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首先从教学内容、学习主体与教学方法三个层面分析自问自读法的内涵与特点,基于此探索如何有效地将自问自读法融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去,为破解目前语文教学困境提供思路。对策建议包括充实教学内容,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尊重学习主体,调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相结合;完善教学方法,注重自问自读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问自读法;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不仅直接关系学生阅读水平与阅读能力的提高,更决定学生语文成绩与应用能力的好坏。然而,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语文课堂的“领导者”,学生沦为“被动领导者”或“被动参与者”,即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往往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阅读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本文首先从教学内容、学习主体与教学方法三个层面分析自问自读法的内涵与特点,基于此探索如何有效地将自问自读法融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去,为破解目前语文教学困境提供思路。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问自读法的内涵与特点
(一)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
自问自读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或课外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语文课本或课外材料,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归纳并提出问题以及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自问自读法的首要特点为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既定的语文课本或课外阅读材料有选择性地教学,从而避免了学生一味被动跟从教师教学方案学习的难题。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不仅有助于学生积极探索语文知识,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学习主体的积极性
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为自问自读法的第二个特点,具体指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自问自读法可以改变教师“领导者”的局面,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提高主观能动性,即自己发现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在学生主动选择阅读内容之后,学生需要独立阅读语文课本或材料,自己主动地去理解文章,并且搞清语句意思甚至是全文的中心思想,在此过程中教师仅仅起“引导者”的作用,学生为自问自读法的主要参与者,这无疑会极大提高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问自读法的特点不仅包括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还包括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由于自问自读法并不是封闭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而是开放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自问自读法,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方法和学习方法,具体包括自问破题法、寻找文眼法以及结语逆推法等。毫无疑问的是,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效率,更能够加强学习效果和阅读质量。
二、自问自读法融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充实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基于自问自读法的内涵与特点,教师在将自问自读法融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充实教学内容,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与材料是否准备充实是决定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自问自读法是否运用良好的首要环节。此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必拘泥于课堂教学,相反的是教师需要更加重视课堂外的教学,教师可以罗列阅读材料并将学生分为小组,通过学生所提交的学习计划、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进行打分,并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成果进行对比,从而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结果。
(二)尊重学习主体,调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相结合
由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问自读法的特点还包括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将自问自读法融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尊重学习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相结合。具体而言,学生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对象和语文学习的主体必须受到教师的尊重,即改变教师“领导者”现状最根本的要求在于师生间知识领域的平等。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更新阅读材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通过改变教学思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从根本上发挥自问自读法的教学特点与教学优势。
(三)完善教学方法,注重自问自读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问自读法尤其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因此教师还需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注重自问自读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方法,而这正是与自问自读法相悖的地方。相反,教师一方面需要扎实掌握自问自读法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还需要重视自问自读法的实践经验。例如,教师可以运用自问自读法中的自问破题法,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提供阅读材料并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阅读,在阅读时间结束之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各自所阅读的内容,学生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自己所感兴趣的问题,最终形成口头或书面的讨论报告。可见,教师如果能够根据自问自读法的相关理论进行教学实践能够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开发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语文阅读能力。
三、结语
根据分析,将自问自读法融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帮助是毫无疑问的,体现在无论是短期知识掌握情况还是长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方面。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问自读法的实质在于引导学生广泛深入地积累语文、生活知识和文学、审美知识,大量地开展各种专题阅读、反复地阅读经典作品。因此,高中语文教师不仅需要从教学内容、学习主体与教学方法入手,更要注重将这三方面的特点与自问自读法有机结合,本文认为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至少需要在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三个层面下功夫,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廖祥勋.不再让教师牵着鼻子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问自读法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22).
[2]马继华.带着“紧箍”去阅读——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初探[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1).
[3]李婷婷.浅谈高中语文课堂上的朗读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70).
[4]李瑞华.浅谈朗读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作用[J].祖国:建设版,2014(07).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问自读法;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不仅直接关系学生阅读水平与阅读能力的提高,更决定学生语文成绩与应用能力的好坏。然而,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语文课堂的“领导者”,学生沦为“被动领导者”或“被动参与者”,即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往往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阅读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本文首先从教学内容、学习主体与教学方法三个层面分析自问自读法的内涵与特点,基于此探索如何有效地将自问自读法融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去,为破解目前语文教学困境提供思路。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问自读法的内涵与特点
(一)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
自问自读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或课外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语文课本或课外材料,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归纳并提出问题以及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自问自读法的首要特点为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既定的语文课本或课外阅读材料有选择性地教学,从而避免了学生一味被动跟从教师教学方案学习的难题。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不仅有助于学生积极探索语文知识,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学习主体的积极性
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为自问自读法的第二个特点,具体指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自问自读法可以改变教师“领导者”的局面,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提高主观能动性,即自己发现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在学生主动选择阅读内容之后,学生需要独立阅读语文课本或材料,自己主动地去理解文章,并且搞清语句意思甚至是全文的中心思想,在此过程中教师仅仅起“引导者”的作用,学生为自问自读法的主要参与者,这无疑会极大提高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问自读法的特点不仅包括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还包括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由于自问自读法并不是封闭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而是开放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自问自读法,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方法和学习方法,具体包括自问破题法、寻找文眼法以及结语逆推法等。毫无疑问的是,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效率,更能够加强学习效果和阅读质量。
二、自问自读法融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充实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基于自问自读法的内涵与特点,教师在将自问自读法融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充实教学内容,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与材料是否准备充实是决定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自问自读法是否运用良好的首要环节。此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必拘泥于课堂教学,相反的是教师需要更加重视课堂外的教学,教师可以罗列阅读材料并将学生分为小组,通过学生所提交的学习计划、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进行打分,并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成果进行对比,从而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结果。
(二)尊重学习主体,调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相结合
由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问自读法的特点还包括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将自问自读法融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尊重学习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相结合。具体而言,学生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对象和语文学习的主体必须受到教师的尊重,即改变教师“领导者”现状最根本的要求在于师生间知识领域的平等。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更新阅读材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通过改变教学思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从根本上发挥自问自读法的教学特点与教学优势。
(三)完善教学方法,注重自问自读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问自读法尤其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因此教师还需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注重自问自读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方法,而这正是与自问自读法相悖的地方。相反,教师一方面需要扎实掌握自问自读法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还需要重视自问自读法的实践经验。例如,教师可以运用自问自读法中的自问破题法,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提供阅读材料并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阅读,在阅读时间结束之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各自所阅读的内容,学生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自己所感兴趣的问题,最终形成口头或书面的讨论报告。可见,教师如果能够根据自问自读法的相关理论进行教学实践能够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开发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语文阅读能力。
三、结语
根据分析,将自问自读法融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帮助是毫无疑问的,体现在无论是短期知识掌握情况还是长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方面。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问自读法的实质在于引导学生广泛深入地积累语文、生活知识和文学、审美知识,大量地开展各种专题阅读、反复地阅读经典作品。因此,高中语文教师不仅需要从教学内容、学习主体与教学方法入手,更要注重将这三方面的特点与自问自读法有机结合,本文认为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至少需要在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三个层面下功夫,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廖祥勋.不再让教师牵着鼻子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问自读法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22).
[2]马继华.带着“紧箍”去阅读——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初探[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1).
[3]李婷婷.浅谈高中语文课堂上的朗读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70).
[4]李瑞华.浅谈朗读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作用[J].祖国:建设版,2014(07).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