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知道为什么有些国外的健身房对午饭时间去锻炼的人处以罚金吗?你知道很多人在多做了五六组器械练习后反而被亮了“红牌”吗?你知道运动不是健身的代名词吗?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运动与健身是一对孪生兄弟,运动就等同于健身。但事实上,运动是把双刃剑,运动不当反伤身———走出“运动就是健身”的误区。其实,如果运动不当,你不仅浪费了时间,浪费了汗水,或许还浪费了眼泪———当你在做了大量健身活动而没有看到成效时,哭也没用!
误区一:锻炼一次就有一次的效果
健身专家指出,懒得运动会伤身害体;而偶尔运动更会害体伤身,无异于身体的“暴饮暴食”。对于那些不能长期坚持运动的人们来说,偶尔运动一下,将会加重生命器官的磨损、组织功能的丧失而致寿命缩短。专家认为,健身效果主要是锻炼痕迹不断积累的结果。所谓锻炼痕迹,即运动后留在健身者机体上的良性刺激。若健身时间间隔过长,在锻炼痕迹消失后才又进行锻炼,每一次锻炼都等于从头开始。
因此,科学有效的做法是每周锻炼3~5次。周末健身族由于时间限制,平时虽不能像周末有充裕的时间,但完全可以选择适宜的项目,茶余饭后就地、就近进行适度的锻炼,就能使锻炼痕迹像链条一样连接起来。
误区二: 适合别人就适合自己
一方面,运动是身心合一的有机整体,有句广告语叫做“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的确,不管从事何种活动,都要结合自身情况,从实际出发。健身也是如此,只有尊重个人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使得整个运动过程中充满愉悦,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否则,只能事与愿违,事倍功半。
另一方面,不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盲目训练,结果也会事与愿违。如骨质增生患者在炎症尚未消失的情况下,采取大运动量器械训练,超负荷剧烈运动,加剧了关节的损伤。训练强度与运动量掌握得不好,用力方法不当,技术动作不规范,身體运动单位不准确,都可能造成关节损伤、韧带拉伤或者其他部位扭伤。因此,必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地科学锻炼。
误区三: 出汗越多效果越好
科学研究表明:出汗只能迅速降低体温,但不会直接消耗脂肪。流汗消耗的是水、盐分和矿物质,而不是脂肪。
健身顾问表示,锻炼时出不出汗同是否消耗脂肪没有关系。出不出汗不能用来衡量运动是否有效。因为我们的汗腺各不相同,分活跃型和保守型两种。有人属前者,有人属后者,这取决于遗传。
对于“出汗越多体重减少得越快”的说法,健身顾问表示,出汗是散发热量和降低体温的方式之一。也许你发现,有的时候一次锻炼后体重有所减轻,但这只是体内水分丢失造成的暂时现象。而一旦你补充了足够的水分后,体重也将随之恢复。这样所减去的体重与减少脂肪和肌肉组织无关。减去1千克脂肪,必须在一天中消耗9 000千卡热量,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所以,不是出汗越多健身效果就越好。
误区四: 运动停止出现反弹
许多人认为,健身期间可以不用注意饮食。其实不然,尽管从事任何体育锻炼确实会消耗掉更多的热量和碳水化合物,事实上,健身者仍然要保持营养平衡,多吃水果、蔬菜、纤维素、谷物及瘦肉。只有在饮食与健身之间保持科学的平衡,才能达到最佳锻炼效果——减去赘肉并改善身体状况。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怎么运动一停止体重就出现了“反弹”现象?事实上,这与运动是否停止无关,“反弹”的罪魁祸首是不科学的饮食。专家解释说,运动锻炼所消耗的脂肪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以前囤积的多余脂肪和训练同期摄入的脂肪。所谓的反弹是停止训练后,仍然不注意自身饮食的科学调配,摄入过量的食物,造成多余热量重新转化为脂肪,囤积在体内的结果,使得体重再度增加。因此反弹现象是不科学的饮食造成的!
(张洪军选自《大众卫生报》)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运动与健身是一对孪生兄弟,运动就等同于健身。但事实上,运动是把双刃剑,运动不当反伤身———走出“运动就是健身”的误区。其实,如果运动不当,你不仅浪费了时间,浪费了汗水,或许还浪费了眼泪———当你在做了大量健身活动而没有看到成效时,哭也没用!
误区一:锻炼一次就有一次的效果
健身专家指出,懒得运动会伤身害体;而偶尔运动更会害体伤身,无异于身体的“暴饮暴食”。对于那些不能长期坚持运动的人们来说,偶尔运动一下,将会加重生命器官的磨损、组织功能的丧失而致寿命缩短。专家认为,健身效果主要是锻炼痕迹不断积累的结果。所谓锻炼痕迹,即运动后留在健身者机体上的良性刺激。若健身时间间隔过长,在锻炼痕迹消失后才又进行锻炼,每一次锻炼都等于从头开始。
因此,科学有效的做法是每周锻炼3~5次。周末健身族由于时间限制,平时虽不能像周末有充裕的时间,但完全可以选择适宜的项目,茶余饭后就地、就近进行适度的锻炼,就能使锻炼痕迹像链条一样连接起来。
误区二: 适合别人就适合自己
一方面,运动是身心合一的有机整体,有句广告语叫做“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的确,不管从事何种活动,都要结合自身情况,从实际出发。健身也是如此,只有尊重个人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使得整个运动过程中充满愉悦,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否则,只能事与愿违,事倍功半。
另一方面,不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盲目训练,结果也会事与愿违。如骨质增生患者在炎症尚未消失的情况下,采取大运动量器械训练,超负荷剧烈运动,加剧了关节的损伤。训练强度与运动量掌握得不好,用力方法不当,技术动作不规范,身體运动单位不准确,都可能造成关节损伤、韧带拉伤或者其他部位扭伤。因此,必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地科学锻炼。
误区三: 出汗越多效果越好
科学研究表明:出汗只能迅速降低体温,但不会直接消耗脂肪。流汗消耗的是水、盐分和矿物质,而不是脂肪。
健身顾问表示,锻炼时出不出汗同是否消耗脂肪没有关系。出不出汗不能用来衡量运动是否有效。因为我们的汗腺各不相同,分活跃型和保守型两种。有人属前者,有人属后者,这取决于遗传。
对于“出汗越多体重减少得越快”的说法,健身顾问表示,出汗是散发热量和降低体温的方式之一。也许你发现,有的时候一次锻炼后体重有所减轻,但这只是体内水分丢失造成的暂时现象。而一旦你补充了足够的水分后,体重也将随之恢复。这样所减去的体重与减少脂肪和肌肉组织无关。减去1千克脂肪,必须在一天中消耗9 000千卡热量,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所以,不是出汗越多健身效果就越好。
误区四: 运动停止出现反弹
许多人认为,健身期间可以不用注意饮食。其实不然,尽管从事任何体育锻炼确实会消耗掉更多的热量和碳水化合物,事实上,健身者仍然要保持营养平衡,多吃水果、蔬菜、纤维素、谷物及瘦肉。只有在饮食与健身之间保持科学的平衡,才能达到最佳锻炼效果——减去赘肉并改善身体状况。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怎么运动一停止体重就出现了“反弹”现象?事实上,这与运动是否停止无关,“反弹”的罪魁祸首是不科学的饮食。专家解释说,运动锻炼所消耗的脂肪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以前囤积的多余脂肪和训练同期摄入的脂肪。所谓的反弹是停止训练后,仍然不注意自身饮食的科学调配,摄入过量的食物,造成多余热量重新转化为脂肪,囤积在体内的结果,使得体重再度增加。因此反弹现象是不科学的饮食造成的!
(张洪军选自《大众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