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宇宙来说,人的生命渺小如尘埃,转瞬间,又将灰飞烟灭,然而我们却终其一生的不断寻求生命的价值,在不断上升中求得永恒的存在。向死而生,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提出的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以“死”的概念来激发人们内在一切积极的生命活力,抑制人性中的贪恋欲望,从而使“生”更有意义。这正是此次创作结果想要到达的意义层面。然而对舞蹈本身来说,作为编导更想用肢体动作传达出更多更真实的生命触动。这也是舞蹈编导将用尽一生背负的使命。
舞蹈《上升》,选择了一个藏族女子的形象,是源于天葬这种藏族传统的丧葬方式,人死之后,将躯体喂食秃鹫,寓意为人的灵魂在转世之前的最后一次善行(布施)。于是我们将心目中最干净、纯洁的灵魂幻化作一位身着白色上衣,红色裙子的藏族女子。
作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时空来结构,在现实和幻象中交替,整个创作力求真实、美丽,但又要摒棄浅薄的直白叙述。舞台正中偏后位置在舞蹈的前后部分各出现了一次的黄色圆形区域,用来当作一个虚幻的空间,当女子第一次进入时,先围绕着它做逆时针行走,不时的用手尝试触摸,却又害怕的赶紧收回,最终她无奈的躺了进去。当她起身时反映出对生的欲望及对死的恐惧,这个圆形虚幻空间在接下来的舞动中消失。
当它再次出现的时候,已是作品的结尾部分,女子在一条线上一连贯的旋转停止的时候,位置还是舞台中间偏后,圆形虚幻空间在女子停止的地方同时出现,仿佛是女子义无反顾地进入其中。这次她微笑着躺下去,再起身时,在圆型区域的中心向上伸手,逐渐的转动起来,白色的光束从上至下散落在她的身上,黄色灯光逐渐褪去,仿佛她已经褪去肉身只剩下洁白的灵魂。
这两次圆形空间的出现,代表了同一种事物,但两次进入的意义却完全不同。女子在前后两次进入时不同的情绪表达及态度中,完成了精神上的升华。事实上,在第一次黄色圆形区域出现的时候,我们有担心观众不知道在干嘛,可能心中会出现疑问这代表了什么,也或者带着疑问看下去,人们就逐渐明白,甚至有自己的想象。但也或者人们就此倦怠而不再专注。创作的每一场安排也是赌注。
作品的结构定下之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编动作。既然我们身在四川,必然要立足于四川地区的藏族民间舞蹈进行编创。这里的藏族民间舞蹈有着其独有的风格特征,巴塘弦子、真达锅庄、嘉绒大小锅庄等各舞种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具特色的风格动律特征,例如巴塘弦子里“让腰”的特点,以中段为轴,从腰部的让身而形成的“S”形空间线路,进而形成丰富的舞动韵律感;再例如真达锅庄中在“半蹲”形态下脚下急速的碎踏加以上身门平圆路径的“S”形舞动方式,都与众所周知的传统藏族民间舞蹈有着截然不同的韵律特征。但是这些舞动方式却不能直接拿来,而是要依据作品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及心境,进行创新和改编。在民间舞蹈编创把握“变”与“不变”的时代命题中,坚守作品创作的题材和立意。在这里,例如将“让腰”的动作形成的“S”形空间路线产生的迂回的意味,与作品中人物心理上的退缩、犹豫不决,再迎难而上等变化联系在一起进行动作的再开发编创;而在半蹲状态下脚的急速碎踏及上身的门平圆路径又能和人急于达到某种心愿时那种迫切感相吻合,从而进行动作的再开发编创。另外,作品动作的另一来源,是依据于对真实生活的观察,将生活动作舞蹈化,“藏族化”。例如舞蹈的开始,女子背朝观众站立,屈膝弯腰,手扶后背两侧,这个体态在生活中代表了沉重,随着音乐起女子双手慢慢伸向天空,在最高点双手坠落下来回到后背两侧,这个时候加上藏族舞蹈的颤膝,整个身体呈现出的颤抖既有一种无奈感,也像在做一个深深的叹息;再例如我们需要身体呈现出像胃难受时的呕吐的动律,随着上身的曲线摆动顺势把双手抛向上方,再将身体落到半蹲的高度,这时就要强调藏族舞蹈的三道弯体态等诸如此类的生活动作,还比如模仿人真实快要死亡时急促的呼吸,高高耸起的肋骨,深陷的小腹,这些都要在动作编排上再提炼,使其舞蹈化,甚至“藏族化”,这样才会使作品既要明确创作意象,又要把握民间舞蹈的原味性。在动作形式上努力寻找更合适、更精准的舞蹈语汇,将民间舞素材进行现代性的改良,严格把握作品和风格的准确性,打破传统民间舞蹈的主题小于素材的形式,讲究每一个动作素材的表达,是我们在动作编创环节想要到达的目标。
时代在向前发展,生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永恒的命题,死却是一团大迷雾,但有两件事情是明确的:其一,我们总有一天会死;其二,我们不知何时或如何死。因此,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不知道何时会死,而我们就把它当做借口,延迟对死亡的正视。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么醉生梦死,都是依循既有的模式而活着,生活节奏如此紧张,使我们没有时间想到死亡。濒临死亡,结果手足无措。此作品以一个藏族女子为表现主体,以生死为主题,通过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呈现当代社会人对生的渴望和诉求,也希望此作品能引导人们开始反思现状,迈向新的旅途,在不断上升中寻求永恒的存在。
舞蹈《上升》,选择了一个藏族女子的形象,是源于天葬这种藏族传统的丧葬方式,人死之后,将躯体喂食秃鹫,寓意为人的灵魂在转世之前的最后一次善行(布施)。于是我们将心目中最干净、纯洁的灵魂幻化作一位身着白色上衣,红色裙子的藏族女子。
作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时空来结构,在现实和幻象中交替,整个创作力求真实、美丽,但又要摒棄浅薄的直白叙述。舞台正中偏后位置在舞蹈的前后部分各出现了一次的黄色圆形区域,用来当作一个虚幻的空间,当女子第一次进入时,先围绕着它做逆时针行走,不时的用手尝试触摸,却又害怕的赶紧收回,最终她无奈的躺了进去。当她起身时反映出对生的欲望及对死的恐惧,这个圆形虚幻空间在接下来的舞动中消失。
当它再次出现的时候,已是作品的结尾部分,女子在一条线上一连贯的旋转停止的时候,位置还是舞台中间偏后,圆形虚幻空间在女子停止的地方同时出现,仿佛是女子义无反顾地进入其中。这次她微笑着躺下去,再起身时,在圆型区域的中心向上伸手,逐渐的转动起来,白色的光束从上至下散落在她的身上,黄色灯光逐渐褪去,仿佛她已经褪去肉身只剩下洁白的灵魂。
这两次圆形空间的出现,代表了同一种事物,但两次进入的意义却完全不同。女子在前后两次进入时不同的情绪表达及态度中,完成了精神上的升华。事实上,在第一次黄色圆形区域出现的时候,我们有担心观众不知道在干嘛,可能心中会出现疑问这代表了什么,也或者带着疑问看下去,人们就逐渐明白,甚至有自己的想象。但也或者人们就此倦怠而不再专注。创作的每一场安排也是赌注。
作品的结构定下之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编动作。既然我们身在四川,必然要立足于四川地区的藏族民间舞蹈进行编创。这里的藏族民间舞蹈有着其独有的风格特征,巴塘弦子、真达锅庄、嘉绒大小锅庄等各舞种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具特色的风格动律特征,例如巴塘弦子里“让腰”的特点,以中段为轴,从腰部的让身而形成的“S”形空间线路,进而形成丰富的舞动韵律感;再例如真达锅庄中在“半蹲”形态下脚下急速的碎踏加以上身门平圆路径的“S”形舞动方式,都与众所周知的传统藏族民间舞蹈有着截然不同的韵律特征。但是这些舞动方式却不能直接拿来,而是要依据作品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及心境,进行创新和改编。在民间舞蹈编创把握“变”与“不变”的时代命题中,坚守作品创作的题材和立意。在这里,例如将“让腰”的动作形成的“S”形空间路线产生的迂回的意味,与作品中人物心理上的退缩、犹豫不决,再迎难而上等变化联系在一起进行动作的再开发编创;而在半蹲状态下脚的急速碎踏及上身的门平圆路径又能和人急于达到某种心愿时那种迫切感相吻合,从而进行动作的再开发编创。另外,作品动作的另一来源,是依据于对真实生活的观察,将生活动作舞蹈化,“藏族化”。例如舞蹈的开始,女子背朝观众站立,屈膝弯腰,手扶后背两侧,这个体态在生活中代表了沉重,随着音乐起女子双手慢慢伸向天空,在最高点双手坠落下来回到后背两侧,这个时候加上藏族舞蹈的颤膝,整个身体呈现出的颤抖既有一种无奈感,也像在做一个深深的叹息;再例如我们需要身体呈现出像胃难受时的呕吐的动律,随着上身的曲线摆动顺势把双手抛向上方,再将身体落到半蹲的高度,这时就要强调藏族舞蹈的三道弯体态等诸如此类的生活动作,还比如模仿人真实快要死亡时急促的呼吸,高高耸起的肋骨,深陷的小腹,这些都要在动作编排上再提炼,使其舞蹈化,甚至“藏族化”,这样才会使作品既要明确创作意象,又要把握民间舞蹈的原味性。在动作形式上努力寻找更合适、更精准的舞蹈语汇,将民间舞素材进行现代性的改良,严格把握作品和风格的准确性,打破传统民间舞蹈的主题小于素材的形式,讲究每一个动作素材的表达,是我们在动作编创环节想要到达的目标。
时代在向前发展,生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永恒的命题,死却是一团大迷雾,但有两件事情是明确的:其一,我们总有一天会死;其二,我们不知何时或如何死。因此,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不知道何时会死,而我们就把它当做借口,延迟对死亡的正视。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么醉生梦死,都是依循既有的模式而活着,生活节奏如此紧张,使我们没有时间想到死亡。濒临死亡,结果手足无措。此作品以一个藏族女子为表现主体,以生死为主题,通过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呈现当代社会人对生的渴望和诉求,也希望此作品能引导人们开始反思现状,迈向新的旅途,在不断上升中寻求永恒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