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不断优化升级,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水平明显提高。然而,受制于不同的发展水平,各地区的消费结构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2013年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状况进行了因子分析,并进行了因子得分综合排序。最后,提出从消费需求、信心、消费市场等方面改进的建议措施,从而使河南省居民的消费结构更加合理。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消费性支出;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035-02
消费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经济活动,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支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河南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迅速上升,2014年底,河南省GDP总额34939.38亿元,位居全国第五位。同时,各地区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作为社会总需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变化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近年来,对消费结构变化的研究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问题。
近年来,河南省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下降,而交通、通信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增加,居民的消费需求由物质消费为主转变为精神消费为主,消费品由中、低价位产品为主转变为住房、汽车等高价位产品为主。
目前,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常用的分类方法是将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按用途分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及服务八个部分,本文在此基础上,基于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基本原理,将各类消费性支出在人均总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视为八项主要居民消费结构指标,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河南省18个地市在2013年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
1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因子分析,又叫因素分析,就是通过寻找众多变量的公共因素来简化变量中存在复杂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它将多个变量综合为少数几个“因子”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它用少数几个假想变量来表示其基本的数据结构,假想变量能够反映原来众多变量的主要信息,是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称为因子。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是:
X=AF+ε
式中:X=(X1,X2…,Xp)为原始变量,F=(F1,F2,…,Fp)为X的公共因子,A为因子载荷矩阵,ε为特殊因子。
因子分析的步骤如下:
(1)确定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将原始数据标准化;
(2)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
(3)提取因子;
(4)决定旋转方法;
(5)主因子的命名和解释;
(6)计算因子得分,并排序,首先计算各个因子得分Fi=αiX,以贡献率为权重,对Fi进行加权计算综合因子得分:
F=(α1 F1+α2 F2 +……αmFm)mi=1ai
2 河南省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因子分析与评价实例
在本文研究中,根据我国对消费结构的常用分析方法,选取了2013年的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镇居民家庭各类消费性支出在人均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视为8项主要的居民消费结构指标,分别记为:x1为食品支出比重,x2为衣着支出比重,x3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比重,x4为医疗保健支出比重,x5为交通通信支出比重,x6为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比重,x7为居住支出比重,x8为杂项商品与服务支出比重,由《河南统计年鉴》(2014)可以得到有关数据(表1)。
经KMO和Bartlet's球形检验(表2),巴特利球形检验统计量为65.985,相应的概率Sig为0.000,因此可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同时,KMO值为0.614,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作因子分析。
因此,河南省2013年消费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和贡献率(表3)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4)。
由表3可以看出,由于指定提取4个因子,4个因子共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88.057%。总体上,4个因子反映了原有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子分析效果较为理想。于是,取前4个成分作为主成分。在碎石图(见图1)中,拐点4之后趋于平稳,也说明保留前4个因子将能概括大部分信息。
由表3我们可以得出,若按照常规的提取方法(特征值大于1),需提取3个公因子,但是第一公因子的贡献率为46.524%,前两个公因子的贡献率仅为64.129%,前3个公因子的贡献率仅为79.547%,小于80%的最低要求,故我们选择提取4个公因子,这样,前4个公因子的总贡献率达到了88.057%,能说明这4个公因子已充分获取了原变量的信息,因此我们提取4个公因子。
由表4,第一公因子在家庭设备用品服务、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及服务方面有较大的比重,而且系数均为整数,表明相比去年,河南省各市的居民在这些方面的消费支出处于增加趋势;第二公因子在食品、衣着上有较大比重;第三公因子在交通和通信、杂项商品及服务上有较好体现,系数也为正;第四个公因子反映在医疗保健方面支出较大,系数仍为正。
采用回归方法求出因子得分函数,SPSS输出的函数系数矩阵如表5所示。
最后,计算各因子得分Fi和各地市的综合得分F,即
F=(35.68 * F1+ 22.47 * F2+15.12 * F3+14.79 * F4) / 88.06 用该公式计算各地区的综合分值,可以对2013年河南省18个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水平高低进行排序和比较,结果见表6。
各因子载荷系数和变量共同度分别反映了该因子与原始变量的关系及其解释力度,可见,济源、三门峡、郑州、新乡和焦作的第一公因子得分较高,表明这些地区2013年在第一公因子相对应的指标方面的支出较高;郑州、漯河、平顶山、三门峡和信阳在第二公因子上得分较高,表明在食品和衣着上占比较高;而第三公因子得分较高的分别是开封、鹤壁、许昌、济源和郑州;在第四公因子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上支出较多的地区是南阳、三门峡、鹤壁、洛阳和驻马店。最后,综合得分最高的五个城市是:三门峡、郑州、济源、南阳和洛阳。
3 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到以下结论:
由于受收入增加、生活观念的改变以及体制改革的影响,在消费结构上,2013年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统计中的8项指标均呈现增长态势,各成分增幅均在0.7以上,这与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较高、农产品、原材料、生活必需品等价格上涨有关,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防止出现较大的通货膨胀。
为了使河南省居民消费结构更加合理,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培育省内消费需求,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影响居民消费增长的关键性因素,对其进行调整和优化,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农业发展在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中占有较大比重,对于农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倾斜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居民消费需求。
3.2 完善社保制度,强化消费信心
居民可支配收入主要用于消费支出,居民的消费水平主要取决于薪酬待遇、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实行养老金并轨制度改革。同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3.3 开拓消费市场,正确引导购买力的流向
居民消费支出除了受到自身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外,还与消费领域、消费品市场密切相关。生产者和供应商在生产产品前,要做好充分地市场调研,对于当前的热销商品,要合理把握其生命周期,合理安排库存;对于潜在的热门产品,要把握好其实时的需求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冯建中,何先平.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应用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010,7(1):97-100.
[2]戴林送.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质量状况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8,27(3):92-95.
[3]何晓群.线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孙彩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因子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1):103-105.
[5]迟国泰,郑杏果,杨中原.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J].管理学报,2009,6(2):228-233.
[6]夏国恩,兰政.基于因子分析的广西区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J].特区经济,2009,(12):25-35.
[7]何宜庆,文静,袁莹莹.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西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分析[J].企业经济,2011,(12):65-67.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消费性支出;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035-02
消费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经济活动,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支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河南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迅速上升,2014年底,河南省GDP总额34939.38亿元,位居全国第五位。同时,各地区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作为社会总需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变化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近年来,对消费结构变化的研究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问题。
近年来,河南省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下降,而交通、通信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增加,居民的消费需求由物质消费为主转变为精神消费为主,消费品由中、低价位产品为主转变为住房、汽车等高价位产品为主。
目前,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常用的分类方法是将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按用途分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及服务八个部分,本文在此基础上,基于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基本原理,将各类消费性支出在人均总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视为八项主要居民消费结构指标,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河南省18个地市在2013年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
1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因子分析,又叫因素分析,就是通过寻找众多变量的公共因素来简化变量中存在复杂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它将多个变量综合为少数几个“因子”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它用少数几个假想变量来表示其基本的数据结构,假想变量能够反映原来众多变量的主要信息,是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称为因子。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是:
X=AF+ε
式中:X=(X1,X2…,Xp)为原始变量,F=(F1,F2,…,Fp)为X的公共因子,A为因子载荷矩阵,ε为特殊因子。
因子分析的步骤如下:
(1)确定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将原始数据标准化;
(2)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
(3)提取因子;
(4)决定旋转方法;
(5)主因子的命名和解释;
(6)计算因子得分,并排序,首先计算各个因子得分Fi=αiX,以贡献率为权重,对Fi进行加权计算综合因子得分:
F=(α1 F1+α2 F2 +……αmFm)mi=1ai
2 河南省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因子分析与评价实例
在本文研究中,根据我国对消费结构的常用分析方法,选取了2013年的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镇居民家庭各类消费性支出在人均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视为8项主要的居民消费结构指标,分别记为:x1为食品支出比重,x2为衣着支出比重,x3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比重,x4为医疗保健支出比重,x5为交通通信支出比重,x6为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比重,x7为居住支出比重,x8为杂项商品与服务支出比重,由《河南统计年鉴》(2014)可以得到有关数据(表1)。
经KMO和Bartlet's球形检验(表2),巴特利球形检验统计量为65.985,相应的概率Sig为0.000,因此可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同时,KMO值为0.614,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作因子分析。
因此,河南省2013年消费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和贡献率(表3)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4)。
由表3可以看出,由于指定提取4个因子,4个因子共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88.057%。总体上,4个因子反映了原有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子分析效果较为理想。于是,取前4个成分作为主成分。在碎石图(见图1)中,拐点4之后趋于平稳,也说明保留前4个因子将能概括大部分信息。
由表3我们可以得出,若按照常规的提取方法(特征值大于1),需提取3个公因子,但是第一公因子的贡献率为46.524%,前两个公因子的贡献率仅为64.129%,前3个公因子的贡献率仅为79.547%,小于80%的最低要求,故我们选择提取4个公因子,这样,前4个公因子的总贡献率达到了88.057%,能说明这4个公因子已充分获取了原变量的信息,因此我们提取4个公因子。
由表4,第一公因子在家庭设备用品服务、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及服务方面有较大的比重,而且系数均为整数,表明相比去年,河南省各市的居民在这些方面的消费支出处于增加趋势;第二公因子在食品、衣着上有较大比重;第三公因子在交通和通信、杂项商品及服务上有较好体现,系数也为正;第四个公因子反映在医疗保健方面支出较大,系数仍为正。
采用回归方法求出因子得分函数,SPSS输出的函数系数矩阵如表5所示。
最后,计算各因子得分Fi和各地市的综合得分F,即
F=(35.68 * F1+ 22.47 * F2+15.12 * F3+14.79 * F4) / 88.06 用该公式计算各地区的综合分值,可以对2013年河南省18个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水平高低进行排序和比较,结果见表6。
各因子载荷系数和变量共同度分别反映了该因子与原始变量的关系及其解释力度,可见,济源、三门峡、郑州、新乡和焦作的第一公因子得分较高,表明这些地区2013年在第一公因子相对应的指标方面的支出较高;郑州、漯河、平顶山、三门峡和信阳在第二公因子上得分较高,表明在食品和衣着上占比较高;而第三公因子得分较高的分别是开封、鹤壁、许昌、济源和郑州;在第四公因子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上支出较多的地区是南阳、三门峡、鹤壁、洛阳和驻马店。最后,综合得分最高的五个城市是:三门峡、郑州、济源、南阳和洛阳。
3 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到以下结论:
由于受收入增加、生活观念的改变以及体制改革的影响,在消费结构上,2013年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统计中的8项指标均呈现增长态势,各成分增幅均在0.7以上,这与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较高、农产品、原材料、生活必需品等价格上涨有关,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防止出现较大的通货膨胀。
为了使河南省居民消费结构更加合理,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培育省内消费需求,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影响居民消费增长的关键性因素,对其进行调整和优化,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农业发展在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中占有较大比重,对于农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倾斜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居民消费需求。
3.2 完善社保制度,强化消费信心
居民可支配收入主要用于消费支出,居民的消费水平主要取决于薪酬待遇、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实行养老金并轨制度改革。同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3.3 开拓消费市场,正确引导购买力的流向
居民消费支出除了受到自身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外,还与消费领域、消费品市场密切相关。生产者和供应商在生产产品前,要做好充分地市场调研,对于当前的热销商品,要合理把握其生命周期,合理安排库存;对于潜在的热门产品,要把握好其实时的需求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冯建中,何先平.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应用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010,7(1):97-100.
[2]戴林送.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质量状况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8,27(3):92-95.
[3]何晓群.线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孙彩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因子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1):103-105.
[5]迟国泰,郑杏果,杨中原.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J].管理学报,2009,6(2):228-233.
[6]夏国恩,兰政.基于因子分析的广西区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J].特区经济,2009,(12):25-35.
[7]何宜庆,文静,袁莹莹.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西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分析[J].企业经济,2011,(12):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