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收购盈方集团和马德里竞技之后,万达近日又在国际体育市场上亮出大手笔,宣布斥资6.5亿美元收购世界铁人公司(WTC)。本次交易最为引人关注的一点是王健林亲自宣布,今后国内只有得到万达许可的赛事才能被称为“铁人三项”。难道万达将要垄断整整一个体育项目?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有必要回顾一下WTC的前世今生。该公司1991年创办于美国佛罗里达,成立之后最重要的举措是用300万美元购入拥有“铁人”商标的夏威夷三项赛公司。WTC接下来的一系列运作全都依托于“铁人”这个品牌,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和运营当时方兴未艾的铁人三项运动。
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WTC曾先后经历多次购并,但公司总体的发展方向始终如一,那就是在铁人三项运动领域内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至于“铁人”、“铁人三项”等商标,不仅被用于体育赛事的名称,同时也被WTC授权给运动手表、GPS等周边领域的商品使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商标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包括在中国市场上,WTC早在2002年就已经针对部分商品类目申请了“铁人三项”商标,并在2004年成功获得注册。
所以,万达收购WTC的意图应该不难理解,就是通过本次收购,直接获得WTC在该运动项目领域内的各项独占权利。未来非但可以通过运营赛事本身获得商业利益,甚至还有可能将赛事推广与万达的其它商业项目结合,创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
但无论WTC还是万达,即便试图实现垄断,但对象也只是一个赛事名称,而非一种赛事类型。简单一点说,就是他们可以限制未经授权的赛事不得继续被称为“铁人三项”,却不能禁止将自行车、游泳和长跑结合到一起的这种运动形式。
根据目前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说法,铁人三项赛最早出现在1974年的美国圣地亚哥,而“铁人”头衔的首次正式出现,则是在1978年夏威夷举办的一次三项赛上,在那之后,人们才习惯于使用“铁人三项”来称呼该项运动。应该说,冠以“铁人”之名,的确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赛事所具有的特点。
可是实际上,早在美国人给这种运动形式起名的几十年前,法国在1921年就举行过由3公里跑步、12公里骑行和横穿马恩河所组成的比赛。在那之后,欧洲其他国家也举办过类似的“跑骑游”赛事,只是没有将其赛制标准化,也没有融入商业化的元素。相比之下,美国人倒是在几十年后发现了该项运动所蕴藏的巨大商机,从而以申请知识产权的方式,将铁人三项赛变成了一座可供持续挖掘的金矿。
就在WTC挖掘金矿的过程中,有很多赛事脱离于他们的体系之外。比如自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铁人三项成为夏季奥运会上的正式项目。但如果浏览国际奥委会的官方网站,会发现该项目的正式名称是Triathlon,直译过来就是“三项赛”,而非WTC拥有知识产权的“铁人三项”(Ironman Triathlon)。在欧洲很多地区,目前也都是使用“三项赛”这个名称。只不过国内媒体在对这些赛事进行报道时,原本没有搞清楚两个名称之间的差异,还是习惯于将其称为“铁人三项赛”。
因此,在万达收购WTC并且强调拥有“铁人三项”名称权的背景下,国内其他尚未获得WTC许可和授权的铁人三项赛,并不一定就会遭到被迫停办的命运,但是必须对未来做出选择。方案一是直接改名,在名称里去除“铁人”,仅称为“三项赛”;方案二是与WTC以及万达进行合作,从而成为前者旗下经过授权的铁人三项赛;方案三是既不改名也不合作,等待着有可能与WTC和万达对簿公堂的较量。
反过来看,万达对此同样面临战略上的选择:到底应该以“一统天下”的姿态与所有对手都硬碰硬,还是采取类似于“招安”的策略寻求合作?这个决策不仅关系到万达的商业回报,同时也将影响铁人三项赛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有必要回顾一下WTC的前世今生。该公司1991年创办于美国佛罗里达,成立之后最重要的举措是用300万美元购入拥有“铁人”商标的夏威夷三项赛公司。WTC接下来的一系列运作全都依托于“铁人”这个品牌,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和运营当时方兴未艾的铁人三项运动。
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WTC曾先后经历多次购并,但公司总体的发展方向始终如一,那就是在铁人三项运动领域内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至于“铁人”、“铁人三项”等商标,不仅被用于体育赛事的名称,同时也被WTC授权给运动手表、GPS等周边领域的商品使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商标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包括在中国市场上,WTC早在2002年就已经针对部分商品类目申请了“铁人三项”商标,并在2004年成功获得注册。
所以,万达收购WTC的意图应该不难理解,就是通过本次收购,直接获得WTC在该运动项目领域内的各项独占权利。未来非但可以通过运营赛事本身获得商业利益,甚至还有可能将赛事推广与万达的其它商业项目结合,创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
但无论WTC还是万达,即便试图实现垄断,但对象也只是一个赛事名称,而非一种赛事类型。简单一点说,就是他们可以限制未经授权的赛事不得继续被称为“铁人三项”,却不能禁止将自行车、游泳和长跑结合到一起的这种运动形式。
根据目前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说法,铁人三项赛最早出现在1974年的美国圣地亚哥,而“铁人”头衔的首次正式出现,则是在1978年夏威夷举办的一次三项赛上,在那之后,人们才习惯于使用“铁人三项”来称呼该项运动。应该说,冠以“铁人”之名,的确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赛事所具有的特点。
可是实际上,早在美国人给这种运动形式起名的几十年前,法国在1921年就举行过由3公里跑步、12公里骑行和横穿马恩河所组成的比赛。在那之后,欧洲其他国家也举办过类似的“跑骑游”赛事,只是没有将其赛制标准化,也没有融入商业化的元素。相比之下,美国人倒是在几十年后发现了该项运动所蕴藏的巨大商机,从而以申请知识产权的方式,将铁人三项赛变成了一座可供持续挖掘的金矿。
就在WTC挖掘金矿的过程中,有很多赛事脱离于他们的体系之外。比如自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铁人三项成为夏季奥运会上的正式项目。但如果浏览国际奥委会的官方网站,会发现该项目的正式名称是Triathlon,直译过来就是“三项赛”,而非WTC拥有知识产权的“铁人三项”(Ironman Triathlon)。在欧洲很多地区,目前也都是使用“三项赛”这个名称。只不过国内媒体在对这些赛事进行报道时,原本没有搞清楚两个名称之间的差异,还是习惯于将其称为“铁人三项赛”。
因此,在万达收购WTC并且强调拥有“铁人三项”名称权的背景下,国内其他尚未获得WTC许可和授权的铁人三项赛,并不一定就会遭到被迫停办的命运,但是必须对未来做出选择。方案一是直接改名,在名称里去除“铁人”,仅称为“三项赛”;方案二是与WTC以及万达进行合作,从而成为前者旗下经过授权的铁人三项赛;方案三是既不改名也不合作,等待着有可能与WTC和万达对簿公堂的较量。
反过来看,万达对此同样面临战略上的选择:到底应该以“一统天下”的姿态与所有对手都硬碰硬,还是采取类似于“招安”的策略寻求合作?这个决策不仅关系到万达的商业回报,同时也将影响铁人三项赛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