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物理课堂在生成中绽放精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vy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每一节课都有可能产生生成性的问题。老师如何发挥教学机智,变生成性的问题为有用的课堂资源,使物理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呢?本文主要从“意外”不可避免,善于利用“意外”,使课堂变得精彩,用机智处理好“意外”等方面阐释如何处理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精彩、有效。
  关键词: 物理教学 生成性问题 意外
  每个老师总希望在上课的时候,能顺顺当当按照自己备课的程序进行,也希望学生能在热热闹闹的学习后,得到深深刻刻的知识。然而新课程教学具有开放性,不确定的因素时常出现。新课改要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后,就会出现很多节外生枝的生成性问题。假如老师能发挥教学机智,使生成性问题转为有效的教学资源,那么物理课堂会变得更加精彩。
  一、“意外”不可避免
  每一节物理课,都可能出现“意外”的现象,即使老师备课再充分,也可能出现预料之外的事,这就要求老师发挥创造性,机智地处理好这些“意外”现象,处理得好,教学效果可能比预想的好,课堂会十分精彩;假如处理得不好,就会使课堂黯然失色。比如,某一位老师在教学温度测量的时候,按照预先的备课先请一个学生上来做个小实验:讲台上放两只烧杯,一只烧杯里放的是温水,另一只放的是冰水,请学生将左右手的中指各放在烧杯的水中,大约一分钟。然后问这位学生:你的两只手指感觉是不是一样?老师本来希望学生说出一只手指感觉温暖,另一只手指感觉比较冷。可那位学生说:没有什么感觉?这使得老师颇为尴尬。老师接着问学生:怎么没有感觉呢?那位学生说:手指都麻掉了啊。这一回答引来了全班学生的大笑,老师显得有些窘迫。我们不妨分析一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首先,要弄清楚学生两指手指没有什么感觉的原因:时间有点长。
  其次,要弄清楚产生这一窘态的原因是什么。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只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没有重视学生的感受。假如让学生实验的时间短些,几秒钟就行了,那么就不会发生这一现象了。
  再次,没有处理好突如其来的问题。假如老师自我批评一下:是我不好,让你的手指放的时间长了,麻木了。换一个学生再做一下,可能不会出现那么尴尬的场面了。
  从上面简单的分析可知,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设计,还要设身处地地想想,学生在这一教学过程可能出现哪些预想不到的情况,从而使自己有处理的预案。
  二、善于利用“意外”,使课堂变得精彩
  一堂课好还是不好,不能只看学生记住了多少知识点,而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老师只有时刻惦记学生的发展,上课才有激情,课堂才会精彩。能不能处理好课堂上的“意外”现象,能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就要看生成性的问题处理得好不好。教学实践表明,生成性的问题常常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是精彩课堂必不可少的“猛料”。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适当地加以应用,使课堂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1.为“意外”的出现创设教学情境。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主宰课堂,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听从老师安排。这种严肃的课堂,确实很少出现意外现象,但初中学生的朝气被压抑了,他们的思维被严重束缚了。新课程教学重视学生的发展,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思维只有在轻松的学习环境里才能发展。因此,老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敢说、敢想、敢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不怕出现各种“意外”,为了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师就应该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异想天开,尽力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具体的教学中,甚至设计“意外”的产生。比如,某一个老师在进行平面镜成像教学的时候,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在某个玻璃烧杯中“点燃”了一个小蜡烛,然后用嘴吹灭它,可是无法吹灭;又用水浇它,火焰还是没有熄灭。学生惊呆了。此时,老师将整个实验的装置转动过来,学生发现原来看见的蜡烛只是镜子里的像。从而更积极地探索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2.将“意外”变成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意外在不经意中产生了,想挡住都难。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有教学艺术的老师,应该善于随机应变,变意外为有用的教学资源。比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规律的时候,老师将烧杯、水、筷子分发给每一个学生,希望学生先做一下关于筷子在水中“弯折”的实验,可是有一个很调皮的学生把中指插进了水中。此时虽然老师可以批评他,但会打击他的学习积极性。最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老师可以号召全部学生模仿他,看看手指在水中是不是能伸直。这样,不仅增强了小实验的趣味性,还变相鼓励了这个学生,激励他努力学习,调动他学习的积极性。
  三、用机智处理好“意外”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遇到生成性的问题,首先不要惊慌,看看能不能顺水推舟地将它转化为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假如老师一时不能作出判断,也要冷静下来,先重复一下学生的问题,然后表扬一下学生,夸奖他能发现与众不同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赢得思考时间。假如老师能让它变为教学资源,就要对它的价值进行挖掘,并及时调整自己原有的教学设计。如果生成性的问题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与本课的教学重点没有关系,那么,老师应该尽力弱化它的作用;如果它是学生的兴趣点,引发了全班学生的关注,而且与本课的主题有直接的关系,就应该随机应变,对它进行合理的运用。
  有些生成性的问题,老师可能无法解决,这也是正常的,不要有什么遗憾,老师应该勇敢地面对,直白地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有些难度,我们一起利用课后时间研究好吗?这样,不会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相反,学生会尊敬老师,尊敬老师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总之,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开放的、生动的,各种意外情况是随时可能产生的,老师要刻苦钻研教法,平时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有更强的能力处理好各种生成性的问题,才能使课堂教学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冯莉主编.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新华出版社.
  [3]周仿松.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学习,2010.
其他文献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微型、廉价的传感器节点组成,能够协作的完成感知、计算、发送被监测区域对象的信息。无线传感器网络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顾名思义是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院校,而非培养理论性人才的地方。物理作为高职院校的文化基础课,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而传统的高职物理教学大纲注重的是物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是大学物理的简单浓缩和简化,偏重理论教学,严重脱离了高职院校“培养一线高技术人才”的教学宗旨。所以,高职物理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院在机电工程系进行了试点,停开了物理理论课,将物理实验与理论课进行整
高中物理难学,不仅学生常常这么说,老师们也有同感。高中物理真的“难学”吗?如何才能学好高中物理呢?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发展阶段,不可能一次性把握教学活动的本质,因此,应坚持反思性学习,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有反思意识,改变传统观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进一步为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创造条件。反思性学习对高中物理教学与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反思性学习谈谈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许多方面带来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在先前的基础上对专业能力进行新的学习和扩充。  我对100名高二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下表:  从上表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物理在学生心中的重视程度和它的难度,物理老师要接受的挑战还有很多,要在教育观念、教学习惯、教学情景、知识储备、信息技术、学习方式等方面加强自身专业能力以适应新课程的改革和学生的需要。  一、课改
高中物理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有深厚的数学功底,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立体感和抽象思维能力。物理考试大纲明确要求考生具备“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物理解题中常用的数学方法有图像法、微元法、递推归纳法、极限法等。  一、图像法  高中物理学习涉及大量的图像问题,从力学到电学、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高三物理复习中,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的问题是重点内容。其中有一类最小面积的问题,这类问题的规律性很强,本文作一归纳,供大家参考。  已知带电粒子的进、出磁场的方向,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圆的圆心在以进出磁场方向夹角的角分线上。由已知条件求轨迹圆半径并在对角线上确定位置,画出运动轨迹,就可以确定磁场的最小面积。下面我就以几道典型题验证这个思路。  例题1.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
微波波段以频带宽,信息容量大而著称,而几乎所有的微波设备都需要微波滤波器。微带滤波器因其低成本、易制作、小尺寸的优点广泛用于射频和微波电路中。每个双模谐振器都相当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