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以致用是学生接受知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学生能否掌握应用以及实际的应用能力高低取决于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就是其智力的精髓部分。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文化中十分关键的部分。由于科学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需要,汉语言文学已经不再是社会诸多领域中的主体位置。但是作为人本身来讲,汉语言文学对其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沟通协调的能力有着重要影响。笔者在文中探讨了汉语言文学学科教育的特点、浅析了提高汉语言文学应用性的可行性以及总结了提高汉语言文学应用性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以对业界的学科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专业 应用性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019-01
作为一门致力于培育汉语专业人才的学科,汉语言文学拥有非常久远的教学历史和优良的教学传统。这使得这门专业学科累积下十分丰厚的学科教学的经验,与此同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体制以及教学的内容也比较稳定。一直以来,各大高校的招生人数占比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最大,此外,它也是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而在当下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以及国内市场对于应用性人才的旺盛需求,使得汉语言专业教学不得不面对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应用性。本文通过阐释了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特点,浅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可行性,并且相应地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希望可以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者门有所启发。
一、简述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教育基本特点
1.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教学内容较为固定
作为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的北大,在建校伊始就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直到今天,中文专业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其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已经稳固。我国在九八年和零三年分别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录设置中,对其开设的课程没用做出很大的调整。一直是13门基础课程,而教育界也一致认为汉语言文学是传统专业中最富有内涵和底蕴的一个专业。而该专业也因其自身的特点在现代大学专业中一直处于十分稳固的地位。
2.汉语言文学将以培养专业性文学人才为主要目标
一直以来,作为作家、文学知识分子培养基地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及其前身中文系所培养出的人才,在当今的时代需求面前,并没用突出出其自身所具备的应用性特点。而作家、知识分子这类职业也无法成为社会的职业。为了改变这一情况,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高校都陆续开设中文专业的二级学科,例如文秘学、国际汉语、新闻传播学等专业,以期适应社会需求。但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情况和社会认可度并不尽如人意,从其不断下降的就业率可以看出。
3.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關于实践性的内容比较少
相比较而言,汉语言文学对人才的培养更多的是注重学生文学素养,而不是看重对受教育者的语言分析以及汉语的运用能力的锻炼。具体体现在教学方面,对实践性的内容教的较少,更多的是集中文学写作方面的教学。而实际上,汉语言文学的在实践性教学方面是有发展空间的。
二、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的可行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社会上有着十分广泛地运用。随着汉语言文学的不断发展,其不再只是一些阳春白雪类的内容,其包含的范围已经扩展到了人类文化、高雅艺术的语言表达。此外、新闻、广告、岗位设岗说明、产品说明等等都属于汉语言文学涵盖的范围。因此汉语言文学在提高其应用性方面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1.语言文学的实质性决定其自身的可用性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语言,有着艺术性、思维性以及娱乐性等多种不同的特点。因此,它可以以多样化的形式为不同的人群提供多样的需要。雅趣十足的人可以品鉴诗歌散文;平常人则可以以影视广告作为日常消费和娱乐;文学者可以利用汉语言来锻炼其分析意向的思维;而理学家则可以通过汉语言来增强其对物象的逻辑分析能力。
2.汉语言文学的成熟性决定其自身的易用性
汉语言在中国已经有了丰富的历史,有着雄厚的理论基础。它不仅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而且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也在自我积累。它不仅记载着人类的思想感情以及世事流传,也在指点着人类的发展。所以说,汉语言文学与中华民族是同在的,固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着自身于人类的易用性。
三、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几点思考
1.加强改革学科教学体制的建设
具体而言,高校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建议来提高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体制改革: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扩展教学科目,增加对汉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强学生对汉语言的运用能力,比如,完善课程设置,通过对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2.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旧有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已经阻碍了我国教学的现代化发展。因此只有改进传统教学中阻碍汉语言文学教学发展的不利因素,才能使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笔者认为,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做出改变,还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3.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质量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通过学习汉语言文学,学生可以了解到这门学科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要做到这点,教师必须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比如根据不同类型学生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使用不同类型的方式来促进其学校的欲望与激情等。
四、结语
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传统的教学科目,有着十分深厚的内涵和底蕴。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知识除了可以增加自身的文化修养,还能增强自己在社会中的实际应用性。而对于高校的教师而言,提高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迫在眉睫,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方法来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应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为汉语言文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而贡献出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朱蕾,邹细华.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省开课程实践教学初探[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4).
[2]连亚飞.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构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6).
[3]梁琳.汉语言文学专业推进产学合作教育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11).
[4]屠海波.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4).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专业 应用性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019-01
作为一门致力于培育汉语专业人才的学科,汉语言文学拥有非常久远的教学历史和优良的教学传统。这使得这门专业学科累积下十分丰厚的学科教学的经验,与此同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体制以及教学的内容也比较稳定。一直以来,各大高校的招生人数占比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最大,此外,它也是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而在当下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以及国内市场对于应用性人才的旺盛需求,使得汉语言专业教学不得不面对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应用性。本文通过阐释了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特点,浅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可行性,并且相应地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希望可以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者门有所启发。
一、简述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教育基本特点
1.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教学内容较为固定
作为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的北大,在建校伊始就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直到今天,中文专业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其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已经稳固。我国在九八年和零三年分别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录设置中,对其开设的课程没用做出很大的调整。一直是13门基础课程,而教育界也一致认为汉语言文学是传统专业中最富有内涵和底蕴的一个专业。而该专业也因其自身的特点在现代大学专业中一直处于十分稳固的地位。
2.汉语言文学将以培养专业性文学人才为主要目标
一直以来,作为作家、文学知识分子培养基地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及其前身中文系所培养出的人才,在当今的时代需求面前,并没用突出出其自身所具备的应用性特点。而作家、知识分子这类职业也无法成为社会的职业。为了改变这一情况,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高校都陆续开设中文专业的二级学科,例如文秘学、国际汉语、新闻传播学等专业,以期适应社会需求。但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情况和社会认可度并不尽如人意,从其不断下降的就业率可以看出。
3.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關于实践性的内容比较少
相比较而言,汉语言文学对人才的培养更多的是注重学生文学素养,而不是看重对受教育者的语言分析以及汉语的运用能力的锻炼。具体体现在教学方面,对实践性的内容教的较少,更多的是集中文学写作方面的教学。而实际上,汉语言文学的在实践性教学方面是有发展空间的。
二、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的可行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社会上有着十分广泛地运用。随着汉语言文学的不断发展,其不再只是一些阳春白雪类的内容,其包含的范围已经扩展到了人类文化、高雅艺术的语言表达。此外、新闻、广告、岗位设岗说明、产品说明等等都属于汉语言文学涵盖的范围。因此汉语言文学在提高其应用性方面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1.语言文学的实质性决定其自身的可用性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语言,有着艺术性、思维性以及娱乐性等多种不同的特点。因此,它可以以多样化的形式为不同的人群提供多样的需要。雅趣十足的人可以品鉴诗歌散文;平常人则可以以影视广告作为日常消费和娱乐;文学者可以利用汉语言来锻炼其分析意向的思维;而理学家则可以通过汉语言来增强其对物象的逻辑分析能力。
2.汉语言文学的成熟性决定其自身的易用性
汉语言在中国已经有了丰富的历史,有着雄厚的理论基础。它不仅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而且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也在自我积累。它不仅记载着人类的思想感情以及世事流传,也在指点着人类的发展。所以说,汉语言文学与中华民族是同在的,固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着自身于人类的易用性。
三、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几点思考
1.加强改革学科教学体制的建设
具体而言,高校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建议来提高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体制改革: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扩展教学科目,增加对汉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强学生对汉语言的运用能力,比如,完善课程设置,通过对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2.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旧有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已经阻碍了我国教学的现代化发展。因此只有改进传统教学中阻碍汉语言文学教学发展的不利因素,才能使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笔者认为,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做出改变,还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3.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质量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通过学习汉语言文学,学生可以了解到这门学科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要做到这点,教师必须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比如根据不同类型学生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使用不同类型的方式来促进其学校的欲望与激情等。
四、结语
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传统的教学科目,有着十分深厚的内涵和底蕴。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知识除了可以增加自身的文化修养,还能增强自己在社会中的实际应用性。而对于高校的教师而言,提高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迫在眉睫,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方法来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应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为汉语言文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而贡献出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朱蕾,邹细华.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省开课程实践教学初探[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4).
[2]连亚飞.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构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6).
[3]梁琳.汉语言文学专业推进产学合作教育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11).
[4]屠海波.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