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而言,学校德育教育,即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以学习生活、社会实践、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则和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和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1]
文化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不竭资源,德育教育须以文化教育为依托。文化教育和德育教育应彼此依存,互相浸润。应该充分利用文化教育中的德育资源,用文化教育引领德育教育,用文化教育浸润德育教育,发挥文化教育引发、认同、固化和传承的作用,使德育教育走进人的心灵,走进人的生命,从而达成“文化化人”的根本目的。[2]
因此,在德育教育中应当积极传承中华民族5 000多年历史中丰富的文化精髓,不断吸纳新时代精彩的多元文化,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的文化教育。以文化教育为依托的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跳出传统的桎梏,应从文化教育的角度实施班级的文化管理,加强班级的文化建设,使德育教育别有洞天、豁然开朗。
一、环境文化——在温馨中陶冶
班级的环境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物化形态。如何构建班级的环境文化,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一是营造富有育人气息的班级环境氛围,让学生在温馨的环境中舒适地学习,快乐地成长。二是通过班级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和诗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
笔者所在的学校制定了《班级文化建设构思方案》,要求班级的环境文化在内容上具有激励和教育的意义,在形式上兼顾和谐与美感。总之,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均要体现师生的共同认可和追求。
例如,通过对教室的布置体现班级文化。教室的布置以绿色为基调,分为“外墙文化”和“内墙文化”。“外墙文化”分为“统一制作区”和“自由发挥区”。其中,“统一制作区”有“班名”“班训”“班徽”“班级目标”“班主任寄语”“全家福”“凡人哲言”“班级口号”,自由发挥区有“小组风采”“心海导航”“学习园地”“光荣榜”“美文赏析”“活动剪影”“班级公约”“每月主题教育宣传区”,等等。“内墙文化”有“生日墙”“心愿心语”“评价反馈区”“星级评比”“读书角”,等等。对于教室的环境布置,各班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学生策划设计、参与制作,每月由自主管理小组进行评比表彰,既统一规划又各展风采,力求每一堵墙都会“说话”,营造团结、和谐与互助的人文环境,呈现温馨的文化气息。在此,优美、整洁;在此,书香浓郁、富有激励性;在此,人人体验成功;在此,方寸之间皆教育。
二、管理文化——在自主中成长
笔者所在的学校,其德育教育理念即“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主动发展”。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以值周班管理为平台,自上而下,三级管理,环环相扣,大力推进学生自主管理。
具体而言,即由学校搭台,创设特定情境,让学生唱主角,给学生创造自我教育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参与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实现自我教育,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近三年的实践表明: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逐步提升。
1.管理队伍影响人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权责明确的班级管理体系,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体现“人人都管人,人人都被管”。学校各班级根据本班生情,结合主题值周班和课堂学习小组,从班级行政管理、行政小组管理、学科小组管理和值周管理等不同层面,着力打造班级管理队伍,保障班级服务、学习和生活等工作的有效进行。
2.人文制度规范人
班级文化是在班主任的引领下,以班规、班纪为内容,师生共同制订、认同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
班级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在制度建设上,遵循人文的原则,让有形的制度在无形中育人。
3.常规评比激励人
班级常规管理应通过评选班级课堂学习五星(勤奋之星、展示之星、点评之星、参与之星、希望之星)、德育之星、生活之星、校园之星(自主学习之星、自主管理之星、学习进步之星、自主生活之星、文体艺术之星),实现班级教育教学,使学生生活活动走向规范化与常态化,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益。
三、课堂文化,在合作中收获
2009年9月,笔者所在的学校向全国课堂改革先进学校学习,分层推进课改,尝试建立适合高中的高效课堂基本模式和学生评价体系。
具体而言:一是加强小组建设,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以评选优秀学习小组的方式加强组间竞争,形成你追我赶的进取氛围;二是细化小组评比制度和课堂学习评价制度,发挥评价的武器功能,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交流学习;三是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课堂师生从属关系的定位,构建亦师亦友、相互学习的新型关系,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大胆交流,积极展示。
这种把课堂还给学生的阳光、开放和向上的课堂文化,让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尝试成功、感受快乐、激活思维和释放潜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种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文化,把课堂的学习权还给学生,把学生的发展权还给学生,把学生的话语权还给学生,包括对知识的解释权、对问题的质疑权和对自我以及同伴的评价权,等等,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讨论,在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成长,赋予课堂以生活意义和生命活力。高效课堂的精髓就在于“自主与合作”,在自主的前提下,通过合作探究,使学生在课堂中收获颇丰。
四、活动文化,在体验中内化
优化班级活动,让多彩的活动丰富人,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以多层次、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班级文化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活动中发挥才干,展现风采,体验生活,感悟人生,体现价值。
1.以丰富的文化活动,引导班级活动的开展
以校园节日为重点,开展一系列形式丰富的文化活动,引导班级活动的开展。
这些大型系列活动,蕴藉着集体主义观念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审美观等,形成校园节日系列,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节日系列包括服务节(三月)、读书节(四月)、社团文化节(五月)、体育节(十一月)、文化艺术节(十二月)等。同时,学校有覆盖面广、活动丰富的学生社团。例如,广播站、心飞扬小记者站、竹韵文学社、读书俱乐部、心理协会、健美操队、街舞社、魔术社、聚美学社、书法协会和话剧社,等等。总之,校园文化活动让各班振奋精神,竞相展示风采,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2.以主题值周为主要载体,进行常规教育活动
以主题值周为主要载体,进行现代文明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生命健康教育等常规教育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重点”,经常性、多方位地渗透礼仪、环保、法制、安全、卫生、保健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让每一次活动都能成为学生成长与能力发展的载体。
主题值周是以班为单位,每班轮值一周。在值周干部、团委学生会和班主任的带领下,负责对全校学生的学习纪律、日常习惯、宿舍管理、清洁卫生和劳动生活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与监督,承担一周内临时性的服务工作,把检查结果上报相关部门,负责张榜公布校园风纪表。除此以外,还围绕教育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进行宣传,并在周五学校行政会议上进行值周汇报。
“值周班”的具体操作过程:一是制定值周方案,合理分工,明确职责;二是挖掘主题,策划、组织主题活动;三是主持周一升旗仪式并进行主题发言;四是周二至周五,利用广播操后的时间进行主题系列发言及当天值日情况反馈;五是周五利用学校行政会的时间,用PPT作专题汇报。
3.结合时代特色,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以爱国、爱校为主线,结合时代特色,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活动。例如,升旗仪式、八月的军训、十月的成人宣誓仪式、爱国主义基地的参观、社区实践的活动,等等,均体现爱国、爱校的思想情感和乐于助人、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这些主题活动,使学生获得知与行的统一,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提高,精神风貌有所改观,良好的班风得以形成。
4.以系列班、团队课为纽带,有针对性地开展班内教育活动
结合班内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参与策划、自定主题、自行组织、自己主持,班主任给予适当指导。这样做,一方面贴近学生的实际,教育的针对性强,学生能积极互动参与;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例如,高三某班一学期的主题班会系列:八月是“与高三握手”,九月是“感恩与投入”,十月是“同庆与坚持”,十一月是“show出你的激情”,十二月是“总结与提高”,一月是“表现的时候到了”。这一切全由学生自定主题,自主策划组织,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五、精神文化,在共生中塑造
强化班级精神文化,让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让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融于环境文化、管理文化、课堂文化和活动文化之中,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目标明确和锐意进取的班集体,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强烈的归宿感,使学生在共同的追求中得以提升。
针对一个班级,可以采取这些具体的策略:一是为班级取一个响亮的名字,确定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一起追求;二是设计一个班徽,用简洁明快的符号语言表现班级的追求,并且在各种场合统一采用;三是确定班训、班旗和班歌,在每天的特定时刻或重大活动、仪式时,吟诵班训,竖起班旗,唱响班歌;四是利用一切教育契机,激发集体荣誉感,从精神层面反复强化班级团队的共同价值追求,使之时时刻刻影响每个学生的行为。
班级文化是一门隐形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就像“随风潜入夜”的细雨一样,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走进学生的生命,在无形中净化学生的心灵。
总之,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是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激励着每个学生的成长,如同一对隐性的翅膀,助学生腾飞,使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赵辛辰.“文化”润“德”思考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1(9).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中学)
(责任编辑:梁金)
文化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不竭资源,德育教育须以文化教育为依托。文化教育和德育教育应彼此依存,互相浸润。应该充分利用文化教育中的德育资源,用文化教育引领德育教育,用文化教育浸润德育教育,发挥文化教育引发、认同、固化和传承的作用,使德育教育走进人的心灵,走进人的生命,从而达成“文化化人”的根本目的。[2]
因此,在德育教育中应当积极传承中华民族5 000多年历史中丰富的文化精髓,不断吸纳新时代精彩的多元文化,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的文化教育。以文化教育为依托的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跳出传统的桎梏,应从文化教育的角度实施班级的文化管理,加强班级的文化建设,使德育教育别有洞天、豁然开朗。
一、环境文化——在温馨中陶冶
班级的环境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物化形态。如何构建班级的环境文化,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一是营造富有育人气息的班级环境氛围,让学生在温馨的环境中舒适地学习,快乐地成长。二是通过班级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和诗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
笔者所在的学校制定了《班级文化建设构思方案》,要求班级的环境文化在内容上具有激励和教育的意义,在形式上兼顾和谐与美感。总之,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均要体现师生的共同认可和追求。
例如,通过对教室的布置体现班级文化。教室的布置以绿色为基调,分为“外墙文化”和“内墙文化”。“外墙文化”分为“统一制作区”和“自由发挥区”。其中,“统一制作区”有“班名”“班训”“班徽”“班级目标”“班主任寄语”“全家福”“凡人哲言”“班级口号”,自由发挥区有“小组风采”“心海导航”“学习园地”“光荣榜”“美文赏析”“活动剪影”“班级公约”“每月主题教育宣传区”,等等。“内墙文化”有“生日墙”“心愿心语”“评价反馈区”“星级评比”“读书角”,等等。对于教室的环境布置,各班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学生策划设计、参与制作,每月由自主管理小组进行评比表彰,既统一规划又各展风采,力求每一堵墙都会“说话”,营造团结、和谐与互助的人文环境,呈现温馨的文化气息。在此,优美、整洁;在此,书香浓郁、富有激励性;在此,人人体验成功;在此,方寸之间皆教育。
二、管理文化——在自主中成长
笔者所在的学校,其德育教育理念即“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主动发展”。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以值周班管理为平台,自上而下,三级管理,环环相扣,大力推进学生自主管理。
具体而言,即由学校搭台,创设特定情境,让学生唱主角,给学生创造自我教育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参与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实现自我教育,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近三年的实践表明: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逐步提升。
1.管理队伍影响人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权责明确的班级管理体系,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体现“人人都管人,人人都被管”。学校各班级根据本班生情,结合主题值周班和课堂学习小组,从班级行政管理、行政小组管理、学科小组管理和值周管理等不同层面,着力打造班级管理队伍,保障班级服务、学习和生活等工作的有效进行。
2.人文制度规范人
班级文化是在班主任的引领下,以班规、班纪为内容,师生共同制订、认同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
班级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在制度建设上,遵循人文的原则,让有形的制度在无形中育人。
3.常规评比激励人
班级常规管理应通过评选班级课堂学习五星(勤奋之星、展示之星、点评之星、参与之星、希望之星)、德育之星、生活之星、校园之星(自主学习之星、自主管理之星、学习进步之星、自主生活之星、文体艺术之星),实现班级教育教学,使学生生活活动走向规范化与常态化,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益。
三、课堂文化,在合作中收获
2009年9月,笔者所在的学校向全国课堂改革先进学校学习,分层推进课改,尝试建立适合高中的高效课堂基本模式和学生评价体系。
具体而言:一是加强小组建设,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以评选优秀学习小组的方式加强组间竞争,形成你追我赶的进取氛围;二是细化小组评比制度和课堂学习评价制度,发挥评价的武器功能,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交流学习;三是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课堂师生从属关系的定位,构建亦师亦友、相互学习的新型关系,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大胆交流,积极展示。
这种把课堂还给学生的阳光、开放和向上的课堂文化,让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尝试成功、感受快乐、激活思维和释放潜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种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文化,把课堂的学习权还给学生,把学生的发展权还给学生,把学生的话语权还给学生,包括对知识的解释权、对问题的质疑权和对自我以及同伴的评价权,等等,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讨论,在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成长,赋予课堂以生活意义和生命活力。高效课堂的精髓就在于“自主与合作”,在自主的前提下,通过合作探究,使学生在课堂中收获颇丰。
四、活动文化,在体验中内化
优化班级活动,让多彩的活动丰富人,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以多层次、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班级文化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活动中发挥才干,展现风采,体验生活,感悟人生,体现价值。
1.以丰富的文化活动,引导班级活动的开展
以校园节日为重点,开展一系列形式丰富的文化活动,引导班级活动的开展。
这些大型系列活动,蕴藉着集体主义观念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审美观等,形成校园节日系列,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节日系列包括服务节(三月)、读书节(四月)、社团文化节(五月)、体育节(十一月)、文化艺术节(十二月)等。同时,学校有覆盖面广、活动丰富的学生社团。例如,广播站、心飞扬小记者站、竹韵文学社、读书俱乐部、心理协会、健美操队、街舞社、魔术社、聚美学社、书法协会和话剧社,等等。总之,校园文化活动让各班振奋精神,竞相展示风采,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2.以主题值周为主要载体,进行常规教育活动
以主题值周为主要载体,进行现代文明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生命健康教育等常规教育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重点”,经常性、多方位地渗透礼仪、环保、法制、安全、卫生、保健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让每一次活动都能成为学生成长与能力发展的载体。
主题值周是以班为单位,每班轮值一周。在值周干部、团委学生会和班主任的带领下,负责对全校学生的学习纪律、日常习惯、宿舍管理、清洁卫生和劳动生活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与监督,承担一周内临时性的服务工作,把检查结果上报相关部门,负责张榜公布校园风纪表。除此以外,还围绕教育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进行宣传,并在周五学校行政会议上进行值周汇报。
“值周班”的具体操作过程:一是制定值周方案,合理分工,明确职责;二是挖掘主题,策划、组织主题活动;三是主持周一升旗仪式并进行主题发言;四是周二至周五,利用广播操后的时间进行主题系列发言及当天值日情况反馈;五是周五利用学校行政会的时间,用PPT作专题汇报。
3.结合时代特色,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以爱国、爱校为主线,结合时代特色,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活动。例如,升旗仪式、八月的军训、十月的成人宣誓仪式、爱国主义基地的参观、社区实践的活动,等等,均体现爱国、爱校的思想情感和乐于助人、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这些主题活动,使学生获得知与行的统一,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提高,精神风貌有所改观,良好的班风得以形成。
4.以系列班、团队课为纽带,有针对性地开展班内教育活动
结合班内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参与策划、自定主题、自行组织、自己主持,班主任给予适当指导。这样做,一方面贴近学生的实际,教育的针对性强,学生能积极互动参与;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例如,高三某班一学期的主题班会系列:八月是“与高三握手”,九月是“感恩与投入”,十月是“同庆与坚持”,十一月是“show出你的激情”,十二月是“总结与提高”,一月是“表现的时候到了”。这一切全由学生自定主题,自主策划组织,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五、精神文化,在共生中塑造
强化班级精神文化,让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让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融于环境文化、管理文化、课堂文化和活动文化之中,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目标明确和锐意进取的班集体,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强烈的归宿感,使学生在共同的追求中得以提升。
针对一个班级,可以采取这些具体的策略:一是为班级取一个响亮的名字,确定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一起追求;二是设计一个班徽,用简洁明快的符号语言表现班级的追求,并且在各种场合统一采用;三是确定班训、班旗和班歌,在每天的特定时刻或重大活动、仪式时,吟诵班训,竖起班旗,唱响班歌;四是利用一切教育契机,激发集体荣誉感,从精神层面反复强化班级团队的共同价值追求,使之时时刻刻影响每个学生的行为。
班级文化是一门隐形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就像“随风潜入夜”的细雨一样,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走进学生的生命,在无形中净化学生的心灵。
总之,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是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激励着每个学生的成长,如同一对隐性的翅膀,助学生腾飞,使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赵辛辰.“文化”润“德”思考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1(9).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中学)
(责任编辑: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