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分割展魅力 图形变换搭平台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d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受关注的2020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已经落下帷幕.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平面几何压轴题难度如何定位,以哪个经典图形作为题根,重点考查哪些知识点等成为一线数学教师重点关注的对象.当仔细研究2020年安徽省学业水平考试数学卷第23题(以下简称试题)后,笔者不得不佩服命题组老师高超的命题技巧,为了兼顾城乡差别以及“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网课教学现状,试题难度较往年虽有所降低,但仍然是一道清新、亮丽、内涵丰富的平面几何压轴题.1 原题呈现
  3 试题教学导向分析
  3.1 强化推理及运算,提升学生基本数学素养
  章建跃博士提出:“运算是数学的童子功,推理是数学的命根子”.而通过阅卷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逻辑混乱,等角转换想当然;把几何直观等同于几何推理;辅助线添加不规范,更有甚者写了一大堆与证明无关的过程等.试题第2问基本思路就是借助三角形相似得出比例式,通过设未知数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可通过阅卷却发现很多同学比例式及方程呈现都没有问题,反而在最不该出现问题的方程求解上出现了问题,要么是解错方程,要么是方程的求解书写不规范,不得不为此处的失分而惋惜.这些现象的大面积出现,说明初中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堪忧,也提醒一线数学教师只有从最基本的推理、运算入手,不惜时,不惜力,才能扎实提高学生的基本功,从而养成严谨思维,规范表达的良好习惯.3.2 动静结合,注意图形变换的“度”
  平移、旋转、对称是平面几何的三大变换形式,通过“三大变换”实现图形的自然生长,也是图形再创造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动态图,部分“学优生”比较熟悉“以动制静,动静结合”的解决策略,但有时对一些静态图反而找不到好的处理方式,实际上对一些静态图若从动态的角度思考,反而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意境.但教学的现状反馈:对于现阶段的初中毕业生来说,通过图形变换来进行推理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的.如在阅卷中发现:虽有部分同学通过旋转来叙述推理过程,但却没有交待旋转后的点为什么落在相关线段上等问题而导致失分.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图形变换的“度”一定要拿捏准确,教师可以主动引导学生从平移、对称、旋转变换等角度来思考问题,以提升学生对图形的识图能力,但在具体的推理过程中还是要尽量回避.当然,当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并熟悉了“三点共线”,真正搞懂了图形变换的“门道”后,对称、旋转、平移变换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种好方法.3.3 立足教材,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2020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取消了《考试纲要》,《课程标准》成了命题的唯一依据,而教材是解读《课程标准》的最佳范本,是教材编写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试题取材于课本上的经典图形(黄金矩形),借助黄金分割点构成矩形背景下的“十字架”结构设计问题,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补出相应的正方形后可以发现,试题的图形又是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第23题图形的自然生长图,是2017年安徽省学业水平考试第23题的再研究、再创造.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中经典图形的功能,立足教材研究试题,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对典型例习题,深挖其内涵,通过追本溯源、自然生长等方式,研究试题的前世、今生及发展,认真探索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图多用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学品位.3.4 课标是底线,解题教学需拓展
  从阅卷情况看,试题的解决虽然大部分学生是从图形变换(旋转、平移、对称)的角度思考各种解法,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采用了“四点共圆”、平移 旋转、黄金比 相似、解析法、托勒密定理等各种方法.如果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及教育部公布的《命题意见》中呈现的负面清单来说,学生的答题似乎有“超标”之嫌,值得商榷.然而作为平时的解题教学,应倡导反思,在反思中将成果扩大,注意对问题深层结构的揭示,促进优秀学生深刻理解.因此在平时的解题教学中,对于有些内容,如“射影定理”、“四点共圆”、“圆幂定理”等知识点,不能因为《课标》不作要求,在教学中就完全不涉及,事实上,对于部分“学优生”来说,掌握这些内容完全没有问题,让这些学生“吃好,吃饱”也是一线数学老师的义務.著名教育专家李庾南老师就曾表达过“课标是底线要求,不是天花板”的观点.
  参考文献:
  [1]王云峰.“直角三角形外接圆截直角平分线”数学模型探究[J].中国数学教育,2016(5):59-64
  [2]高厚良.“源于古埃及三角形,终于黄金比”[J].中学数学杂志,2017(8):62-65
  [3]章建跃.“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教材变革”[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2019(6):6-11
其他文献
小蜗牛  北京/王娟    小蜗牛,爱旅游,  走起路来慢悠悠,  身上背着小房子,  刮风下雨不用愁。    小蚂蚁  湖北孝昌/张金初    小蚂蚁,真有趣,  见面碰碰小胡须。  碰胡须,传信息,  大家赶快去抬米。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
美国有研究表明,儿童每周少喝1份含糖饮料就能改善其心脏健康状况,降低今后患上心脏病的风险。  研究者选取了613名8~15岁之间的儿童,对他们的胆固醇水平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调查发现,大约有85%的孩子每周至少喝一份含糖饮料,有18%的孩子每周至少喝7份含糖饮料。而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所喝的含糖饮料份数越多,他们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就越高;每周少喝一份含糖饮料,其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就有所
摘 要:英语在中学阶段是一门主要的课程。想要学好英语,首先要做的就是学好英语单词,积累词汇量。文章在指出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时间记忆单词、熟记分类法、提高单词记忆周期之外,还可采用联想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现场记忆法、课堂趣味教学法等方法进行初中英语单词教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单词教学;教学方法  在初中英
笔者在运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平面翻折问题时发现,在建系之后的空间图形中,底面上各点的坐标相对容易量化,但折起之后,由底面上升到的空间的相应点(本文称之为“折起点”)的坐标,有时难以直接标注,而该点却往往是问题的核心之点. 一旦坐标得以量化,则整个问题的难点随即“土崩瓦解”. 因此,如何有效量化“折起点”的坐标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笔者探究发现,在“折起点”坐标难以直接标注的情况下,采用“先
【摘要】问题情境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推动学生思维的小船.如何选择问题情境?以“平方差公式”的教学为例,问题情境的选择应立足于理解新知与旧知的密切联系、立足于理解新知的思维价值、立足于理解新知的美學价值、立足于理解旧知的生长价值、立足于理解知识蕴含的思想方法价值.,因此,选择数学情境比选择现实情境更优化.  【关键词】问题情境;平方差公式;知识的价值
昨天晚上,小秧的第二颗上门牙掉了,新牙已经露头,我的一桩心事终于落了地。  大约两年前的这个时候,小秧和秧爹玩耍时不小心将门牙磕在了沙发上,顿时血流如注。我和秧爹慌忙连夜赶到位于魏公村的口腔医院看急诊,当晚不能诊断,只能简单处理。次日凌晨,秧爹去口腔医院排队挂号,然后回家接上我俩,千辛万苦地总算看上了医生。  医生让我们拍了X光片,看了看之后,建议拔掉它们。  医生建议拔掉这两颗门牙的理由如下: 
摘要: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学要联系社会最新实际情况及学生心理而不断加以创新,时刻保持新的活力以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提出教师可通过“注重创新激趣,让学生在课堂活跃起来…‘注重情感沟通,让学生的心扉敞开”“注重奖励鼓劲,让学生快乐起来”等方法来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求,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教
【摘 要】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低年段的朗读教学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新课改指出:语感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小学低年级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开始,也是语感训练的启蒙阶段,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感尤为重要,这也是低年段朗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小学生;朗读教学;分段培养;策略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
摘 要:身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兼班主任,笔者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品德教育的渗透,在语言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同样注重德育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有效开展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在英语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同时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会产生不错的教育效果。但要注意在过程中要适宜、适时、适度,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发挥更好的渗透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德育教学;德育渗透  德育,就是把社会道德转化为
【摘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落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上.如何将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有效融入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本文围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从课堂教学的维度提出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主要有3条:一是通过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二是通过初中数学教学活动落实核心素养;三是通过初中数学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