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统计学”是生物科学、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本文结合石河子大学教务处组织的教师教学发展研讨班培训体会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对“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师的组织教学及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实践环节和课程评价方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提高农科院校“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效;“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质量
2014年5月19日~2014年6月6日,我有幸参加了石河子大学教务处组织的第十二期教师教学发展研讨班。我们的学习过程分为教育教学理论专题讲座和课堂教学技能实践两部分。在这为期3周的培训学习中,给我体会最深,思考颇多的要属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需要我们教学一线的老师不断地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教学方法。“生物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解释生物现象,寻求其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植物生产类、生物技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1]。是从事植物生长发育、栽培与育种试验研究的工具性课程。作为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生物统计学”课程的主讲教师,怎样提升“生物统计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是作者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现结合本次培训体会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对“生物统计学”课堂教学提出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提高教师组织教学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生物统计学”课程是一门以高等数学和概率论为基础的边缘学科。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章节内容联系紧密、逻辑性较强、公式繁多、计算量大、内容抽象复杂、理解记忆难度较大。因此,要想上好这门课,教师就要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和每一个教学环节,要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熟练掌握课程的整个理论体系和内在联系,给学生知识的一个立体结构而不是一个平面结构。教师在课后要能够进行反思、认真撰写课后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总结经验,对下一阶段的教学进行调整;对于抽象复杂的知识点要能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旁征博引、收放自如,形成诙谐、幽默、独特的教学风格,要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 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
此外,作为“生物统计学”课程的主讲教师,一定要更新教学理念,以生为本。教师要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实现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观念的转变,并且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精心预设,形成一种动态课堂。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轻松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注意语言的使用,巧妙地采用一些诙谐的语言或形体语言,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要发挥课件、板书和肢体语言的综合应用,克服学生的视觉疲劳和听觉疲劳。在整个上课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用眼神和学生进行交流。这是和学生的一种无声的交流,是对学生的一种无声的威慑!眼神的交流还可以随时注意把握两头(学习最好的学生和学习最差的学生)学生的学习情况。当然,板书的编排布局对学生对于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也很重要。一个合格的老师板书一定要字迹工整、层次清晰、简洁明了。以上这些都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利用率。
二、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生物统计学”是数理统计的原理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作为农科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十分重要[2]。作为高校的“生物统计学”教师,授课的目的不是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数学原理,而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试验设计、选择正确的方法分析试验结果以及解释分析结果,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和分析试验数据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研精神等综合能力, 为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完成毕业论文及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以适应社会大环境对人才的需求。
1、通过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生物统计学”课程的前后章节的连贯性较强,前后章节关系非常密切,整门课程内容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要采用“互动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研究式教学” 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2、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
作者在和研究生的交流中发现,等到他们上了研二,做了实验开始着手处理自己的试验数据时,已经忘记了“生物统计学”中学过的大部分知识,面对自己的试验数据一筹莫展。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生物统计学”课程的课堂教学要多采用案例法教学,多举一些和生产实践相近的案例,让他们学会如何利用生物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意识到学习“生物统计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欲望,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统计能力,形成正确的统计思维。
3、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根本是改革教学内容[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所从事领域的前沿课题,承担或参与的国家的、兵团的以及农业生产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取得了有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丰富到教学内容中去,把这些课题所发表的论文中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介绍和讲解,潜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这些也有助于学生解相关专业,了解我国农业科学技术与发展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
4、重视实验环节,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和分析试验数据的能力
在实验课中要将EXCEL、SPSS和SAS等统计软件的学习纳入到实验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对常用的统计软件有所了解和掌握。统计软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解决案例的过程而不是解决案例时具体的计算过程,让学生意识到“生物统计学”课程的学习不是繁琐的计算,而是对统计方法的选用。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意识到“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工具性课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在实验课上还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处理自己毕业论文的试验数据并撰写实验报告,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研态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处理和分析试验数据的能力。 三、改革课程评价方式,以全过程评价为主
自从作者参加工作以来,“生物统计学”这门课程的评价方式就是期终考试的“一考定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开展。要想使教学质量不断地提高,不仅要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还要有科学的考核评定方法。“生物统计学”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因此其考核的重点是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此,要改革课程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转变为以全过程评价为主。
1、改革考核内容
我们教研室目前“生物统计学”课程的考核主要是五道大题,包括默写公式、名词解释、填空、简答和计算题。部分学生依赖考前突击、死记硬背蒙混过关。从2014年开始,我们对考试内容进行改革。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我们在试卷中适当地增加主观题比重,即增加选择题和判断是非题,除此以外把实验教学内容放到试卷中,使考试内容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引导学生在学习方法到思维方式向新的思维和学习方式变革。学生最终也会意识到“生物统计学”课程的考试不能靠考前突击,而是靠平时学习的积累。
2、改革考核权重
我们教研室目前“生物统计学”课程的考核成绩30%由平时上课考勤、回答问题情况、作业情况和上机实验情况决定, 70%由笔试成绩决定。但作者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还可以增设上课讨论情况和上机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的考试内容。作者在这学期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考核权重设置为:平时成绩(15%)+实验成绩(15%)+专题报告成绩(10%)+期终考试成绩(60%)。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考勤、上课讨论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情况、不预先通知性的课堂小考和课后作业等。实验成绩包括实验环节中的实验态度、上机应用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和运用统计理论解释实验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专题报告成绩可通过参与完成实训项目的整个过程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期终考试考核少出需死记硬背、理论性很强的题目,而是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及用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课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这门课程上投入的精力更多,思考问题更深入
以全过程评价为主的课程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学风建设,增强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形成公平、公正的考试氛围,在很大程度上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总之,“生物统计学”作为植物生产和生物技术领域中重要的工具课,对于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论文研究及将来从事专业工作十分重要。任课教师要爱岗敬业、勇于担当,不断地钻研和探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最终探索出有生命力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明道绪.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章元明.生物统计学在农科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0,(12):62-69.
[3]王快社,刘长瑞,杨西.发挥科学研究作用,提升本科教学质量践[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2):62-64.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兰州军区综合训练基地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石河子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生物统计》课程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改革的研究” 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高效;“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质量
2014年5月19日~2014年6月6日,我有幸参加了石河子大学教务处组织的第十二期教师教学发展研讨班。我们的学习过程分为教育教学理论专题讲座和课堂教学技能实践两部分。在这为期3周的培训学习中,给我体会最深,思考颇多的要属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需要我们教学一线的老师不断地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教学方法。“生物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解释生物现象,寻求其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植物生产类、生物技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1]。是从事植物生长发育、栽培与育种试验研究的工具性课程。作为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生物统计学”课程的主讲教师,怎样提升“生物统计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是作者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现结合本次培训体会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对“生物统计学”课堂教学提出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提高教师组织教学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生物统计学”课程是一门以高等数学和概率论为基础的边缘学科。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章节内容联系紧密、逻辑性较强、公式繁多、计算量大、内容抽象复杂、理解记忆难度较大。因此,要想上好这门课,教师就要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和每一个教学环节,要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熟练掌握课程的整个理论体系和内在联系,给学生知识的一个立体结构而不是一个平面结构。教师在课后要能够进行反思、认真撰写课后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总结经验,对下一阶段的教学进行调整;对于抽象复杂的知识点要能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旁征博引、收放自如,形成诙谐、幽默、独特的教学风格,要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 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
此外,作为“生物统计学”课程的主讲教师,一定要更新教学理念,以生为本。教师要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实现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观念的转变,并且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精心预设,形成一种动态课堂。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轻松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注意语言的使用,巧妙地采用一些诙谐的语言或形体语言,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要发挥课件、板书和肢体语言的综合应用,克服学生的视觉疲劳和听觉疲劳。在整个上课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用眼神和学生进行交流。这是和学生的一种无声的交流,是对学生的一种无声的威慑!眼神的交流还可以随时注意把握两头(学习最好的学生和学习最差的学生)学生的学习情况。当然,板书的编排布局对学生对于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也很重要。一个合格的老师板书一定要字迹工整、层次清晰、简洁明了。以上这些都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利用率。
二、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生物统计学”是数理统计的原理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作为农科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十分重要[2]。作为高校的“生物统计学”教师,授课的目的不是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数学原理,而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试验设计、选择正确的方法分析试验结果以及解释分析结果,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和分析试验数据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研精神等综合能力, 为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完成毕业论文及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以适应社会大环境对人才的需求。
1、通过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生物统计学”课程的前后章节的连贯性较强,前后章节关系非常密切,整门课程内容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要采用“互动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研究式教学” 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2、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
作者在和研究生的交流中发现,等到他们上了研二,做了实验开始着手处理自己的试验数据时,已经忘记了“生物统计学”中学过的大部分知识,面对自己的试验数据一筹莫展。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生物统计学”课程的课堂教学要多采用案例法教学,多举一些和生产实践相近的案例,让他们学会如何利用生物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意识到学习“生物统计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欲望,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统计能力,形成正确的统计思维。
3、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根本是改革教学内容[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所从事领域的前沿课题,承担或参与的国家的、兵团的以及农业生产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取得了有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丰富到教学内容中去,把这些课题所发表的论文中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介绍和讲解,潜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这些也有助于学生解相关专业,了解我国农业科学技术与发展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
4、重视实验环节,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和分析试验数据的能力
在实验课中要将EXCEL、SPSS和SAS等统计软件的学习纳入到实验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对常用的统计软件有所了解和掌握。统计软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解决案例的过程而不是解决案例时具体的计算过程,让学生意识到“生物统计学”课程的学习不是繁琐的计算,而是对统计方法的选用。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意识到“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工具性课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在实验课上还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处理自己毕业论文的试验数据并撰写实验报告,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研态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处理和分析试验数据的能力。 三、改革课程评价方式,以全过程评价为主
自从作者参加工作以来,“生物统计学”这门课程的评价方式就是期终考试的“一考定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开展。要想使教学质量不断地提高,不仅要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还要有科学的考核评定方法。“生物统计学”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因此其考核的重点是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此,要改革课程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转变为以全过程评价为主。
1、改革考核内容
我们教研室目前“生物统计学”课程的考核主要是五道大题,包括默写公式、名词解释、填空、简答和计算题。部分学生依赖考前突击、死记硬背蒙混过关。从2014年开始,我们对考试内容进行改革。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我们在试卷中适当地增加主观题比重,即增加选择题和判断是非题,除此以外把实验教学内容放到试卷中,使考试内容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引导学生在学习方法到思维方式向新的思维和学习方式变革。学生最终也会意识到“生物统计学”课程的考试不能靠考前突击,而是靠平时学习的积累。
2、改革考核权重
我们教研室目前“生物统计学”课程的考核成绩30%由平时上课考勤、回答问题情况、作业情况和上机实验情况决定, 70%由笔试成绩决定。但作者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还可以增设上课讨论情况和上机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的考试内容。作者在这学期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考核权重设置为:平时成绩(15%)+实验成绩(15%)+专题报告成绩(10%)+期终考试成绩(60%)。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考勤、上课讨论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情况、不预先通知性的课堂小考和课后作业等。实验成绩包括实验环节中的实验态度、上机应用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和运用统计理论解释实验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专题报告成绩可通过参与完成实训项目的整个过程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期终考试考核少出需死记硬背、理论性很强的题目,而是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及用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课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这门课程上投入的精力更多,思考问题更深入
以全过程评价为主的课程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学风建设,增强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形成公平、公正的考试氛围,在很大程度上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总之,“生物统计学”作为植物生产和生物技术领域中重要的工具课,对于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论文研究及将来从事专业工作十分重要。任课教师要爱岗敬业、勇于担当,不断地钻研和探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最终探索出有生命力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明道绪.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章元明.生物统计学在农科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0,(12):62-69.
[3]王快社,刘长瑞,杨西.发挥科学研究作用,提升本科教学质量践[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2):62-64.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兰州军区综合训练基地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石河子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生物统计》课程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改革的研究” 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