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88-01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旨在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内在精神在于使受教育者在适当的教育引导下,成为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建设性的独立自主个体。提倡主体性教育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选择性、调控性、创造性和自我意识性。
近年来,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从不同方面开展了主体性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事实上,主体性教育在不同的情况下,由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形势和要求不同,具体方法上会有很大的变化。在此,从实践层面提出实施主体性教育应遵循的一些基本要求:
一、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主体意识的强弱,对于其主体性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虽然我们都知道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常常更多的是关注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性质、组织形式等本身的意义,而很少关注它们对学生而言是什么意义,即很少考虑学 生自己是如何看待、感受和评价这些东西与自己的关系的。如果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被忽视、被排斥的,学生会把这些活动看作是自己的活动,从而给予相应的反应吗?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时时关心学生的感受,并以学生的感受为依据,来选择教育教学内容的展示方式、教育教学要求的表达方式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平时多关心学生,要经常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多与学生进行交流。
二、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留给学生思考和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
给学生思考和选择的余地,是实施主体性教育的关键。研究表明,不给学生思考提问的机会,会大大限制学生的思维。在与教师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了一些教师的顾虑,原来他们害怕学生不能提出问题,更怕学生提不出有价值、有针对性的问题,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但是,思起于疑,没有疑问,何以谈得上思考呢?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上既要有预设,更要有生成,教师不要怕学生提问,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和选择的余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尊重学生的选择,使学生大胆地提问,主动地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学生的独立性、选择性等主体性的培养。
三、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尽量多地把学习的时空留给学生
把学习的时空留给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实施主体性教育的保证。传统的教学是一种微观的、过于战术性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得过细,嚼得过烂,是不利于学生主体能力的培养的。因此,要求教师教学的内容应由过去专而微观向宽而宏观转换,具体细节的内容应大大精简,而传播宏观、战略思想与观念的课程内容应该着力加以充实。各类课程要注意提炼基础性的内容,精讲、少讲。精讲就是要讲思路、讲方法、讲要点,对于派生性、细节性、应用性的内容,可以采取学生自学、教师辅导或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去解决;少讲就是在单位教学时间内,适当缩短教师主体参与的时间,延长学生主体参与的时间。因为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参与的机会就越少。极端的例子就是教师满堂灌,使得学生主体参与的程度降到最微弱的地步。合理的比例应该是教师的主体参与量少于学生的主体参与量,学生的被动参与量少于学生的主动参与量。对此,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给学生留出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课堂充满学生的思考、学生的操作、学生的讨论、学生的阅读与理解。如可通过真实场景的创设,让学生在表演、制作、辩论、演讲、实践等活动中展开学习,使学生产生主体角色和主体意识效应,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审美和道德情感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参与性、实践性、生活性、体验性、情境性等基本特征,学生的主体能力才能不断地得到提高和发展。
四、要不断地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是实施主体性教育的实质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不只是学生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和服从教育要求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地探索世界、感受社会的过程。学习的结果,也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还要形成科学精神和恰当的生活态度。因此,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科的探究过程中方法论所具有的重要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与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时,才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使学生的理解过程与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发展与提升。此外,还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非确定性知识纳入到教学视野中,适当减少确定性知识在教学内容中的比例,培养学生获取非确定性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给学生提供支持和鼓励,给学生以一定的方法和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经过质疑、判断、比较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获得结论,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旨在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内在精神在于使受教育者在适当的教育引导下,成为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建设性的独立自主个体。提倡主体性教育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选择性、调控性、创造性和自我意识性。
近年来,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从不同方面开展了主体性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事实上,主体性教育在不同的情况下,由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形势和要求不同,具体方法上会有很大的变化。在此,从实践层面提出实施主体性教育应遵循的一些基本要求:
一、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主体意识的强弱,对于其主体性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虽然我们都知道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常常更多的是关注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性质、组织形式等本身的意义,而很少关注它们对学生而言是什么意义,即很少考虑学 生自己是如何看待、感受和评价这些东西与自己的关系的。如果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被忽视、被排斥的,学生会把这些活动看作是自己的活动,从而给予相应的反应吗?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时时关心学生的感受,并以学生的感受为依据,来选择教育教学内容的展示方式、教育教学要求的表达方式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平时多关心学生,要经常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多与学生进行交流。
二、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留给学生思考和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
给学生思考和选择的余地,是实施主体性教育的关键。研究表明,不给学生思考提问的机会,会大大限制学生的思维。在与教师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了一些教师的顾虑,原来他们害怕学生不能提出问题,更怕学生提不出有价值、有针对性的问题,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但是,思起于疑,没有疑问,何以谈得上思考呢?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上既要有预设,更要有生成,教师不要怕学生提问,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和选择的余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尊重学生的选择,使学生大胆地提问,主动地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学生的独立性、选择性等主体性的培养。
三、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尽量多地把学习的时空留给学生
把学习的时空留给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实施主体性教育的保证。传统的教学是一种微观的、过于战术性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得过细,嚼得过烂,是不利于学生主体能力的培养的。因此,要求教师教学的内容应由过去专而微观向宽而宏观转换,具体细节的内容应大大精简,而传播宏观、战略思想与观念的课程内容应该着力加以充实。各类课程要注意提炼基础性的内容,精讲、少讲。精讲就是要讲思路、讲方法、讲要点,对于派生性、细节性、应用性的内容,可以采取学生自学、教师辅导或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去解决;少讲就是在单位教学时间内,适当缩短教师主体参与的时间,延长学生主体参与的时间。因为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参与的机会就越少。极端的例子就是教师满堂灌,使得学生主体参与的程度降到最微弱的地步。合理的比例应该是教师的主体参与量少于学生的主体参与量,学生的被动参与量少于学生的主动参与量。对此,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给学生留出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课堂充满学生的思考、学生的操作、学生的讨论、学生的阅读与理解。如可通过真实场景的创设,让学生在表演、制作、辩论、演讲、实践等活动中展开学习,使学生产生主体角色和主体意识效应,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审美和道德情感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参与性、实践性、生活性、体验性、情境性等基本特征,学生的主体能力才能不断地得到提高和发展。
四、要不断地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是实施主体性教育的实质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不只是学生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和服从教育要求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地探索世界、感受社会的过程。学习的结果,也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还要形成科学精神和恰当的生活态度。因此,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科的探究过程中方法论所具有的重要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与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时,才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使学生的理解过程与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发展与提升。此外,还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非确定性知识纳入到教学视野中,适当减少确定性知识在教学内容中的比例,培养学生获取非确定性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给学生提供支持和鼓励,给学生以一定的方法和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经过质疑、判断、比较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获得结论,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