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态势”语言向学生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对引发学生求知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艺术都将起到积极作用,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态势语言;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5-0059-02
“态势”语言是通过人的身体形态、手势动作、眼神表情等无声语言将众多信息输送给对方的非口头语言。又叫“人体语言”、“动作语言”、“无声语言”。它是课堂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语言。据有关专家研究,一个信息的传递是由7%的语言(系指单纯的语言)和38%的声音(包括语调节奏和声响强度作用)以及55%的“态势”语言组成。由此,不难看出“态势”语言在传递信息中的重要作用。
一、巧用“态势”语言,唤起注意,调动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注意力不稳定且容易分心,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一般为8至10分钟。8至10分钟的热情一过,他们的注意力便开始不集中了。如果此时教师习惯用一些“注意听!”“坐好了!”等命令式语句来强迫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往往收不到好的效果。这时你除了用幽默的话语或创设一定的情境来吸引学生外,不妨借用“态势”语言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双手击拍三下,然后“嘘——”一声,再做出悄悄听的态势,或打个手势与学生一起击掌完成“一、二、三看谁坐得端!”从而促使学生重振精神,继续参与学习。在诵读数学乘法口诀或数学歌谣时,如果能配上富有节奏性的掌声,既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可加深记忆,效果确实不错。比如在学生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时,教师运用“态势”语言设计“用手指凑数”的游戏效果很好。(10的分解组成)游戏可这样进行:教师伸出一个手指头,学生伸出九个手指头,凑成十;教师伸出两个手指头,学生伸出八个手指头,凑成十;以此类推。游戏形式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也可以是学生对学生的。用这个充满趣味性的训练形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去。而人的思维活动也正是在情感的积极状态下,才能得以活跃,创造性的思维才得以产生。
二、借助“态势”语言,启发联想,促进理解
小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的特点,他们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在理解抽象知识时,常常遇到困难,出现理解不够透彻,似懂非懂的状态。这时教师能巧妙运用“态势”语言中的“手势”语言和教师的语言相结合来表达信息,会给学生一个更直观的课堂,让学生从教师的简单的肢体动作和眼神的交流,理解数学的知识点和教师的态度立场,让学生更直观接受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时,出现了较抽象的大于号和小于号。为了化抽象为具体,我让学生举起右手,中指和食指张开,开口朝较大数,以帮助学生记住符号的意思,开口朝向哪一个数,哪个数就大。为了帮助学生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让学生举右手,中指和食指张开,表示 “>”号;举左手,中指和食指张开,表示 “<”号。这样借助“手势”语言进行教学,学生不但很容易地理解了大于号和小于号的意义,而且能使用“>”和 “<”较正确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再如,在学习加、减法的求和与求剩余问题时,教师也可利用“态势”语言,用夸张的手势动作,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两只手分别比划出两部分,再做合起来的动作,即把两只手从两端向上会拢,意为求和,并边比画边说:“把这部分和这一部分合起来,就是它们的总数了。合起来就是加起来,所以求和问题用加法解答。”学生从这个过程中理解了求和用加法的含义。求剩余问题,则教师用两只手比画出一个整体,然后右手一挥(自上斜下)比画出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同时说:“求剩下的部分。”并比画出剩下的部分。强调“去掉”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是减去。同时也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用手比画出这个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这样通过形象的“态势”语言把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化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不仅透彻,记忆也深刻。
三、运用“态势”语言,积累信心,体验成功
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鼓励的语言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积累信心,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鼓励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之产生欣慰、幸福的心理体验,从而增强荣誉感、自信心、上进心,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自觉性,有利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教师的语言鼓励,如常伴以微笑、注视、点头、肯定的“态势”语言进行,会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并增强成功的信心。在数学课上巧用鼓励,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会大大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课堂上,当学生有精彩发言时,教师跷起大拇指,并不断地点头称赞。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当发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有的孩子一直缄默不言时,教师走过去,用手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他……这样因为教师给学生积极期望,学生和教师相处的心理气氛就会比较融洽,学生的心理就会健康地发展,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另外,对于一些是非题目的判断也可以让学生用约定的“手势”语来判断。这样,打破了课堂提问只面向个别学生的局限,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抄袭”和“人云亦云”的现象出现,教师也能更及时、清楚而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利于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终目的。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态势”语言,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协调一致,整体配合,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调控教学进程。让“态势”语言真正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课堂语言,学生学习数学将变得更轻松、更简单、更有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态势语言;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5-0059-02
“态势”语言是通过人的身体形态、手势动作、眼神表情等无声语言将众多信息输送给对方的非口头语言。又叫“人体语言”、“动作语言”、“无声语言”。它是课堂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语言。据有关专家研究,一个信息的传递是由7%的语言(系指单纯的语言)和38%的声音(包括语调节奏和声响强度作用)以及55%的“态势”语言组成。由此,不难看出“态势”语言在传递信息中的重要作用。
一、巧用“态势”语言,唤起注意,调动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注意力不稳定且容易分心,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一般为8至10分钟。8至10分钟的热情一过,他们的注意力便开始不集中了。如果此时教师习惯用一些“注意听!”“坐好了!”等命令式语句来强迫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往往收不到好的效果。这时你除了用幽默的话语或创设一定的情境来吸引学生外,不妨借用“态势”语言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双手击拍三下,然后“嘘——”一声,再做出悄悄听的态势,或打个手势与学生一起击掌完成“一、二、三看谁坐得端!”从而促使学生重振精神,继续参与学习。在诵读数学乘法口诀或数学歌谣时,如果能配上富有节奏性的掌声,既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可加深记忆,效果确实不错。比如在学生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时,教师运用“态势”语言设计“用手指凑数”的游戏效果很好。(10的分解组成)游戏可这样进行:教师伸出一个手指头,学生伸出九个手指头,凑成十;教师伸出两个手指头,学生伸出八个手指头,凑成十;以此类推。游戏形式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也可以是学生对学生的。用这个充满趣味性的训练形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去。而人的思维活动也正是在情感的积极状态下,才能得以活跃,创造性的思维才得以产生。
二、借助“态势”语言,启发联想,促进理解
小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的特点,他们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在理解抽象知识时,常常遇到困难,出现理解不够透彻,似懂非懂的状态。这时教师能巧妙运用“态势”语言中的“手势”语言和教师的语言相结合来表达信息,会给学生一个更直观的课堂,让学生从教师的简单的肢体动作和眼神的交流,理解数学的知识点和教师的态度立场,让学生更直观接受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时,出现了较抽象的大于号和小于号。为了化抽象为具体,我让学生举起右手,中指和食指张开,开口朝较大数,以帮助学生记住符号的意思,开口朝向哪一个数,哪个数就大。为了帮助学生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让学生举右手,中指和食指张开,表示 “>”号;举左手,中指和食指张开,表示 “<”号。这样借助“手势”语言进行教学,学生不但很容易地理解了大于号和小于号的意义,而且能使用“>”和 “<”较正确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再如,在学习加、减法的求和与求剩余问题时,教师也可利用“态势”语言,用夸张的手势动作,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两只手分别比划出两部分,再做合起来的动作,即把两只手从两端向上会拢,意为求和,并边比画边说:“把这部分和这一部分合起来,就是它们的总数了。合起来就是加起来,所以求和问题用加法解答。”学生从这个过程中理解了求和用加法的含义。求剩余问题,则教师用两只手比画出一个整体,然后右手一挥(自上斜下)比画出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同时说:“求剩下的部分。”并比画出剩下的部分。强调“去掉”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是减去。同时也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用手比画出这个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这样通过形象的“态势”语言把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化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不仅透彻,记忆也深刻。
三、运用“态势”语言,积累信心,体验成功
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鼓励的语言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积累信心,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鼓励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之产生欣慰、幸福的心理体验,从而增强荣誉感、自信心、上进心,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自觉性,有利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教师的语言鼓励,如常伴以微笑、注视、点头、肯定的“态势”语言进行,会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并增强成功的信心。在数学课上巧用鼓励,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会大大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课堂上,当学生有精彩发言时,教师跷起大拇指,并不断地点头称赞。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当发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有的孩子一直缄默不言时,教师走过去,用手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他……这样因为教师给学生积极期望,学生和教师相处的心理气氛就会比较融洽,学生的心理就会健康地发展,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另外,对于一些是非题目的判断也可以让学生用约定的“手势”语来判断。这样,打破了课堂提问只面向个别学生的局限,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抄袭”和“人云亦云”的现象出现,教师也能更及时、清楚而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利于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终目的。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态势”语言,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协调一致,整体配合,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调控教学进程。让“态势”语言真正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课堂语言,学生学习数学将变得更轻松、更简单、更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