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的飞翔插上理想的翅膀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要使课堂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教师可以巧妙的应用多元情景化教学策略,以多样化的导入为引子,以灵活的点拨为途径,在教师的鼓励和赞许中使学生倍增学习的动力,从而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索、合作,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教学策略、英语学习、教学评价
  
  不论人们凭直觉判断或评估人的天资,还是定量化的衡量人的智力,许多被认为是智商高的人,在步入成年后未必有建树;相反有些被认为是智商低的人,却取得了很大成就。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胡一舟,20岁的他智商只有30左右,然而他在乐团的熏陶下,经过自己的努力钻研,终于能够挥舞指挥棒,指挥一个交响乐团;漫画家蔡志忠从小迷上画漫画,荒疏了中学的功课,但他最后创办了自己的“卡通公司”成了有影响的漫画家。这些事例有力的抨击了传统的以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为核心的智力理论,说明了其存在局限性。于是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于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产生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同时指出:智能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智能可分为:语言、节奏、数理、空间、运动、内省、人际关系、自然观察者智能等八种。同时认为这些智能是发展的,是可以培养的,而且在许多方面可以达到比较高的水平。这就给那些在传统智力理论看来没有优势的人带来一种喜悦,一种激动,一种希望。同时它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多种潜能,要认识到“人人有才”“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天才”,增强了我们转化培养学生的信心。因此,如何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能优势,挖掘智能潜力,满足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是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作为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给学生提供展示欣赏自我的舞台
  
  教学方式融合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合理、有效的方式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1.每周利用一节课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在广泛涉猎中激发他们英语学习兴趣。2.每周安排一节活动课,内容由学生们自己选择,辩论、短话剧表演、讲小故事、美文欣赏等。通过我的指导,使许多同学在表演中,为自己赢得掌声。既学得了丰富的知识,又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通过这一节课,我也发现了有些同学优秀的组织能力,有些同学潜在的表演才能,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鼓励、帮助、提携使他们的优势智能得以充分的发展。其中有位同学,特讨厌学英语,一上英语课就打瞌睡,我让他和其他同学共同表演英语短剧。他的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从那以后,他慢慢喜欢上了英语。在我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他的英语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他的表演的优势智能带动了英语语言学习的弱势智能。
  
  二、为学生设计完善自我的过程
  
  我尝试在课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1.在课堂导入以“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我运用多元情境化教学策略,从学生爱听的故事导入,从人人关注的环境导入,从直观的动画片导入,从动人的音乐导入,使教学内容一下就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智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愉悦情趣之中学习英语。正如柏拉图所说:“通过愉悦的心灵来教导学生学习,则可能更确切的发现每个人的才能倾向。”的确,这样的导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的视觉智能、语言智能和听觉音乐智能都得到了良好的开发。实践证明多元导入——这一多元情境化教学策略能有效的实现课堂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环节使学生基本可以掌握教学目标。2.在合作中进一步发掘学生的潜能。我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七个尽量”,即问题尽量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尽量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内容尽量由学生自己去开掘、规律尽量由学生自己去掌握、收获尽量由学生自己去运用、学法尽量由学生自己去创造、能力尽量由学生自己去发展。然后采用教师指导、引领、答疑解惑;小组讨论或者合作,共同完成某一活动任务;或者让学生在互助中进一步完成教育教学目标。3.老师充当好观察者,发现和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即时的表扬和鼓励,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三、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评价
  
  教育不能仅仅追求升学率,而应让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育塑造的不能是高分低能的人,而应是一个个有个性鲜明的、活生生的、充满灵气的人。社会需要不同类型的优秀人才,一个明智的社会不仅要鼓励学者型人才,也应鼓励“砖匠”。过去学校采用考试成绩来衡量、评价所有的学生,它不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能差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因此,我尝试采用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编制了“课堂活动评价表”,对个体学生或小组的课堂活动进行适当的纪录。使学生在评价中看到“自我”,并在时间发展的过程中给“自我”找到正确的定位,超越过去达到不断创新的目标,发挥评价标准永恒的激励功能。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各个方面所表现的创造力,识别学生多元的创新潜能,并加以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和培养。以尊重学生灵动的个性、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为出发点,积极为学生展示个体潜能搭建平台,使每一个学生在快乐中学得各方面的知识与多种技能,为他们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岐山县第二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课题。只要注重让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学习,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探讨,学会说理,多加强训练,多措并举,就会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 数学 学生 能力 培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课题,也是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