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3%的职场妈妈在哺乳期利用办公室、储藏室、会议室等临时场所挤奶,47%是卫生间挤奶一族,只有7%享有公司的专设哺乳室。
8月4日上午10:30,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穿着哺乳装、或带上背巾、哺乳巾等遮挡物的31位妈妈齐刷刷坐在一起,给怀中的宝宝喂奶。
几乎同一时间,南京江东中路的万达广场、武昌徐东销品茂一楼大厅都上演了同样的“剧目”。
这是第21个世界母乳喂养周(8月1日一7日),北京、杭州、东莞等多地妈妈们相继发起了“快闪哺乳”活动。
“国家本来有立法要有母婴室,但是我们现在一直没有。妈妈如果一个人带着孩子出去,有没有人想过有多无助?”武汉快闪活动组织者周小姐说,她们想借此倡导设置更多哺乳场所。
而对于大部分休完14周产假仍在哺乳期的职场妈妈来说,哺乳场所的缺失更为严重且不被重视。上班时得带上保温袋、冰袋、奶瓶等装备,在上班空隙挤奶,下班后再把母乳背回家喂宝宝,于是这些妈妈多了一个专属名词“背奶妈妈”。
据今年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九成受访者所在企业中,没有哺乳室的配置。调查中有过背奶经历或正在背奶的妈妈当中,53%利用办公室、储藏室、会议室等临时场所挤奶,47%是卫生间挤奶一族。只有7%享有公司的专设哺乳室。“背奶妈妈”对哺乳室的需求得不到正常满足。
跟着妈妈出差有补贴
张亚丽休完产假后,5个月大的女儿千千开始跟着她上班、出差,成为了一位小小的“上班族”。
张亚丽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下简称“儿基会”)驻中国的高级项目官员。女儿2001年出生时,恰逢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推出了一项新的政策规定:支持和鼓励母乳喂养,每一位还在哺乳期的母亲可以带孩子上班甚至出差,孩子的机票报销,还有婴儿出差补贴为妈妈的10%。
近两年时间内,每天上班,爸爸是专职司机,开车载着女儿、保姆、奶奶还有张亚丽,全家出动,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上班队伍。来到办公室后,大家“各司其职”,张亚丽在二楼办公室忙自己的工作,奶奶、保姆和女儿则待在楼下一问专属自己的哺乳室里玩耍。女儿有需要时,张亚丽可以随时哺乳。
儿基会在中国的第一问哺乳室,正是2001年张亚丽申请给女儿使用的。儿基会职工协会主席牟岩介绍,此后只要员工有需要,都可以申请使用。
以前儿基会的哺乳室是“按需”提供,不需要使用时,哺乳室会再改作其他用途。今年8月份,儿基会则将一问会议室改造成了一个独立固定的“家庭活动室”,除了布置冰箱沙发等基本设施外,员工们还捐了蹦床、玩具、图书等儿童用品。
家庭活动室不仅供有需要的妈妈哺乳使用,同时涵盖儿童玩乐学习等功能,以方便带孩子来上班的员工使用。寒暑假是父母带孩子来家庭活动室的高峰期。
此外,儿基会还规定,如果哺乳期的母亲选择不带孩子上班,她们可以在上班时抽出时间挤奶,或者享有办公室外每天一到两个小时的“喂奶时间”(根据孩子的月龄大小而定)。
工作效率是平时的200%
2010年,人民网就“一民企准员工带孩子上班”的看法做了个网上调查,共4130人参与,五成网友赞成此种做法。其中36.4%的调查者投了反对票,认为会影响工作。网友“无名”留言说,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限制带小孩一起工作的次数,因为小孩子看管不到位确实会影响单位工作。
带着孩子去上班、出差,这样是否会_显得“婆婆妈妈”,影响到职场女性的专业形象?一开始,张亚丽也有这样的担心。
“跟着上班,在需要的时候就能见到妈妈,小千千很少哭,特喜欢笑,很讨同事喜欢。”工作之余,同事们都喜欢去逗一下千千,她成了办公室的一员。
“带孩子上班,符合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儿基会营养专家常素英认为孩子出生后,经常与妈妈一起,除了可以按需喂养母乳之外,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安全感,有利于孩子情商智商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张亚丽出差谈项目时。对方刚开始都会很惊讶她身旁带着千千。但是当张亚丽解释完情况后,很快对方就会表示理解,甚至羡慕。能一直带着女儿上班,张亚丽觉得自己“很幸运”。
“带孩子上班,我自己的工作效率可以是平时的200%,甚至300%。”那时候,她除了完成了自己负责的项目策划,还参与到项目的实施、教材的编写中。上班的日子与女儿的朝夕相处,给从事儿童发展工作的她更多工作上的灵感。她甚至创作了一首关于儿童权利的诗编进了教材。
人们往往会误解带孩子会降低母亲的工作效率。常素英认为刚好相反,企业提供带孩子上班的条件,看到孩子在身边,母亲能更安心工作,效率更高。
常素英认为要改变国内企业对带孩子上班的错误观念。“首先这些条件是低成本的。我们的哺乳室只需提供一个空房间、冰箱、沙发等,可以发动员工将家里孩子不用的玩具图书等捐赠出来,让更多的孩子使用。”
“上班真好玩”
“孩子已经闹着要去上班了,今年我们还安排活动吗?”临近8月10日,科锐国际人力资源北京公司(以下简称“科锐北京”)有员工着急了在问。
今年8月10日,是我国第三个“带孩子上班日”。三年前,爱迪乐教育机构负责人任珺受自己三岁儿子的启发,决定效仿美加等国的法定节日“带孩子上班日”,将这个旨在倡导亲子沟通,孩子职业教育理念的活动“引进”国内:倡导每年8月的第二个星期五定为“带孩子上班日”。经过两个月的筹备后,当年即在北京的部分企业推行,到今年参与的一千家企业已遍及全国。
这个活动主要针对5至12岁的孩子,孩子们这天跟着父母回到公司体验父母职场生活,还要完成系列的“任务单”,包括了解父母的工作,跟着开一次会,做一次采访,收集签名等任务。
科锐北京是第三年参加这个活动了。
上午9点半,孩子陆续跟着爸爸妈妈来到了公司。“公司安排孩子在办公室的时间是一个小时,”当爸爸妈妈在打电话、发邮件的时候,孩子们就坐在特意安排给他们的椅子上观摩。
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张先生介绍。“孩子由自己的父母带着,对其他同事影响不大。很多同事都喜欢这个活动,还拍照片发微博。”
员工Ellen的女儿已经参加过两次公司的带孩子上班日。那天孩子在回家的地铁上。一路上就抱着妈妈上班的公文包。像个上班族一样,对她说:“妈妈,上班真好玩,可以打电话,发文件,还可以跟叔叔阿姨聊天。”
8月4日上午10:30,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穿着哺乳装、或带上背巾、哺乳巾等遮挡物的31位妈妈齐刷刷坐在一起,给怀中的宝宝喂奶。
几乎同一时间,南京江东中路的万达广场、武昌徐东销品茂一楼大厅都上演了同样的“剧目”。
这是第21个世界母乳喂养周(8月1日一7日),北京、杭州、东莞等多地妈妈们相继发起了“快闪哺乳”活动。
“国家本来有立法要有母婴室,但是我们现在一直没有。妈妈如果一个人带着孩子出去,有没有人想过有多无助?”武汉快闪活动组织者周小姐说,她们想借此倡导设置更多哺乳场所。
而对于大部分休完14周产假仍在哺乳期的职场妈妈来说,哺乳场所的缺失更为严重且不被重视。上班时得带上保温袋、冰袋、奶瓶等装备,在上班空隙挤奶,下班后再把母乳背回家喂宝宝,于是这些妈妈多了一个专属名词“背奶妈妈”。
据今年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九成受访者所在企业中,没有哺乳室的配置。调查中有过背奶经历或正在背奶的妈妈当中,53%利用办公室、储藏室、会议室等临时场所挤奶,47%是卫生间挤奶一族。只有7%享有公司的专设哺乳室。“背奶妈妈”对哺乳室的需求得不到正常满足。
跟着妈妈出差有补贴
张亚丽休完产假后,5个月大的女儿千千开始跟着她上班、出差,成为了一位小小的“上班族”。
张亚丽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下简称“儿基会”)驻中国的高级项目官员。女儿2001年出生时,恰逢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推出了一项新的政策规定:支持和鼓励母乳喂养,每一位还在哺乳期的母亲可以带孩子上班甚至出差,孩子的机票报销,还有婴儿出差补贴为妈妈的10%。
近两年时间内,每天上班,爸爸是专职司机,开车载着女儿、保姆、奶奶还有张亚丽,全家出动,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上班队伍。来到办公室后,大家“各司其职”,张亚丽在二楼办公室忙自己的工作,奶奶、保姆和女儿则待在楼下一问专属自己的哺乳室里玩耍。女儿有需要时,张亚丽可以随时哺乳。
儿基会在中国的第一问哺乳室,正是2001年张亚丽申请给女儿使用的。儿基会职工协会主席牟岩介绍,此后只要员工有需要,都可以申请使用。
以前儿基会的哺乳室是“按需”提供,不需要使用时,哺乳室会再改作其他用途。今年8月份,儿基会则将一问会议室改造成了一个独立固定的“家庭活动室”,除了布置冰箱沙发等基本设施外,员工们还捐了蹦床、玩具、图书等儿童用品。
家庭活动室不仅供有需要的妈妈哺乳使用,同时涵盖儿童玩乐学习等功能,以方便带孩子来上班的员工使用。寒暑假是父母带孩子来家庭活动室的高峰期。
此外,儿基会还规定,如果哺乳期的母亲选择不带孩子上班,她们可以在上班时抽出时间挤奶,或者享有办公室外每天一到两个小时的“喂奶时间”(根据孩子的月龄大小而定)。
工作效率是平时的200%
2010年,人民网就“一民企准员工带孩子上班”的看法做了个网上调查,共4130人参与,五成网友赞成此种做法。其中36.4%的调查者投了反对票,认为会影响工作。网友“无名”留言说,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限制带小孩一起工作的次数,因为小孩子看管不到位确实会影响单位工作。
带着孩子去上班、出差,这样是否会_显得“婆婆妈妈”,影响到职场女性的专业形象?一开始,张亚丽也有这样的担心。
“跟着上班,在需要的时候就能见到妈妈,小千千很少哭,特喜欢笑,很讨同事喜欢。”工作之余,同事们都喜欢去逗一下千千,她成了办公室的一员。
“带孩子上班,符合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儿基会营养专家常素英认为孩子出生后,经常与妈妈一起,除了可以按需喂养母乳之外,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安全感,有利于孩子情商智商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张亚丽出差谈项目时。对方刚开始都会很惊讶她身旁带着千千。但是当张亚丽解释完情况后,很快对方就会表示理解,甚至羡慕。能一直带着女儿上班,张亚丽觉得自己“很幸运”。
“带孩子上班,我自己的工作效率可以是平时的200%,甚至300%。”那时候,她除了完成了自己负责的项目策划,还参与到项目的实施、教材的编写中。上班的日子与女儿的朝夕相处,给从事儿童发展工作的她更多工作上的灵感。她甚至创作了一首关于儿童权利的诗编进了教材。
人们往往会误解带孩子会降低母亲的工作效率。常素英认为刚好相反,企业提供带孩子上班的条件,看到孩子在身边,母亲能更安心工作,效率更高。
常素英认为要改变国内企业对带孩子上班的错误观念。“首先这些条件是低成本的。我们的哺乳室只需提供一个空房间、冰箱、沙发等,可以发动员工将家里孩子不用的玩具图书等捐赠出来,让更多的孩子使用。”
“上班真好玩”
“孩子已经闹着要去上班了,今年我们还安排活动吗?”临近8月10日,科锐国际人力资源北京公司(以下简称“科锐北京”)有员工着急了在问。
今年8月10日,是我国第三个“带孩子上班日”。三年前,爱迪乐教育机构负责人任珺受自己三岁儿子的启发,决定效仿美加等国的法定节日“带孩子上班日”,将这个旨在倡导亲子沟通,孩子职业教育理念的活动“引进”国内:倡导每年8月的第二个星期五定为“带孩子上班日”。经过两个月的筹备后,当年即在北京的部分企业推行,到今年参与的一千家企业已遍及全国。
这个活动主要针对5至12岁的孩子,孩子们这天跟着父母回到公司体验父母职场生活,还要完成系列的“任务单”,包括了解父母的工作,跟着开一次会,做一次采访,收集签名等任务。
科锐北京是第三年参加这个活动了。
上午9点半,孩子陆续跟着爸爸妈妈来到了公司。“公司安排孩子在办公室的时间是一个小时,”当爸爸妈妈在打电话、发邮件的时候,孩子们就坐在特意安排给他们的椅子上观摩。
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张先生介绍。“孩子由自己的父母带着,对其他同事影响不大。很多同事都喜欢这个活动,还拍照片发微博。”
员工Ellen的女儿已经参加过两次公司的带孩子上班日。那天孩子在回家的地铁上。一路上就抱着妈妈上班的公文包。像个上班族一样,对她说:“妈妈,上班真好玩,可以打电话,发文件,还可以跟叔叔阿姨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