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中心问题让教与学产生和谐效应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一堂课可以有好多个问题,但是最中心的问题一般只有一个,不是直接可以回答的,而是需要分解成一些问题序列,层层推进,最后解决复杂问题。如何正确理解中心问题和问题序列呢?我想可以用以下几个比喻:(1)中心问题是门,问题序列则是打开门的钥匙;(2)中心问题是海洋,问题序列则是通往海边的小路。因此,加强课堂上“中心问题”引入的研究,它将会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要把准学生的心脉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个性倾向。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为学生创设出与他们年龄阶段兴趣相和谐的有趣的中心问题时,才能使学生对探究的知识产生积极的状态。因此当学生对即将要学的新知识失去了新鲜感、神秘感,教师就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富于趣味性、新颖性和挑战性的中心问题,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师: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生:听过。)
  师:乌鸦为什么会喝到水呢?(生:因为是乌鸦把石子放入水中了,水面升高。)
  师:那么瓶中的水增加了吗?(生:不是,是石子占的位置把水挤了上去。)
  师:说得很好,如果乌鸦口渴得厉害,想尽快喝到水,你有什么办法吗?(生:放大的石子)。
  (生说了以后并进行示范操作)。
  没有烦琐的故事情节,没有过多的气氛渲染,有的是一个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心态。从新课的导入上,可见老师游刃有余的教学机智----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巧妙地用“乌鸦喝水”的故事为学生设置了一个中心问题,并且在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主动动手操作,兴趣盎然,并且非常乐意讲给同伴听。
  二、要寓于学生的生活之中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寓于生活,现实生活中蕴涵大量的数学信息,所以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让陌生的材料熟悉化。当新知学习后,如果练习内容比较简单,有的学生会心不在焉,教师就要抓住身边与新知紧密联系的有趣问题,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再次唤起学习激情,力求产生意尤未尽之感。例如:数学活动课“商场购物”一课教学,我设计了这样一购物学习情境:
  一种果汁
  大瓶:1200ml 单价:10元
  小瓶:200ml 单价:2元
  甲商店:买大送小
  乙商店:一律九折
  丙商店:满30元八折优惠。
  如果你是顾客要最省钱,你会怎样购物?出示以下表格: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因为创设的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和谐,学生的学习活动很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更为强烈。交流过程中发现,当总价≥30元时,到丙商店最合算,;当总价≤30元时,大小瓶数量一样时,到甲商店最合算,当总价≤30元时,大小瓶数量不一样时,到乙商店最合算。数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将“数学问题生活化”,首先就要尊重了客观生活现实,从而达成数学与生活的和谐统一。
  三、要激发学生的认知悟区
  当教学的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生活经验的时候,有的学生在心理上会人为地为自己设置障碍,这时教师就要善于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的有机联系的切入点,就地取材,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亲切感觉,引发学习的内驱力,激发认知需求和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观看动物赛车,山羊骑一辆车轮是正方形的自行车,小猫骑一辆车轮是椭圆形的自行车,小狗骑一辆车轮是圆形的且车轴不在车轮的中心的自行车,小猴子骑一辆标准型的自行车,比赛的结果,小猴获得了第一名,从而提出本课的中心问题“为什么小猴骑得最快了?”学生说:“会不会和圆形有关?”这时我就可以水到渠成地揭示新课的学习内容了。此时我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用圆的知识来科学合理地解释为什么小猴最快了。”应该说,在新课的导入环节,我设计了这样的中心问题,学生如此的回答,很自然,很轻松,和很真实,完全激活了学生当时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为新知识的展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找到了良好的开端。此时,学生就会充分地想、尽情地说、快乐地在学习的领空中遨游,学生的潜能就会被极大地激发出来。所以说,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中心问题,学生一定会以发现者的心态去探索、去求新、去寻觅独创性的答案。
  总之,以“问题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中心问题既使学生置于一种愤悱状态,也把学生引入一种要求参与的渴求状态,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思维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使他们在迁移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解决中心问题。因此如何创设中心问题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它是教师在数学教学组织过程中的一道风味小吃。只要我们能从以上几个方面注意创设有效的中心问题,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不仅给人以新颖奇异之感,而且使人深切地感受到数学的和谐美、严谨美。它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灵性飞扬的磁场,学生身心获得和谐的发展。
  【作者单位:宿迁市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一句话“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也是来源于生活的,是生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和培养学生审美观、价值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让小学音乐教学能够贴近生活,全面发展学生能够应用音乐来提升实践能力与创造力也是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目的所在。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生活化方面的措施,让生
数学教材中的各个练习之间往往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的互相融合成就了一种数学思想,教师要把握练习题之间的本质联系,站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用现代数学的理念去处理教材,向学生传递一个完整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融会贯通的数学认知结构。课堂要给学生的发展创设一个较大的回旋空间,课后的巩固练习更是如此,好的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样学生的智能才能在这个空间得到应有的发展。  苏
【案例背景】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经常在课堂中会这样问:“大家有什么问题吗?”。通常情况下,接下来会是一片寂静。有些老师可能会由此认为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还有些老师可能会认为学生们把一切都搞清楚了。不幸的是,通常真实的情况是学生们还没有准备好提问。遇到这种情况,老师该如何去改变僵局呢?笔者曾经执教一节三年级的科学公开课《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尝试着采用多种方法来促进学生提问,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