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时期的学生无论是思想还是身体上都正在成长,所以这一时期的三观塑造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重视人文教育。考虑到德育教育较为特殊,如果只是把书本知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学习理论,是无法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的。所以,教师必须要关注日常教学活动,从每一个环节入手,全方位的渗透人文教育,创新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发挥德育课堂的社会教育价值。文章将详细分析人文教育在初中德育课堂上的渗透方法。
关键词:人文教育;初中德育教育;渗透方法
前言:当前社会环境较为复杂,网络的发展又给学生带来了很多不良诱惑,社会上存在着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等多种思想,这些都影响到了学生三观的塑造。在这一时期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丰富的人文情怀,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并全方位的渗透人文精神教育。
一、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人文教育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德育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全方位的渗透这种以人为本的观念,学会发现学生的“特别之处”。基于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学反应等,调整教学方法坚持因材施教。如果教师缺少教学的侧重点,那么就不会产生较好的德育效果。所以教师要从课堂上的方方面面入手,关注每一个学生,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例如:教师在授课时观察到一些学生的性格内向,不敢主动回答问题,不敢与教师有过多的交流。那么教师在引导此类学生时,就要用更加委婉的语气,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关注自己的表达方式;一些学生比较调皮,不害怕老师,面对此类学生,教师就要坚持刚柔并济,既要树立自己的威信,也要提升自己的亲和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分析。
在开展教育活动时,也不能操之过急,而是要循序渐进地关注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例如:一些学生经常无法按时交作业,面对此类情况,教师不能单纯的训斥学生。而是要先与学生沟通是不是作业太多写不完或者是难度太高,通过沟通找到具体原因,这样才可以解决此类问题。[1]
二、加强榜样教育
教师在渗透人文教育的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因为教师有着言传身教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发挥这种作用,给学生树立榜样。这样学生就会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从而受到思想品德上的熏陶,在生活中及学习中也能够自觉地约束自己,提高思想觉悟。教师在严格规范自己的同时,也要发现学生中的典范,看学生是否有良好的品德行为,或是思想上的闪光点。在课堂上点名表扬大力的鼓励这些学生,这样其他学生也能够主动的效仿,进而把这名学生当作自己努力的榜样。[2]
同时教师还要开设一些心理课堂,给学生讲一讲历史上的榜样。例如:毛泽东、梁思成。梁思成的少年中国论中就蕴含着很多思想。学生在了解这些思想、了解这些人的伟大事迹后,也能够认识到读书才能够让自己让国家富强,做人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等,也能够不自觉的把他们当做自己的榜样。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上畅谈自己的理想。讲一讲长大后想要做什么,是老师、科学家还是其他。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理想并鼓励学生为之奋斗,让学生认识到所有的职业都是平等高贵的,都有一定的社会价值,这个过程也能够让学生拥有正确的择业观。
三、故事、实践教学法
教师要想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那么就要加强人文素质及科学素质的培养,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讲一些名人科学家的故事,用这些真实的故事来启发并引导学生。
例如:“氧化说”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创立的。但他并不是第一个发现这种现象的人。在此之前,一些人虽然发现了这种现象,但缺少独立思考、批判精神等,没有坚持自己探索这个真理,所以他在这条道路上是失败的,而拉瓦锡则坚持相信科学,最终用他自己的力量,引起了化学革命。
利用这些小故事,教师成功地渗透了人文教育,学生也能够认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小课题。让学生讨论“中学生带手机上学对与错?”让学生课下收集资料,与家人和朋友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整理自己的答案,进而表述自己的答案。学生在探寻的过程中也能够认识到,上课带手机的益处和坏处,也就能够理解教师为什么不让学生上课玩手机了。通过实践教师也成功地渗透了人文教育,学生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3]
结语:初中阶段,教师应当主动把人文教育渗透在德育课堂上,通过实践教学、榜样引导等多样化的方式,全方位的渗透人文教育。让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感受人文情怀的同时,塑造正确三观,提升学习意识以及独立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汤明礼.浅论新时期人文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渗透[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36.
[2]張娟,杜冰.打开学生心灵之窗,投射老师关爱之光——浅析初中老师德育工作艺术[J].考试周刊,2017,(25):156-157.
[3]蔡宝来,岳珂.德育结构的重构与反思——基于“转型期”初中德育现状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7,(15):28-29.
关键词:人文教育;初中德育教育;渗透方法
前言:当前社会环境较为复杂,网络的发展又给学生带来了很多不良诱惑,社会上存在着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等多种思想,这些都影响到了学生三观的塑造。在这一时期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丰富的人文情怀,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并全方位的渗透人文精神教育。
一、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人文教育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德育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全方位的渗透这种以人为本的观念,学会发现学生的“特别之处”。基于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学反应等,调整教学方法坚持因材施教。如果教师缺少教学的侧重点,那么就不会产生较好的德育效果。所以教师要从课堂上的方方面面入手,关注每一个学生,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例如:教师在授课时观察到一些学生的性格内向,不敢主动回答问题,不敢与教师有过多的交流。那么教师在引导此类学生时,就要用更加委婉的语气,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关注自己的表达方式;一些学生比较调皮,不害怕老师,面对此类学生,教师就要坚持刚柔并济,既要树立自己的威信,也要提升自己的亲和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分析。
在开展教育活动时,也不能操之过急,而是要循序渐进地关注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例如:一些学生经常无法按时交作业,面对此类情况,教师不能单纯的训斥学生。而是要先与学生沟通是不是作业太多写不完或者是难度太高,通过沟通找到具体原因,这样才可以解决此类问题。[1]
二、加强榜样教育
教师在渗透人文教育的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因为教师有着言传身教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发挥这种作用,给学生树立榜样。这样学生就会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从而受到思想品德上的熏陶,在生活中及学习中也能够自觉地约束自己,提高思想觉悟。教师在严格规范自己的同时,也要发现学生中的典范,看学生是否有良好的品德行为,或是思想上的闪光点。在课堂上点名表扬大力的鼓励这些学生,这样其他学生也能够主动的效仿,进而把这名学生当作自己努力的榜样。[2]
同时教师还要开设一些心理课堂,给学生讲一讲历史上的榜样。例如:毛泽东、梁思成。梁思成的少年中国论中就蕴含着很多思想。学生在了解这些思想、了解这些人的伟大事迹后,也能够认识到读书才能够让自己让国家富强,做人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等,也能够不自觉的把他们当做自己的榜样。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上畅谈自己的理想。讲一讲长大后想要做什么,是老师、科学家还是其他。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理想并鼓励学生为之奋斗,让学生认识到所有的职业都是平等高贵的,都有一定的社会价值,这个过程也能够让学生拥有正确的择业观。
三、故事、实践教学法
教师要想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那么就要加强人文素质及科学素质的培养,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讲一些名人科学家的故事,用这些真实的故事来启发并引导学生。
例如:“氧化说”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创立的。但他并不是第一个发现这种现象的人。在此之前,一些人虽然发现了这种现象,但缺少独立思考、批判精神等,没有坚持自己探索这个真理,所以他在这条道路上是失败的,而拉瓦锡则坚持相信科学,最终用他自己的力量,引起了化学革命。
利用这些小故事,教师成功地渗透了人文教育,学生也能够认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小课题。让学生讨论“中学生带手机上学对与错?”让学生课下收集资料,与家人和朋友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整理自己的答案,进而表述自己的答案。学生在探寻的过程中也能够认识到,上课带手机的益处和坏处,也就能够理解教师为什么不让学生上课玩手机了。通过实践教师也成功地渗透了人文教育,学生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3]
结语:初中阶段,教师应当主动把人文教育渗透在德育课堂上,通过实践教学、榜样引导等多样化的方式,全方位的渗透人文教育。让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感受人文情怀的同时,塑造正确三观,提升学习意识以及独立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汤明礼.浅论新时期人文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渗透[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36.
[2]張娟,杜冰.打开学生心灵之窗,投射老师关爱之光——浅析初中老师德育工作艺术[J].考试周刊,2017,(25):156-157.
[3]蔡宝来,岳珂.德育结构的重构与反思——基于“转型期”初中德育现状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7,(1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