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景中的數量关系。”可见,数感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并有意识的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在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感 生活情境 动手操作 活动组织 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06-01
数感的培养是数学价值的直接体现,也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应对考试,为了能够取得好的成绩,我们的关注点还是在知识的灌输式,所以,一直采取的是“题海战术”,根本不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健全的发展。因此,在素质教育下,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数感的培养对学生健全发展的重要性,并借助恰当的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行论述,以期能够大幅度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1.生活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自古以来,数学与生活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数学来源于生活,有用之于生活。但是,在传统教育思想下,我们常常会在有意或者无意中将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分离开,严重不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也不利于课堂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更不利于学生数感的培养。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有意识的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到课堂之中,要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也为学生数感的培养做好基础性工作。
例如:在教学《减法的运算性质》时,为了将抽象的数学课堂直观化,也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引导学生对一些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如:小明妈妈用60元买了三斤苹果,花了20元,回家后,小明爸爸又给了妈妈20元,请问,小明妈妈现在有多少钱?熟悉的情境是学生在生活中最常见的,该问题的思考不仅能够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感,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逐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
2.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句话直接说明了动手操作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在动手体验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也能确保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形成一定的数感,最终,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作出相应的贡献。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让学生在操作中形成一定的数感,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为了让学生学会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拿出一张纸,然后,对折,引导学生思考:对折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在对折,引导学生继续思考。……顺势将分数引入到课堂活动之中,这样的动手操作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手和脑一起动起来,而且,还能加强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在这样的动手操作中数感也能得到培养,进而,为数学价值的最大化实现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3.活动组织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精彩活动的组织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关键因素。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来组织有效的活动,一来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二来能够让学生在轻松地环境中形成数感,进而,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复习乘法口诀中,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接龙”活动,即:当某学生说1×2=2后,另外一名学生要说2×3=6,也就是说两个因数要分别加1后进行接龙,如果有一名学生出错,则从另外一个口诀重新开始。可见,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而且,学生还能在活动中感受知识,体会数学学习带来的乐趣,进而,为学生数感的形成做好基础工作。
4.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问题质疑、探究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形式之一,也对学生理解相关的数学理论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进行独立的思考,以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数感。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授课时,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了下面几个问题:①平行四边形能否画出两条不同的高?②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吗?③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而且,也能促使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中形成数感。
总之,数感的培养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且,也能确保数学课堂的高效实现,从而,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梅.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03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感 生活情境 动手操作 活动组织 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06-01
数感的培养是数学价值的直接体现,也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应对考试,为了能够取得好的成绩,我们的关注点还是在知识的灌输式,所以,一直采取的是“题海战术”,根本不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健全的发展。因此,在素质教育下,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数感的培养对学生健全发展的重要性,并借助恰当的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行论述,以期能够大幅度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1.生活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自古以来,数学与生活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数学来源于生活,有用之于生活。但是,在传统教育思想下,我们常常会在有意或者无意中将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分离开,严重不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也不利于课堂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更不利于学生数感的培养。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有意识的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到课堂之中,要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也为学生数感的培养做好基础性工作。
例如:在教学《减法的运算性质》时,为了将抽象的数学课堂直观化,也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引导学生对一些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如:小明妈妈用60元买了三斤苹果,花了20元,回家后,小明爸爸又给了妈妈20元,请问,小明妈妈现在有多少钱?熟悉的情境是学生在生活中最常见的,该问题的思考不仅能够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感,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逐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
2.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句话直接说明了动手操作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在动手体验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也能确保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形成一定的数感,最终,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作出相应的贡献。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让学生在操作中形成一定的数感,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为了让学生学会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拿出一张纸,然后,对折,引导学生思考:对折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在对折,引导学生继续思考。……顺势将分数引入到课堂活动之中,这样的动手操作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手和脑一起动起来,而且,还能加强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在这样的动手操作中数感也能得到培养,进而,为数学价值的最大化实现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3.活动组织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精彩活动的组织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关键因素。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来组织有效的活动,一来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二来能够让学生在轻松地环境中形成数感,进而,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复习乘法口诀中,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接龙”活动,即:当某学生说1×2=2后,另外一名学生要说2×3=6,也就是说两个因数要分别加1后进行接龙,如果有一名学生出错,则从另外一个口诀重新开始。可见,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而且,学生还能在活动中感受知识,体会数学学习带来的乐趣,进而,为学生数感的形成做好基础工作。
4.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问题质疑、探究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形式之一,也对学生理解相关的数学理论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进行独立的思考,以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数感。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授课时,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了下面几个问题:①平行四边形能否画出两条不同的高?②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吗?③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而且,也能促使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中形成数感。
总之,数感的培养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且,也能确保数学课堂的高效实现,从而,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梅.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