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杭州国立艺专剧社作为校内学术团体之一,首先体现了艺专“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教育方针,同时它的影响又超过一般的学校社团。它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彰显了自己的个性,它公演的剧目更是受到了社会的肯定,为日后中国戏剧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人才。
关键词: 艺专剧社 创立背景 《茶花女》 评价
杭州国立艺专自1928年成立以来,除努力办学外,师生在课余时间还积极开展艺术活动,成立各种社团。其中有学院组织、指定导师的,也有学生自行组织成立的。在学院组织的社团中,以李朴园为导师的“艺专剧社”①算是大放光彩的社团之一。1930年1月,艺专剧社在李朴园②、邱玺③、程丽娜④等人的发起下正式成立。
一、艺专剧社创立的背景与条件
(一)剧社创立的背景
我国的话剧始于清末的春柳社⑤,到民国初年,随着话剧的进一步传播,各地的爱好者纷纷组织话剧演出活动,一些地方话剧社纷纷成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我国左翼剧团联盟提倡“演剧大众化”,努力普及话剧。当时杭州的业余话剧社如西湖剧社已成立,杭州国立艺专的一些学生如邱玺、任昌瑞、麦放明等都参与其中。因为都是业余人员,所以水平有限,未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留下的历史资料较少。
艺专剧社是杭州国立艺专的学术团体之一,以研究戏剧、发扬民族精神、提高民众教育为宗旨,据艺专剧社负责人之一的程丽娜回忆:“大约在31年前后,艺专的教员李朴园(毕业于老北京艺专戏剧系),属图案系学生邱玺找我商量筹办剧社。……于是三人联名发出组织剧社的通告,欢迎有志者参加,很快就有20余人签名。”(程丽娜:《往事回顾(二)——茶花女首演》⑥)
(二)剧社得天独厚的条件
1.人才济济
剧社成立后,演员除了需要排练表演外,还有一系列工作,如剧本写作、演出背景音乐、演出舞台设计等。杭州国立艺专作为一所综合性的艺术院校,具备开展这些必要工作的条件。首先,在林风眠校长等人的大力倡导下,学校鼓励学生培养多方面能力,主科外可选修副科。当时艺专剧中的不少社员,如麦放明,主修西画,同时选修两年声乐、三年钢琴课。又如程丽娜,在加入艺专剧社前,就已经是京剧名票友,有良好的演出基础。同时她还爱好音乐,课外还学习小提琴和声乐,所以演出话剧对她们来说不是难事。
其次,是舞台布置的问题。当时的舞台设计由雷圭元领导图案系学生共同完成,包括剧台、灯光设计,装置、道具等工作。这归功于当时艺专图案系开设了专门的舞台装饰课程,由俄籍教授杜劳·西洛夫⑦授课。据邱玺回忆,他“配合艺专剧社的需要,教授了从设计到制景,装台,迁景等一系列知识,使我们学到了舞台装饰的全过程”⑧。从这个方面说,对艺专剧社舞台布景的工作,是将课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的范本,有助于图案系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艺术。
再有,便是演出时的配乐,这在人才济济的杭州国立艺专内更不是一件难事。艺专成立之初虽尚未建立音乐系,但成立了音乐研究会,有教授各种乐器的老师,他们积极配合艺专剧社的演出活动,如提琴教员吴润荪,除器乐伴奏外,还曾扮演歌唱的友人。在音乐系设立后,资源就更加丰富,当时艺专音乐系聘用了不少外籍教员,如普洛克教授(D.Prokopchuk)⑨,对多种乐器都有研究,还一手创办了艺专的管弦乐队。还有普图司科⑩教授来艺专担任中提琴和小提琴专业课,他们都培养了一批在音乐上颇有造诣的艺术家,也为艺专剧社演出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艺专老师为剧社写过剧本,如林文铮{11}在工作之余,写了三幕历史剧《易水别》,以荆轲刺秦王说事,由艺专剧社公演于杭州、常州、南京等地。
2.照胆台戏影
在杭州国立艺专刚建校时,照胆台{12}空置已久,略加修理后用来迎接新生。后来学校为了改善环境,决定将关帝庙改建成大礼堂,三贤祠改成陈列馆。1935年,由俄国人杜劳设计的大礼堂和陈列馆落成。“两栋楼都是罗马式的,前廊有希腊式柱子,典雅庄重,大礼堂音响极佳,陈列馆高敞明亮”{13}。当时的艺专剧社经常在学校礼堂演出,有话剧《西哈诺》、《西施》、《雷雨》、《夜店》等。大礼堂的建成为艺专剧社的演出创造了良好的场地条件,艺专剧社在此上演的剧目轰动杭城。
二、艺专剧社的演出活动——以《茶花女》为例
艺专剧社首演,先要关注的是剧本,必须是名剧本,如此才能吸引观众。其次,因为艺专剧社处于创办初期,人员不多,所以得所需演员较少,这样对布景和服装的要求比较简单。时值北京正在上演《茶花女》,是小仲马的名作。所需的条件和剧社的情况相符,于是便决定了首演的剧目。此剧由李朴园任导演兼饰阿芒之父,程丽娜饰演茶花女,邱玺演阿芒,还有一名歌唱者由吴润荪担任,费尔曼、任昌瑞、毛云花饰女客,布景由图案系主任雷圭元率图案系全体学生完成。
《茶花女》排练了大约两个月,白天正式上课,晚上排戏,很顺利地排练成熟了,决定在校本部的大客厅进行预演。意料之中,预演取得了成功,这更增强了剧社成员的信心。因为当时的艺专礼堂尚未建好,剧场需要外借,所以第二天的正式演出在郊区的西湖大会堂举行。原本担心会由于地点和交通的问题而导致观众较少,但实际出乎他们的意料,据程丽娜回忆:“第一天,观众虽不多,却很踊跃,散场时,观众很满意。第二天,观众却源源不断,多得剧场需要关剧场大铁门拒绝入内,但观众仍不顾一切向前挤。”{14}艺专剧社的第一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轰动了杭州,许多报刊都登载了此盛况,艺专剧社由此便出名了。
三、对艺专剧社的评价
(一)艺专剧社的特点
艺专剧社是杭州国立艺专的校内学术团体之一,相比之专门的剧团和社会中一般的业余剧社,有一些区别。
首先,艺专剧社处于一所综合性艺术院校内,有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这与学校鼓励学生培养多方面能力是分不开的。许多非科班出身的老师和学生都很有才华,再加上音乐系的设立,使艺术之间相互促进和熏陶。在音乐系和图案系师生的鼎力相助下,艺专剧社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人员安排、舞台布景等工作。《茶花女》在校内预演时,林风眠、林文铮、蔡威廉和各系教员都到场观演。由于预演时并没有很好地演出服装,蔡威廉还差人给程丽娜送去自己的衣服和披风供其演出时穿,可见蔡威廉等人对艺专剧社的重视与支持。因此,艺专剧社取得成功,并非一社之力量,而是得到全校师生的帮助和支持。 其次,是校长林风眠对剧社的支持。他一直重视艺术社团的建设:“必须艺术界自己团结起来,才能够担负广大的艺术工作,……集中国人对艺术的视线,才能为艺术界产生许多精彩的理论,给艺术一个普遍的宣传。”{15}艺专剧社当时十分活跃,曾在南京、常州、昆明等地作了《茶花女》、《易水别》、《雷雨》等巡回演出。此外,还展开了一系列募捐、救国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艺专剧社的影响
艺专剧社虽然只是一个校级社团,但是其影响远远超出学校范围,在社会上亦享有很高的声誉。
其一,艺专剧社成功演出了多场剧作并获得好评,当年郁达夫观杭州艺专演出《西施》时便评道:“主角程丽娜的艺术的哭……麦放明的正色的言辞,端丽的举止,也可以说是适合身份,一丝不苟。”{16}值得一提的是,在东北事变后,该社演剧募款,以歌声、街头剧为武器,唤起民众,在斗争中发挥巨大作用。如1938年,杭州国立艺专前往沅陵,自由激进的艺专学生把抗日救亡和美的熏陶带到了湘西,演出了抗日宣传的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热潮。据杭州国立艺专校友瞿蔚春{17}这样回忆当时的演出场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青年工人带头喊口号,围观群众举手相应。只见打铜锣的后生双手高举铜锣对观众说‘这些钱我们不受,捐给前线打日本鬼子’。这时候,观众才看清楚,原来这是国立艺专的学生在宣传抗日,演出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18}
此后,艺专剧社作为进步组织,又翻译、改编了进步剧《水落石出》等,为抗日运动在民众中做了广泛宣传。
其二,艺专剧社内不少成员后来都成了地方的戏剧文艺骨干,如麦放明,在抗战时期成为为贵阳艺术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当时的贵阳战事正酣,戏剧界为抗日救国效劳的声浪也达到了高潮。那时麦放明是贵阳戏剧界的台柱,演技纯熟,由她担任主角的演出不胜枚举,如在《雷雨》和《日出》中分别饰演繁漪与陈白露等。在抗战胜利前后的许多年里,她任主角的名剧包括《魔窟》、《秋子》、《家》等。因麦放明在贵阳戏剧界的知名度很高,舞台和教学经验丰富,许多业余剧社都请她担任导演。只要是她导演的戏,布景、舞台监督、效果等多是她亲自设计并参与。因为她会音乐,懂绘画,可以说是一位戏剧艺术手法的全才。还有自1937年起,任中国戏剧界抗敌救国联合会云南分会理事的邱玺,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教授,后调任上海徐汇沪剧团,为中国剧协会员、上海影协会员,为中国戏剧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注释:
①本文中的“艺专剧社”均指“杭州国立艺专剧社”.
②李朴园(1901—1956).河北曲周人,画家、戏剧艺术家.曾任西湖国立艺专史论系教授、图画出版课课长等职,著作有《中国艺术史概论》等.
③邱玺(1913—).江苏人,杭州国立艺专1929年专门部预科图案系学生.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教授、舞台技术科主任.1966年调任上海徐汇沪剧团,主演和导演剧目有《茶花女》等.
④程丽娜(1934—2009).广东中山人,刘开渠夫人.1934年从国立杭州艺专毕业后留校任教,1953年在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绘画,1975年退休.
⑤春柳社.一个以戏剧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团体,1906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建于日本东京,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话剧的奠基和发端.
⑥外西湖时代.中国美术学院五十年代校友会编,2008:620.
⑦杜劳·西洛夫.杭州国立艺专俄籍图案教授.毕业于彼得格勒建筑学院和美术学院,1937年抗战开始后,应苏联领事馆撤侨命令惜别杭州.
⑧回眸国立艺专(国立艺专视觉资料).麦放明手书.广东:信摘集印,2000,49.
⑨普洛克(D.Prokopchuk).杭州国立艺专奥地利籍音乐教授.
⑩普图司科(Padonshho).杭州国立艺专音乐系俄籍教授.
{11}林文铮(1903-1990).我国近代著名的美术理论家和评论家,曾任杭州国立艺专教务长兼理论课教授.
{12}照胆台.照胆台又称关帝庙,是祭祀关羽的祠堂,后被改建为大礼堂。
{13}郑琳,孟悦.老师和学生,都是大腕.原载于《钱江晚报:全民阅读·特别报道》,2013,9.
{14}外西湖时代.中国美术学院五十年代校友会编,2008:619.
{15}吕友者.“思想自由、兼容并蓄”——从林风眠教育思想看国立杭州艺专的培养制度[J].艺术.生活,2010(6).
{16}麦放明.往事忆述——根据1998年“麦放明自述”稿.来源于网络资源:http://blog.artintern.net/article/275465,登录时间,2013,13:17pm.
{17}瞿蔚春.杭州国立艺专1938级老校友,湖南省沅陵县沅陵镇人.1944年毕业于北平国立艺专雕塑系.
{18}资料来源于沅陵新闻网(http://www.ylxw.net),2009-11-02,登录时间:2013-10-12,11:58am.
参考文献:
[1]外西湖时代.中国美术学院五十年代校友会编.(为中国美术学院校友执行出版的,出版社不明),2008.
[2]回眸国立艺专(国立艺专视觉资料):麦放明手书.广东:信摘集印,2000,49.
[3]吕友者.“思想自由、兼容并蓄”——从林风眠教育思想看国立杭州艺专的培养制度[J].艺术.生活,2010(6).
[4]郑琳,孟悦.老师和学生,都是大腕.钱江晚报:全民阅读·特别报道,2013,9.
[5]麦放明.往事忆述——根据1998年“麦放明自述”稿.网络资源:http://blog.artintern.net/article/275465.
关键词: 艺专剧社 创立背景 《茶花女》 评价
杭州国立艺专自1928年成立以来,除努力办学外,师生在课余时间还积极开展艺术活动,成立各种社团。其中有学院组织、指定导师的,也有学生自行组织成立的。在学院组织的社团中,以李朴园为导师的“艺专剧社”①算是大放光彩的社团之一。1930年1月,艺专剧社在李朴园②、邱玺③、程丽娜④等人的发起下正式成立。
一、艺专剧社创立的背景与条件
(一)剧社创立的背景
我国的话剧始于清末的春柳社⑤,到民国初年,随着话剧的进一步传播,各地的爱好者纷纷组织话剧演出活动,一些地方话剧社纷纷成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我国左翼剧团联盟提倡“演剧大众化”,努力普及话剧。当时杭州的业余话剧社如西湖剧社已成立,杭州国立艺专的一些学生如邱玺、任昌瑞、麦放明等都参与其中。因为都是业余人员,所以水平有限,未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留下的历史资料较少。
艺专剧社是杭州国立艺专的学术团体之一,以研究戏剧、发扬民族精神、提高民众教育为宗旨,据艺专剧社负责人之一的程丽娜回忆:“大约在31年前后,艺专的教员李朴园(毕业于老北京艺专戏剧系),属图案系学生邱玺找我商量筹办剧社。……于是三人联名发出组织剧社的通告,欢迎有志者参加,很快就有20余人签名。”(程丽娜:《往事回顾(二)——茶花女首演》⑥)
(二)剧社得天独厚的条件
1.人才济济
剧社成立后,演员除了需要排练表演外,还有一系列工作,如剧本写作、演出背景音乐、演出舞台设计等。杭州国立艺专作为一所综合性的艺术院校,具备开展这些必要工作的条件。首先,在林风眠校长等人的大力倡导下,学校鼓励学生培养多方面能力,主科外可选修副科。当时艺专剧中的不少社员,如麦放明,主修西画,同时选修两年声乐、三年钢琴课。又如程丽娜,在加入艺专剧社前,就已经是京剧名票友,有良好的演出基础。同时她还爱好音乐,课外还学习小提琴和声乐,所以演出话剧对她们来说不是难事。
其次,是舞台布置的问题。当时的舞台设计由雷圭元领导图案系学生共同完成,包括剧台、灯光设计,装置、道具等工作。这归功于当时艺专图案系开设了专门的舞台装饰课程,由俄籍教授杜劳·西洛夫⑦授课。据邱玺回忆,他“配合艺专剧社的需要,教授了从设计到制景,装台,迁景等一系列知识,使我们学到了舞台装饰的全过程”⑧。从这个方面说,对艺专剧社舞台布景的工作,是将课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的范本,有助于图案系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艺术。
再有,便是演出时的配乐,这在人才济济的杭州国立艺专内更不是一件难事。艺专成立之初虽尚未建立音乐系,但成立了音乐研究会,有教授各种乐器的老师,他们积极配合艺专剧社的演出活动,如提琴教员吴润荪,除器乐伴奏外,还曾扮演歌唱的友人。在音乐系设立后,资源就更加丰富,当时艺专音乐系聘用了不少外籍教员,如普洛克教授(D.Prokopchuk)⑨,对多种乐器都有研究,还一手创办了艺专的管弦乐队。还有普图司科⑩教授来艺专担任中提琴和小提琴专业课,他们都培养了一批在音乐上颇有造诣的艺术家,也为艺专剧社演出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艺专老师为剧社写过剧本,如林文铮{11}在工作之余,写了三幕历史剧《易水别》,以荆轲刺秦王说事,由艺专剧社公演于杭州、常州、南京等地。
2.照胆台戏影
在杭州国立艺专刚建校时,照胆台{12}空置已久,略加修理后用来迎接新生。后来学校为了改善环境,决定将关帝庙改建成大礼堂,三贤祠改成陈列馆。1935年,由俄国人杜劳设计的大礼堂和陈列馆落成。“两栋楼都是罗马式的,前廊有希腊式柱子,典雅庄重,大礼堂音响极佳,陈列馆高敞明亮”{13}。当时的艺专剧社经常在学校礼堂演出,有话剧《西哈诺》、《西施》、《雷雨》、《夜店》等。大礼堂的建成为艺专剧社的演出创造了良好的场地条件,艺专剧社在此上演的剧目轰动杭城。
二、艺专剧社的演出活动——以《茶花女》为例
艺专剧社首演,先要关注的是剧本,必须是名剧本,如此才能吸引观众。其次,因为艺专剧社处于创办初期,人员不多,所以得所需演员较少,这样对布景和服装的要求比较简单。时值北京正在上演《茶花女》,是小仲马的名作。所需的条件和剧社的情况相符,于是便决定了首演的剧目。此剧由李朴园任导演兼饰阿芒之父,程丽娜饰演茶花女,邱玺演阿芒,还有一名歌唱者由吴润荪担任,费尔曼、任昌瑞、毛云花饰女客,布景由图案系主任雷圭元率图案系全体学生完成。
《茶花女》排练了大约两个月,白天正式上课,晚上排戏,很顺利地排练成熟了,决定在校本部的大客厅进行预演。意料之中,预演取得了成功,这更增强了剧社成员的信心。因为当时的艺专礼堂尚未建好,剧场需要外借,所以第二天的正式演出在郊区的西湖大会堂举行。原本担心会由于地点和交通的问题而导致观众较少,但实际出乎他们的意料,据程丽娜回忆:“第一天,观众虽不多,却很踊跃,散场时,观众很满意。第二天,观众却源源不断,多得剧场需要关剧场大铁门拒绝入内,但观众仍不顾一切向前挤。”{14}艺专剧社的第一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轰动了杭州,许多报刊都登载了此盛况,艺专剧社由此便出名了。
三、对艺专剧社的评价
(一)艺专剧社的特点
艺专剧社是杭州国立艺专的校内学术团体之一,相比之专门的剧团和社会中一般的业余剧社,有一些区别。
首先,艺专剧社处于一所综合性艺术院校内,有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这与学校鼓励学生培养多方面能力是分不开的。许多非科班出身的老师和学生都很有才华,再加上音乐系的设立,使艺术之间相互促进和熏陶。在音乐系和图案系师生的鼎力相助下,艺专剧社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人员安排、舞台布景等工作。《茶花女》在校内预演时,林风眠、林文铮、蔡威廉和各系教员都到场观演。由于预演时并没有很好地演出服装,蔡威廉还差人给程丽娜送去自己的衣服和披风供其演出时穿,可见蔡威廉等人对艺专剧社的重视与支持。因此,艺专剧社取得成功,并非一社之力量,而是得到全校师生的帮助和支持。 其次,是校长林风眠对剧社的支持。他一直重视艺术社团的建设:“必须艺术界自己团结起来,才能够担负广大的艺术工作,……集中国人对艺术的视线,才能为艺术界产生许多精彩的理论,给艺术一个普遍的宣传。”{15}艺专剧社当时十分活跃,曾在南京、常州、昆明等地作了《茶花女》、《易水别》、《雷雨》等巡回演出。此外,还展开了一系列募捐、救国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艺专剧社的影响
艺专剧社虽然只是一个校级社团,但是其影响远远超出学校范围,在社会上亦享有很高的声誉。
其一,艺专剧社成功演出了多场剧作并获得好评,当年郁达夫观杭州艺专演出《西施》时便评道:“主角程丽娜的艺术的哭……麦放明的正色的言辞,端丽的举止,也可以说是适合身份,一丝不苟。”{16}值得一提的是,在东北事变后,该社演剧募款,以歌声、街头剧为武器,唤起民众,在斗争中发挥巨大作用。如1938年,杭州国立艺专前往沅陵,自由激进的艺专学生把抗日救亡和美的熏陶带到了湘西,演出了抗日宣传的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热潮。据杭州国立艺专校友瞿蔚春{17}这样回忆当时的演出场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青年工人带头喊口号,围观群众举手相应。只见打铜锣的后生双手高举铜锣对观众说‘这些钱我们不受,捐给前线打日本鬼子’。这时候,观众才看清楚,原来这是国立艺专的学生在宣传抗日,演出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18}
此后,艺专剧社作为进步组织,又翻译、改编了进步剧《水落石出》等,为抗日运动在民众中做了广泛宣传。
其二,艺专剧社内不少成员后来都成了地方的戏剧文艺骨干,如麦放明,在抗战时期成为为贵阳艺术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当时的贵阳战事正酣,戏剧界为抗日救国效劳的声浪也达到了高潮。那时麦放明是贵阳戏剧界的台柱,演技纯熟,由她担任主角的演出不胜枚举,如在《雷雨》和《日出》中分别饰演繁漪与陈白露等。在抗战胜利前后的许多年里,她任主角的名剧包括《魔窟》、《秋子》、《家》等。因麦放明在贵阳戏剧界的知名度很高,舞台和教学经验丰富,许多业余剧社都请她担任导演。只要是她导演的戏,布景、舞台监督、效果等多是她亲自设计并参与。因为她会音乐,懂绘画,可以说是一位戏剧艺术手法的全才。还有自1937年起,任中国戏剧界抗敌救国联合会云南分会理事的邱玺,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教授,后调任上海徐汇沪剧团,为中国剧协会员、上海影协会员,为中国戏剧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注释:
①本文中的“艺专剧社”均指“杭州国立艺专剧社”.
②李朴园(1901—1956).河北曲周人,画家、戏剧艺术家.曾任西湖国立艺专史论系教授、图画出版课课长等职,著作有《中国艺术史概论》等.
③邱玺(1913—).江苏人,杭州国立艺专1929年专门部预科图案系学生.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教授、舞台技术科主任.1966年调任上海徐汇沪剧团,主演和导演剧目有《茶花女》等.
④程丽娜(1934—2009).广东中山人,刘开渠夫人.1934年从国立杭州艺专毕业后留校任教,1953年在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绘画,1975年退休.
⑤春柳社.一个以戏剧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团体,1906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建于日本东京,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话剧的奠基和发端.
⑥外西湖时代.中国美术学院五十年代校友会编,2008:620.
⑦杜劳·西洛夫.杭州国立艺专俄籍图案教授.毕业于彼得格勒建筑学院和美术学院,1937年抗战开始后,应苏联领事馆撤侨命令惜别杭州.
⑧回眸国立艺专(国立艺专视觉资料).麦放明手书.广东:信摘集印,2000,49.
⑨普洛克(D.Prokopchuk).杭州国立艺专奥地利籍音乐教授.
⑩普图司科(Padonshho).杭州国立艺专音乐系俄籍教授.
{11}林文铮(1903-1990).我国近代著名的美术理论家和评论家,曾任杭州国立艺专教务长兼理论课教授.
{12}照胆台.照胆台又称关帝庙,是祭祀关羽的祠堂,后被改建为大礼堂。
{13}郑琳,孟悦.老师和学生,都是大腕.原载于《钱江晚报:全民阅读·特别报道》,2013,9.
{14}外西湖时代.中国美术学院五十年代校友会编,2008:619.
{15}吕友者.“思想自由、兼容并蓄”——从林风眠教育思想看国立杭州艺专的培养制度[J].艺术.生活,2010(6).
{16}麦放明.往事忆述——根据1998年“麦放明自述”稿.来源于网络资源:http://blog.artintern.net/article/275465,登录时间,2013,13:17pm.
{17}瞿蔚春.杭州国立艺专1938级老校友,湖南省沅陵县沅陵镇人.1944年毕业于北平国立艺专雕塑系.
{18}资料来源于沅陵新闻网(http://www.ylxw.net),2009-11-02,登录时间:2013-10-12,11:58am.
参考文献:
[1]外西湖时代.中国美术学院五十年代校友会编.(为中国美术学院校友执行出版的,出版社不明),2008.
[2]回眸国立艺专(国立艺专视觉资料):麦放明手书.广东:信摘集印,2000,49.
[3]吕友者.“思想自由、兼容并蓄”——从林风眠教育思想看国立杭州艺专的培养制度[J].艺术.生活,2010(6).
[4]郑琳,孟悦.老师和学生,都是大腕.钱江晚报:全民阅读·特别报道,2013,9.
[5]麦放明.往事忆述——根据1998年“麦放明自述”稿.网络资源:http://blog.artintern.net/article/275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