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高考自2004年来高考自主命题至今共六年的完形填空试题,尤其是2006、2007、2008高考标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对这一重要题型进行了剖析总结出其内在运行机制和规律,对本省高考应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江苏高考 完形填空 发展趋势 解题策略
完形填空也称之为综合填空,将语法和阅读结合在一起是高考英语中重要能力题型之一。它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首次由美国学者Taylor依据格式塔心理学设计而成。该心理学派认为人们在观察物体形状时,由于经验的作用,往往下意识地把缺损结构中的空缺部分填补上去,然后把它看成是一个完整的形状。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它后来被语言学家运用于语言测试领域形成一种创造性且奏效的测试。刘润清认为:“人们的阅读过程也是完形的。一个句子或一篇文章中去掉几个词,就好像有空缺的图形一样,人们也会‘无意识地’把他们填补上去,使之成为完整的句子或文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完形填空业已发展成为检测学习者英语水平的基本形式之一,该题型着重考查学习者的语法词汇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判断等综合能力。
一、主要特点
1.文长为300个单词左右,例如2006年为294个单词,2007年为334个单词,平均设空间距15个单词,间距与难度成反比。语义辨析旨在测试考生对词汇的意义和用法掌握的程度,以及对它们之间细微差异的辨别能力,题型主要集中在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其中以动词居多,其中前四项约占90%。选项往往以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或形近易混词的形式出现。固定搭配以动词、形容词与副词、介词构成的词组占据绝大部分,这些词组出现在完形填空中,主要以副词和介词为考点。固定搭配是语言使用过程中不断演化和积累的结果,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牢记下来。
2.语法结构近年来,完型填空题中常被命题的语法结构的重点有:定语从句(主要考连接词,限定与非限定定语从句的区别)、状语从句的判别、名词的意义及辨析、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动词不定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动名词)、主谓一致(时态,语态,语气,人称,数)、否定句、倒装句、并列结构、虚拟语气、语态。这类题重点测试的是考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单纯测试语法点的题越来越少,但就结合词汇的运用和文章的理解而设置的语法知识题还相当多。这类题的四个选择项大多为结构词(代词、介词、连词等)。因此,在做此类题时就需要运用语法结构知识来考虑在语法上是否恰当、正确。但是有些试题已经很难分清是考查语言知识还是篇章情景的理解,出现了语言知识与情节、逻辑推理等相结合的综合考查题目,答案分布较为均衡。
3.第一句不设空,有助于文章整体理解。逻辑关系一个完整的语篇应该是符合逻辑的,文章逻辑关系的取得主要靠转承语的使用。正确使用转承语,是保证文章连贯和谐,保证文章逻辑的有效手段。文章如无内在的逻辑关系,上下文就会缺乏连贯性,让人无法理解。完型填空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题目是按语篇的逻辑关系来命题的。这类题要求考生注意理顺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找出线索词,这里的线索词往往指的是能表达上下文某种逻辑关系的连接词。
4.完形填空逐步向语言交际化、情景生活化、词汇运用灵活化的方向发展。注重语言的情景运用,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历史、地理、日常生活与人物故事等。文体多以记叙文、夹叙夹议为主经常涉及人物心理细致描写,偶尔出现议论文。
二、总体分析
完形填空是一种立意新、区分度高、从语篇层面上考查学生语言能力的综合型试题,一直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得分不理想,直接制约着高分层面的分布。许多学生抱怨读不懂文章;即使看懂了也没有选对答案;练了很多却不见成效,等等。我通过与所带班级学生交流调查后认为影响该题型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快速阅读理解能力。试卷上的答题要求写道:“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由于完形填空的文章被有目的地挖去了一些词,考生必须根据整篇文章信息综合分析,来补全残缺部分,因此,考生需要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才能把握文章脉络。李威(1993)、戴军熔(1998)分别通过实验的方法证明:“完形填空不只考查英语知识层面的内容,也考查英语阅读能力。”
2.整体思维和综合判断能力。命题者在试题命制过程中,从语篇的角度通盘考虑,有系统地删去一些文字,这就要求考生在答题时,必须在通览全文的基础上整体考虑,确定正确选项。而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的能力,是优秀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
3.一定的语法知识和词汇运用能力。2006年以前高考只要求掌握1940个词汇和410个词组与短语,而到2007年要求能够掌握2500个左右的英语词汇及相关词组,附加词汇表的560个并且这些词汇出现在试题中时将不再给出注释,2008年要求能够掌握约3500个英语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因此做完形填空题必须具有一定的语法知识,它是分析复杂长句和篇章结构的基础。但近几年英语高考完形填空题对词汇(包括习语)的考查比重逐渐加大。这种检测是放在活的语境中进行的,这就要求考生掌握词汇的含义和潜词造句的能力。
三、应对策略
1.教师应在平时教学活动中针对不同类型文章,如常考的记叙文、夹叙夹议、说明文、议论文等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让学生觉得有章可循,慢慢地抽丝剥茧并耐心高效地解题。同时,教师应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各方面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解题信心,强调完形填空题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在高考中的任何一种题型都很重要,而完形填空题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教师讲解完形填空题时必须注重前后联系,判断文章作者意图,结合背景知识、语法知识及逻辑推理找到正确答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自己设计问题,分析题中问题,最后根据文中信息与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平时要多鼓励学生进行英文阅读,一方面培养英语思维习惯,另一方面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各自特点与差异,积累丰富的文化、社会知识。
3.完形填空的词汇题以实词为主,词组和短语为辅。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就要有意识地注意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词和短语的记忆,掌握其搭配规律。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解题方法和思路,尤其应该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结合当时的语境情景交融,培养解答完形填空“瞻前顾后”的上下文意识;培养解答完形填空既包括选项与所在句子的语义联系,又指句子与周围语句的关系、在本段落中所起的作用乃至在整篇文章中所起的作用的上下文意识;快速浏览文章,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尤其是抓住对文章第一句和结尾的理解主题思想意识;进入到作者所创设的故事情景中,参与故事中角色的表演,亲身体验事情经过,品尝角色感受;随着完形填空的测试越来越趋向于朝着语言的交际化、情景生活化的方向发展,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增强跨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柴香菊.英语完形测试的设计[J].周口师专学报,1998,(2):63-64.
[2]陆雪民.完形填空的设计与英语运用的培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1998,(12).
[3]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1991.
[4]穆后方.影响Cloze测试行为的非语言因素[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135-137.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6]陶战勇.高中生英语完形填空策略及相关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5).
关键词: 江苏高考 完形填空 发展趋势 解题策略
完形填空也称之为综合填空,将语法和阅读结合在一起是高考英语中重要能力题型之一。它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首次由美国学者Taylor依据格式塔心理学设计而成。该心理学派认为人们在观察物体形状时,由于经验的作用,往往下意识地把缺损结构中的空缺部分填补上去,然后把它看成是一个完整的形状。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它后来被语言学家运用于语言测试领域形成一种创造性且奏效的测试。刘润清认为:“人们的阅读过程也是完形的。一个句子或一篇文章中去掉几个词,就好像有空缺的图形一样,人们也会‘无意识地’把他们填补上去,使之成为完整的句子或文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完形填空业已发展成为检测学习者英语水平的基本形式之一,该题型着重考查学习者的语法词汇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判断等综合能力。
一、主要特点
1.文长为300个单词左右,例如2006年为294个单词,2007年为334个单词,平均设空间距15个单词,间距与难度成反比。语义辨析旨在测试考生对词汇的意义和用法掌握的程度,以及对它们之间细微差异的辨别能力,题型主要集中在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其中以动词居多,其中前四项约占90%。选项往往以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或形近易混词的形式出现。固定搭配以动词、形容词与副词、介词构成的词组占据绝大部分,这些词组出现在完形填空中,主要以副词和介词为考点。固定搭配是语言使用过程中不断演化和积累的结果,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牢记下来。
2.语法结构近年来,完型填空题中常被命题的语法结构的重点有:定语从句(主要考连接词,限定与非限定定语从句的区别)、状语从句的判别、名词的意义及辨析、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动词不定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动名词)、主谓一致(时态,语态,语气,人称,数)、否定句、倒装句、并列结构、虚拟语气、语态。这类题重点测试的是考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单纯测试语法点的题越来越少,但就结合词汇的运用和文章的理解而设置的语法知识题还相当多。这类题的四个选择项大多为结构词(代词、介词、连词等)。因此,在做此类题时就需要运用语法结构知识来考虑在语法上是否恰当、正确。但是有些试题已经很难分清是考查语言知识还是篇章情景的理解,出现了语言知识与情节、逻辑推理等相结合的综合考查题目,答案分布较为均衡。
3.第一句不设空,有助于文章整体理解。逻辑关系一个完整的语篇应该是符合逻辑的,文章逻辑关系的取得主要靠转承语的使用。正确使用转承语,是保证文章连贯和谐,保证文章逻辑的有效手段。文章如无内在的逻辑关系,上下文就会缺乏连贯性,让人无法理解。完型填空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题目是按语篇的逻辑关系来命题的。这类题要求考生注意理顺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找出线索词,这里的线索词往往指的是能表达上下文某种逻辑关系的连接词。
4.完形填空逐步向语言交际化、情景生活化、词汇运用灵活化的方向发展。注重语言的情景运用,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历史、地理、日常生活与人物故事等。文体多以记叙文、夹叙夹议为主经常涉及人物心理细致描写,偶尔出现议论文。
二、总体分析
完形填空是一种立意新、区分度高、从语篇层面上考查学生语言能力的综合型试题,一直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得分不理想,直接制约着高分层面的分布。许多学生抱怨读不懂文章;即使看懂了也没有选对答案;练了很多却不见成效,等等。我通过与所带班级学生交流调查后认为影响该题型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快速阅读理解能力。试卷上的答题要求写道:“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由于完形填空的文章被有目的地挖去了一些词,考生必须根据整篇文章信息综合分析,来补全残缺部分,因此,考生需要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才能把握文章脉络。李威(1993)、戴军熔(1998)分别通过实验的方法证明:“完形填空不只考查英语知识层面的内容,也考查英语阅读能力。”
2.整体思维和综合判断能力。命题者在试题命制过程中,从语篇的角度通盘考虑,有系统地删去一些文字,这就要求考生在答题时,必须在通览全文的基础上整体考虑,确定正确选项。而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的能力,是优秀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
3.一定的语法知识和词汇运用能力。2006年以前高考只要求掌握1940个词汇和410个词组与短语,而到2007年要求能够掌握2500个左右的英语词汇及相关词组,附加词汇表的560个并且这些词汇出现在试题中时将不再给出注释,2008年要求能够掌握约3500个英语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因此做完形填空题必须具有一定的语法知识,它是分析复杂长句和篇章结构的基础。但近几年英语高考完形填空题对词汇(包括习语)的考查比重逐渐加大。这种检测是放在活的语境中进行的,这就要求考生掌握词汇的含义和潜词造句的能力。
三、应对策略
1.教师应在平时教学活动中针对不同类型文章,如常考的记叙文、夹叙夹议、说明文、议论文等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让学生觉得有章可循,慢慢地抽丝剥茧并耐心高效地解题。同时,教师应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各方面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解题信心,强调完形填空题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在高考中的任何一种题型都很重要,而完形填空题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教师讲解完形填空题时必须注重前后联系,判断文章作者意图,结合背景知识、语法知识及逻辑推理找到正确答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自己设计问题,分析题中问题,最后根据文中信息与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平时要多鼓励学生进行英文阅读,一方面培养英语思维习惯,另一方面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各自特点与差异,积累丰富的文化、社会知识。
3.完形填空的词汇题以实词为主,词组和短语为辅。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就要有意识地注意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词和短语的记忆,掌握其搭配规律。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解题方法和思路,尤其应该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结合当时的语境情景交融,培养解答完形填空“瞻前顾后”的上下文意识;培养解答完形填空既包括选项与所在句子的语义联系,又指句子与周围语句的关系、在本段落中所起的作用乃至在整篇文章中所起的作用的上下文意识;快速浏览文章,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尤其是抓住对文章第一句和结尾的理解主题思想意识;进入到作者所创设的故事情景中,参与故事中角色的表演,亲身体验事情经过,品尝角色感受;随着完形填空的测试越来越趋向于朝着语言的交际化、情景生活化的方向发展,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增强跨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柴香菊.英语完形测试的设计[J].周口师专学报,1998,(2):63-64.
[2]陆雪民.完形填空的设计与英语运用的培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1998,(12).
[3]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1991.
[4]穆后方.影响Cloze测试行为的非语言因素[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135-137.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6]陶战勇.高中生英语完形填空策略及相关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