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翻译在中国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1945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影视翻译的重要性和国内不容乐观的现状,并从翻译标准及文化翻译观探讨了影视翻译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中国影视翻译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影视翻译 现状 重要性 注意问题
  
  引言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与此相随的是国际影片的大量引进。《哈利·波特》、《碟中谍》、《达芬奇密码》和《无间行者》等国外大片在其本国与中国几乎同时公映并反响强烈,由此可见国际影片在中国的影响。国际影片日益增长的需求量再次把外语影视作品的翻译问题提到了我们面前。本文拟从影视翻译的现状、影视翻译的重要性及应注意问题等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影视翻译。
  
  一、中国影视翻译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趋向于多样化,国外影视作品一直颇受人们的欢迎。然而国外影视作品的大量引进却与其翻译的尴尬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人们忽略影视翻译,认为这不能称之为翻译。也有人认为老式的译制片过分拘泥于形式,非常做作,令人难以捕捉作品人物的风格,无法领略影片的自身魅力。更有部分年轻观众出自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更愿意观看原版影片,认为这有利于他们欣赏原汁原味的语言艺术,提高他们自身的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
  不仅仅是观众不认同影视翻译,长期以来,中国翻译界的资深学者们大谈特谈的是文学翻译,改革开放以后科技经济方面的翻译地位有所上升,但影视翻译却一直为学者们所忽视。很多人都认为真正的翻译是诗歌、小说或戏剧等文学作品的翻译,影视翻译不属于翻译活动之列,缺乏理论研究。他们认为影视翻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课题。难登大雅之堂。2002年10月钱绍昌教授在“配音与字幕翻译国际会议”上指出:“目前我国的影视翻译水平较低,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普遍存在翻译质量不高、报酬较低、版权意识淡薄等问题”、“翻译界对影视翻译的重视远不如文学翻译”。确实如此,与文学研究的众多成果相比,影视翻译方面的研究成果微乎其微,比较有代表性的仅有钱绍昌教授的“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影视片中双关语的翻译”,张春柏教授的“影视翻译初探”、李运兴教授的“字幕翻译的策略”等几篇屈指可数的文章,数目之少着实令人吃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影视翻译之缺乏理论指导,缺乏系统性。中国的影视翻译的确问题多多,不容乐观。
  
  二、影视翻译的重要性
  
  影视翻译真的就那么不值一提吗?答案恰恰相反,影视翻译对于中国社会、对于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对于中国翻译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从其尴尬境地得到警示,充分认识到影视翻译的重要性。因为:
  1、中国观众大部分根本不懂英语,不借助于翻译普通观众无法看懂国外精彩的影片,就丧失了一个了解外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即使是大学毕业生,他们对于英语的掌握远远达不到听懂电影对白、理解剧情的水平,尽管他们可能已经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学习英语的热情是好的,但我们不能以点盖面。
  2、认知语言学告诉我们,在人类大脑中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母语的影响,因此好的译制片能帮助观众准确的理解原片,满足观众情感,令其过目不忘。相反观看原版作品时由于对于外语或源语文化掌握水平的欠缺,往往观众对于看过的影片只能有一个大概了解,囫囵吞枣,不能做到准确生动,甚至于对于某些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语很难理解或出现理解偏差。
  如英国电影lt Happened One Night《一夜风流》里的一段台词:“Peter:Oh.this?Well,l like privacy when I retire.Yes.I’mvery delicate in that respect.Prying eyesannoy me.Behold the walls of Jerichho!Err.maybe not as thick as the ones thatJoshua blew down with his trumpet”.不了解文化背景的观众很难看懂其中的“thewalls of Jerichho”和“Joshua”到底指什么。其实“the walls of Jerichho”指的是“耶利亚城墙”,而“Joshua”指“约书亚”。这两个词语都出自《圣经》而大多数中国观众对于西方宗教文化无法了解的如此透彻。为了帮助中国观众理解这些词语及其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尽可能清晰地把原文涉及的文化因素传达给观众,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加解释的翻译方法,将其译为:“彼得:这个吗?我休息的时候不想被别人干扰,在那方面我很敏感,不想被别人偷看。你看这像《圣经》中的耶利哥城墙,虽比不上以色列人的军长约书亚用号角吹倒的墙厚,却比它安全多了。”经过这样的翻译润色,观众就能基本了解这些典故的出处与含义,并能清楚的看懂影片内容了。
  再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美国电影“Waterloo Bridge”,译者把它译为《魂断蓝桥》非常适合中国观众来欣赏的。蓝桥在中国古代是有典故的:唐代裴铏所作小说《传奇·裴航》的男女主人公为裴航和云英。传说中裴航为唐长庆间秀才,游鄂渚,梦得诗:“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宫。何必崎岖上玉清。”买舟还都。后路过蓝桥驿,遇见一织麻老妪,航渴甚求饮,妪呼女子云英捧一瓯水浆饮之。甘如玉液。航见云英姿容绝世,因谓欲娶此女,妪告:“昨有神仙与药一刀圭,须玉杵臼捣之。欲娶云英,须以玉杵臼为聘,为捣药百日乃可。”后裴航终于找到月宫中玉兔用的玉杵臼,娶了云英。夫妻双双入玉峰,成仙而去。在这个传说中“蓝桥”已经不再单纯的用来指桥的名字了,而是成为获得爱情的宝地,被赋予了非常美好的内涵。把“Waterloo Bridge”译为“魂断蓝桥”,观众一看电影名字就知道这个电影是关于浪漫美丽的爱情故事的。同时这个名字也深深地印在了观众的脑海中,加大了这部电影的影响力度。
  
  三、影视翻译需注意的问题
  
  既然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影视翻译的现状及重要性,为了使影视翻译适应观众需求、适应影片需要,我们在进行翻译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确实体现翻译的“忠实、通顺”的标准,特别是“通顺”。
  无论是文学翻译还是影视翻译,忠实于原文是最基本的标准,必须要忠实的体现原作品的内容和精神。诸如将“French fries”译为“法国小鱼”、“I scratch your back andyou scratch my back”译为“我给你挠背你给我挠背”的错误翻译只能是对观众的误 导。
  但是“通顺”对于影视翻译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文学翻译。因为影视翻译面对的是文化层次差距很大、手中没有文本参照的观众,翻译出来的语言必须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才能为观众所接受。钱绍昌在分析影视语言的特点时谈到了五个特点,分别是聆听性、综合性、瞬时性、通俗性和无注性。这五个特点都是针对表达的通达而言的,做到了表达通顺自然也就体现了影视语言的特点。如在电影《福特斯野外考察记》中的句子:“But,you do want to you’re your job,don’t you?Unlike Foster.you don’t havetenure here”。译文为:“可你不想丢掉饭碗,嗯?不像福斯特,这儿没你长期职位。”片中校长派达菲偷拍福斯特带学生野外考察时的险情,以图落井下石,遭到拒绝后用话来威胁达菲。如果呆板的对应原文来翻译,其中的反问句会显得生硬,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所以为了通达必须进行修改,用双重否定同样增强了语气,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2)翻译中要考虑文化内容才能真正做好翻译。
  自20世纪80年代初,翻译研究开始了文化翻译观的探讨。人们不再把翻译看作是静止的,纯语言的行为,而视其为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过程。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Susan Bassnett在其著作“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中指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翻译观认为目的语文化是决定翻译的因素。翻译中的语言和语用变化应以满足目的语文化的需要为目标,注意信息传递的效果,即读者的接受性。美国影片《Ghost》的翻译有四个版本:大陆版的《幽灵》或《鬼魂》香港版的《人鬼情未了》和台湾版的《第六感生死恋》。这部电影向观众展示的是一个凄惨的爱情故事,死去的男主人公化作幽灵,保护处于危险之中的女友,完成任务后最后升入天堂,无法跨越的阴阳之隔也似乎于瞬间消失了。汉语中不管是“幽灵”还是“鬼魂”给人的感觉首先是恐怖,这和这部电影的主题根本不相符,尽管做到了字面的忠实但目的语观众和原语观众的反应却不一致,这并不是真正的忠实。而“人鬼情未了”既反映了故事是关于人和鬼的又体现了爱情的主题,不失为内容和形式上的双重一致,的确是经典的翻译!
  影视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但作为声画结合的艺术,它又不区别于单纯以文字出现的文学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等。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手段和方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翻译时不仅是对于文字进行翻译,更是对于文化来进行翻译。影视作品语言的翻译在逻辑性、艺术性、感染力等方面有更高要求,必须具备聆听性、综合性、瞬时性、通俗性和无注性。目的语观众与原语观众心理接受反应和谐一致,是影视翻译的最高标准。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另一部电影的翻译也同样精彩,那就是电影《Gone With the Wind》。众所周知,这部电影的译名《乱世佳人》和小说译名《飘》截然不同,这也是考虑到了不同受体的接受性。小说的读者更能从深处理解小说的真实层面,用“飘”一个字既反应出了社会的动荡也反应了女主人公生活的不稳定,还非常有文采。但这个字来做电影名却不是很适合,因为它不能让电影观众一目了然,不够吸引他们的眼球,远不如“乱世佳人”来的明了,而且既有乱世又有佳人的内容是很能掀起电影的高潮的,其商业价值是“飘”所远远不能企及的。在Pretty Woman《风月俏佳人》中,女主人公Vivien的身份起先是个街头女郎,她对男主人公的问语:“Do you want me togo with you?”直译作“你要我跟你走吗?”就没有表现出其职业媚态特点,中国观众很难理解她这句话的真实内涵,不如改译成“要我给你解闷吗?”更能反应该句的意思,忠实于原电影内容,又通顺易懂,符合文化特色。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影视翻译在经济高速发展下的中国大有市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想做好影视翻译工作。必须立足于目的语观众,从中国观众的角度出发,用文化翻译观作指导,灵活处理因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这样才能做出更多更好的译制片奉献给广大观众,真正推动我国的影视翻译事业。
其他文献
【摘要】电影《唐山大地震》,由冯小刚执导,根据旅外华人女作家张翎小说《余震》改编。亲情作为《唐山大地震》传达的主题,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情感归宿。从首映式到全国公映,票房节节攀升,再次证明了影片打动人心的力量,这力量来自场面的震撼、情感的真挚、细节的考究等,从影片中让人感悟到如何更加珍惜幸福,在幸福中如何懂得生命和爱的意义,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  【关键词】场面震撼 情感真挚 细节考究  [D
[摘要]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艺术的发展依然是本民族观念意识自我更新的历史过程,这种更新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审美思想的变更,而是以复古的形式延续发展的进程,达到创新的目的。  [关键词]艺术 审美理念 复古    自古以来,艺术的发展就不是一意孤行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宗教等诸多因素左右着时代审美思想理念的进程。一个时代的审美理念,往往融合时代人文特色,形成适时性的大众认可的审美思想,审美理念的形成
摘要:《潜伏》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影视形象,再一次验证了后现代中国在消费时代的尴尬境遇,这种消费社会对价值主体的消费询唤功能,首先表现在对价值主体意义性的暧昧和多义性阐释,其次以红色意识形态为外壳的,世俗性与传奇性的结合,再次是接受群体改变的表现,同时也是受众群体心理需要的反映。在对“余则成”式的消费主体形象的询唤之中,其文化抵抗的意味和文化媚俗同时存在,共同构成了一个矛盾百出、却充满了魅力的形象。
[摘要]“主旋律”影片是为了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表达国家利益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产物。处于中国电影主导地位的“主旋律”影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当发挥改善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品格,帮助协调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主旋律 影视文化 和谐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目标,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
摘要:电影《张思德》用叙述和描写的手法,讲述了张思德平凡而真实的故事。张思德朴实而憨厚的形象,使当代大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一次强烈的震撼和感动,给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非常巨大的启迪和借鉴。  关键词:灾难片 人性 英雄主义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9
2004年起,在器材专家、时任杂志社副社长陈仲元的建议与推动下,《大众摄影》开始了以器材为主体的封面设计思路。曾经作为封面主形象的人物、风光、花鸟等摄影作品,退而成为背景,烘托着不同时期、不同品牌的代表性产品。这个持续了三年的举措,因为要考虑多方因素,且要自己设计,做得非常艰辛,但同时,既宣传了厂商产品,又增加了杂志社收入,也照顾到摄影群体中大量关注器材的爱好者,可谓一举三得。  回看历史,《大众
摘要 《无佞府》是在河南越调同名传统剧目基础上经过重新整理、改编的一部大型古装戏,经过重新改鳊、重新诠释,是对越调传统的一次发现、一次发掘、一次发展,使其释放出更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同时也触发我们对传统价值的重新认识和认真思考。  关键词 越调 《无佞府》 导演 阐述    一    河南越调传统剧目《无佞府》,又名《柴郡主挂帅》《斩杨景》。系以斩杨景为中心事件,把《三私访》、《柴郡主挂帅
[摘要] 张杨导演的作品《向日葵》以父子关系为视角,连缀起画家张向阳的成长轨迹。这一成长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弑父”的冲动,但却最终归于和解。这个反抗一皈依的过程实则是一种普泛性的人生困境,它彰显了“自我”这一概念的虚妄——“主体”归根到底只能在“他者”的目光中被建构。   [关键词] 《向日葵》“弑父” “自我”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史诗,其中的波澜壮阔只有自己心知肚明。电影的一个伟大之处。
摘要 电影《立春》与《关于我母亲的一切》都在表现女性的欲望诉求与外在空间的关系。有更多的关于女性的具体问题可以拿出来讨论和阐释,但超越女性的局限来探讨人类的生存,应是一个显著的话题。在表层文本里,创作者可以讲述栩栩如生、荡气回肠的故事,但他必须有小群山、凌绝顶的眼界,否则难脱匠气而成不了探讨终极关怀的大师。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比《立春》行得更远些。  关键词 《立春》《关于我母亲的
【摘要】一段台词究竟是如何成为好的、优秀的文本,除了从历史的、美学的、社会的角度加以评价之外,对台词形式本身的关照也应该成为影视研究中的重要方法。文学理论中“新批评”派的“张力”论,通过界定台词的“外延”与“内涵”并研究其中联系,为分析电影台词张力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及评价标准。  【关键词】台词 张力 外延 内涵    在影视艺术中,台词是作品维系剧情、人物、主题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艺术形象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