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英语教师的语言磨蚀现象

来源 :教学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wang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磨蚀现象是影响大学英语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保持和提升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语言磨蚀的基本理论以及结合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特点对大学英语教师语言磨蚀的原因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语言磨蚀 ; 大学英语教师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9-0004-02
  一、研究背景
  按照2015年教育部关于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 部分地方普通高校转型为应用型高校势在必行,那么地方高校转型为应用型高校后,教师群体如何提升自身能力以适应新的机制,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应用型高校的定位、发展模式、对人才的培养方案等等与研究型高校截然不同,作为学校发展主力的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能力上都要随之进行转变和提升。大学英语教学在大学教育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也一直是高校教改的重点。大学英语教师的语言能力是否还能继续适应新的环境的要求,则应认真考虑。随着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促进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大学英语教师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对于英语教师群体而言在不断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持学过的知识不被遗忘,不被磨蚀。语言磨蚀研究对母语和二语习得、汉外语教学和国家语言教育等十分重要 ( 倪传斌、延俊荣 2006: 50) 。
  二、理论基础
  语言磨蚀的现象最早在《出埃及记》中有记载(1996:606)。书中主要讲述了摩西在米甸呆了将近 40 年,在这个过程中,他由于使用当地的米甸语而逐渐减少对自己母语的使用量,最终导致他自对于母语使用的不习惯,这种现象被学者们认为是一种在外语环境下母语的磨蚀现象。语言磨蚀的概念最早是由Lambert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引入语言学领域。在这个研究领域中只有在研究语言习得的时候,语言磨蚀才会被提及到。自此对语言磨蚀现象的研究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子领域。(de Bot,2004;Schmid,2006)但是研究者们没有给语言磨蚀一个确切的名称,都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和侧重点出发。比如,学者们众说纷纭,对其称语言遗忘、语言丢失、語言损耗、语言耗损、失语、语言磨蚀等,并且很少有将其应用于语言实证教学的研究。语言磨蚀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是于 2000 年和 2001 年分别由 Dorit Kaufman 组织第二语言研究会和 Agnes Bolonyai 组织第三届国际双语研讨会后,学者们开始将语言磨蚀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重视起来。
  1.语言磨蚀的定义
  由于磨蚀研究还是比较新的研究领域,不同的学者研究视角也不尽相同,出现了不同的定义 ( 韩大伟、宋 葳2010: 84) 。早期语言磨蚀研究里的“磨蚀”通常被看成是语言丢失( loss) 、语言迁( shift) 甚至语言消亡( death) 的同义词 ( Schmidt 1991: 111-124; Silva-Corvalán 1991: 151-172) ,新近的研究成果表明,它们是三个不同的术语,指代不同的语际接触结果 ( contact outcome) ( Yagmur1997; Hulsen 2000; Schmid 2002; Kopke 2004a: 178-195,etc. ) 。
  (1)國外的定义。钟守满、孙崇飞(2012)对语言磨蚀国外学者的定义进行了梳理:最早将语言磨蚀现象引入语言学研究领域的 Lambert( 1982: 1) ,他将语言磨蚀现象定义为: “个体或整个语言社团全体成员某种语言整体或部分的丢失,也指处于双语环境中的语言持有者母语使用技能的减退或少数民族成员在语际交往中,由于政治或经济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一种语言代替另一种语言的现象。
  Kopke( 2004b: 1336-1337)根据定义关注的角度不同,将定义大致分为五种:
  1)基于语言学研究方法,注重语言结构。Kaufman 等人( 1991: 187 ) 认为是“母语结构纳入到二语中”的过程; Seliger 等人( 1991: 3) 认为是“母语结构的瓦解”;Vago 等人( 1991: 242) 认为是“结构上发生的任何偏离都可被视为语言磨蚀”。
  2) 基于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注重语言在语言社团中的使用。Jaspaert & Kroon ( 1989: 80-95 ) 将其定义为“给个体间或语言社团成员间带来交际困难的语言变化”,并进一步指出,它是“语言技能因语言使用受限而逐渐磨损的过程”;
  Waas( 1996: 29-30) 则认为是“一种自然现象,普遍表现为语际接触中说话者不再掌握某种语言”。
  3) 基于心理或神经语言学研究方法,关注言语行为。Oxford( 1982: 120 ) 认为“是语言熟练性的丢失 ”,Sharwood Smith( 1983: 224 ) 认为“是语言可及性的降低”; olshtain( 1989: 151) 则指出,是“因使用的减少而造成的”; Ammerlaan( 1996: 1) 则认为“是一种遗忘,它可以被描述为对某种语言知识产生负作用的或起限制性作用的一种语言变化……”。
  4) 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注重语言规则意识。Py( 1986: 166) 认为,语言磨蚀“来源于由言语多样性 ( ideolectalization of verbal repertoires) 、积 极 溯 及 力( positive retroaction ) ( 即它会破坏规则) 、语言功能范围的缩减所引起的规则意识衰减”。
  5) 关注语言磨蚀的程度。Myers-Scotton( 2002: 165) 认为“‘语言磨蚀’这个术语暗示着走向语言丢失的第一步”。   Kopke(2004: 3-30.)认为语言磨蚀(language attrition)即语言习得的逆过程,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
  Bardovi-Harlig & Stringer( 2010:2) 将语言磨蚀定义为: “指因与多数语言( majority languages) 接触而造成的个人或语言社团集体成员在病理和非病理环境中语言丢失的现象。”
  (2)国内的定义。语言磨蚀理论在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2000年以后才慢慢地在国内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注意。2003年钟书能将language attrition译为语言流损,并对Tomiyama的语言流损实证研究作了简略的介绍,认为语言流损指个人或语言社团(speech community)的任何语言或语言某一方面的流损(ol-shtain, 1989),有别于病理性语言流损(pathological language attrition)。李萍、郑树棠(2004:9)将其译为语言损耗,指随着未使用时间的延长,词汇和句法方面的知识及其产出性和接受性技能的减退和弱化。蔡寒松,周榕(2004:924-926)认为语言耗损指的是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在接受语言教学之后由于经过若干时间(例如数月、数年乃至数十年)不使用而产生的第二语言或外语技能和知识丧失或退化的现象。亦可指操母语者生活在第二语言环境中而产生的母语技能退化和丧失的现象。倪传斌(2006:50)提出“语言磨蚀”(language attrition,简称“语蚀”),即语言习得的逆过程,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李可夫(2012:122-124)将其定义为:语言磨蚀是某种语言(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或外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第一语言环境、第二语言环境或外语环境)受该语言的语言因素(词汇、词素、句法等)或非语言因素(情感、动机、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等)影响而出现的言语行为或言语能力的衰减现象,具有非病理性、渐变性、可逆性和反复性等特征。不难看出,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语言磨蚀的定义也日趋成熟和全面。“我们发现语言磨蚀概念包含几个基本要素:首先,语言磨蚀现象是代内现象,而不是代間现象,即语言磨蚀不会遗传或通过其他方式传递到下一代。其次,语言磨蚀现象是非病理现象。众所周知,许多病疾可以导致语言技能的缺失,如由于神经中枢病损而导致的抽象信号思维障碍,从而丧失文字,口语能力的失语症,以及其他由中风、脑瘫等疾病引起的语言技能的缺失都不在语言磨蚀研究的范围之内。再者,磨蚀语以及语言磨蚀发生的背景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李可夫,2012)
  从国内外的定义研究来看,不难看出,语言磨蚀现象的发生是自然而非病理性的过程;它可以是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或者是外语的磨蚀;语言磨蚀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使用者对于该门语言使用的减少而产生的语言知识或语言技能的退化和遗失现象。
  三、导致大学英语教师英语语言磨蚀的原因分析
  倪传斌曾指出在外语磨蚀研究领域已明确的影响因素有磨蚀前水平、磨蚀时间、外语接触量、年龄、外语学习方式、情感因素和读写能力和性别。(倪传斌,2006)王湘云(2011)指出语言使用者所处的目的语文化氛围及其他语言的干擾等也是造成语言使用者语言磨蚀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结合大学英语教师群体的职业特点,我们将重点讨论外语接触量、情感因素、任教课程和层次以及课堂语言习惯等因素。
  语言磨蚀是语言习得的逆过程,根本原因就是由于使用某种语言的减少或停止,从而造成运用该语言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Kopke,2004)王湘云(2011)也谈到语言使用者如果在语言学习结束后不再接触或很少接触目的语,就会发生目的语的磨蚀,而增加与目的语的接触则会抑制或减少磨蚀。大学英语教师虽然从事的是教授英语的职业,但是他们接触英语的环境大多仅限于英语课堂,任教课程的内容大多低于自身原有的英语水平,再加上工作之余不再主动地去接触英语知识必将会造成自身英语水平的逐渐降低。
  在语言研究领域,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主要是指语言学习的态度与动机。许多学者也做过实证研究来证明语言学习的态度与动机与语言磨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Edwards(1976,1977)发现态度和动机可通过影响受试外语接触量来降低磨蚀。Gardner(1982)、Gardner et al.(1985,1987)的系列研究显示语言态度和动机是影响外语磨蚀的间接因素之一。Shewell&Hansen(1999)和Pavlenko(2002)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情感因素会对外语磨蚀产生影响。王湘云(2011)指出语言使用者的态度越积极,动机越强烈,磨蚀程度和速率就越低。大学英语教师身处汉语的语言环境下教授英语,这就决定了他们既是英语的教授者也是英语语言的学习者。作为语言的学习者,他们对英语的学习态度和动机必然会影响他们英语的磨蚀程度和速率。由于教学内容大都低于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又身处汉语的语言生活环境之下,如果英语教师自身没有强烈的意愿去继续学习英语的话,他们的英语水平很难保持不变,只会逐年降低。
  由于大多数英语教师接触英语的机会仅限于英语课堂,所以任教的课程和层次决定了他们接触英语的难易程度。任教的课程越难、层次越高越有利于英语教师保持自身的英语水平;反之,任教的课程越简单、层次越低越容易使教师的英语水平受到磨蚀。
  同样英语教师的课堂用语习惯也影响着自身的语言磨蚀程度。在课堂上英语使用的越多越有利于教师英语水平得保持,反之汉语使用的越多英语水平越容易受到磨蚀。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在大学教育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也一直是高校教改的重点。随着地方高校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保持和提升是保障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关键。 本文主要分析了语言磨蚀的基本理论以及对大学英语教师语言磨蚀的原因做了初步探讨,但是对于如何应对大学英语教师语言磨蚀的策略和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Bert Weltens, Kees De Bot, Theo Van Els. Language attrition in progress[M]. Dordrecht, Holland: Foris,1986: 3-18.
  [2]Edwards, G. 1976. Second language retention in the Canadian public service[J]. 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32: 305-308.
  [3]Gardner, R. 1982. Social factors in second language retention[ A]. In R. Lambert & B. Freed(eds.). 1982. 24-43.
  [4]Gardner R C, Lalonde R N, Mac Pherson J. Social factors in second language attrition [J]. Language Learning,1985(4): 519-540.
  [5]Jaspaert, K. & Kroon, S. Social determinants of language loss[J].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TL), 1989: 75~98.
  [6]Kopke,B.& Schmid,M.S.Language attrition:The next phase[A]. In M.S.Schmid,B. Kopke,M.Keijser & L.Weilemar( eds. ). First Language Attrition: Perspectives on Methodological Issues[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004: 1-43.
  [7]Lambert,R. D. & Freed,B. F. The Loss of Language Skills[M].MA: Newbury House 1982.
  [8]Olshtain E. Is second language attrition the reversal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J]. SSLA, 1989 (2):151-165.
  [9]Pavlenko,A. Emotions and Multilingualism[M]. London: CPU,2005.
  [10]Schmidt,A. Language attrition in Boumaa Fijian and Dyirbal[A].In H. W. Seliger & R. M. Vago ( eds.) . First Language Attrition[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111-124
  [11]Seliger,H. W. Primary Language Attrition in the C-ontext of Bilingualism. In: William C. Ritchie &Tej K. Bha-tia ( Eds. ) ,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cademic Press, 1996.
  [12]Waas M. Language attrition downunder[M]. Frankfurt:Peter Lang, 1996.
  [13]蔡寒松,周 榕. 語言耗損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2004( 4) :924-926.
  [14]韩大伟,宋 葳.《语言磨蚀理论研究》介绍[J]. 当代语言学,2010( 1) : 84-87.
  [15]李可夫.语言磨蚀定义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9).
  [16]李 萍,郑树棠. 外语损耗与保持[J]. 山东外语教学,2004( 5) : 9-11.
  [17]倪传斌. 外语磨蚀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 3) : 179-185.
  [18]倪传斌,延俊荣. 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 1) : 50-55.
  [19]王湘云.论语言磨蚀的机制与模式.[J]. 山东大学学报,2011(2) :133-138.
  [20]张微.语言磨蚀理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8).
  [21]钟书能. 语言流损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启示[J]. 外语教学,2003( 1) : 66-70.
  [22]钟守满,孙崇飞 .跨学科的语言磨蚀研究——从语言磨蚀的定义谈起[J].《外语教学》2012(2).
其他文献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培养学生德育、法律知识的重要学科,在疫情期间的教学中更突出了此学科的作用,因为疫情期间学生不能在室外活动,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道德与法治是要培
期刊
词汇是英语学科的基础,学习英语知识必要的词汇积累必不可少,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活跃、无法持续注意力、好奇心和探索欲强烈的特点,教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多样教学模式,
期刊
科学是让学生认识世界的一门学科,也是素质教育理念时代下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科学教师,要了解新时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单一,而是多
期刊
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代表,我想讲几点来自产业的意见.首先从六七十年代始,我国有过一次规模空前的上山下乡,如今我们似乎又迎来了新时代意义的第二次上山下乡,新一轮的上山下乡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是学生未来学习好数学知识的基础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课程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但是从当前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面来看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期刊
分析哲学、分析美学、音乐分析美学具有标志性的研究方法均是“语义辨析法”.本文旨在厘清音乐分析美学的代表人物和基本特征;探究音乐分析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语义辨析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对老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提高教学课堂的效率,老师应该创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特别是对语文这类综合型的科目,
期刊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人文学科,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时,除了要有效传授语文基础知识以外,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期刊
摘要:本文提出了当今中职学校法制教学模式存在的几点问题:法制教育存在缺陷、法制教育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法制教育氛围不够浓厚、教师对法制教育知识储备不达标。对中职学生的压力进行了分析。提出对法制教学模式的创新——MAP合作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和问题。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教学模式;创新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9-0001-0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智慧和精神的结晶,具有超越时代局限,反映文明永恒性的价值特征,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文化基础则是孕育中国梦所需要的厚重的土壤,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实现中国梦,两者核心的本质规定性涉及到价值认同,由此则一定会出现逻辑的必然契合点。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认同力中国梦;精神动力  【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