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中真实性的隐遁r——从巴恩斯对名画《梅杜萨之筏》的解读探究其美学思想

来源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v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利安·巴恩斯是英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大师.在他的代表作《101/2章世界史》中,巴恩斯用非线性结构谋篇布局,以《圣经》中的诺亚方舟为基本意象贯穿十又二分之一章故事.在第五章《海难》中将“梅杜萨号”遇难这一历史事件和以此为创作题材的籍里柯的名画《梅杜萨之筏》并置,从而诱发读者审视并思考历史、艺术与真实三者之间的关系,展现出巴恩斯所倡导的艺术应该是“真”与“美”的统一、现实美应高于艺术美的美学思想.
其他文献
“旅游+”模式在不断融合和创新,游客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香文化旅游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香在中国渗透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各领域,是人们必须的
摘 要:新课改实施以来,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探索中都做了很多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针对语文课程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怎样把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一直是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探究问题  一、走进生活,培养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做到语文教学生活
语文是一个厚积薄发的学科,语文底蕴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初一年级的学生,虽然经过小学六年语文学习的熏陶,但语文基础仅仅还局限在积累字词上,语文素养的养成还有待我们初中教师的进一步开发引导。怎样引领学生走进语文学习的殿堂,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精神快乐,从而热爱我们祖国的语言,自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形成深厚的语文素养和底蕴,这是一个一直困扰语文教师的大问题。这个目标的达到是
为探求水闸调度对河流水质-水生态过程的驱动作用和浓度变化规律,以沙颍河干流槐店闸为例,基于MIKE 11模型平台构建了闸控河段水质-水生态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水闸调度情
诗歌翻译属于特殊文本翻译,研究诗歌翻译需要关注译文文本与译者.译者主体性表明了译者的审美、文化意识、创造性与人文品格.在重视译文主体性的基础上,探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
高校基层党建与学科建设都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双一流”建设的视域下,学科建设更是成为高校重点关注的领域.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