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宾宾”句式的分析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ang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动动宾宾”式,即一单句有几个动词带几个宾语的语言现象。(作单句结构分析时,动词下划“—”,宾语下划“﹏”)先看下面的三个句子:
  1、只要我们善于团结、教育和依靠工人和农民,我国就一定会要出现一个普遍高涨的爱国增产运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4页)
  2、研究教学改革,要善于发现和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们的教学经验。(宋仲鑫《新订中学教学语法释要》天津教育出版社)
  3、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2007年四川高考语文试题)
  句1,每一个动词都能支配后边的每一个宾语。
  句2,第一个动词支配第一个宾语,第二个动词支配第二个宾语。
  句3,被出卷者判定是病句。试题解析者认为,应将“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此单句改为“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挖掘特色文化内涵”。为什么要这样改?就是说动宾关系不清楚,应该分开来说(用“动宾动宾”式)。
  句3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句2相同;有人依照句2来类推,认为“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此单句是对的。我不敢苟同,理由有二:
  第一,句2的“发现”和“总结”这两个动词在逻辑事理上有先后相承之联系,如果把它们的排列顺序颠倒一下,就会形成病句(如果调动为“总结发现”,可以理解为“通过总结而发现”,其意义关系是不一样的)。句3的“推进”和“挖掘”这两个动词在逻辑事理上无先后相承之联系,孰前孰后,都不会影响各自的独立性(即不会带来逻辑事理上的联系)。
  第二,正因为受着逻辑事理上的牵连,句2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们的教学经验”这两个宾语和前面的两个动词保持着逻辑事理上的相承性和行文结构上的对应性。所以,句2第一个动词支配第一个宾语,第二个动词支配第二个宾语,从语感上是能接受的。(再者,句2的每一个动词支配后面的每一个宾语,也是能说得过去的)尽管句3第一个动词支配第一个宾语,第二个动词支配第二个宾语,具有行文结构上的对应性;但句3的两个动词不存在逻辑事理上的联系。假如句3的每一个动词都能支配后边的每一个宾语,才能让人从语感上接受。而句3的每一个动词却做不到:“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可以,“推进特色文化内涵”从语感上却不能通过;“挖掘特色文化内涵”可以,“挖掘文化体制创新”从语感上却不能通过。我们再看下面一例。
  4、数学影响人类精神生活,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它大大地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提高与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水平和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使人成为更安全、更丰富、更有力量的人。
  句4中的“提高与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水平和内涵”这一单句通不通呢?
  “提高”和“丰富”这两个动词孰前孰后,都不会影响各自的独立性,我们不能照句2去推。“提高了人类的精神水平”可以,“提高了人类的内涵”不通;“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水平”不通,“丰富了人类的内涵”可以。对于句4,听得多了,我们的语感麻木了,也就接受了。如果我们严格按照句1的“每一个动词都能支配后边的每一个宾语”这一标准去评判,那么“提高与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水平和内涵”这一单句是不通的。
  关于“孰是孰非的‘动动宾宾’式”
  关于《孰是孰非的“动动宾宾”式》,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语言问题,它涉及到的是句子的紧缩状态,五四以来叫“欧化句法”的一种。紧缩,指把原来要许多单句才能容纳的内容压到一个单句里去。关于“欧化句法”,王力先生说这是一种社会需要(内容和思维形式都发生变化):如果不恢复到古人思维的质朴状态,就无法恢复到古人的句子状态。
  一个句子带几个宾语是常见的。几个动词带一个宾语就比较少见,但古代也有:
  齐襄公使彭生醉拉杀鲁桓公。(《史记》)
  几个动词带几个宾语则是后来出现的:
  ……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毛泽东《在延安文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这种语言现象有两个作用:1、增大句子的容量,使语言更简洁,2、取得特定的修辞效果。上面的句子二者都有。
  这种句式是“外来的”,碰到了汉语,由于汉语的意合现象比较多,就更复杂了。例如:
  在任何系统中,你可能很容易在感觉和动作阶段见到开关和放大电路。
  这个句子中,语义相关的概念在语法上前后联系得没有这么紧,内容的专业性又强,外行读起来就比较吃力,不过对于内行人来说还是很清楚的,所以在专业性的说明中,这种形式并不少见(章熊)。
  
  程益广,教师,现居江苏赣榆。
其他文献
中考临近,初三学年将进入一个最紧张、最繁忙的时期,如何搞好初三的复习工作,如何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几个月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校、家长、自己满意的答卷,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  新课程实施以来的四年初三语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努力探索积极有效的复习方法。下面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要提前做好合理的计划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复习开始,
徐常耘,男,安陆市第二高级中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安陆市十佳教育工作者、孝感市名教师、孝感市中学地理专业委员会会长、湖北省骨干教师、有五十余篇地理论文、管理文章等在全国各级获奖、交流和发表,主编和参编了《高中地理教学与评价》、《高中地理会考指导与评估》、《高中地理快速记忆法》、《思维大革命——高考地理第一轮全程总复习》、《学会感恩》、《安陆二中文化手册》等书。    碧山隐诗仙,灵水育英才。1987
初中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让学生、老师都头疼的部分:学生怕背,老师怕批默写;让学生自己学,学生往往无从下手,由老师来讲,学生往往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这就特别需要摆正“扶”和“放”的关系。在日常的文言文教学环节中,我积累了如下一些做法。  一.诵读环节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起始步骤,也是关键的步骤之一。在开始一篇新的文言文教学之初,我让学生使用字典,自己解决读音的问题。然后要求他们慢读,每字每句都要
文本解读越来越受到重视,文本解读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我认为在文本解读中,教师应该抱有一种包容的心态,秉承多元的价值观,把它当作自己成长的一次历程。  奈何“假做真是真亦假”  文本的解读应该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文本的思想内涵,一是文本的表达方式。两者在具体的文章中各有侧重。正如钱正权先生所说:“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教学内容包括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形式两方面,不能偏废。”但是,无可否认,当下对文本解读的
初一学生上语文课了,有13名老师听课。  师:同学们,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每个人的一生必须学习的一课。  板书——听话  生:面面相觑  师:有谁能说一下“听话”是什么意思吗?  生:(1),听话就是要听大人的话。  生:(2),听话就是要听老师的话。  生:(3),听话就是乖。  生:(4),听话就是听别人讲话。  生:(5),听话就是要听懂别人讲话的意思。  师:有点意思了,同学们,老师今天要
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高效率,应当有一定的结构形式做保证。教无定法,不等于教学无法。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抓好课堂教学的起承转合,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减少无效损耗,有着积极的意义。  上一堂好课,就如同写一篇好文章,贵在谋求用最少的付出,获取最丰硕的效果。古人说到文章结构时,有一个形象的比方:风头、猪肚、豹尾。意思是说,文章开头要亮丽,主体部分容量要大,收束全文时要干脆有力。假如语文课堂也套用这个比喻的
听了几位特级教师的课感触很多,收获也很多。特别是听着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特级教师王君老师的展示课《我的叔叔于勒》,会让你忘了她的年龄,心中觉得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充满快乐。  作为一篇经典小说,这篇课文且不说已经听过多少次,光自己上就已经上过好几轮,一直的上法就是像教参上分析的那样,把文章的重点定位在分析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和感受文章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上,通过分析菲利普夫妇的形象感受资本主义社会亲情的冷漠
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的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它既是一种不用意志控制的定型的并自动完成的一系列动作,又是具有完成某种自动化动作的心理需要。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语文学习习惯是影响学生积极性和自觉性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特别是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今天,要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就需要努力培养学生养
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其自身的文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成败。  2004年9月,我接任分流班班主任工作,学生是由高中培养班筛选后组成的,厌学、逃学、打架斗殴、赌博泡网吧等恶习无一不有,任课教师也有两个是聘任落选后重新上岗的,班主任工作难度很大。  一天,我正在备课时,一位任课老师气冲冲来到我面前,“啪”地一声扔下教本,向我嚷道:“胡老师,你们班课我不上了!一群什么东西!”我立刻意识
当今文坛散文以其独特的形式,在所有文学作品里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所反映的问题大到人间大事,小到“我”之偶得。但不管怎样,每篇散文都会向读者表达一个思想主题。而读者特别是高中学生在把握散文的思想主题时却十分患难。许多有经验的学者已向广大读者介绍了多种方法。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种十分直观的方法:通过作品的中的重点语句来探索散文的主题。而这种语句必须与“我”(真实而独特的写作主体)密切相关,甚至能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