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确定学习目标后,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调动课堂活力的充分体现,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字:阅读;确定目标;碱金属
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学习自觉性的提高,有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目前高中化学课教学中存在着课堂表现气氛沉闷或课堂虽活跃,其实质却是一种盲目的乱喊这样的现象.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是没有预习或预习不够;听课没有明确的目标,这样就势必导致教师一味讲,学生被动听的一边倒情况.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当前教学现状,面对高考题型的变化,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阅读教材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确定目标”是学生阅读的根本
常言道“有的放矢”.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是如此.确定明确的阅读目标,给学习带来希望,自然产生学习的动力.阅读目标并无定论,根据化学学科特点,高中学习阶段,学习目标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如大则学年、学期、学习阶段、知识系统性的章、单元目标、小则节、学时知识点目标都要确定.
确定目标要联系当前实际,针对学生的现状,确定可行的,操作性较强的目标.同时要结合教学中的难点,使目标有较好的适应性.如,“碱金属钠”一节的阅读目标:
图1 二、“实施目标”是教师指导阅读的途径
目标的实施首先要对预习的情况进行检查.这样既可以把握情况,又可以在教学中补漏.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落实目标,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将预习中的简单的演示实验留给学生.例如,钠的取法,保存,钠的物理性质,切割及颜色的观察,通过学生的评判纠错,有利于加强记忆,有利于激发热情,有利于学生的细致阅读,有利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2通过将预习中的复杂实验由老师完成.例如,钠的化学性质:钠在空气中的反应,缓慢氧化和加热的对比试验,他们观察到的现象不同,得到的结论不同.将课本中钠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实验,由原来一步完成改为两步完成.具体操作过程为第一步将黄豆粒大小的钠投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归纳为:“浮” 、“熔” 、“游” 、“响”四点;第二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为“红”.通过上述实验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概括能力,而且使学生体会到阅读也是一种探索的过程.
3通过讨论,归纳和教师总结,对学生预习中理解不全面,不透彻,或理解错误的情况,如,纳与水反应的现象部分同学不分青红皂白回答为“浮” 、“熔” 、“游” 、“响” 、“红”五点的错误,应回答前四点,这说明操作过程不同,现象不同.钠的氧化决定的因素是反应条件,条件不同现象和结论不同.经过这样的对比思索,加深了印象,记忆更加牢固.从学生积极参与,表现看,较以往的做法,效果明显提高了.
4练习时必不可少的,指导学生阅读习题中的关键词,有利于突破 ,提高解题能力.例如,钠旧置在空气中,最终产物是什么?同学们只要抓住“旧置”两字,不难得到正确答案碳酸钠,否则容易答成氧化钠这样的错误结论.
三、检查小结是“目标完成”的结果
目标实施完成后,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别重要.检查的方法较多.如,个别提问,出题检测等.
课前阅读,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有了生机是学生自觉获得知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窗口,是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的体现.阅读使学生把握了重点,抓住了关键,使认识得到了深化,使多样化的教法能够实现的突破口.
阅读不仅局限在课前,而且课后更需要指导学生完成小结.因为小结需要认真读书、转眼教材、独立思考,这是一个主动学习发挥个人创造力的过程,是一个对知识的在学习、在理解、自找差距、自我完善的过程.第一,对某些相关度的知识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有助于动手、动脑、难点突破(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第二,对章的总结有利用学生达到继续阅读的能力,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知识的系统化(如,碱金属).
关键字:阅读;确定目标;碱金属
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学习自觉性的提高,有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目前高中化学课教学中存在着课堂表现气氛沉闷或课堂虽活跃,其实质却是一种盲目的乱喊这样的现象.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是没有预习或预习不够;听课没有明确的目标,这样就势必导致教师一味讲,学生被动听的一边倒情况.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当前教学现状,面对高考题型的变化,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阅读教材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确定目标”是学生阅读的根本
常言道“有的放矢”.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是如此.确定明确的阅读目标,给学习带来希望,自然产生学习的动力.阅读目标并无定论,根据化学学科特点,高中学习阶段,学习目标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如大则学年、学期、学习阶段、知识系统性的章、单元目标、小则节、学时知识点目标都要确定.
确定目标要联系当前实际,针对学生的现状,确定可行的,操作性较强的目标.同时要结合教学中的难点,使目标有较好的适应性.如,“碱金属钠”一节的阅读目标:
图1 二、“实施目标”是教师指导阅读的途径
目标的实施首先要对预习的情况进行检查.这样既可以把握情况,又可以在教学中补漏.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落实目标,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将预习中的简单的演示实验留给学生.例如,钠的取法,保存,钠的物理性质,切割及颜色的观察,通过学生的评判纠错,有利于加强记忆,有利于激发热情,有利于学生的细致阅读,有利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2通过将预习中的复杂实验由老师完成.例如,钠的化学性质:钠在空气中的反应,缓慢氧化和加热的对比试验,他们观察到的现象不同,得到的结论不同.将课本中钠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实验,由原来一步完成改为两步完成.具体操作过程为第一步将黄豆粒大小的钠投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归纳为:“浮” 、“熔” 、“游” 、“响”四点;第二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为“红”.通过上述实验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概括能力,而且使学生体会到阅读也是一种探索的过程.
3通过讨论,归纳和教师总结,对学生预习中理解不全面,不透彻,或理解错误的情况,如,纳与水反应的现象部分同学不分青红皂白回答为“浮” 、“熔” 、“游” 、“响” 、“红”五点的错误,应回答前四点,这说明操作过程不同,现象不同.钠的氧化决定的因素是反应条件,条件不同现象和结论不同.经过这样的对比思索,加深了印象,记忆更加牢固.从学生积极参与,表现看,较以往的做法,效果明显提高了.
4练习时必不可少的,指导学生阅读习题中的关键词,有利于突破 ,提高解题能力.例如,钠旧置在空气中,最终产物是什么?同学们只要抓住“旧置”两字,不难得到正确答案碳酸钠,否则容易答成氧化钠这样的错误结论.
三、检查小结是“目标完成”的结果
目标实施完成后,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别重要.检查的方法较多.如,个别提问,出题检测等.
课前阅读,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有了生机是学生自觉获得知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窗口,是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的体现.阅读使学生把握了重点,抓住了关键,使认识得到了深化,使多样化的教法能够实现的突破口.
阅读不仅局限在课前,而且课后更需要指导学生完成小结.因为小结需要认真读书、转眼教材、独立思考,这是一个主动学习发挥个人创造力的过程,是一个对知识的在学习、在理解、自找差距、自我完善的过程.第一,对某些相关度的知识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有助于动手、动脑、难点突破(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第二,对章的总结有利用学生达到继续阅读的能力,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知识的系统化(如,碱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