历史剧《诞生》开始,先后创作了《文身》、《麒麟》、《痴人之爱》、《春琴抄》等带有唯美主义倾向、追求官能美的作品。《文身》、《麒麟》等早期作品发表后受到了永井荷风的高度赞誉。永井荷风还把谷崎看成是自己的继任者者而大力推举,并在《三田文学》第十一月号刊上发表了《谷崎润一郎作品》一文,在文中将谷崎的作品特点归纳为:第一,从肉体的恐怖中产生神秘幽玄之美;第二,完全是乡土的;第三,文章的完美性。谷崎润一郎由此一举成名。
  谷崎润一郎的创作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尽管各个时期的写作风格不尽相同,但早期作品《文身》中所反映出的初期审美意识贯穿于谷崎毕生作品中,为其今后成为一名耽美派大师奠定了基础。因此,《文身》是一部对谷崎润一郎极其重要的作品,反映了他的根本审美意识。
  《文身》发表在明治43年(1910年)的《新思潮》第十一月号刊上。这部短篇小说讲述了江户时代蜚声遐迩的文身师傅清吉有个心愿,那就是得到一位美女富于光泽的肌肤,将自己的灵魂刺入,使其成为全国最美的女人。终于有一天清吉寻觅到了他一直梦寐以求的美女,并在她的背上刺入了一个巨大的女郎蜘蛛。与此同时,他跪倒在美女的脚下,成为了她的第一份“肥料”。本文将以《文身》为例,对该小说中所表现出的谷崎润一郎的初期审美意识做深入分析。
  一、追求江户情调
  《文身》开头写道:“那是尘世还不像今日这样激烈地互相倾轧的时候。人们还具有所谓‘愚昧’的高尚道德。”[3]P1这里所提到的“今日”是指谷崎润一郎撰写该小说的时间,即明治末期。而从作品中谷崎对当时市街情形等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人们还具有所谓“愚昧”的高尚道德的时期即故事发生的时间应为江户时代。在江户时代,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商业的发达,町人文化逐渐发展起来,并占据了主流。小说的标题“文身”便是江户时代十分盛行的町人文化之一。文中对文身如此描述道:“人人都追求美。终于,甚至向天赋之肉身注以五彩颜料。因而,当时人们的肌肤竟流动着浓郁的芳香、绚丽的线条或色彩。路上行人也偏选具有漂亮文身的轿夫所抬的轿子乘坐。”[3]P2文章还写道:“吉原和辰巳的青楼倩女,也为美妙文身的男子而动情。赌徒、扒手自不必说,从市民到武士也多有文身。时而两国召开‘文身会’,与会者各自拍打着胸脯,竞相夸口和评价文身的新奇创意。”[3]P2由此可见,文身在江户时代十分流行,很多人都喜爱用文身来使自己显得更有魅力。然而,在追随西方文明的潮流下,“文身”被视为一种野蛮行为而被明治政府明令禁止。另外,小说中提到的描绘世间风情的风俗画“浮世绘”、充满江户趣味的通俗小说“草双纸”和被誉为日本“国剧”的歌舞伎等都是江户时代盛行的文化形式。文中所提及的“秃头茶坊”、“帮闲”等行当都是江户时代盛行的行当;文身师傅清吉所倾慕的“丰国”、“国贞”等人均为江户时代的风俗画家;连年轻女子用来包裹女士短褂和书信的折纸上所画的岩井杜若也是江户时代著名的歌舞伎演员。从文中出现的诸多江户元素中,我们不难推测出故事发生的背景为江户时代。那么,生活在明治时代的谷崎润一郎为何将故事的背景设定在江户时代呢?
  首先与其生长的环境有关。1886年7月24日,谷崎润一郎出生在东京市的日本桥(现东京都中央区),是家中的长子。日本桥曾是江户的中心地,也是江户时代町人文化的中心,很多文人都在此生活过。因此,即使到了明治时代,在日本桥地区还保留着江户时代的町人文化。谷崎的祖父谷崎久右卫门曾经营一家活版印刷所,虽然谷崎三岁时祖父去世,家业随后一落千丈,但幼年时的谷崎家境还算富裕,小时候还经常被大人带去街上四处游玩,或被带去看歌舞伎表演。小时候所见到的歌舞伎表演以及浮世绘版画等江户时代盛行的町人文化,深深地印在了幼小的谷崎的脑海中。
  另一方面,短篇小说《文身》写于明治维新后的1910年。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资本主义急速发展。当时的日本社会急于从中华思想、儒教精神中脱离出来,积极接受西方文明,否定一切日本传统文化。这也就是文中提到的“互相倾轧的时候”,即西方文明与日本传统文化互相碰撞的时候。而相对于明治时代的“文明开化”,江户时代就是“愚昧”的时代了。但当时人们眼中的“愚昧”,在谷崎看来确是高尚品德。所以可以说文中开头部分是,在保留着江户文化的日本桥长大的谷崎润一郎,厌恶明治维新后全盘西方化的日本社会,同时也为日本传统文化的流失而感到悲哀时所发出的感慨吧。对于明治时代的“文明开化”,谷崎并没有采取直接批判的手法,而是通过发表追求江户情调的作品来反对自然主义,反对明治时代的全盘西洋化。这也就是谷崎的很多作品里都充满了江户情趣的原因之一。
  另一位耽美派代表作家永井荷风也对谷崎润一郎产生了巨大影响。明治三十年代的永井荷风曾是位自然主义作家,但从海外留学归国后因不满日本明治时代的盲目西洋化,他开始反对自然主义,其作品风格也转变为西方文化与江户情调相结合。受到永井荷风的影响,谷崎润一郎在很多作品中都借用唯美颓废的方式以表达对明治政府和现代文明的不满,以及流露出对江户情调的留恋之情。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谷崎润一郎将短篇小说《文身》的背景设定在了江户时代。除《文身》以外,之后发表的《麒麟》、《帮间》、《艳杀》、《乱菊物语》等作品中都能窥见谷崎对江户情趣的深深爱恋及追求。因此可以说追求江户情调是谷崎文学的一大特点。
  二、对美的崇拜和女性至上思想
  《文身》一文里有这样一句话:“一切美的东西都是强者,丑的东西都是弱者。”[3]P1可以说这是贯穿于谷崎润一郎所有作品的主题思想之一,也是谷崎润一郎的根本审美意识。
  作品中有这样一幅场景:一天,一位年轻姑娘来到清吉家,请求清吉给她文身。清吉给该年轻姑娘看了两幅画卷。其中一幅为暴君殷纣王的宠妃妲己的画卷。“她头戴镶满琉璃珊瑚的金冠,似乎不堪重负,柔弱的身体无力地倚在栏杆。绫罗衣裳的底襟在楼梯的中部翻飞,右手高举玉杯狂欢,瞟一眼被当做牺牲品即将在庭前受戮的汉子”[3]P5-6。妲己,是中国殷商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纣王的宠妃。纣王着迷于她的美色,对她言听计从,宠爱有加。妲己虽然外貌妖媚动人,但其内心恶毒无比,是恶女、毒妇的代表。另一幅画题为“肥料”,画中一位年轻的女子正倚在树干上,脚下是男人的累累尸骨。这两幅画的共同特点是,无论妲己也好年轻女子也好,都美艳动人,而男人们都在她们的脚边倒下,成为了她们的“肥料”。谷崎润一郎对美的崇拜之情,认为“一切美丽的东西都是强者”之根本审美思想,通过画卷完全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在谷崎润一郎的作品中,有大量对女性身体特别是脚部的描写。例如,《文身》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他忽而发现等在门口的轿子里,从帘缝中露出一只洁白、全裸着的女人脚。(中略)那只女人脚对于他来说,是高贵的肉质宝玉。(中略)有这样的脚,才能不久便被男人的鲜血养胖,才能踩住男人的身躯。”[3]P4为何清吉没有看到女人的面貌,只看到全裸着的女人脚便能确信该女子就是他所追求的女子呢?这应该与谷崎润一郎的女性崇拜、女性至上思想有着密切联系。谷崎润一郎认为:女性是至高无上的,男性应崇拜并绝对服从女性,应该拜倒在女性的脚下,应该被女性踩于脚下,成为女性的“肥料”。因此,他认为脚对女性来说是最为重要的身体部位。继《文身》之后的许多作品,如《痴人之爱》、《疯癫老人日记》等中都有大量对脚部的描写。这正如叶渭渠所说,谷崎抛弃了其他关于美的标准,完全以官能享受作为所有美的客观标准,极力地礼赞“官能性的美”,旨在突出“女性是美的化身,是至高无上的强者”这一根本审美思想。
  女性至上也是谷崎作品的永恒主题之一。阅读谷崎润一郎的作品时,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在谷崎心中,女性是至高无上的。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被完全颠覆,男女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女性成为凌驾于男性之上的“强者”。无论是早期代表作《文身》中的年轻姑娘,还是中后期代表作《痴人之爱》中的娜奥米、《春琴抄》中的春琴等,女性都是“强者”,占据着绝对性的优势地位,男性只不过是女性的“肥料”,是奉侍女性、绝对服从女性的角色而已。例如,在《文身》一文的开头,作者列举了女杀手“定九郎”、女侠盗“吾来世”及女天神等一系列人物,这些都是戏剧小说中的人物,原本都是男性,但谷崎将其都改成女性,以便突出“女性”才是强者,才是至高无上这一思想。
  在《文身》一文的结尾部分,“美的东西=强者”这一思想得到了升华。还未文身前,年轻女子的内心十分胆怯,她几度要求清吉把妲己等的画卷收起,并请求清吉让她回去。而文身后的年轻女子已经把“从前的一颗胆怯的心毅然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即完成了从“弱者”到“强者”的转变。文身完成的那一刻,将自己的灵魂刺入年轻女子体内的清吉一下子变成了女人的“肥料”,被女人踩在了脚下,如同画卷中的男子一般。
  谷崎内心追求美的东西,认为女性至高无上这一思想,可以说是受到了其母亲的深远影响。都说母亲是儿子的初恋情人,谷崎润一郎也有着深深的恋母情结,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流露出对母亲的深深的爱。母亲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一直无法忘却母亲。他对母亲的爱,慢慢地转变为对女性美的崇拜。
  三、恶魔主义的萌芽
  1912年,谷崎润一郎发表了《恶魔》,随后又创作了《恶魔(续)》、《异端者的悲哀》等作品。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在于,均反映了作者通过施虐与受虐而寻求和体味变态的快感以及追求“恶”的思想。从此谷崎润一郎被称为“恶魔主义者”。其实,谷崎润一郎的恶魔主义思想,早在《文身》一文中已能窥见一斑。因此,《文身》才是恶魔主义显露的开端,是恶魔主义萌芽之作。
  首先,小说的标题“文身”本身就是一种“恶魔”般的技艺,十分恐怖。文中对文身的描写,如“当他用银针刺进人们的皮肤时,那血肉模糊、红肿一片的肌肉之苦,十分难忍,一般的男子都会发出痛苦的呻吟声”[3]P3、“文身者平均每天要扎五六百根针,为了染色效果好,还要洗澡。从浴池出来的人,无不半死半活的样子,摔倒在清吉的脚下,好长时间动也动不得”[3]P3等,无一不触目惊心,极其残忍、恐怖。尽管文身是如此的恐怖、如此的令人痛苦,但世人还是十分着迷于文身,从市民到武士多有文身。而文身师傅清吉也在文身过程中获得无比的快感,人们的呻吟声越高、身体越痛苦,他获得的快感就越大。文身的过程就是施虐和受虐的过程,通过文身即施虐和受虐而获得无比的快感,这恰恰体现出了谷崎润一郎的恶魔主义思想。
  恶魔主义出现在十九世纪后半期,追求从丑陋、颓废、怪异、恐怖中发现美,在肉体的残酷中展现美。谷崎润一郎认为,“恶”即是美,是艺术的本质,只有将内心潜藏着的“恶魔性”发挥出来才能真正达到美的境界。小说中,文身师傅清吉所追求的并非是单纯外表美貌的女性,而是如同纣王的宠妃妲己那样,外表妖艳,内心却如恶魔般残酷的女性。来到清吉家要求文身的年轻姑娘就是清吉梦寐以求的女子。当她看到暴君纣王的爱妃妲己的画后,“不知不觉眸子射出光辉,嘴唇颤抖起来。怪的是,姑娘那张脸渐渐与王妃的脸酷似。姑娘从中看见了真正的自我”[3]P6。这段描述暗示了该年轻姑娘不仅外表美艳动人,其内心也与妲己相似,潜藏着“恶魔性”。为了让年轻姑娘成为日本全国最优秀的女子,文身师傅清吉在姑娘的背上刺了一个巨大的女郎蜘蛛图案。女郎蜘蛛又名棒络新妇,是蜘蛛的一种,具有微量毒性。其身体颜色非常艳丽,头胸部为深褐色,背部为黑黄相间的环纹,雌体纺绩突周围有一鲜红色大斑纹。女郎蜘蛛也是日本传说中的一种十分残忍的妖怪,是怨灵与毒蜘蛛的结合体。她们外表非常妖艳,会将男人迷醉后取其首级,并将他们吃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男人们也就成了她们的“肥料”。因此,不难看出清吉在年轻姑娘的背上刺上巨大的女郎蜘蛛,目的在于诱导出潜藏于年轻女子内心的“恶魔性”,企图从“恶”中发现真正的美。正如清吉所期望的那样,文身后的年轻姑娘,其神态与之前大不相同,她内心的“恶魔性”被完全释放出来,成了女郎蜘蛛般的恶魔。在谷崎心中,这样的女子才真正展现出她的美。文身后的姑娘“睁大毫无痛苦阴影的亮丽双睛,倚着栏杆,朦胧地仰望晴朗的天空”[3]P9,这样的姿势、神态已经完全无异于画卷中的“妲己”和年轻女子,而拜倒在她的脚下,成为她的第一份“肥料”的就是清吉。
  谷崎润一郎的恶魔主义思想的形成除了受到西方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外,还与其成长环境有关。谷崎润一郎幼年时家境富裕,但祖父去世后家道中落,生活日益困窘,后来不得不依靠朋友的资助才能继续学业,但最终还是因为欠缴学费被学校开除。从富裕到贫困的过程中,他体味到了人情的冷暖及对困窘生活的胆怯,从而开始思索人生的意义和本质。发现宗教、传统的艺术手段等都无法满足他的精神追求后,他开始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企图唤起藏于心底的恶魔性,并从“恶”中发现美。
  四、结语
  从明治43年(1910年)的处女作《诞生》到昭和40年(1965年)的绝笔《七十九岁的春天》,谷崎润一郎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为日本近代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文身》虽为谷崎润一郎的早期代表作品,但其中所包含的初期审美思想,即对江户情调的追求,对美的崇拜和女性至上主义,以及恶魔主义思想等,均可在之后的作品中窥见一斑。因此可以说《文身》是谷崎初期审美思想的集成之作,是谷崎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野村尚吾.谷崎润一郎の作品[M].东京:六兴出版,1974.
  [2]方志华.从谷崎润一郎的小说《文身》看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特点[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1999(3).
  [3]叶渭渠.谷崎润一郎作品集恶魔[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4]皮俊珺.谷崎文学的“美意识”萌芽之初探[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5]谭晶华.日本近代文学史修订版[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6]齐珮.谷崎润一郎的唯美世界——浅析《文身》的美学思想[J].安徽文学,2008(11).
其他文献
摘 要: JW书院是苏州大学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点,也是江苏省首家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的住宿制学院,其实质是一种住宿管理模式,主要特征是社区化管理和导师制服务。书院制是对中国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有效补充。本文以对JW书院现状的调查及研究为基础(调研时间为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深入剖析苏州大学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现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努力提出参考性建议。  
摘 要: 本文从审美角度追问《文赋》如何达到“穷形而尽相”“曲尽其妙”的极致,完成生之“有涯”和文之“有限”向天地境界的转化。结合魏晋文士普遍的生死忧虑,本文通过对《文赋》中的感物说、创作论、灵感说三个方面的解读,揭示陆机在生存价值及生存形态问题上的人生境界思考。  关键词: 文赋 感物说 创作论 灵感说 天地境界  引言  春秋叔孙豹有“三不朽”之说,认为有限之生命,
摘 要: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对中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手段。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燕大附中就此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学生成长 “双自”教育 校园文化建立 多元评价机制  《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普通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全化、文化多元化与无锡建设国际化的背景下,江苏太湖高级中学积极主动融入教育国际化潮流,率先创办出国留学实验班,逐步探索出一条教育国际化之路。本文着力从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明确的发展目标;标准机遇、坚定不移地走探索教育国际化特色之路;拓展案例、集约、多层次的出国留学通道;求真务实,敢为人先,铸就特色品牌等方面深入阐述了该校立足城市发展,服务于无锡城市发展需要,努力使学校的教育国际
摘 要: 德国德累斯顿卡尔·玛利亚·冯·韦伯音乐学院,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学院之一。一百多年来,音乐学院声乐系培养了众多著名声乐歌唱家和教育家,向世界各大歌剧院输送了优秀歌剧人才,把德国艺术歌曲传承并推广。声乐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是完善和成功的,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 德累斯顿音乐学院 声乐专业 教学体系 课程设置  经过十余年的扩张性发展,声乐专业已经完成了院校布局
摘 要: 创新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词,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的重要阶段,我们要善于利用美术独特的教育形式和独有的教学优势,将学生引向大自然、引向社会生活、引向艺术的天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造能力。那么该如何在中学美术设计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作者认为应以经典的设计作品来激发创新思维;以生活化的设计作品来引导创新思维;以学
摘 要: 高职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口语能力普遍较差,因而营造“说”的气氛,创设“说”的机会和渠道,指导“说”的技巧等是高职英语教师必须重视的工作,也应是高职英语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培养说话能力 积极意义    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所以高职英语的课堂教学模式通常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没有说话的机会。也有老师尝试让学生开口说
摘 要: 作者就高校艺术设计的设计色彩教学改革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如实的分析,针对问题提出个人教学观点:教师应凸显探究意味,突破教学传统模式,引导学生站在生活的高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研究设计色彩,帮助学生逐步构建起一套较为完整的主观色彩表达和运用的设计色彩体系,并给予宽泛而自由的色彩语言选择。  关键词: 设计色彩 教学现状 创新  在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和输出方面,专业美术院校
摘 要: 要改变以“传授知识—接受知识”和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及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范式,努力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范式,作者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一些方法。  关键词: 课程教学范式 体系构架 双主体互动 社会实践  高校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范式改革,一是要改变以“传授知识—接受知识”和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
摘 要: 伴随大学生就业市场化、高校扩招,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凸现,引发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地域和城乡差异过大、高校扩招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以及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和择业观念落后等。针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指导策略:推行增加就业机会的经济增长模式;完善发展政策引导,坚持特色育人;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加强就业中介机构建设;提高大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