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常见同义复词例释

来源 :青苹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义复词指的是意思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连用,表示同一个意思的复合词。如“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中的“行”、“旅”,都是“来往的旅客”的意思。同学们如果不了解这一现象,会在理解和翻译上造成一定的困难。在高中语文教材以及常见的文言材料中,有许多同义复词,以下举出数例,以便于同学们学习和掌握。
  ①夫差将欲听与之成(高一册《勾践灭吴》)
  这里,“将”和“欲”都是副词“将要”的意思。又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高一册《邹忌讽齐王纳谏》)
  “谤”和“讥”连用,都是指责别人的过错或短处的意思。
  ③老臣病足……故愿望见太后(高一册《触龙说赵太后》)
  “愿”和“望”都是“希望”的意思。如《触龙说赵太后》:“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又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高一册《触龙说赵太后》)
  这里,“爱”和“怜”都是“爱、疼爱”的意思。
  ⑤斧斤以时入山林(高一册《寡人之于国也》)
  这里的“斧”和“斤”指的都是“斧子,伐木的工具”。又如苏轼《石钟山记》:“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
  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高一册《寡人之于国也》)
  教材注:“庠”和“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⑦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高一册《归去来兮辞》)
  “睇”和“眄”都是“斜着眼看”的意思。
  ⑧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高三册《陈情表》)
  “拔”和“擢”都是“选拔、提拔”的意思。
  ⑨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高三册《陈情表》)
  “矜”和“悯”都是“怜悯、同情”的意思。
  ⑩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高三册《陈情表》)
  “儿”和“息”都是“儿子”的意思。
  {11}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高四册《窦娥冤》)
  “罪”和“愆”都是“罪过、过失、过错”的意思。如《三国志·诸葛亮传》:“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
  {12}他人有心,予忖度之(高五册《齐桓晋文之事》)
  “忖”和“度”都是“揣度、推测”的意思。
  {13}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高五册《将进酒》)
  教材注:“会须”,应当。“会”、“须”,皆有应当的意思。如《孔雀东南飞》:“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14}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一毛,与蝼蚁何异(高六册《报任安书》)
  “假”和“令”都是“假使”的意思。如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
  {15}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高六册《屈原列传》)
  “造”和“为”在这里都是“写、创作”的意思。如《论衡·亲书》:“新语,陆贾所造。”
  {16}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高六册《屈原列传》)
  教材注:“邪”和“曲”,都作“不正”讲。
  {17}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高六册《屈原列传》)
  “往”和“如”都有“到……去”的意思。《屈原列传》:“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又如《三国志·隆中对》:“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18}敢用是为怨望(《书搏鸡者事》)
  “怨”和“望”在这里都是“怨恨、仇恨”的意思。
  {19}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司马光《赤壁之战》)
  这里,“离”和“违”是同义词连用,都是“背离”的意思。
  {20}家贫,无以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假”也是“借”的意思。如成语“狐假虎威”。
  {2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会”和“当”都是“应当”的意思。
  {22}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离骚》)
  “阶”,台阶。如《荀子·乐论》:三揖而至于阶。
  “除”,台阶。如张衡《东京赋》:乃羡公侯卿士,登自东除。
  {23}儿封侯开国,位居三品,秩俸幸足,母何以自勤如是邪(1995年春季高考题)
  “秩”和“俸”同义,指的都是旧时官吏的俸禄。
  {24}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1999年全国高考题)
  “饥”和“馁”都是“饥饿”的意思,与“饱”相对。如《齐桓晋文之事》:“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又如《孟子·梁惠王下》:“比其反,则冻馁其妻子,则何如?”
  {25}九思节公费,以石,行旅便之。
  “行”,行人。“旅”,旅人,旅客。“行旅”指“来往的旅客”。
  {26}(李广)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2001年全国高考题)
  “宽”,宽宏大量,宽容。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缓”,宽。《汉书·赵禹传》:“吏务为严峻,而禹治加缓,名为平。”
其他文献
从2001年至2005年高考来看,实验设计题已经成为生物学高考实验题的重点。高考大纲能力要求中明确指出:同学们应具备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的能力,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下面笔者就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实验题的类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实验设计的原则    1.对照原则  在实验中需设置对照组与实验组进行对比,以对比来显示实验的效果。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
人生百载,弹指一瞬,就像可乐中气泡炸开那般短暂,然而那就是一生的意义。  夜,静静的,一种死般的寂静,我熄灭了灯,拉开了一罐可乐,喝了一口,一股清泉般的水流滋润着我的心灵,辣辣的,冰冰的,苦苦的,但这些终掩不住回味中绕舌的甘甜。暗笑,此人生乎?放下可乐,闭了眼,我试着摆脱世俗,冲破虚伪……“啪,啪,啪”数声爆炸的声响将我从浪漫世界狠狠地拽了下来,是可乐的气泡炸开的声音,竟如此响亮,充满激情与活力。
期刊
离子反应是历年高考化学的热门考题,它一般包括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离子共存、离子检验三大类题型,每年均以不同题型出现在各地高考化学试题中。以下结合2005年高考有关试题就离子反应内容进行归类与评析,为同学们对该类型题的复习备考提供参考。
无理数的发现——第一次数学危机    大约公元前5世纪,不可通约量的发现导致了毕达哥拉斯悖论,当时的毕达哥拉斯学派重视对自然及社会中不变因素的研究,把几何、算术、天文、音乐称为“四艺”,并在其中追求宇宙的和谐规律性。他们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可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毕达哥斯学派的一项重大贡献是证明了勾股定理,但由此发现了一些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不能表示成整数或整数之比(不可通约)的情形,如直角边长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