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传承民间戏曲探微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tiger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丽水是一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戏曲是丽水众多民间艺术中的一种形式,在山区学校的音乐教学中适当地开发和利用该形式,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关心民族文化生存发展的意识。
  [关键词] 民间戏曲 课程开发 民族传统文化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2.044
  丽水地处浙西南,2009年获“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之称,这里民间艺术十分丰富:其中松阳高腔、庆元二都戏、缙云婺剧历史悠久,民间戏曲文化艺术在这里代代传承和发展。在社会变革迅猛的时期,如何做到在相对保存完好的同时挖掘、利用、传承民间戏曲文化,寻找一条能以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为目的的道路,是丽水民间艺术家们以及相关部门和有识之士亟待解决的难题。丽水的民间戏曲在民间,在发展中传承,必须从娃娃抓起,必须让娃娃们认识民间艺术,学习民间艺术,营造认知、热爱民间戏曲的氛围,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传承与发展。为达到目的,不但需要保护传承的文化氛围,更需要让中小学音乐教师们认识民间艺术,感受并领悟民间艺术的精髓,有效地引导学生热爱民间艺术,让学生在这浓厚的氛围中接受民间艺术的熏陶、滋养,使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环境得到良性循环,从而达到传承与发展的目的。所以在丽水学院的音乐教育专业中,应该在教学中重视民间戏曲文化的渗透,使之润物细无声。
  一、浙西南中小学开展戏曲课程状况
  1.引入民间戏曲教材,培养戏曲师资
  把民间戏曲唱段编辑成音乐课堂辅助教材,让教师根据自己的长处与特点选择民间戏曲唱段作为课堂欣赏、演唱或演奏。使这里的孩子成为民间戏曲传承的生力军,他们“背起书包上学堂,扛上道具能上台”,能弹、能唱、能演,浙江缙云县五云镇官店村的孩子们从小就得到这方面的训练,练就了这样的基本功。这里的农民“卸了戏妆能下田,上了舞台能唱戏”,很多家庭都是四代同台或者一家同台演出,全村一千三百多人,就有一千三百多位演员。这样庞大的演员群体,跟这里的民间艺术氛围和教育是分不开的。村里的民间“音乐家”杨缙芮的家,就是一个学习乐器的“学校”,孩子们一放学就跑到他家跟他学习打鼓板、弹柳琴、拉二胡、吹唢呐……官店村有个少儿民乐队,有队员40多人,乐队里吹拉弹唱各种乐器有数十种。周末的业余器乐学校有专业的音乐老师执教,还请一些戏曲专家作指导或举办讲座等,缙云县婺剧促进会会长陈子升就是这里的“客座教授”,孩子们很喜欢他,孩子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天地,学习各种乐器,快快乐乐地度过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周末。
  缙云县婺剧促进会通过向各中小学赠送婺剧曲本、光盘等辅导资料,并举办中小学音乐教师婺剧知识培训,在培训中要求人人掌握一首婺剧唱段或一种以上婺剧乐器,着力提高婺剧师资力量。
  丽水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在2012年5号文件中,倡议各县(市、区)民协、市民协各专委会开展“民间艺术进校园”活动。积极走访各院校和中小学校,了解各类学校的需求,利用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优势和市民协的人才资源优势,结合各大专院校、中小学的教学计划,共同开设各类民间艺术课程、学习班、培训班、讲座、展览、展演、比赛、创建传承基地等形式,大力培养民间艺术人才。
  2.戏曲艺术的传承中人人是教师
  以缙云官店村为例,这里的农民(演员)个个都是老师,以前是口口相传的教学,现在年轻的艺术人才把老一辈艺人的演唱记录下来作为教材,在每周的聚会排练中,孩子们与村民演员都在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在人人当教师的氛围中,民间戏曲在每周二次的排练中得到有效传承与发展。在长期的排练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3.课堂与课外相结合
  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自己编辑的当地戏曲教材,课堂外通过各类排演与比赛,使民间戏曲更加丰满。并在各类比赛中积累经验,在获奖中提高兴趣,获得苦练的动力。有报道:2010年一群来自浙西南山区的山里娃,学习之余,一边帮助父母在田里劳作,一边学习吹拉弹唱,在第四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中,以一曲婺剧摊簧《古村戏韵》从50个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在获得成绩的同时更加激励民众对民间戏曲的热爱。
  2009年,缙云县婺剧促进会和东坑镇长坑小学成为缙云婺剧传承基地,标志着戏曲进入课堂从民间自发到了政府行为的转型。目前缙云县60所中小学校已先后展开了各具特色的婺剧进校园活动。长坑小学以人人掌握一件民间乐器为音乐课教学目标;自编笛子达标考核教程,组建婺剧社团,把排练常规化;缙云二中把婺剧经典唱段列入音乐课教程,还将婺剧元素融入到德育、美术、历史、语文等教学中;不定期举办婺剧名伶座谈会、专场演唱会,讲座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校园中寻找几位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婺剧小明星”,充分发挥其骨干带头作用,营造浓厚的婺剧文化氛围。
  他们用自己的土办法引进戏曲人才,请高师承教,现年74岁的原村支书杨炉福回忆说,解放前请过一位永康籍婺剧大师赵景春,他在这里长住多年,培养了一批婺剧演艺人才,如应汉波、杨保兴,他们在演艺事业上卓有成就,在这古戏台上留下令人难忘的形象,也为后来缙云婺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浙西南民间自发传承民间艺术方式方法
  民间传承艺术的方式方法很多,用“春晚”的形式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一是岁末,大家手头的工作都已经忙完回家过年,在这么空闲的日子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是每个在外求学或者工作的人们渴望的。二是满足怀旧情怀,回味当年盛景,民间的“春晚”应运而生。
  “月山春晚”是浙西南庆元县月山村村民自发组织,自编自导自演的春节晚会,已经有二十多年历史。“月山春晚”的骨干是一群被称作“月山芽儿”在外工作或求学的月山村的青年们,早期的“月山春晚”只是几个热爱文艺的村民从家庭联欢开始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真正的组织者,可以说是一方面是年轻人听听年长者演唱、演奏一些民间的老艺术,有山歌、戏曲、故事等,另一方面是长者听听年轻人从外面的世界带回来的新潮音乐,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每年“月山春晚”准时上演。“月山春晚”的演员都是村民,小到五六岁,大到九十五岁,演员跨度之大前所未有,每年“月山春晚”有一个保留节目叫《农活秀》,95岁的吴达荣老大爷是这个节目的常客。晚会的形式是越来越丰富,舞美效果越来越成熟,节目的质量也是一年比一年高。“月山春晚”光荣入选“2011年浙江情怀榜”年度十大创新节目。“月山春晚”是月山村千年“耕读传家”文化传承的必然结果,也是浙西南民间文化传承的一种有效方式。   缙云县官店村,“春晚”已经历经五十多年,比央视春晚还早。他们还有一个“官店艺术团”,参加多次国家级与省级的比赛,成绩不菲。这里的农民“卸了戏妆能下田,上了舞台能唱戏”,这里的孩子“背起书包上学堂,扛上道具能上台”,个个能弹、唱、演,全村一千三百多人,就有六成以上是“演员”。走进官店村,你随意找一位村民,他不但会唱婺剧,甚至吹拉弹唱样样会。坐落在村里的古戏台一直延续着官店人对戏剧的爱好和执着,从未间断戏曲文化的传承。
  松阳不仅有“松阳高腔”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古老的道教音乐《月宫调》。相传《月宫调》是道家祖师叶法善和唐明皇两个人一起游月宫,他们俩聆听了月宫素娥仙女唱的《紫云曲》,后来《紫云曲》被精通音律的唐明皇给默记了下来,就就了《月宫调》。松阳成立了50多人的《月宫神韵》古乐团,到全省各地巡回演出,《月宫调》是他们逢演出必上的保留节目。“月宫调”是民间宝贵的文化遗产,以笛子为主奏乐器,配以二胡、大胡、大鼓、笙、古筝、琵琶等20多种乐器,曲风古朴、典雃、曲调文静飘逸,尽管岁月流逝了1300多年,但《月宫调》迄今保留着原汁原味,并被列入我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3.民间戏曲艺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民间戏曲艺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官店村通过各类自愿的排演、排练,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助互爱蔚然成风,成了缙云县、丽水市乃至全省、全国都有名的文化村。先后获得了“全国敬老模范村”、“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文化示范村”、“浙江省行政村示范档案室”、“浙江省科普示范村”、“丽水市廉政文化农村先进单位”等荣誉。事实证明,现在的官店村是集“婺剧文化”、“黄帝文化”、“石头文化”于一体的知名村庄。学校也把传统戏曲和民间文艺带入课堂,培养了一批批文艺骨干人才,近年来全村考上文艺类学校就有一二十人。音乐专家施利盟告诉记者,音乐文化是官店村的“金名片”,是音乐使一个浙西南的农村成为了浙江省的一个文化名村,那些拿锄头、拿刀(雕刻石头)的文化层次不高的农民 “音乐家”,对子女音乐培养的重视,让城市里的家长也自愧不如。小到幼儿园的孩子,大到八九十岁的老叟,都那么热爱音乐,使这个村庄充满朝气,很有文化味。而官店村的婺剧也更火热,从古戏台上传承下来的精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发扬光大。
  三、高校浇灌民间艺术之花
  民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带有浓郁的民族人文气息,它不仅需要地方的扶持,需要市场的运作,更需培养人才的学校。山区高校应该主动承担起发扬、保护、传承本土非物资文化遗产的重担,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上还应尽可能地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音乐教学。“加强本土文化基因认知的自觉,尽快解决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本土非物资文化遗产资源认知严重欠缺的现状。”[1]P13作为承担培养地方音乐教育人才重担的高校教育,更应关注人类生存的根系,关注人类文化不同族群的独特精神存在,倡导学生关注本土文化的发展,关注家乡民族艺术的命运。
  如何开发利用本土音乐文化资源,推进新一轮艺术教育课程改革,是摆在高校音乐教育者面前的紧迫任务。高校音乐专业各科目中民间戏曲的运用应该细化,如声乐教学中,引入戏曲唱段,不仅丰富声乐教材资源,接触多元艺术,提高演唱水平,还在学习戏曲表演的过程中,获得舞台经验与表演能力。我们不仅要在声乐教学中引入戏曲等民间音乐,还可以在舞蹈、和声、视唱练耳等教学中引入戏曲等民间音乐。如“畲山风”就是很好地利用民间畲族音乐进行再创作,用舞蹈、演唱、表演等方式表现畲族人民的文化生活的大型歌舞。地处浙西南的丽水学院这几年编排的连续获得国家教育部金奖的舞蹈也是利用畲族音乐、廊桥音乐、地方戏曲音乐作为素材进行传承性再创作的。
  研究性学习的提出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戏曲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便利。“传统音乐文化一定要有活体不间断地传承,形式变,乐曲变,但音乐本体中心特征不可变。如果音乐本题特征产生了变异,那么其传统焉有不变的道理。”[2]P9我们可以借用浙西南丰富的民间戏曲音乐,丰富我们高校的公共课资源,加强对浙西南民间戏曲的理解,增进民族情感教育,亲近本土文化。“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是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观。在创新教育观念的指引下,高校教师应主动地开发与利用本土的课程资源,并在教育教学中予以实践.
  总之,美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学生对美的认识亦需通过实践而获得。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弘扬,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都离不开教育。在教学中,动员一切积极因素,以学习为载体,以了解探究浙西南戏曲等民间音乐内容为手段,培养学生尊重民族文化的情感。只有教师积极地引导并组织学生自主参与到本土民族民间艺术的学习与实践中去,保护民族文化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才有可能真正得以实现。
  本文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0年度重点研究课题《将地方戏曲引入声乐教学的研究》(课题编号SB126)的成果论文。
  参考资料
  [1] 樊祖荫 对保护非物质温暖化遗产若干问题的思考 [J] 音乐研究 2006.1
  [2] 项阳 保护:在认知和深层次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前提下 [J]音乐研究2006.1
  [3] 《畲族历史与文化》
  [4]《丽水地区畲族志》
  作者简介
  黄丽群(1971- ),女,浙江庆元人,浙江省丽水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摘要]《斗牛》是以一张字据为线,三个“人物”为珠儿,串起了整部影片的骨架。而黑色幽默和几近戏谑的风格特质又为这些珠子涂抹上了一层光鲜的色彩,使整个珠串瞬间丰富了起来,灵动了起来,《斗牛》也因此平添了几分平民史诗的意味。  [关键词]《斗牛》 黑色幽默 戏谑风格 平民史诗    一个人,一头牛,成就了一部抗战电影的全部。  没有恢弘的战争场面,没有史诗般的英雄人物。也没有上纲上线的杀敌精神,《斗牛
[摘要] 科恩兄弟的电影是苦涩里带着欢笑,科恩电影的人物都很笨拙,这样的笨拙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真实。在科恩电影里,编剧会设置一个很明显的困境,有时甚至是一个困境后还接着一个绝境,点燃人物的犯罪动机,使得电影里的人物陷入自我折磨的深渊。B级片暴力、血腥、性等娱乐化的商业元素,能成功刺激到观众的眼球。但科恩兄弟的电影其实与好莱坞传统B级片大不相同,科恩电影看似是类型片,却又反传统反类型,充满了对类型
[摘要]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向着贴近观众艺术审美追求的方向发展,改变着以往曲高和寡的状态。这为我国沉寂的纪录片市场创造出新的生机。尤其是今年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更加与传统纪录片“叫好而不叫座”不同,它以其独特的方式做到“叫好又叫座”。  [关键词] 《舌尖上的中国》 视听语言 写意 传情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9.039  
【摘 要】在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融和角力中,高校校园媒体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校园文化构建中的作用和价值有待进一步得到重视和挖掘。一方面,高校校园媒体是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平台,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媒体对高校校园媒体的;中击正是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契机。  【关键词】校园媒体 媒介素养 教育作用    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们对媒体本质、媒体常用的手段以及这些手段所产生的效应
[摘要] 与平面广告不同,影视广告具有很强的运动感和节奏感,播出时间转瞬即逝。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向观众传递商品的价值?寻求单一的广告主题则变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 影视 广告主题 专一性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8.046      在疲劳轰炸的广告海洋中,影视广告以其声光具备、千变万化的视觉效果,激发广告受众的情感认同。借助于电
[摘要] 江西60年电视文学以1980年——江西首部电视剧《豆蔻花开》诞生的年份为起点,创作历程分为起步(1980年代)、发展(1990年代)和成熟(新世纪)三个阶段:80年代起步期艰难前行,却勇于探索、孜孜以求;90年代发展期兢兢业业、步步为营,却少有长篇大作与走在全国前列的上等佳作;新世纪成熟期奋进努力、捷报频传,则需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关键词] 60年 起步 发展 成熟  
[摘要]《李尔王》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剧中人物身上体现了人性永存的弱点.他们超越阶级、超越时空、超越历史而存在着。同时,它也让我们进一步看清伦理道德的人性之善如何引导社会走向良性发展之路。这面镜子,尤其在今天我们追逐财富的时候,在我们富裕了生活而失落了精神方向时,更要高高挂起,时时警醒我们注意人性的恶,从而自觉避之抑之;更提醒我们发掘人性的善,让理想的“天下太平”再次发出柔和的光芒。  [关键词]
[摘要] 《天下相声会》是黑龙江都市频道《故事天下》栏目中每周五播出的子版块,从开播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收视率,这个节目采用相声表演的形式,把相声和流行的网络视频进行融合,用相声评说新闻,通过主持人诙谐幽默的评说串连,将最新的网络新闻视频连贯一起,给观众以独特的新闻娱乐享受。以“善恶美丑错与对、都在天下相声会”作为自己节目的口号,从开播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深受观众的喜爱。  [关键词]
[摘要] 《麋鹿王》用人类、麋鹿、怪兽海蜥马三大种族之间的恩怨情仇,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动物的视角表达“人类才是丑陋的”这一观点。一个中国神话故事被用来质疑人类行为高于一切的价值标准,呼唤建立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 《麋鹿王》 人与自然 动物视角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9.011    2009年公映的
【摘 要】电影《80’后》是新锐导演李芳芳的处女作。该片以主人公沈星辰的成长经历为线索,描写了发生在她身边的各种各样破碎的婚姻和情感。不同于其他的现实题材电影,在色彩鲜明的时代背景下,将80后的爱情观用电影画面表现出来,在修辞上也运用了大量对比和象征等手法,恰到好处地传达出影片“褪去浮躁,真诚地坚守”的思想主旨。  [关键词】80后 电影修辞 思想主旨    引言  电影《80’后》至成片以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