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日后,将有热带气旋从演习区域经过,会严重影响部队作战行动,建议将作战发起时间提前!”向指挥员大胆提出建议的是一名飒爽干练的女军官,这个建议又一次为部队兵力行动捕捉到有利的天气窗口。她叫葛晶晶,东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某保障队总工程师。作为战区气象水文保障的“领头雁”,她用一次次精筹妙算把脉祖国的万里海天,为战区执行海空警巡、联演联训、抢险救灾等大项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她一心想“参透天上的秘密”
知天知地,胜乃可全。2000年9月,葛晶晶考入原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成为一名气象学专业的新学员。从那时起,古今中外巧用气象条件抢占天时、出奇制胜的诸多战例,在葛晶晶的脑海里打下深深烙印,让她看到了气象的精筹妙算对现代战争的重要意义。
本科4年,她每学期考核成绩都稳居全队前三,最终以全队总分第一名的成绩保送研究生。硕士毕业,攻读博士。经过11年的高校求学,葛晶晶积淀了厚实的知识底蕴,鼓足了前行勇气。博士毕业后,她被分配至原南京军区气象水文中心任工程师。为快速从军校学员成长为保障打赢的合格预报员,葛晶晶坚持跟班训练,每天除了固定手绘天气图外,还给自己加工作量,利用午休时间多画几张历史天气图。
用最短时间,尽快胜任岗位。3个月下来,葛晶晶手工绘制了天气图240余张、填满了3本预报练习本、记录了4万余字的知识要点和心得体会,预报准确率从最初的65%提升到82%。由于表现出色,单位破格让她3个月就上岗值班,当年参加重大任务气象水文保障,并在江苏省气象系统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
战区成立后,为了更好地“参透天上的秘密”,葛晶晶主动向陌生领域进军,深入钻研云层、积冰、海浪、潮汐等专业知识,调阅相关海洋水文资料。用了3个月时间,将涉及到保障的海量数据“印”到脑子里,做到“一口清”。得知空军和海军相关单位对辖区战场环境研究比较深,她专程上门求学讨教,编写出《海洋水文保障手册》,大大充实完善了战区海洋水文基础资料。入伍20年来,葛晶晶与战场为伴,与风雨同行,出色完成各类重大联演联训活动和防汛抗台气象海洋保障任务,回答气象保障询问几千次,保持了“零差错”纪录。
她用一次次精準预报践行打赢誓言
换上臂章,走上席位,身为“战区人”的兴奋劲还没过,考验就接踵而至。每当看到战友们满身泥巴奋战在抢险救灾一线的图片时,她都很感动:“一想到自己做出的气象预报,对他们的行动至关重要,再苦再累我都要坚持下去。”
那次值班经历,也让葛晶晶意识到,作为联合作战指挥的要素保障人员,做一名“技术通”远远不够,还应成为一名“作战通”,从指挥员的视角去审视气象海洋保障工作。
她想离战场近一些,更近一些。
有一次,战区计划选派一名气象海洋保障人员随舰出海执行任务。葛晶晶听说后,第一时间报名申请。任务急、要求高、责任重,葛晶晶稳住心神,迅速测算,很快和指挥组一起规划了一条我船可以安全通过、对方却无法跟踪接近的航线。果不其然,我舰船顺利过航后,对方舰船不得不减速、转向、远离。
“要学会游泳,就要敢于到大海里去。”这次经历,让葛晶晶对这句话体会更深刻。从海上归来后,她又先后到战区海军、战区空军某场站等单位请教见习,短则半个月,长则两三个月。同时,她还开始恶补联合作战和各军兵种知识,“啃”下数百万字的资料,个人能力短板同保障打赢需要的差距日渐缩短。
摆在葛晶晶面前的是一次新的挑战:任务区域低云笼罩、风高浪急,被大片的降水区域覆盖,加之不同武器平台对作战气象条件要求各异,时间选择上,既要差中选优,又要兼顾各方,难度可想而知。葛晶晶统计分析了数千组气象海洋实况数据,细致研判了600多张气象预报图,并与战区各军种气象海洋部门反复会商。最终,当她带着团队一分一秒卡出最佳时间窗口时,已近次日凌晨。
她告诫自己,战争里的东西,不能等到战时再学
多年来,葛晶晶已经养成习惯,每次任务前都会与一线部队指挥员和相关人员沟通,询问气象保障需求,把他们的实践经验与自己的专业知识融为一体相互印证。久而久之,葛晶晶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从陆军合成旅指挥员到海空部队飞行员、舰长,都习惯称她为军中“女诸葛”,练兵备战中遇到气象保障难题,总会想到与她一起探讨交流。
对流云、云中积冰一直是飞行安全的重大威胁,会引发飞机的剧烈颠簸,甚至发动机停车等险情。葛晶晶了解情况后,决定挑战这个难题。
走访调研、查阅资料……两年多的时间里,她仅算法改良一项就先后修改了十几版,翻阅的资料累积起来比书桌还高,完成了相关课题研究。如今,借助这一成果,气象预报员可以快速实现对云系的定量化分析,给出精细化保障建议,有效降低了飞行安全隐患。
这些年,葛晶晶先后牵头参与了7个综合性重难点问题研究,其中人工影响气象海洋环境的应用前景、极端气象海洋环境的应用研究等一批成果,满足了联合作战气象海洋保障的迫切需求,为备战打仗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央广网整理
她一心想“参透天上的秘密”
知天知地,胜乃可全。2000年9月,葛晶晶考入原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成为一名气象学专业的新学员。从那时起,古今中外巧用气象条件抢占天时、出奇制胜的诸多战例,在葛晶晶的脑海里打下深深烙印,让她看到了气象的精筹妙算对现代战争的重要意义。
本科4年,她每学期考核成绩都稳居全队前三,最终以全队总分第一名的成绩保送研究生。硕士毕业,攻读博士。经过11年的高校求学,葛晶晶积淀了厚实的知识底蕴,鼓足了前行勇气。博士毕业后,她被分配至原南京军区气象水文中心任工程师。为快速从军校学员成长为保障打赢的合格预报员,葛晶晶坚持跟班训练,每天除了固定手绘天气图外,还给自己加工作量,利用午休时间多画几张历史天气图。
用最短时间,尽快胜任岗位。3个月下来,葛晶晶手工绘制了天气图240余张、填满了3本预报练习本、记录了4万余字的知识要点和心得体会,预报准确率从最初的65%提升到82%。由于表现出色,单位破格让她3个月就上岗值班,当年参加重大任务气象水文保障,并在江苏省气象系统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
战区成立后,为了更好地“参透天上的秘密”,葛晶晶主动向陌生领域进军,深入钻研云层、积冰、海浪、潮汐等专业知识,调阅相关海洋水文资料。用了3个月时间,将涉及到保障的海量数据“印”到脑子里,做到“一口清”。得知空军和海军相关单位对辖区战场环境研究比较深,她专程上门求学讨教,编写出《海洋水文保障手册》,大大充实完善了战区海洋水文基础资料。入伍20年来,葛晶晶与战场为伴,与风雨同行,出色完成各类重大联演联训活动和防汛抗台气象海洋保障任务,回答气象保障询问几千次,保持了“零差错”纪录。
她用一次次精準预报践行打赢誓言
换上臂章,走上席位,身为“战区人”的兴奋劲还没过,考验就接踵而至。每当看到战友们满身泥巴奋战在抢险救灾一线的图片时,她都很感动:“一想到自己做出的气象预报,对他们的行动至关重要,再苦再累我都要坚持下去。”
那次值班经历,也让葛晶晶意识到,作为联合作战指挥的要素保障人员,做一名“技术通”远远不够,还应成为一名“作战通”,从指挥员的视角去审视气象海洋保障工作。
她想离战场近一些,更近一些。
有一次,战区计划选派一名气象海洋保障人员随舰出海执行任务。葛晶晶听说后,第一时间报名申请。任务急、要求高、责任重,葛晶晶稳住心神,迅速测算,很快和指挥组一起规划了一条我船可以安全通过、对方却无法跟踪接近的航线。果不其然,我舰船顺利过航后,对方舰船不得不减速、转向、远离。
“要学会游泳,就要敢于到大海里去。”这次经历,让葛晶晶对这句话体会更深刻。从海上归来后,她又先后到战区海军、战区空军某场站等单位请教见习,短则半个月,长则两三个月。同时,她还开始恶补联合作战和各军兵种知识,“啃”下数百万字的资料,个人能力短板同保障打赢需要的差距日渐缩短。
摆在葛晶晶面前的是一次新的挑战:任务区域低云笼罩、风高浪急,被大片的降水区域覆盖,加之不同武器平台对作战气象条件要求各异,时间选择上,既要差中选优,又要兼顾各方,难度可想而知。葛晶晶统计分析了数千组气象海洋实况数据,细致研判了600多张气象预报图,并与战区各军种气象海洋部门反复会商。最终,当她带着团队一分一秒卡出最佳时间窗口时,已近次日凌晨。
她告诫自己,战争里的东西,不能等到战时再学
多年来,葛晶晶已经养成习惯,每次任务前都会与一线部队指挥员和相关人员沟通,询问气象保障需求,把他们的实践经验与自己的专业知识融为一体相互印证。久而久之,葛晶晶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从陆军合成旅指挥员到海空部队飞行员、舰长,都习惯称她为军中“女诸葛”,练兵备战中遇到气象保障难题,总会想到与她一起探讨交流。
对流云、云中积冰一直是飞行安全的重大威胁,会引发飞机的剧烈颠簸,甚至发动机停车等险情。葛晶晶了解情况后,决定挑战这个难题。
走访调研、查阅资料……两年多的时间里,她仅算法改良一项就先后修改了十几版,翻阅的资料累积起来比书桌还高,完成了相关课题研究。如今,借助这一成果,气象预报员可以快速实现对云系的定量化分析,给出精细化保障建议,有效降低了飞行安全隐患。
这些年,葛晶晶先后牵头参与了7个综合性重难点问题研究,其中人工影响气象海洋环境的应用前景、极端气象海洋环境的应用研究等一批成果,满足了联合作战气象海洋保障的迫切需求,为备战打仗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央广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