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东南亚四十年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yue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右三)在柬埔寨王宫陪同时任外长杨洁篪拜会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

  蓦然回首,已经度过了四十年的外交生涯,而在这漫长的时光里,我打交道最多的是东南亚地区。
  1976年进入外交部后,我就被分配在亚洲司印支处工作。我四次外派常驻均为东南亚国家,越南两次共六年,新加坡一次四年多,马来西亚一次两年半。在部内工作时,大多也没有离开过东南亚事务。至于对东南亚十国的访问次数,更是数不胜数。有随领导人往访,也有单独率团出席双边和多边会议的。
  东南亚的历史变迁和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变化
  过去四十年,东南亚地区经历了诸多重大历史变迁。大的脉络包括:越战结束,美军撤出印度支那;越南发动侵柬战争,该地区局势紧张;冷战结束,柬埔寨问题获得政治解决;东盟吸收越、老、柬、缅入盟,完成该地区政治整合,各领域合作逐步展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该地区造成严重冲击,各国发展严重受挫,导致以印尼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局势出现激烈动荡;进入21世纪,东南亚地区重拾强劲发展势头,多数国家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东盟一体化建设进入快车道,东盟在地区事务中的作用日显重要。
  四十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关系总体向好。在1975年越战结束前后,中国相继与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此后,印支局势再度恶化,中越关系陷入谷底,中老、中柬关系也受到影响。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中国为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做出不懈努力,赢得了东南亚各国的信任。之后,越南决定从柬撤军,中国与印支三国关系渐趋改善。冷战结束,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若干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也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同印尼恢复外交关系,同新加坡、文莱相继建交。至此,中国同东南亚所有国家建立起正常国家关系。此后,中老、中越陆地边界问题通过谈判得到解决,加上此前划定的中缅边界线,为我国南疆的稳定和与三国发展睦邻合作奠定了基础。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对该事件的处理过程进一步拉近了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关系。
  进入新世纪的15年是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发展最好的时期(虽然与个别国家的关系有些起伏)。中国与东盟间的“10 1”合作是我国参与的所有区域合作中走得最实的一对关系。政治上,每年都有“10 1”峰会。经济上,东盟是惟一同我国签署并执行自贸协定的地区合作组织。双方在处理2008年开始的世界性金融、经济危机过程中始终相互扶持、合作应对。
  近年来,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亚投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等建议,都得到了东盟国家的积极响应。同样,东盟方面合力推进的“东盟共同体”建设也受到了中方的善意看待和热情支持。当今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最大特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不干涉内政、相互信任、尊重对方的选择
  回顾过去几十年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及东盟组织关系的发展历程,我认为可以从中找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是相互尊重。主要包括: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等几大方面。而不干涉内政是很重要的准绳。近些年,有一些人在质疑这一政策,我认为是很不妥的。虽说东南亚国家都是我们的近邻,但邻居家里的事情,有时说得清,有时却“清官难断家务事”。中国是个大国,一举一动都影响很大。无论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是万隆会议十项原则,“不干涉他国内政”始终是核心价值。对此我们必须头脑清醒,长期坚守。
  此外,我认为相互尊重还有另一层意义,就是要尊重东盟在大国间不选边站队的想法。过去几十年,东南亚稳定发展的局面来之不易,其中东盟作为一个地区组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东盟从本质上说是个中立的组织,任何大国都不应让东盟选边站队。东盟一旦被撕裂,该地区各种矛盾将会接踵而至,而一个不稳定的东南亚不仅对东南亚各国不利,对任何大国也都没有好处。所以相互尊重也包含了要尊重东盟独特的政治文化,这就是协调、妥协和包容。这同中国倡导的亲、诚、惠、容理念相近,也是双方的相处之道。
  二是互利共赢。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既要讲道义,也要讲利益,二者应当相辅相成。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关系发展比较扎实,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相互利益的纽带越来越紧密。互利共赢的关键词一个是“利”,一个是“赢”。这个“利”包含了贸易、投资、金融、科技、卫生、文化、教育、旅游、防灾、国防等各个领域的合作。把合作的利益发掘出来,做大做强,做到相互交融,这就是“互利”。至于“赢”,当然是指双赢和多赢。我认为,本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各国都能从中受惠、受益。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就是基于一个多赢的大思路。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互利共赢合作不是也不该是排他性的。中国与东盟合作只是东亚一体化合作进程中的一部分。我们提倡的“共赢”里边也包含了世界其他各方的利益。
  三是守望相助。过去这些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及东盟组织的关系得以顺利发展,不仅仅是因为双方从合作中得到了好处,更重要的是我们在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时候能够相互信任,风雨同舟,齐心应对。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两次金融危机。199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发端于东南亚,止步于中国。中方主要贡献就是宣布人民币不贬值,从根本上抵御住了外来冲击。当时我国领导人无论在双边还是多边场合,都掷地有声地阐明中方关于风雨同舟、共渡时艰的立场。此举得到了东南亚各国领导人的高度赞赏,大大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信任。在那次金融危机中,曾有人建议中国出手收购一些东南亚国家的资产,朱镕基总理明确表示,“中国无意发邻国的国难财”。患难见真情,中方全力帮助了朋友,也赢得了朋友的尊重。
  对于2008年开始的世界金融、经济危机,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做了两件事。一是通过双边安排,确定了规模不等但总体相当庞大的本币互换机制,这对稳定信心和市场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二是中国—东盟自贸协定于2010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对双方贸易和经济合作无疑发挥了积极作用。自2009年以来,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已经翻了一番多,从当时的2000亿美元增加到目前的近5000亿美元。考虑到这些年世界经济,特别是欧美等西方主要经济体大多不景气的背景,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的大幅攀升可以说是双方为共克时艰做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双方的广大企业和老百姓则是真真切切的受益者。可以说,在关键时刻,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经受住了考验,在共同应对困难中不仅相互提供了帮助,而且扩大了合作,发掘了潜力,酝酿出了更为广阔的合作思路。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伴随经贸关系的大发展,双方其他领域的合作也随之跟进。金融领域的协调明显强化,大规模人员交流方兴未艾,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工程蓄势待发。
  四是求同存异。中国与东南亚关系有今天的局面来之不易,是双方几代领导人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过去几十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史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培育信任、相互适应和不断推进合作的过程。当前,中国与个别东盟国家仍存在海上争端,一些外部势力也在处心积虑试图加以利用,在该地区制造紧张局势,进而撕裂东盟,破坏中国与该地区的和谐合作关系。对此,我们既要正视矛盾的存在,也不能被个别分歧牵着鼻子走。有关问题十分复杂,很难一朝一夕就得到圆满解决。当务之急是管控好分歧,继续通过既定渠道积极探讨解决办法。同时我也希望一些东盟国家能同中国相向而行,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些。
  (作者为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特派员,曾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其他文献
2月24日,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罗照辉在德黑兰与伊朗外交部西亚司总司长纳比扎德赫举行中伊第二轮阿富汗问题磋商,并会见伊朗副外长拉希姆普尔。双方承诺在阿富汗问题上加强沟通,共同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随着阿富汗进入关键转型阶段,包括中国和伊朗在内的地区国家在阿富汗问题上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力求确保阿富汗各项转型顺利进行,为未来阿富汗及地区的长治久安打好基础。  阿富汗进入关键过渡期  2014年
2015年6月26日,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因病逝世,享年85岁。普里马科夫1929年10月出生于基辅。作为世界知名的政治家,他的一生波澜壮阔,早年从事新闻,中年跨界学术,晚年步入政坛,从对外情报局长、外交部长一路做到总理。当时正值苏联解体初期,新生的俄罗斯痛苦转型,普里马科夫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度的责任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俄罗斯的命运乃至当时重大国际事件的走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决定,将中赤几关系提升为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习近平指出,不久前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亚非领导人会议重温了60年前万隆会议确立的国际关系十项原则。中国历来支持非洲国家维护自身独立、和平、稳定和发展的努力。中国和非洲历来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始终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今年是
【英】《中东经济周刊》2015年8月11日  伊核全面协议最终敲定,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将逐步解除。未来大量外国投资和跨国公司将进入伊朗市场,前景令人兴奋。但投资者仍会面临许多障碍。一方面,制裁最终解除尚需时日。联合国明确提出对伊朗的制裁要“有条件地”解除。美国国会也将在60天内对伊核协议投票,虽然奥巴马表示将在必要时动用总统权力否决国会的抵制意见,但国会也可以通过参众两院的2/3多数否决总统权力。
上世纪60年代初,我还是一名刚跨进中学大门的初中生。在那充满革命激情的年代,我们接受的是“身在教室、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革命理想教育。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读到了由周恩来总理题写刊名的《世界知识》。这份涉及国际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内容的刊物深深吸引了我。从“半月谈”、“国际札记”到“外论介绍”;从“列国志”到“新闻人物”,浅显易懂的“小知识”和“问题解答”,多彩的世界各地通讯游记,以及结合时
日本首相安倍自“梅开二度”以来,连同其政治拥趸,不仅在历史问题上肆言无忌,而且将其右倾话语渗透到NHK等主流媒体。以《永远的零》为代表的右倾文学充斥日本文坛;籾井胜人等NHK高管们关于慰安妇、南京大屠杀等问题的错误言论,虽招致国内外的批判,但右派政治家们依旧没有放弃为历史翻案的努力;日本高官在国会上作证称,作为“河野谈话”基础的慰安妇证言未经验证真伪;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表示,将在政府内部成立专门小
智库是由许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研究机构。它已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进程中最具竞争性的一个“思想产业”。日本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的智库,研究领域涵盖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现今大小不等的千余个智库主要有社团、财团和企业法人三种形式,通过广泛的内外交流、深度的研究成果,在从企业管理到国家
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与亚太地区格局的变化,美国国内在对台政策与战略上、以及两岸政策上也出现了新的论述与争论,其中包括了“弃台论”、“脱美入中论”、“两岸军力失衡论”、“不会必然协防台湾论”、“两岸维持现状错觉论”等。通过对这些论述的解读不难发现,其宗旨是敦促台湾加强自我防卫能力,增加台湾对美军购,以维持两岸“不统不独”现状,达到“以台遏华”的目的。  要台湾增强自我防卫的  
6月4日至5日,七国集团(G7)在布鲁塞尔召开首脑会议,可谓“遍插茱萸少一国”。17年前,俄罗斯作为“插班生”加入了G7这一西方工业国论坛,而今由于所谓不守“班规”被拒之门外,G8回归G7。但是,G7首脑们貌似对俄同仇敌忾,态度强硬,实则各有盘算,首鼠两端,被排挤到门外的“插班生”反倒成了多方竞相搭讪的“香饽饽”。  奥氏舞剑 自有深意  时隔不到3个月,奥巴马再次访欧,一方面,他试图为新近举行的
据南非《邮政卫报》报道,南非士兵公会负责人提姆·弗拉克4月16日表示,最近三周南非多地爆发大规模排外浪潮,外国人开设的店铺遭到攻击和洗劫,这是由祖鲁王古德维尔的排外煽动性言论引发的。弗拉克说:“他应该为此受到刑事指控,被追究法律责任。”弗拉克表示已向南非人权委员会提交了对祖鲁王的控诉材料,南非人权委员会正在对此展开调查。  祖鲁族是南非最大的黑人民族,南非保留了祖鲁王的王室地位。祖鲁王没有实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