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死节从来岂顾勋”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第二期A版刊发了乔化永先生的《好一个“死节从来岂顾勋”》的文章,对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所选高适的《燕歌行》的一处文下注释提出自己的质疑,应该说这种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的治学态度还是令人佩服的。不过,乔先生自己提出的见解却未必能使人信服。
  乔先生对注解26条中“节”注为“气节”一说并无疑异,但却生搬硬套机械僵硬地把“死节”解释为“为气节而死”,并据此认为原注中对“气节”的注解“为国家献身”是错误的。其实,乔先生是从翻译的角度来理解“死节”的,而作注者却是从语境的角度来理解“死节”的。这样就出现对“死节”有“为气节而死”“为国家献身”两者的区别。依笔者看来,若从翻译角度来讲,“死节”翻译成“为气节而死”是十分准确的,若从语境的角度讲,原注“为国家献身”似乎更符合句意,倒显得乔先生的理解反而拘泥了些。“气节”与“国家”虽然不是同一概念,但为国杀敌、为国献身未尝不能视为一种气节。而此处的“气节”与“国家”其实在战士的心中已经重叠在一起,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彼此同一,又怎能说是“想当然”的“理解”呢?
  乔先生认为:“从原文句式特点看,‘节’和‘勋’一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内涵”,但理解句子不能仅仅从句式上去研究却忽略句意本身的探究,这就未免有重形式而轻内容之嫌了,“节”和“勋”虽属不同概念,但“死节”与“顾勋”之间的因果关系却一目了然。
  “本自”“重横行”,又兼“天子”“赐颜色”,“身当恩遇”怎能不热血沸腾,这一切对士兵们浴血奋战,奋不顾身无疑起到了巨大的精神鼓舞作用,也正是“岂顾勋”的思想基础。
  当然“岂顾勋”的直接原因还是“相看白刃血纷纷”,短兵相接,你死我活,哪里顾得上“勋”,“岂顾勋”并非不想“勋”,而是顾不上“勋”,战斗如此惨烈,容不得一个战士在性命交关之际去考虑个人得失,面对“血纷纷”的“白刃”,谁有闲心顾得上在功劳簿上写上重重一笔呢?
  这令我想起了魏巍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与志愿军战士的一段朴实的对话:
  “你们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苦,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呀。我们是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他笑着,用手指比个钢子儿大小,怕我不明白,又说:“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
  这也间接证明了战士们并非不想“勋”,而是短兵相接之时,在头颅和勋劳之间,战士们当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头颅,而只有奋勇杀敌才能保住自己的头颅,建立功勋只是在战斗停止的闲暇里才会考虑的。
  笔者以为,有几个词十分关键,一是“从来”,一是“岂”,一是“顾”,一是“勋”。“从来”可理解为“每一次”,“岂”可理解为“哪里”,“顾”可理解为“顾得上”,“勋”可理解为“策勋”。同时更应该注意“岂顾勋”前提是“相看白刃血纷纷”。脱离了句意,脱离了情境,脱离了全诗,只是孤立从注释,从句式上理解,就会闹出盲人摸象的笑话,从教者不可不慎!
  基于以上分析,“死节从来岂顾勋”理解成这样似乎更合句意:
  每到为国捐躯必死的危急关头,战士们哪里会顾得上考虑在功劳簿上重重写上一笔呢?
  非如此则不足以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以国家利益为上,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操和宽广胸怀。
  我顺便提出,译诗与解诗不同,译诗如译文,尽量忠实于原句,但解诗则需还原到原诗中,还原到原句中,还原到现实场景中,还原到历史情境中,甚至还原到彼时的个人心理中去,因为诗歌的语言是精炼的,又有字数限制,许多空白处需借助于读者的学识智慧,人生阅历,甚至是对诗歌的深度理解才能完成。
  “诗无达诂”,但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则应该力求“达诂”,避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更不能胶柱鼓瑟,缘木求鱼。
  [作者通联:江苏盐城市大冈中学]
其他文献
(一)    【评议论文】陆俭明《语文教学之症结与出路》,原载《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3期。  【原文提要】中小学语文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负有重任。当前语文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学科定位不明确;从教材编写到具体教法上,都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考试评价不够科学。针对以上问题,首先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解决好语文教育的定位问题;课文的选用必须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改变讲解语文课
我国台湾省2009年学科能力测验(相当于大陆高考)是台湾2006年实施《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暂行纲要》以来的第一次大学入学考试。其中的国文考科。既维持了学科能力测验的命题精神,又体现了台湾新课改的理念。相比较于大陆高考语文具有如下三大特点。    一、文言文与语体文试题比例大致相当    台湾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于2007年9月公布的《学科能力测验国文考科考试说明》(以下简称台湾《考试说明》)规定:“命题
于漪老师,当代语文教育家。长期以来,她一直辛勤耕耘在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始终与时代同步。她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锐意创新,在扬弃和开拓中,逐步形成了以“人的完整性建构”为主要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具有求实性、创新性和发展性特征的语文教育观。  于漪老师的语文教育观,在批判中继承了过去,在创新中开辟了未来,为21世纪中国语文教学的改革打开了新的局面,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纵观于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评议文章】刘徽《机智地教学:循着学生的线索——评介日本学情卡教学模式》,原载《当代教育科学》第10期。   【内容提要】学情探测在日本具体化为学情卡评价,是档案袋评价的日本本土化运用。作为一种评价方式,学情卡全
已经读了不知多少关于母爱的文章,可当自己欣赏的眼波流淌在《纸船》和《金色花》的字里行间时,感动的航母还是淹没在了冰心打造的情感海洋里,文字中那富有生命质感的线条深深浅浅地牵扯着那不设防的心灵之网,此时,无所适从的思绪如漫天飞雪,纷纷扬扬裹卷了整个意境的世界。  作者在广阔的大海上细腻地伸展着她那思念母亲的情感触角,她总是留着留着一张张纸,这纸是为装载她对母亲遥远的思念而留下的,是为装载作者心头那沉
“功夫在诗外”,原是陆游给儿子传授写诗的经验时写的一首诗中的一句。诗的大意说:他初作诗时,只知道在辞藻、技巧、形式上下功夫,到中年才领悟到作诗更应该注重内容、意境。由此可知,所谓“功夫在诗外”,强调的是到生活中广泛涉猎,开阔眼界。一个作家作品的优劣,是由其阅历、见解、识悟所决定的,更是由其才智、学养、操守、精神等形而上的东西所决定的。只有身体力行的实践、格物致知的探索、血肉交融的感应、砥砺磨淬的历
不管承认不承认,初中语文被边缘化了——尽管在中学里,语文仍然被称之为主课。  不知从何时起,在语文学习方面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多上一节课与少上一节课无所谓,甚至多上或少上一个月、一个学期也无所谓。多上少上看不出来,还不如不上,省得浪费时间。这种“共识”越到高年级越明显。这也许就是导致中学语文被边缘化的最直接原因。那么,为什么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段语文普遍都非常重视呢?大概是: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
纪传体文学巨著《史记》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美誉,其最重要原因是它具有高超独到的写人技巧。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其中的名篇,虽为二人合传,但不难看出太史公对蔺相如情有独钟,极尽写其之能事。尤其是衬托手法独具匠心,无论是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还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腻的刻画,都是为了衬托蔺相如这位大智大勇的爱国英雄。  本文的主角是相如,这从开头对二人身份的叙述中即可看出,一个是“凭
听很多人说,最喜欢的中国古文名篇是《兰亭集序》,集艺术美和思想性于一体,实在难得。笔者自己也是王羲之的崇拜者,常常惊叹于他绝妙的书法艺术和不俗的人生旨趣,更惊叹于他在文学天地的独树一帜和在哲学领域的深沉思辨。  一般说来,序言只是一种应用文体,很难达到高深的艺术造诣,但当代人难以做到的,为什么古人却能做到?最起码王羲之就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篇千古至文,这是为何呢?在写“序”等应用文体方面,古人为我们
自2012年10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开奖后,莫言这个名字便红遍大江南北,有关莫言文学作品的议论也一浪高过一浪。随便上“百度”一查,短短10天,诸如“莫言作品进语文教材”这类问题的条目竟达14万条之多。  一、莫衷一是的争论  莫言的作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这是值得中国文学骄傲的事。  莫言的作品刚一红起来,立马就有人发出声音:让莫言的作品进入中学语文教材!据媒体报道,“10月13日,语文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