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地理大发现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cqu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的由来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活跃的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从一定意义上讲,“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边、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哈尔福德·麦金德曾经讲到:“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将地球翻转过来,令我们看到了包含欧洲、亚洲、非洲以及南北美洲在内的陆半球,更重要的是,不列颠大致处于该半球最显眼的地方。”由此可见,地理大发现从真正意义上讲它是商业贸易与经济发展机遇的发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一带一路”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它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又将地球翻转了过来,令我们看到了已经沉睡500年的欧亚大陆。
  “一带一路”的提出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
  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紧制定战略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
  2013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尽早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亚信峰会上做主旨发言时指出,希望双方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新机遇、新起点,不断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
  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中国APEC峰会上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这是专门服务于“一带一路”的营运资金。与此同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2015年正式成立,中国将是主要股东,亚投行有望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融资来源。
  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从倡议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一带一路”带来的影响
  能源资源:中国、俄罗斯、中亚国家间的能源资源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国目前正在筹划和建设多条能源资源通道,并且正在推进能源资源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合作,形成能源资源合作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加强区域国家间的能源资源联系,使沿线国家形成能源资源的互补,并沿着“一带一路”进行能源资源的全球配置。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者。从“一带一路”战略方案我们可以看出,“一带一路”的建设,需要一个强大的交通体系来支撑。不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都需要交通网将中国与中亚、西亚、俄罗斯、欧洲及其区域内的国家和地区串在一起,这样才能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一带一路”建设将加快提升我国与周边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并加快形成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
  工业:“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将以资源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在沿线国家发展能源在外、资源在外、市场在外等“三头在外”的产业,进而带动产品、设备和劳务输出。中国和中亚乃至向西更多国家的工业合作也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使中国过剩的工业产能得到有效利用。
  农业:“一带一路”为中国与亚欧国家区域间农业领域合作提供了巨大空间,将深化与农业资源丰富的沿线国家农业种植和畜牧业养殖的合作,并增加农、林、渔产品的进出口及农业技术交流。
  商贸:“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与中亚、东欧、东南亚周边国家的新商贸通道和经贸合作网络。“一带一路”建设将进一步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与沿线更多国家和地区发展自由贸易关系,并逐步形成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文化:文化的影响力超越时空,跨越国界。我们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要积极发挥文化的桥梁作用和引领作用,加强各国、各领域、各阶层、各宗教信仰的交流交往,努力实现沿线各国的全方位交流与合作。
  “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利益独享地带,而是各国的利益共享地带。“一带一路”战略若能有效达成,将是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作出的重大贡献,不仅是中国之福,也是世界之福。▲
其他文献
摘要: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自由”,与新课程理念有众多相似之处。本文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和思考,提出地理教学的具体学习策略。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人本主义;学习策略  一、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地理学习策略  1.目标整体取向  新版课程标准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其中“知识与技能”是首要目标,“过程与方
不少同学没有认真学好初中地理,只能到高中再重新学,其实学好地理非常有用,它与日常生活联系特别密切,学习地理还是增长知识的绝佳途径。学好地理,可以准确地在地图上指出任何一个国家及著名的城市,可以辨别不同国家的地理概况、风土人情,可以了解到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特征,可以……更何况,学好地理是取得良好高考成绩的必要保障,这更凸显了地理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但学好地理也是有技巧的,本文谈谈笔者的学习经验。  
巴 西  热带大国是巴西,混血种人数量多。  文化来自全世界,相互融合有特色。  载歌载舞狂欢节,完美结合桑巴舞。  足球水平为一流,“足球王国”美名传。  气候湿热地形平,热带作物喜生长。  咖啡、甘蔗和柑橘,产量世界居首位。  工业发展步伐快,成为工农业大国。  巴西利亚是首都,海拔稍高较凉爽。  亚马孙河水量大,热带雨林面积(最)广,  “地球之肺”美名扬,保护环境功劳大。  调节全球的气候
摘要:运用系统思维方法对地理教学的“整体质”、“系统质”加以研究,能找出合理的地理方法结构和有效地理教与学方法的标准。  关键词:系统思维;地理课程;应用价值  一、系统思维的内涵  思维离不开系统分析,它不是简单的感知,而是对事物的具体分析(构成事物的基本元素)、对事件的过程分析(事物的历史、未来趋向的基本元素)。系统思维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
一、初中生地图意识培养的迫切性  1.新课标对初中生地图意识要求高、挑战大  据统计,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与地图知识和技能直接相关或利用地图进行学习的内容有44项,占内容标准总项目数的 42.3%。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的基本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知识与技能”目标中要求“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等。这些要求都依赖于地图
一、学习目标  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澳大利亚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难点: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三、学习过程  通过解密”Aus
摘要:教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主题教研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解读主题教研的涵义和功能,侧重分析目前学校主题教研工作存在的重教学轻教研、教研活动随意、形式主义、教研方式单一、教研风气不正等问题,并提出端正教研风气、优化操作流程、加强考核评价、强化教研组长教研意识等改进学校主题教研的策略。  关键词:主题教研;涵义;功能;问题;策略  主题教研是把平常
根据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三节“印度”,主要是让学生运用图像和其它资料,了解印度的自然环境(气候)和社会(人口)特点,以及印度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包括农业与服务外包产业)。旨在通过学生的学习,认识印度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区域地理的学习,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能够从不同类型的图像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能理解图像
一、构思背景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地理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及地理实践能力。综合思维要求学生应从地理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及地方综合的角度去分析相关问题和现象。本教学设计旨在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以达到较好的课堂学习效果,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教学分析  教材简析:“气温的差异”是商务星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中运用12幅图表帮助学生学习气温的测量和时空分布规律,该节运用的图表类型多样。本文逐图介绍每幅图表的设计意图以及教学建议。  一、测量气温高低,体验职业的意义,落实地理实践力  气温的高低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如何观测气温的高低?温度计是测量气温的工具。教材图3.10“日平均气温”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温度计、读取气温数值;直观示意日平均气温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