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圣水岩庵为福建省三明地区唯一的石窟寺庙,庵内石造像做工细致,线条流畅,形象生动,且有明确纪年,为明代佛造像的断代提供了标尺,对研究三明地区明代佛教传播和石雕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圣水岩庵 石窟寺 石造像 佛道共祀
圣水岩庵位于福建省将乐县龙栖山与万全乡交界处的圣水岩景区内。据《将乐县志》记载,圣水岩庵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宋景炎二年(1277年)为信徒谢六一捐资重建。明朝时,谢六一后裔又捐资修缮,规模日渐扩大。历代信徒都顶礼膜拜,不断建造石像并运至圣水岩庵供放,以求平安,保佑子孙。因此,圣水岩庵自唐而历经宋、元、明、清,长盛不衰,成为远近闻名的宗教圣地。清末庵堂塌毁。1984年7月,经有关部门批准,将圣水岩庵存留的石造像移至三明市博物馆收藏。本文就圣水岩庵建筑、石造像及文化内涵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圣水岩庵建筑风格及研究价值
圣水岩庵地处海拔1551米的断崖处,是利用崖壁的自然走向打造而成的石窟类寺庙建筑(见图1)。圣水岩庵由空坪和石窟组成。石窟面阔7.5米,进深4米,呈长方形。石门、石壁、石瓦等均采用花岗岩材料修建,为石拱无梁建筑(见图2)。
圣水岩庵以佛像殿堂为主体,中间摆放佛像(已丢失)、左右菩萨、罗汉、弟子,两侧有地藏菩萨、天王等,石壁浅浮雕佛教故事,中间还有石供桌、石香爐、石花瓶、石塔等摆设。面积不大,但题材丰富。目前收藏在馆内的建筑构件及佛具有12件(见图3~图13)。
0947石塔,通高53厘米。仿楼阁样式,塔身六角形,五层,出檐,每层六个面均设有佛龛,塔基、塔刹缺失。
0948方形石香炉,高26厘米。长方形,直口,微束腰,内空至中部,外壁中部一道凸弦纹,实心平底。
0950石瓶,高34厘米。方形唇口,长颈,贯耳,鼓腹,高圈足外撇。
0952长方形石香炉,高28厘米。长方形,直口,深腹,腹部微鼓,高足。
0953石井圈,高31厘米。圆柱形,中部微鼓,中空。井口刻有铭文“时大明景泰七年癸卯□□佛佑□□制造祈保合家□□吉光”。
0949六角石香炉,高19厘米。六边形,直口,折腹,直胫,撇足。口沿双弦纹,上腹开光卷草纹,下腹莲瓣纹,足部覆莲瓣纹。
0923石匾,长77~90厘米,残。长方形,横式,四边雕刻莲瓣纹。中间阴刻楷体“龙须圣境”四字。石匾题有“大明正德十二年岁次丁丑月建乙丑甲申良旦戊辰吉时立”。落款四列铭文,模糊不清。
0939双狮戏球石刻板,长84厘米。长方形,倭角开光内刻有双狮戏球纹。背面光素无纹。
0940麟凤呈祥石刻板,长84厘米。长方形,倭角开光内刻有麟凤呈祥纹。背面光素无纹。
0941缠枝花卉石刻板,长84厘米。长方形,倭角开光内刻有缠枝花卉纹。背面光素无纹。
0951石正吻,2件,宽52厘米。龙头鱼身,龙嘴咬住正脊,鱼身冲天,鱼尾卷曲。它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装饰。
圣水岩庵除具有石窟寺建筑形制的特点外,一些同时期木构建筑的营造手法也有所运用。如正吻件是中国古建筑中正脊左右两端与垂脊之间的重要装饰构件,龙头鱼身,龙嘴张开吞着屋脊,鱼尾冲着青天,除装饰作用外还赋予了灭火消灾的寓意,被广泛运用于南北方各类建筑上。在圣水岩庵这批建筑构件中有一对石正吻,说明木构建筑装饰手法在石窟建筑中被运用,由此也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石窟寺这种外来建筑形式的改造和汉化[1]。
圣水岩庵是三明市目前仅存的石窟类寺庙建筑,它在选址、构成、布局等方面有着典型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为研究福建石窟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2]。
二、石造像种类及其特征
造像用于佛事活动以及表达捐建人的虔诚信仰。在圣水岩庵这批石造像中,有菩萨、罗汉、弟子、天王、雷公等25件,根据石质和雕造风格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石质较硬,外轮廓简练而具有整体感,衣褶寥寥数笔,细节刻画集中在五官。通过五官的喜、怒、哀、乐展露人物性格,让观者从表相中看到内在的思想和灵魂(见图14~图19)。
0921罗汉,通高80厘米。头戴僧帽,帽巾披背。面相方圆丰润,宽额,弯眉,眉正中一白毫,眼微启,嘴角上翘,呈微笑状。身穿交领大衣,外披袈裟,袈裟一角在左胸前用一环穿绕,双手相交袖内放至膝上。脚穿僧靴,善跏趺坐。背后正中凿一长方形孔。
0922罗汉,通高86厘米。头戴僧帽,帽耳长披至肩头。面相方圆丰润,宽额,弯眉,眉正中一白毫,眼微启,厚唇。身穿交领大衣,外披袈裟,袈裟一角在左胸前用一环穿绕,双手相交袖内拱于胸前。脚着僧靴,善跏趺坐。背后正中凿一长方形孔。
0931罗汉,通高81厘米。头戴僧帽,帽巾披背。面相方圆丰润,宽额,弯眉,眼微启,嘴角上翘。身穿交领大衣,外披袈裟,袈裟一角在左胸前用一环穿绕,双手相交袖内放置膝上。脚着僧靴,善跏趺坐。背后正中凿一长方形孔。
0932罗汉,通高80厘米。头戴僧帽,帽耳长披至肩头。面相方圆丰润,宽额,弯眉,眼微启,嘴紧闭。身穿交领大衣,外披袈裟,袈裟一角在左胸前用一环穿绕,双手相交袖内放置膝头上。脚着僧靴,善跏趺坐。背后正中凿一长方形孔。
0933罗汉,通高80厘米。头戴僧帽,帽耳紧贴两颊,额头结一圈绳。脸瘦长,弯眉,眼下垂,嘴角向下,微呈苦相。身穿交领大衣,肩披披巾,双手相交拱于胸前。脚着僧靴,善跏趺坐。背后正中凿一长方形孔。
0934罗汉,通高78厘米。头戴僧帽,帽巾披肩。面相方圆丰润,宽额,弯眉,眼微启,嘴角上翘,呈微笑状。身穿交领大衣,外披袈裟,袈裟一角在左胸前用一环穿绕,双手相交袖内放置膝头上。脚着僧靴,善跏趺坐。背后正中凿一长方形孔。 第二类石质较松,不同程度地出现风化现象。此类造像外轮廓线依形态而曲折变化,线条繁复,刻画细腻流畅,形象生动,具有明中期的细腻雕造特点(见图20~图29)。
0924观音菩萨,通高86厘米。头戴尖顶花蔓宝冠,冠中一趺坐化佛。头部微俯,双目似闭还开,若有所思。宽袍长裙,珠钿盛饰,衣袍纹饰流畅,双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台座上,衣摆呈垂幔状覆盖座前及两侧。背后正中凿一长方形孔。此造像恬静深邃,庄重肃穆。
0925天王,通高114厘米,长方形背屏。头戴宝冠,浓眉,怒目,咧口。肩系云肩,身穿战袍,下穿战裙,腰扎宽带,脚蹬长靴,缚手绑腿,绶带飘绕身后。拱手于胸前,立于平台上。造型生动,赫赫神威,帽饰、盔甲、挂件等刻画细致入微,非常写实。
0926弟子,通高58厘米。光头,圆脑,五官刻画清晰,弯眉细眼,嘴角上翘呈微笑状。身穿圆领通肩对襟长袍,系腰带,左侧肋下有一圆角方形锁状小袋,袍袖窄长,手提一物立于方形底座上。座背刻有“正德四年邵武府泰宁县善溪官掌坊杨真保江西外男六祖施□充洞供养”。此弟子神情自然,刻画简练,笑容可掬,十分生动。
0927残造像,通高74厘米。无头,身穿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束带,胸饰璎珞,宽袖薄体,右手压左手,结跏趺坐。背后正中凿一长方形孔。
0928罗汉,通高71厘米,右侧身体缺失三分之一。头戴僧帽,五官刻畫清晰,身穿交领大衣,束腰,双手相交,左拇指卡压右袖口。脚着僧靴,善跏趺坐。背后正中凿一长方形孔。
0929罗汉,通高66厘米。头罩发巾,发巾披遮颈部。低眉垂眼,双唇紧闭,身披敷搭双肩花边袈裟.左腿支起,右腿盘着,双手叠置于左膝上支撑下巴,坐于仰覆莲束腰台座上。背后正中凿一长方形孔。
0938残造像,通高73厘米。头缺,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上束带,胸饰璎珞,肩贴结花绳带,衣袍纹饰流畅.双手结禅定印,结跏趺坐于台座上,衣摆呈垂幔状覆盖座前及两侧。背后凿一长方形孔。
0942雷公,头部缺损,残高55厘米。身穿甲衣,下着战袍。粗带束腰,微露肚子。双臂、双膝护有人头兽面铁甲,手、脚腕上饰镯。左手抓锤,右手握连鼓,作欲敲击状。脚掌如蛙足,背肩上有翼,翼尾如蝉,上阴刻蝶纹。善跏趺坐于椅座上。
0944布袋僧,残高35厘米。缺头,袒胸露腹,袈裟敞披于肩头,裟衣宽大轻薄,脐下打麻花同心结带。左手紧握布袋,右手握佛珠,交脚扶膝坐于仰覆莲束腰方座上。背后正中凿一长方形孔。此造像衣褶流畅,雕琢简练而不失生动。虽然头部缺失,仍然能够充分感受到布袋僧逍遥自在、随遇而安、欢乐快活的典型特征。
0954罗汉,残高60厘米。头、腿缺失。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背后正中凿一长方形孔。
第三类石质坚硬,外轮廓棱角分明,衣褶多以整齐、繁密概念式线条表示,刻画细致。此类造像为“本色造像”,以现实人物的形态和衣饰为本,具有明显的写实特征(见图30~图37)。
0930伏虎祖师,通高70厘米。头戴僧帽,耳处有一横结护带,内着交襟长衫,外披盘肩对襟袍衣,正中花结锁扣,双手交于袖内,右拇指卡压左袖口。足穿僧靴,善跏趺坐于方形倭角台座上。背后凿一方孔。祖师面带微笑,若有所思,生动传神。座基左侧阴刻有铭文:“五都白岚坊信士和□溪□恕男曾元昌□外同心喜揆雕装伏虎祖师,□□正德二年丁卯□。”
0935罗汉,通高72厘米。头发中分披肩,五官刻画清晰,下巴残缺。身着交襟袍衣,外披环带系袈裟,宽带束腰,双手相交于袖内,足穿僧靴,善跏趺坐于方形倭角台座上。背后凿一方孔。
0936罗汉,残高61厘米。头缺,内着交襟长衫,外披大衣,肩着云肩,宽带束腰,双手交于袖内,左拇指压卡右袖口,足穿僧靴,善跏趺坐于方形倭角台座上。背后凿一方孔。
0937罗汉,残高59厘米。头缺,身着交襟袍衣,外披环带系袈裟,宽带束腰,双手相交于袖内,足穿僧靴,善跏趺坐于方形倭角台座上。背后凿一方孔。座的右侧阴刻铭文:“二十石求□佛□,大小二尊□六十伯□原装龚公。”
0943罗汉,高70厘米。头戴披肩花边冠帽,花边宝缯下垂,身着交襟袍衣,外披环带系袈裟,宽带束腰,双手交于袖内,足穿僧靴,善跏趺坐于方形倭角台座上。背后凿一方孔。
0945罗汉,残高56厘米,头缺,内着交襟长衫,外披大衣,宽带束腰,双手相交,足穿僧靴,善跏趺坐于方形倭角台座上。背后凿一方孔。
0946残造像,残高52厘米。头缺,身穿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上束带,宽袖,施法界定印,结跏趺坐于方形倭角台座上,座残。背后凿一方孔。
0955残造像,残高60厘米。无头,身穿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上束带,胸饰璎珞,宽袖薄体,施法界定印,结跏趺坐于方形倭角台座上。背后凿一方孔。
这批造像除天王石造像为高浮雕背屏式外,其余均为单体圆雕造像。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征:
(1)体量不大,高度多为70~80厘米(残造像预测),比例适中,全身结构匀称,姿势端正,雕刻细致。
(2)造像具有汉地特点,面孔、衣着、身姿等都按汉地的审美观念、表现手法、工艺技艺雕造。在面孔的处理上更加贴近生活,世俗味更浓,且各有特点、各不相同。
(3)造像多为明中期。在第二、三类型造像的铭文中分别出现“正德二年”“正德四年”等字样,因石质和雕造风格的相似性,由此可以佐证造像的年代为明中期。
(4)除雷公、弟子外,其余造像背部均凿有方孔。方孔是用来“装藏”的,“装藏”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一个术语,指将经卷珠宝或名贵藏药等装入、封藏。装藏过程神秘而隆重,无论佛像大小、材质为何,都要请大德上师斋戒诵经后举行,装入的物件也必须经过念经、开光、点洒金露等过程,如此之后佛像才能接受供养祭拜。 三、佛道共祀的民间信仰文化
圣水岩庵石造像以菩萨、罗汉、祖师居多,由此可以看出其文化信仰以佛教文化为主。圣水岩庵历史悠久,与当地的文化信仰有很大的关系。根据《将乐县志》记载,佛教于隋末传入将乐,唐代流传广泛,明中叶为鼎盛时期。明中叶,寺院庵堂遍布各乡,境内名山名岩寺庵多为僧尼所居,且香火兴旺,佛教的影响可见一斑。在石造像铭文“正德四年邵武府泰宁县善溪官掌坊杨真保江西外男六祖施□充洞供养”中提到的泰宁县与圣水岩庵所在地将乐县相邻,这表明来圣水岩庵祭拜的佛教信徒不仅有当地的,还有来自周边的信众。这些人有着共同的信仰,他们来圣水岩庵礼佛、上香、祈福,体现了圣水岩庵信仰人群的广泛性及其影响力。
在这批石造像中还有一尊雷公坐像。雷公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司雷之神,道教奉之为施行雷法的役使神。在圣水岩庵中既有佛教造像,又有道教造像,佛教和道教同堂共祀,共受信众香火,是圣水岩庵一大现象,这现象也是当时社会民间宗教信仰文化的一个缩影。事实上,从汉魏之际道教出现及佛教传入内地开始,佛、道兩教就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同时,受到“外佛内道”[3]民间宗教的影响,广大民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和困惑时,祈求佛、玉皇大帝及地方神灵等诸神庇护,求得心灵慰藉和希冀,致使民间宗教信仰出现了一种佛道杂糅的、混合的、和谐的神仙信仰模式。这种佛道共祀、更实用的形式存于广大民众的信仰中,已然成为他们祈愿膜拜的信仰形式。
四、结束语
圣水岩庵为三明地区唯一的石窟寺庙,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菩萨、罗汉、弟子、祖师面部神态雕刻得自然,有一定的写实功夫。尽管这时候的造像已经非常接近现实中的人物,但并不与现实中的人绝对相似,神似之意亦已表达。从造像的眉目间、含蓄的微笑间透露出妙不可言的智慧和用言语无法表达的情感,传达出佛的内在精神和思想情感。它已不是单纯的审美形象的表现,而是人们丰富想象力的产物,表达了当时民众的意愿和愿望,成为了民众的精神寄托。圣水岩庵石造像有明确纪年,为明代佛造像的断代提供了标尺,对研究三明地区明代佛教传播和石雕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历经几百年的风吹雨打,饱受风霜,有的甚至已残缺不全,但仍有着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为福建省古代石雕作品中难得的文物珍品。
参考文献:
[1]张璐.陕西唐宋石窟寺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2]郜骅.杨时故里文物[M].福州:海峡书局,2013.
[3]高强.明代泰山的佛道和谐与合一[J].泰山学院学报,2015,37(5):11-14.
【关键词】圣水岩庵 石窟寺 石造像 佛道共祀
圣水岩庵位于福建省将乐县龙栖山与万全乡交界处的圣水岩景区内。据《将乐县志》记载,圣水岩庵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宋景炎二年(1277年)为信徒谢六一捐资重建。明朝时,谢六一后裔又捐资修缮,规模日渐扩大。历代信徒都顶礼膜拜,不断建造石像并运至圣水岩庵供放,以求平安,保佑子孙。因此,圣水岩庵自唐而历经宋、元、明、清,长盛不衰,成为远近闻名的宗教圣地。清末庵堂塌毁。1984年7月,经有关部门批准,将圣水岩庵存留的石造像移至三明市博物馆收藏。本文就圣水岩庵建筑、石造像及文化内涵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圣水岩庵建筑风格及研究价值
圣水岩庵地处海拔1551米的断崖处,是利用崖壁的自然走向打造而成的石窟类寺庙建筑(见图1)。圣水岩庵由空坪和石窟组成。石窟面阔7.5米,进深4米,呈长方形。石门、石壁、石瓦等均采用花岗岩材料修建,为石拱无梁建筑(见图2)。
圣水岩庵以佛像殿堂为主体,中间摆放佛像(已丢失)、左右菩萨、罗汉、弟子,两侧有地藏菩萨、天王等,石壁浅浮雕佛教故事,中间还有石供桌、石香爐、石花瓶、石塔等摆设。面积不大,但题材丰富。目前收藏在馆内的建筑构件及佛具有12件(见图3~图13)。
0947石塔,通高53厘米。仿楼阁样式,塔身六角形,五层,出檐,每层六个面均设有佛龛,塔基、塔刹缺失。
0948方形石香炉,高26厘米。长方形,直口,微束腰,内空至中部,外壁中部一道凸弦纹,实心平底。
0950石瓶,高34厘米。方形唇口,长颈,贯耳,鼓腹,高圈足外撇。
0952长方形石香炉,高28厘米。长方形,直口,深腹,腹部微鼓,高足。
0953石井圈,高31厘米。圆柱形,中部微鼓,中空。井口刻有铭文“时大明景泰七年癸卯□□佛佑□□制造祈保合家□□吉光”。
0949六角石香炉,高19厘米。六边形,直口,折腹,直胫,撇足。口沿双弦纹,上腹开光卷草纹,下腹莲瓣纹,足部覆莲瓣纹。
0923石匾,长77~90厘米,残。长方形,横式,四边雕刻莲瓣纹。中间阴刻楷体“龙须圣境”四字。石匾题有“大明正德十二年岁次丁丑月建乙丑甲申良旦戊辰吉时立”。落款四列铭文,模糊不清。
0939双狮戏球石刻板,长84厘米。长方形,倭角开光内刻有双狮戏球纹。背面光素无纹。
0940麟凤呈祥石刻板,长84厘米。长方形,倭角开光内刻有麟凤呈祥纹。背面光素无纹。
0941缠枝花卉石刻板,长84厘米。长方形,倭角开光内刻有缠枝花卉纹。背面光素无纹。
0951石正吻,2件,宽52厘米。龙头鱼身,龙嘴咬住正脊,鱼身冲天,鱼尾卷曲。它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装饰。
圣水岩庵除具有石窟寺建筑形制的特点外,一些同时期木构建筑的营造手法也有所运用。如正吻件是中国古建筑中正脊左右两端与垂脊之间的重要装饰构件,龙头鱼身,龙嘴张开吞着屋脊,鱼尾冲着青天,除装饰作用外还赋予了灭火消灾的寓意,被广泛运用于南北方各类建筑上。在圣水岩庵这批建筑构件中有一对石正吻,说明木构建筑装饰手法在石窟建筑中被运用,由此也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石窟寺这种外来建筑形式的改造和汉化[1]。
圣水岩庵是三明市目前仅存的石窟类寺庙建筑,它在选址、构成、布局等方面有着典型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为研究福建石窟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2]。
二、石造像种类及其特征
造像用于佛事活动以及表达捐建人的虔诚信仰。在圣水岩庵这批石造像中,有菩萨、罗汉、弟子、天王、雷公等25件,根据石质和雕造风格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石质较硬,外轮廓简练而具有整体感,衣褶寥寥数笔,细节刻画集中在五官。通过五官的喜、怒、哀、乐展露人物性格,让观者从表相中看到内在的思想和灵魂(见图14~图19)。
0921罗汉,通高80厘米。头戴僧帽,帽巾披背。面相方圆丰润,宽额,弯眉,眉正中一白毫,眼微启,嘴角上翘,呈微笑状。身穿交领大衣,外披袈裟,袈裟一角在左胸前用一环穿绕,双手相交袖内放至膝上。脚穿僧靴,善跏趺坐。背后正中凿一长方形孔。
0922罗汉,通高86厘米。头戴僧帽,帽耳长披至肩头。面相方圆丰润,宽额,弯眉,眉正中一白毫,眼微启,厚唇。身穿交领大衣,外披袈裟,袈裟一角在左胸前用一环穿绕,双手相交袖内拱于胸前。脚着僧靴,善跏趺坐。背后正中凿一长方形孔。
0931罗汉,通高81厘米。头戴僧帽,帽巾披背。面相方圆丰润,宽额,弯眉,眼微启,嘴角上翘。身穿交领大衣,外披袈裟,袈裟一角在左胸前用一环穿绕,双手相交袖内放置膝上。脚着僧靴,善跏趺坐。背后正中凿一长方形孔。
0932罗汉,通高80厘米。头戴僧帽,帽耳长披至肩头。面相方圆丰润,宽额,弯眉,眼微启,嘴紧闭。身穿交领大衣,外披袈裟,袈裟一角在左胸前用一环穿绕,双手相交袖内放置膝头上。脚着僧靴,善跏趺坐。背后正中凿一长方形孔。
0933罗汉,通高80厘米。头戴僧帽,帽耳紧贴两颊,额头结一圈绳。脸瘦长,弯眉,眼下垂,嘴角向下,微呈苦相。身穿交领大衣,肩披披巾,双手相交拱于胸前。脚着僧靴,善跏趺坐。背后正中凿一长方形孔。
0934罗汉,通高78厘米。头戴僧帽,帽巾披肩。面相方圆丰润,宽额,弯眉,眼微启,嘴角上翘,呈微笑状。身穿交领大衣,外披袈裟,袈裟一角在左胸前用一环穿绕,双手相交袖内放置膝头上。脚着僧靴,善跏趺坐。背后正中凿一长方形孔。 第二类石质较松,不同程度地出现风化现象。此类造像外轮廓线依形态而曲折变化,线条繁复,刻画细腻流畅,形象生动,具有明中期的细腻雕造特点(见图20~图29)。
0924观音菩萨,通高86厘米。头戴尖顶花蔓宝冠,冠中一趺坐化佛。头部微俯,双目似闭还开,若有所思。宽袍长裙,珠钿盛饰,衣袍纹饰流畅,双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台座上,衣摆呈垂幔状覆盖座前及两侧。背后正中凿一长方形孔。此造像恬静深邃,庄重肃穆。
0925天王,通高114厘米,长方形背屏。头戴宝冠,浓眉,怒目,咧口。肩系云肩,身穿战袍,下穿战裙,腰扎宽带,脚蹬长靴,缚手绑腿,绶带飘绕身后。拱手于胸前,立于平台上。造型生动,赫赫神威,帽饰、盔甲、挂件等刻画细致入微,非常写实。
0926弟子,通高58厘米。光头,圆脑,五官刻画清晰,弯眉细眼,嘴角上翘呈微笑状。身穿圆领通肩对襟长袍,系腰带,左侧肋下有一圆角方形锁状小袋,袍袖窄长,手提一物立于方形底座上。座背刻有“正德四年邵武府泰宁县善溪官掌坊杨真保江西外男六祖施□充洞供养”。此弟子神情自然,刻画简练,笑容可掬,十分生动。
0927残造像,通高74厘米。无头,身穿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束带,胸饰璎珞,宽袖薄体,右手压左手,结跏趺坐。背后正中凿一长方形孔。
0928罗汉,通高71厘米,右侧身体缺失三分之一。头戴僧帽,五官刻畫清晰,身穿交领大衣,束腰,双手相交,左拇指卡压右袖口。脚着僧靴,善跏趺坐。背后正中凿一长方形孔。
0929罗汉,通高66厘米。头罩发巾,发巾披遮颈部。低眉垂眼,双唇紧闭,身披敷搭双肩花边袈裟.左腿支起,右腿盘着,双手叠置于左膝上支撑下巴,坐于仰覆莲束腰台座上。背后正中凿一长方形孔。
0938残造像,通高73厘米。头缺,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上束带,胸饰璎珞,肩贴结花绳带,衣袍纹饰流畅.双手结禅定印,结跏趺坐于台座上,衣摆呈垂幔状覆盖座前及两侧。背后凿一长方形孔。
0942雷公,头部缺损,残高55厘米。身穿甲衣,下着战袍。粗带束腰,微露肚子。双臂、双膝护有人头兽面铁甲,手、脚腕上饰镯。左手抓锤,右手握连鼓,作欲敲击状。脚掌如蛙足,背肩上有翼,翼尾如蝉,上阴刻蝶纹。善跏趺坐于椅座上。
0944布袋僧,残高35厘米。缺头,袒胸露腹,袈裟敞披于肩头,裟衣宽大轻薄,脐下打麻花同心结带。左手紧握布袋,右手握佛珠,交脚扶膝坐于仰覆莲束腰方座上。背后正中凿一长方形孔。此造像衣褶流畅,雕琢简练而不失生动。虽然头部缺失,仍然能够充分感受到布袋僧逍遥自在、随遇而安、欢乐快活的典型特征。
0954罗汉,残高60厘米。头、腿缺失。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背后正中凿一长方形孔。
第三类石质坚硬,外轮廓棱角分明,衣褶多以整齐、繁密概念式线条表示,刻画细致。此类造像为“本色造像”,以现实人物的形态和衣饰为本,具有明显的写实特征(见图30~图37)。
0930伏虎祖师,通高70厘米。头戴僧帽,耳处有一横结护带,内着交襟长衫,外披盘肩对襟袍衣,正中花结锁扣,双手交于袖内,右拇指卡压左袖口。足穿僧靴,善跏趺坐于方形倭角台座上。背后凿一方孔。祖师面带微笑,若有所思,生动传神。座基左侧阴刻有铭文:“五都白岚坊信士和□溪□恕男曾元昌□外同心喜揆雕装伏虎祖师,□□正德二年丁卯□。”
0935罗汉,通高72厘米。头发中分披肩,五官刻画清晰,下巴残缺。身着交襟袍衣,外披环带系袈裟,宽带束腰,双手相交于袖内,足穿僧靴,善跏趺坐于方形倭角台座上。背后凿一方孔。
0936罗汉,残高61厘米。头缺,内着交襟长衫,外披大衣,肩着云肩,宽带束腰,双手交于袖内,左拇指压卡右袖口,足穿僧靴,善跏趺坐于方形倭角台座上。背后凿一方孔。
0937罗汉,残高59厘米。头缺,身着交襟袍衣,外披环带系袈裟,宽带束腰,双手相交于袖内,足穿僧靴,善跏趺坐于方形倭角台座上。背后凿一方孔。座的右侧阴刻铭文:“二十石求□佛□,大小二尊□六十伯□原装龚公。”
0943罗汉,高70厘米。头戴披肩花边冠帽,花边宝缯下垂,身着交襟袍衣,外披环带系袈裟,宽带束腰,双手交于袖内,足穿僧靴,善跏趺坐于方形倭角台座上。背后凿一方孔。
0945罗汉,残高56厘米,头缺,内着交襟长衫,外披大衣,宽带束腰,双手相交,足穿僧靴,善跏趺坐于方形倭角台座上。背后凿一方孔。
0946残造像,残高52厘米。头缺,身穿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上束带,宽袖,施法界定印,结跏趺坐于方形倭角台座上,座残。背后凿一方孔。
0955残造像,残高60厘米。无头,身穿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上束带,胸饰璎珞,宽袖薄体,施法界定印,结跏趺坐于方形倭角台座上。背后凿一方孔。
这批造像除天王石造像为高浮雕背屏式外,其余均为单体圆雕造像。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征:
(1)体量不大,高度多为70~80厘米(残造像预测),比例适中,全身结构匀称,姿势端正,雕刻细致。
(2)造像具有汉地特点,面孔、衣着、身姿等都按汉地的审美观念、表现手法、工艺技艺雕造。在面孔的处理上更加贴近生活,世俗味更浓,且各有特点、各不相同。
(3)造像多为明中期。在第二、三类型造像的铭文中分别出现“正德二年”“正德四年”等字样,因石质和雕造风格的相似性,由此可以佐证造像的年代为明中期。
(4)除雷公、弟子外,其余造像背部均凿有方孔。方孔是用来“装藏”的,“装藏”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一个术语,指将经卷珠宝或名贵藏药等装入、封藏。装藏过程神秘而隆重,无论佛像大小、材质为何,都要请大德上师斋戒诵经后举行,装入的物件也必须经过念经、开光、点洒金露等过程,如此之后佛像才能接受供养祭拜。 三、佛道共祀的民间信仰文化
圣水岩庵石造像以菩萨、罗汉、祖师居多,由此可以看出其文化信仰以佛教文化为主。圣水岩庵历史悠久,与当地的文化信仰有很大的关系。根据《将乐县志》记载,佛教于隋末传入将乐,唐代流传广泛,明中叶为鼎盛时期。明中叶,寺院庵堂遍布各乡,境内名山名岩寺庵多为僧尼所居,且香火兴旺,佛教的影响可见一斑。在石造像铭文“正德四年邵武府泰宁县善溪官掌坊杨真保江西外男六祖施□充洞供养”中提到的泰宁县与圣水岩庵所在地将乐县相邻,这表明来圣水岩庵祭拜的佛教信徒不仅有当地的,还有来自周边的信众。这些人有着共同的信仰,他们来圣水岩庵礼佛、上香、祈福,体现了圣水岩庵信仰人群的广泛性及其影响力。
在这批石造像中还有一尊雷公坐像。雷公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司雷之神,道教奉之为施行雷法的役使神。在圣水岩庵中既有佛教造像,又有道教造像,佛教和道教同堂共祀,共受信众香火,是圣水岩庵一大现象,这现象也是当时社会民间宗教信仰文化的一个缩影。事实上,从汉魏之际道教出现及佛教传入内地开始,佛、道兩教就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同时,受到“外佛内道”[3]民间宗教的影响,广大民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和困惑时,祈求佛、玉皇大帝及地方神灵等诸神庇护,求得心灵慰藉和希冀,致使民间宗教信仰出现了一种佛道杂糅的、混合的、和谐的神仙信仰模式。这种佛道共祀、更实用的形式存于广大民众的信仰中,已然成为他们祈愿膜拜的信仰形式。
四、结束语
圣水岩庵为三明地区唯一的石窟寺庙,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菩萨、罗汉、弟子、祖师面部神态雕刻得自然,有一定的写实功夫。尽管这时候的造像已经非常接近现实中的人物,但并不与现实中的人绝对相似,神似之意亦已表达。从造像的眉目间、含蓄的微笑间透露出妙不可言的智慧和用言语无法表达的情感,传达出佛的内在精神和思想情感。它已不是单纯的审美形象的表现,而是人们丰富想象力的产物,表达了当时民众的意愿和愿望,成为了民众的精神寄托。圣水岩庵石造像有明确纪年,为明代佛造像的断代提供了标尺,对研究三明地区明代佛教传播和石雕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历经几百年的风吹雨打,饱受风霜,有的甚至已残缺不全,但仍有着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为福建省古代石雕作品中难得的文物珍品。
参考文献:
[1]张璐.陕西唐宋石窟寺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2]郜骅.杨时故里文物[M].福州:海峡书局,2013.
[3]高强.明代泰山的佛道和谐与合一[J].泰山学院学报,2015,37(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