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四冲程”,我们首先想到内燃机“吸、压、爆、排”四冲程工作原理。不错,一台机器,只有吸油充足、雾化良好,回程压缩适当有力,点火准时、爆发燃烧充分,最后排出彻底干净,各个环节配合紧凑合理,并且周而复始地完成 好一个一个的序列化的冲程,才能正常运转,发挥充足而不间断的动力作用。
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也如同机器运转,教育的内容、目标、方式方法也一定要序列化。这是因为:①从品德教育工作内容和要求目标看,学生年龄有大小,年级有高低,教育的内容也应各有侧重,深浅不同,存在着内容目标的延伸性和展宽性,以及一致性和连贯性。因此,只有科学地、有计划地在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各有侧重的教育内容,并采用适合学生、行为特点的方式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②从学生思想形成的内容矛盾斗争与转化过程看,思想品质由“知、情、意、行”四方面构成。其中认知是品质行为和意志自觉性的基础;情感是个体自身的思想感受,是行为转变的催化剂;意志是行为实践的内在动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是我们教育的目的、结果。这四方面的因素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相互影响、制约 、转化,具有渐进性和层次性。因此,小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决非朝夕之功可奏效,必须在科学严密的统一计划指导下,使各个工作环节紧密配合,环环相扣,并持之以恒,长抓不懈,才能收到实效。也只有在科学有序、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中,才能让学生像质量过硬的内燃机一样,在每个“四冲程”的循环运转过程中,“吸”:吸纳接受成长中的新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崇尚“真、善、美”,明确是非观;“压”:通过情感催化,提高认知力,增强自控力,凝聚意志力,形成抵抗力,自觉健康成长;“爆”:增强行为自觉性,把美好情感和崇尚的优良品质变为自觉行动,从日常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排”:在不断更新进步中改正错误认识,摒弃不良习惯,抵制各方面的不良影响,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不断完善自我,茁壮成长。
除了德育工作计划的统一性和序列化,我在进行每项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也采用“四冲程”式的序列化工作方法,即:A、动之以情——B、晓之以理——C、导之以行——D、成之以果。
(1)动之以情:在做任何一项内容的教育工作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倾注一片爱心。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满腔热情地教育学生。教师从真诚关心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对学生每一点进步的由衷欣喜和赞许,对某些不足的真切着急和帮助,会让学生更加信任你,亲近你。用爱心筑就的和谐师生关系,一定会使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其次,对德育的每项教育内容,要想让学生乐于接受,老师首先要感悟它、重视它。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例如:我在进行尊敬和爱护国旗的教育时,首先动情地向学生介绍国旗的设计过程和象征意义,讲述天安门国旗班战士护卫国旗的故事,讲革命先烈江姐在狱中乡红旗的悲壮一幕。我和学生都被这些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国旗是伟大祖国的象征。从此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庄重严肃地参加升旗仪式,随时随处爱护着国旗。
(2)晓之以理:任何一种道德现象,只有让学生对它形成了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后,才有可能内化为情感意志,外化为行为习惯。所以我们在对学生提出一种行为规范化的要求时,总要做到的说理工作。如在进行安全卫生教育时,我先给学生介绍了一段名言,即:如果说人的健康是“1”,后边各个“0”填上去,人生价值就以“10、100、1000、10000”的等级增长。但如果没有了健康的“1”,其它的“0”再多也还是等于“0”。让学生充分认识安全、卫生的重要性,严格按照行为规范,时时处处搞好自己的安全卫生。
(3)导之以行:要使学生自觉地用所学的道德认知去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光靠课堂的空口说教是不行的。必须有计划地引导行为训练。各项行为训练要设想周密,要求具体,突出严、细,落实到实处。如引导学生在不同情况下正确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先在课堂中师生互动,规范运用,再延伸到课间、校内,再推及到家庭、社会。设文明岗,立检查评比制度,促使每个学生时时处处讲文明礼仪。在各项道德言行的训练培养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师范表率作用。俗话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充分说明了隐性教育的重要性。教师的率先垂范,一言一行,时时熏陶、感染着学生,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在班级劳动卫生活动中,我与学生齐动手,不避脏累,手把手教学生怎样除草、拖地、擦玻璃。不用几次,以后的值日生都能认真负责,不留死用,把教室内外整理的井井有条。
(4)成之以果: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非一日之功,各项教育目标一定要从持之以恒,讲求实效出发。教育过程中适当引进竞争机制,对安全守纪、文明礼貌、劳动卫生等内容细化要求,进行班、组、个人的定期检查、评比活动,这符合少年儿童好胜的特点,有利他们进取心的发挥,从而对行为习惯产生积极的导向、制约作用。再如我针对独生子女动手能力差,不善做家务的弱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规定了必须学会的劳动项目,让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训练,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过一段时间并组织竞赛评比,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锻炼了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5)要想巩固和提高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成效,我们还应着眼社会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形成教育合力,齐抓共管。发挥好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密切关注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对学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势利导,让学生明是非,辨美丑,在不断影响吸纳和接受有益道德营养、规范良好言行,抵制和摒弃不良习性的持续过程中,健康茁壮成长。
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也如同机器运转,教育的内容、目标、方式方法也一定要序列化。这是因为:①从品德教育工作内容和要求目标看,学生年龄有大小,年级有高低,教育的内容也应各有侧重,深浅不同,存在着内容目标的延伸性和展宽性,以及一致性和连贯性。因此,只有科学地、有计划地在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各有侧重的教育内容,并采用适合学生、行为特点的方式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②从学生思想形成的内容矛盾斗争与转化过程看,思想品质由“知、情、意、行”四方面构成。其中认知是品质行为和意志自觉性的基础;情感是个体自身的思想感受,是行为转变的催化剂;意志是行为实践的内在动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是我们教育的目的、结果。这四方面的因素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相互影响、制约 、转化,具有渐进性和层次性。因此,小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决非朝夕之功可奏效,必须在科学严密的统一计划指导下,使各个工作环节紧密配合,环环相扣,并持之以恒,长抓不懈,才能收到实效。也只有在科学有序、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中,才能让学生像质量过硬的内燃机一样,在每个“四冲程”的循环运转过程中,“吸”:吸纳接受成长中的新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崇尚“真、善、美”,明确是非观;“压”:通过情感催化,提高认知力,增强自控力,凝聚意志力,形成抵抗力,自觉健康成长;“爆”:增强行为自觉性,把美好情感和崇尚的优良品质变为自觉行动,从日常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排”:在不断更新进步中改正错误认识,摒弃不良习惯,抵制各方面的不良影响,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不断完善自我,茁壮成长。
除了德育工作计划的统一性和序列化,我在进行每项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也采用“四冲程”式的序列化工作方法,即:A、动之以情——B、晓之以理——C、导之以行——D、成之以果。
(1)动之以情:在做任何一项内容的教育工作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倾注一片爱心。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满腔热情地教育学生。教师从真诚关心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对学生每一点进步的由衷欣喜和赞许,对某些不足的真切着急和帮助,会让学生更加信任你,亲近你。用爱心筑就的和谐师生关系,一定会使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其次,对德育的每项教育内容,要想让学生乐于接受,老师首先要感悟它、重视它。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例如:我在进行尊敬和爱护国旗的教育时,首先动情地向学生介绍国旗的设计过程和象征意义,讲述天安门国旗班战士护卫国旗的故事,讲革命先烈江姐在狱中乡红旗的悲壮一幕。我和学生都被这些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国旗是伟大祖国的象征。从此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庄重严肃地参加升旗仪式,随时随处爱护着国旗。
(2)晓之以理:任何一种道德现象,只有让学生对它形成了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后,才有可能内化为情感意志,外化为行为习惯。所以我们在对学生提出一种行为规范化的要求时,总要做到的说理工作。如在进行安全卫生教育时,我先给学生介绍了一段名言,即:如果说人的健康是“1”,后边各个“0”填上去,人生价值就以“10、100、1000、10000”的等级增长。但如果没有了健康的“1”,其它的“0”再多也还是等于“0”。让学生充分认识安全、卫生的重要性,严格按照行为规范,时时处处搞好自己的安全卫生。
(3)导之以行:要使学生自觉地用所学的道德认知去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光靠课堂的空口说教是不行的。必须有计划地引导行为训练。各项行为训练要设想周密,要求具体,突出严、细,落实到实处。如引导学生在不同情况下正确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先在课堂中师生互动,规范运用,再延伸到课间、校内,再推及到家庭、社会。设文明岗,立检查评比制度,促使每个学生时时处处讲文明礼仪。在各项道德言行的训练培养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师范表率作用。俗话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充分说明了隐性教育的重要性。教师的率先垂范,一言一行,时时熏陶、感染着学生,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在班级劳动卫生活动中,我与学生齐动手,不避脏累,手把手教学生怎样除草、拖地、擦玻璃。不用几次,以后的值日生都能认真负责,不留死用,把教室内外整理的井井有条。
(4)成之以果: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非一日之功,各项教育目标一定要从持之以恒,讲求实效出发。教育过程中适当引进竞争机制,对安全守纪、文明礼貌、劳动卫生等内容细化要求,进行班、组、个人的定期检查、评比活动,这符合少年儿童好胜的特点,有利他们进取心的发挥,从而对行为习惯产生积极的导向、制约作用。再如我针对独生子女动手能力差,不善做家务的弱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规定了必须学会的劳动项目,让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训练,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过一段时间并组织竞赛评比,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锻炼了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5)要想巩固和提高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成效,我们还应着眼社会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形成教育合力,齐抓共管。发挥好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密切关注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对学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势利导,让学生明是非,辨美丑,在不断影响吸纳和接受有益道德营养、规范良好言行,抵制和摒弃不良习性的持续过程中,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