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格莱珉银行,又称乡村银行,由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博士创办。格莱珉银行完全采用市场商业化运作模式,通过良好的企业管理实现滚动发展。目前,该行拥有2226个分支机构以及650万客户,资产质量良好,还款率高达98.89%,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家成功运作的银行。二十多年里,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贷款给639万人,其中有96%是孟加拉地位非常低下的妇女,使得58%的借款人及其家庭成功地脱离了贫穷线。这个银行的贷款者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人,它是如何用金融工具救助那些被遗忘的人们,同时,却能实现赢利与防范风险的呢?本文通过对格莱珉银行的简要分析来揭示其成功的经验,供我们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格莱珉银行;信用;赢利;发展
一、格莱珉银行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1.格莱珉银行的基本运作
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又称乡村银行,由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博士创办。自1983年创办以来,除了创办当年及1991年和1992年两个水灾特别严重的年头外,格莱珉银行一直保持赢利状态,2005年赢利达1521万美元。它的模式颠覆了数百年来银行业的法典:借贷给无抵押担保的穷人并且赢利。通过无抵押的小额信贷,格莱珉银行已使孟加拉639万穷人受益,为解决人类贫困难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办法,也改变了现代金融组织基本的价值观念。
孟加拉国为亚洲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尤努斯在该国消除贫困的成功试验意义非常重大。中国的农村和城市都有一些低收入群体。如何消除贫困,有效地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穷人银行从2007年开始在我国慢慢发展起来,但发展的过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所以我们应该更深入地认识“格莱珉模式”。
2.格莱珉银行的基本模式
商业银行的发展无疑是通过存贷来维持经营和赚取利润的,这两项业务从出现伊始便决定了它“嫌贫爱富”的特点,为大企业和富人服务,似乎是天经地义之事。但格莱珉银行让人们对银行这个概念的认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格莱珉模式颠覆了几百年银行业的法典:借贷给无抵押担保的穷人,同时能够赚取利润,获得可持续发展。而格莱珉式的颠覆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传统银行业共同面对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信用的缺失。一方面,小本生意者经营风险较大,到期一次性还款的不确定性很大;另一方面,小本生意者贷款到期,巨大的一次性还本付息压力往往使他们产生违约的状况。而格莱珉银行采用的则是“每周还款”模式,整借零还,大大优于传统银行的“整借整还,到期还本付息”模式,贷款人每次只需还少量的数额即可。
第二,格莱珉银行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穷人群体,如何增加还款人的信心是尤努斯和他的团队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格莱珉的激励机制是:要求每个申请人都加入一个由相同经济与社会背景的人组成的小组,同时鼓励贷款者在各自的行业中相互帮助。小组成员的身份不仅建立起相互的支持和保护,还舒缓了单个成员不稳定的行为方式,使每个贷款人在这一过程中更为可靠。这个机制的建立不仅增加了贷款人还款的可能性,降低了借款风险,更重要的是帮助了广大贫困的人群更好地脱离贫困。
第三,格莱珉银行不仅提供小额贷款,同时鼓励小额存款。格莱珉银行要求贷款者将所贷款项的5%存入小组基金,是小组成员的共同存款。只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其他组员对其申请的数额与用途表示赞同;二是这笔贷款不能超过小组基金总额的一半。小组任何成员都可以从这笔小组基金中得到一笔无息贷款,而这笔无息贷款可以帮助小组的成员在必要时应急。
3.格莱珉银行的经营特色
格莱珉的模式决定了格莱珉区别于传统银行而独有特色,而这些特色的共同点就是:为穷人服务。具体有以下几点:穷人的银行;无担保抵押;贷款百分百由银行内部资源提供;无捐款贷款;低还款利率;吸纳乞丐成员;新分行政策。
二、乡村银行在我国的发展
1.乡村银行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GDP虽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也存在着巨大的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农村中依然存在着大量的贫困人口。而乡村银行的普及和发展,对解决贫困问题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从扶贫方面来看,乡村银行可以解决贫困人口资金不足的问题,可以应付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同时,生产性的小额贷款服务还可以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创造收入,从而摆脱贫困。
其次,从微型企业方面来看,乡村银行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些分初始资金,并提供长期的金融服务,较好地解决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
再次,从发展金融市场来看,低收入阶层、微型企业为扩展金融服务提供了很大的潜在市场。如果能找到比较好的降低经营成本、减少金融风险的方法。
2.乡村银行在我国发展遇到的问题
穷人银行在缩小贫富差距的道路上应该肩负着更重要的责任,很多学者对乡村银行的运行方式非常赞赏,希望中国也加以仿效,但在实践中尚无成功的经历。但是,什么导致我国的格莱珉模式发展不如想象中那么顺利?简要分析如下:
第一,信用因素。谈到银行业的发展,我们就不得不提中国人信用不佳的问题。农户的资金需求规模较小,一般也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银行需要掌握农户的信用、经营能力、未来的收入等情况,才能降低贷款的风险。而目前我国开展小额贷款业务的银行对于逾期率的过于胆怯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贷款款项的下放,增加了审核的时间,限制了贷款的群体,延误了放款的时间。
第二,资金因素。我国需要贷款的人群数量庞大,农村的贫困人口需要资金发展生产,城市下岗失业人群需要资金自主创业,贫困大学生需要资金顺利完成学业,这个巨大的群体需要巨大的资金,但目前发展起来的少数穷人银行,是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的。商业银行面对小额的信贷自然没有兴趣,这无法给他们的发展带来利润。
第三,体制因素。中国的现状是:政府部门创立的小额信贷,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周期过长,令人望而生畏;农村信用环境薄弱,致使不良贷款比例过高,农村金融机构亏损面大,贷款难收回,造成金融机构惜贷,进一步加剧了农民贷款难。不过,央行发布《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首次表态让“民间借贷”合法化,这被视为一个重要的金融突破信号,抑或是乡村银行的一个机会。 3.乡村银行的发展之路
第一,中国的现状受到中国历史、文化、政治架构、经济发展阶段、人民教育程度和基层组织形式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中国的小额信贷的发展必须走自己的道路。中国经济的规模和形式决定了针对中国的贫困者的小额信贷既不能像日本那样由财政承担一切,也无法像乡村银行那样仅仅依靠公司化的经营和管理就可以达到使孟加拉国贫困人群脱贫一样的目的。
第二,随着国家政策的门槛逐步降低,以及农村金融改革的全面启动,国家要鼓励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开设村镇银行。鼓励农民和农村小企业等按照自愿的原则,设立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和资金互助组织,并在成员内部开展资金互助和金融服务。对农民自己兴办的金融合作互助社和行业协会进行的借贷业务,应免征各种税赋。这些让人看到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希望。不过,要想彻底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还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小额信贷机构可以分散投资风险,为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小额信贷机构可以更强地适应市场环境,更好地为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改进做出努力。乡村银行和小额信贷在我国仍然有绝大一部分市场未开发,银行的小额贷款用户数远远没有达到应该有的高度,小额信贷的低逾期率、较高的收益率应该能够不断地促进相应的银行持续发展这项业务。
第三,民间信贷的开放有助于小额信贷的发展,通过吸引私人资本或商业资本来改善非政府小额信贷的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增强这些小额信贷机构在资金使用和贷款发放及业务发展等方面的透明性,加强机构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减少政府干预等,将之逐渐培育成为独立的小额信贷机构,进一步发展成为乡村银行。
中国还是一个低收入的农业大国,低收入的农业人口仍然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依靠金融的力量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格莱珉在孟加拉国做出了成功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借鉴,我们只有通过政府的不断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和融资中介的积极参与,才能够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尽早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参考文献:
[1]支玲琳.“穷人银行”在中国为何说易行难[N].解放日报,2007-11-24.
[2]吴士宏.穆罕默德·尤努斯[M].北京:三联书店.2006:1-5,8.
[3]陈伟光,王姣丽.浅析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在我国的实践[J].海南金融,2008(5):23.
[4]段飞.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启示[J].理论月刊,2008(12):15.
[5]维基百科.格莱珉银行[DB/OL].http://wiki.mbalib.com/wiki/格莱珉银行.
[6]徐莉萍.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在中国的实践[J].《财经科学》.2007(4):6.
[7]嵇正龙.我国村镇银行与孟加拉乡村银行比较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08,(9).
[8]Bornstein,D. The Price of a Dream: The Story of the Grameen Bank[M]. Oxford University,2005.
关键词:格莱珉银行;信用;赢利;发展
一、格莱珉银行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1.格莱珉银行的基本运作
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又称乡村银行,由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博士创办。自1983年创办以来,除了创办当年及1991年和1992年两个水灾特别严重的年头外,格莱珉银行一直保持赢利状态,2005年赢利达1521万美元。它的模式颠覆了数百年来银行业的法典:借贷给无抵押担保的穷人并且赢利。通过无抵押的小额信贷,格莱珉银行已使孟加拉639万穷人受益,为解决人类贫困难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办法,也改变了现代金融组织基本的价值观念。
孟加拉国为亚洲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尤努斯在该国消除贫困的成功试验意义非常重大。中国的农村和城市都有一些低收入群体。如何消除贫困,有效地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穷人银行从2007年开始在我国慢慢发展起来,但发展的过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所以我们应该更深入地认识“格莱珉模式”。
2.格莱珉银行的基本模式
商业银行的发展无疑是通过存贷来维持经营和赚取利润的,这两项业务从出现伊始便决定了它“嫌贫爱富”的特点,为大企业和富人服务,似乎是天经地义之事。但格莱珉银行让人们对银行这个概念的认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格莱珉模式颠覆了几百年银行业的法典:借贷给无抵押担保的穷人,同时能够赚取利润,获得可持续发展。而格莱珉式的颠覆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传统银行业共同面对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信用的缺失。一方面,小本生意者经营风险较大,到期一次性还款的不确定性很大;另一方面,小本生意者贷款到期,巨大的一次性还本付息压力往往使他们产生违约的状况。而格莱珉银行采用的则是“每周还款”模式,整借零还,大大优于传统银行的“整借整还,到期还本付息”模式,贷款人每次只需还少量的数额即可。
第二,格莱珉银行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穷人群体,如何增加还款人的信心是尤努斯和他的团队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格莱珉的激励机制是:要求每个申请人都加入一个由相同经济与社会背景的人组成的小组,同时鼓励贷款者在各自的行业中相互帮助。小组成员的身份不仅建立起相互的支持和保护,还舒缓了单个成员不稳定的行为方式,使每个贷款人在这一过程中更为可靠。这个机制的建立不仅增加了贷款人还款的可能性,降低了借款风险,更重要的是帮助了广大贫困的人群更好地脱离贫困。
第三,格莱珉银行不仅提供小额贷款,同时鼓励小额存款。格莱珉银行要求贷款者将所贷款项的5%存入小组基金,是小组成员的共同存款。只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其他组员对其申请的数额与用途表示赞同;二是这笔贷款不能超过小组基金总额的一半。小组任何成员都可以从这笔小组基金中得到一笔无息贷款,而这笔无息贷款可以帮助小组的成员在必要时应急。
3.格莱珉银行的经营特色
格莱珉的模式决定了格莱珉区别于传统银行而独有特色,而这些特色的共同点就是:为穷人服务。具体有以下几点:穷人的银行;无担保抵押;贷款百分百由银行内部资源提供;无捐款贷款;低还款利率;吸纳乞丐成员;新分行政策。
二、乡村银行在我国的发展
1.乡村银行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GDP虽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也存在着巨大的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农村中依然存在着大量的贫困人口。而乡村银行的普及和发展,对解决贫困问题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从扶贫方面来看,乡村银行可以解决贫困人口资金不足的问题,可以应付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同时,生产性的小额贷款服务还可以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创造收入,从而摆脱贫困。
其次,从微型企业方面来看,乡村银行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些分初始资金,并提供长期的金融服务,较好地解决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
再次,从发展金融市场来看,低收入阶层、微型企业为扩展金融服务提供了很大的潜在市场。如果能找到比较好的降低经营成本、减少金融风险的方法。
2.乡村银行在我国发展遇到的问题
穷人银行在缩小贫富差距的道路上应该肩负着更重要的责任,很多学者对乡村银行的运行方式非常赞赏,希望中国也加以仿效,但在实践中尚无成功的经历。但是,什么导致我国的格莱珉模式发展不如想象中那么顺利?简要分析如下:
第一,信用因素。谈到银行业的发展,我们就不得不提中国人信用不佳的问题。农户的资金需求规模较小,一般也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银行需要掌握农户的信用、经营能力、未来的收入等情况,才能降低贷款的风险。而目前我国开展小额贷款业务的银行对于逾期率的过于胆怯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贷款款项的下放,增加了审核的时间,限制了贷款的群体,延误了放款的时间。
第二,资金因素。我国需要贷款的人群数量庞大,农村的贫困人口需要资金发展生产,城市下岗失业人群需要资金自主创业,贫困大学生需要资金顺利完成学业,这个巨大的群体需要巨大的资金,但目前发展起来的少数穷人银行,是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的。商业银行面对小额的信贷自然没有兴趣,这无法给他们的发展带来利润。
第三,体制因素。中国的现状是:政府部门创立的小额信贷,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周期过长,令人望而生畏;农村信用环境薄弱,致使不良贷款比例过高,农村金融机构亏损面大,贷款难收回,造成金融机构惜贷,进一步加剧了农民贷款难。不过,央行发布《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首次表态让“民间借贷”合法化,这被视为一个重要的金融突破信号,抑或是乡村银行的一个机会。 3.乡村银行的发展之路
第一,中国的现状受到中国历史、文化、政治架构、经济发展阶段、人民教育程度和基层组织形式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中国的小额信贷的发展必须走自己的道路。中国经济的规模和形式决定了针对中国的贫困者的小额信贷既不能像日本那样由财政承担一切,也无法像乡村银行那样仅仅依靠公司化的经营和管理就可以达到使孟加拉国贫困人群脱贫一样的目的。
第二,随着国家政策的门槛逐步降低,以及农村金融改革的全面启动,国家要鼓励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开设村镇银行。鼓励农民和农村小企业等按照自愿的原则,设立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和资金互助组织,并在成员内部开展资金互助和金融服务。对农民自己兴办的金融合作互助社和行业协会进行的借贷业务,应免征各种税赋。这些让人看到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希望。不过,要想彻底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还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小额信贷机构可以分散投资风险,为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小额信贷机构可以更强地适应市场环境,更好地为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改进做出努力。乡村银行和小额信贷在我国仍然有绝大一部分市场未开发,银行的小额贷款用户数远远没有达到应该有的高度,小额信贷的低逾期率、较高的收益率应该能够不断地促进相应的银行持续发展这项业务。
第三,民间信贷的开放有助于小额信贷的发展,通过吸引私人资本或商业资本来改善非政府小额信贷的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增强这些小额信贷机构在资金使用和贷款发放及业务发展等方面的透明性,加强机构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减少政府干预等,将之逐渐培育成为独立的小额信贷机构,进一步发展成为乡村银行。
中国还是一个低收入的农业大国,低收入的农业人口仍然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依靠金融的力量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格莱珉在孟加拉国做出了成功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借鉴,我们只有通过政府的不断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和融资中介的积极参与,才能够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尽早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参考文献:
[1]支玲琳.“穷人银行”在中国为何说易行难[N].解放日报,2007-11-24.
[2]吴士宏.穆罕默德·尤努斯[M].北京:三联书店.2006:1-5,8.
[3]陈伟光,王姣丽.浅析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在我国的实践[J].海南金融,2008(5):23.
[4]段飞.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启示[J].理论月刊,2008(12):15.
[5]维基百科.格莱珉银行[DB/OL].http://wiki.mbalib.com/wiki/格莱珉银行.
[6]徐莉萍.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在中国的实践[J].《财经科学》.2007(4):6.
[7]嵇正龙.我国村镇银行与孟加拉乡村银行比较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08,(9).
[8]Bornstein,D. The Price of a Dream: The Story of the Grameen Bank[M]. Oxford University,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