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审美意味探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and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恨歌》研究者众多,褒贬不一。而我却执着于帝妃爱情理想的审美建构,从审美的角度入手,寻求新的探索途径,一种难能可贵的真情“求而不得”,文本透析着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惺惺相惜,白居易对这段刻骨的爱情给予高度评价甚至同情,读者潸然,泪眼婆娑,感人肺腑。所以本文从审美意味入手,探究作者创作的审美状态和文本的叙事审美意味。
  关键词:《长恨歌》;审美理想;叙事意味
  作者简介:王佳(1987-),女,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2015级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2139(2017)-06-0-01
  白居易生活在唐代这样诗的国度,无疑会承袭前代诗歌的精粹,尤其是《诗经》,他弘扬《诗经》的“美刺”精神,反映现实并干预现实。在美学领域,他极力推崇《诗经》,彪炳“六义”,归结为“美刺兴比”,将美刺的具体内容结为“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白居易将实现诗歌美刺作用的关键归之于真。即事真,意诚,“尚质抑淫”“著诚去伪”。诚然,诗的美刺作用说到底是借助于诗的审美功能来实现的,正如《长恨歌》中白居易的美刺更倾向于泄导人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玄宗与杨贵妃浓厚的、深沉的、撕心裂肺的、望穿秋水的穿越时空的爱恋,表面“长恨”,实则“长恋”。创作《长恨歌》时,白居易已经进入了审美状态,通过诗歌这种文体而进行的审美创作和审美表达就水到渠成、使得文本脱颖而出。
  一、《长恨歌》创作的美学意义
  《毛诗序》中,提到“诗言志”、“主文而谲谏”。这与中国的意象思维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古代,含蓄、委婉成了诗歌的美学思想——也就是“有话不直说”,这说也缘于中国古代的伦理原则,与礼乐文化有关。至唐代,诗歌早已从政治功能转而书写个体生命的情怀和体验。《长恨歌》就是白居易个体生命在特定时空里与众不同的状态与体验,寻找特定人物生存状态的产物。《长恨歌》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惊世爱情让人感动,离别后的伤感更是让人动容,借用诗歌含蓄、委婉的美学表达,使深层的情感表达不只是流于表面,而在读者体验的过程中和作者进行了交流与接受,浑然天成。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说,是情感审美的体验宣泄,是心灵世界的咏叹。《长恨歌》式的意境化叙事,使得诗歌意象与情感相融,生成一种艺术的审美形态。唐玄宗娶儿媳寿王妃,本应受到指责,甚至谩骂,但白居易采用反传统的写法,不一味地批罪和指责杨贵妃,而把眼光投射在帝妃的美好爱情上,佳人虽多,真爱难求。《长恨歌》一改传统叙事诗的大篇章,人物的设定,时间的设定,情节的设定都有所创新,诗中只有唐玄宗、杨贵妃和道士。也没有专注于具体时间,只是出现了时间性的术语。用大量的意象来传情达意,“金雀钗”“玉搔头”等都是杨贵妃的美好指代。这种帝妃挚爱超越现实,超越生死,爱情至上,那种美好的、理想化的、让人憧憬的爱情符合大众的审美理想,所以才深深烙印在人们内心,被人们所接受。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这才是诗的审美本质,这毫无例外的集中体现于《长恨歌》中,情深意浓。《长恨歌》富有文采,更加富有诗歌的美感,语言提炼高。风情摇曳,缘情绮靡,流于哀婉。用意象来营造氛围,把凄楚、感伤、怅惘等情绪在诗中人物、事件中,统统染色。以乐写哀,寄托相思,延伸时间的长度,甚至悲情到极致时,贵妃入梦,杨贵妃的地位被抬高到难以企及的高度。
  诗歌的艺术宣泄和教化功能,意境化的“心”与“物”的契合与交融,“兴”与“比”的艺术应用,都为《长恨歌》情感的表达和主题的深化添色不少,使文本趋于审美化,文学趋于华美化。除此以外,《长恨歌》作为一首长篇叙事诗,在叙事方面,也独树一帜,为文本增添更多审美化韵味。
  二、《长恨歌》的叙事意味
  美化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描写唐玄宗如何钟爱杨贵妃,有意避讳安史之乱后对于杨贵妃的诘难。之所以读者接受,正是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留下的不朽的感动。白居易的着力点在于描绘杨贵妃的别样美貌,步步生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着重描绘安史之乱后玄宗对死去的贵妃念念不忘,夜未眠,愁肝肠的心伤。以一个男人的立场极尽铺陈相思之苦,故主题理解为“感叹爱情”。不难看出,《长恨歌》中对杨贵妃是颇有一些同情的。
  《长恨歌》中重在文学创作,“叹情”以写情为中心,深情缠绵。选取的材料是杨贵妃的美貌及皇上的宠爱、汉皇的求美,对杨贵妃的家族崛起惜字如金,只用了一句“姐妹弟兄皆入土,可怜风采升门户。”对杨贵妃的进宫也只是避讳了道来,没有大肆贬斥。对杨贵妃的死、安史之乱的爆发,后经方士求仙见贵妃的情节都简述略写。可以说抒情是主要的。叙事简略,特别是写贵妃之死,只有只字片语。诗人借鉴小说中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写法,进行片段叙事与细节叙事,绘声绘色的进行铺陈,于如此细微之处刻画出贵妃在不同身份时不同的风神情韵,确实飞笔传神。同时通过一鳞半爪,突出关键性的细节进行写作,使情节线索由读者的想象补足,通过隐喻象征叙事和跳宕的留白叙事,意象叙事,甚至反复强调言说,使文本更加丰富,使文意更加圆融,感情更加深重,使得感情的表达和环境的描写,人物的描写融为一体,成为中唐叙事诗的叙事美学表达。
  唐人善诗,但是同时其他的文体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如词、传奇等,只因诗歌的发展登峰造极,也被儒家极力推崇。在写作前“辨体”的过程中,白居易自然而然地选择了“诗歌”这种文体来写作,这也是有文化继承的。
其他文献
摘 要:周汝昌是红学考证派的集大成者,他的红学研究自成体系,如何评价周氏红学已成为当今红学研究的新命题。本文从如何看待周汝昌红学研究的意义,如何看待对周氏红学的继承两个基点出发,提出从时间维度、人为维度、文化维度三个层面评析周汝昌的红学研究,并以周氏红楼文本“大对称结构说”为例子阐释了“二基三维”评价法的运用。  关键词:周汝昌;红学研究;评价方法;二基三维  作者简介:马经义(1981-),男,
崔楚民是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他对教育有着自己的理解,那就是:“教育是对学生品德和个性的启迪和教化,是一种精神生活.其品质应当是诗性的.”崔老师认为,在教
随着国内证券市场“超级航 母”——中国石化增发28亿A股的开始,国内的境外上市公司回国筹资已成为现实。这使得那些准备进入国内A股市场的红筹国企股和H股公司看到了美好的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是一所布局合理的庭院式花园学校.高大典雅、富有民族风格的教学楼群,高低错落、凸凹有致、气势磅礴、连绵一体.内部设有宽敞明亮的大礼堂、设备先进的
摘 要:《红楼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部旷世奇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者曹雪芹跨越时代的思想意识,其中就包括曹雪芹独特的女性观,在作品中他同情女性、理解女性、赞扬女性,深刻颠覆了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同时反映了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红楼梦》;女性观;颠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01  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
摘 要:范雎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虽非个人传记,但就其人物复杂程度和后世褒贬不一的情况来看,其人物本身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和探索空间。本文以《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为主要依托,透过范雎在人生中的重大事件进行范雎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史记;范雎;秦王  作者简介:韩依霖(1992.12-),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15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
最近,在韩国的生命科学研究权威身上出现的伪科学事件,引起了世界的轰动.该国社会各界普遍认为,这除了与科学家的职业操守有关,与科学研究的管理和监督制度有关之外,也与当今
摘 要:儒家思想在中国绵延数千年经久不衰,对文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莫大的影响,同时在男性为主导的古代社会也塑造了一系列特殊的古代女性形象,探讨儒家思想在文学形象塑造中对女性人物塑造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思想;女性;形象塑造;男权社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01  传统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于
2006年7月,是我随北京20多位中小学教师到新西兰,第一次接触到“友善用脑”这个理念,第一次知道了有一位对教育事业有着极大热忱的新西兰女士-克里斯蒂·沃德.正是她,致力于
摘 要: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相互影响,民间文学作品为作家文学作品提供了故事雏形和人物典型。作家文学作品超越了民间文学作品传播和流传的时空限制,民间文学作品通过编剧改编进入荧屏,而影视作品进一步拓宽了民间文学作品传播范围和受众范围,使得民间文学作品更具合理性和感染力,但有时也是扭曲民间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本来面目。  关键词:故事雏形;人物典型;时空限制;合理性;感染力;扭曲  [中图分类号]:I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