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地制宜的。课程的研究,应从“问题”开始,持续跟着孩子的脚步,深度挖掘。一次孩子间的随意聊天,一个偶发事件中的教育契机,被教师发现并助推,同样可以开启一段生命与爱的探索之旅。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温泉镇中心幼儿园在把握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特点与兴趣的基础上,善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资源、教育资源,营造多元化教育环境,使幼儿在多样化的生成活动中获得有益的经验。
问题导向——发现与讨论。“你们发现了吗?小江老师变胖了,走路也慢吞吞的。”“她的肚子一天天在变大,小江老师怎么了……”一连串的问题引发幼儿们的猜想。教师适时抛出问题,引导幼儿关注绘本故事《小威向前冲》。
“小威获得冠军的奖品是什么?”“小威最后去哪里了?”“布朗太太的肚子会有什么变化?”……这些问题让幼儿们兴奋地讨论了起来。
探索跟进——我是小记者。通過欣赏绘本故事,孩子们对“怀孕”这件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幼儿园正好有3位老师怀孕了,她们成了孩子们好奇的对象,于是孩子们组成小记者团队展开采访。
通过采访,幼儿得出结论:妈妈肚子大小跟怀孕时间长短有关;怀孕时间越长,小宝宝长得越大,妈妈肚子也会变得越大。
经验提升——爱护小宝宝。儿童有一百种想法,教师也可以有一百种支持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把更多的空间、更多的机会留给孩子。我们强调把环境还给孩子,主张课程由孩子主动探索和参与,追随孩子的想法生成课程。
“肚子里的小宝宝怎么样了?”教师让孩子们通过B超单感知小宝宝的生长过程。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将小宝宝的生长过程进行绘画表征,还用自己熟悉的水果来形容小宝宝的大小。
“怀孕后,老师每天需要补充什么营养?除了饮食方面,还要注意什么呢?”教师以幼儿已有经验为基础,引发幼儿进一步思考,让幼儿用自己的形式呈现。在探讨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能力、表现能力都得到发展。
生命感知——小江老师怎么没来幼儿园?“小江老师没有来幼儿园,是不是生小宝宝了?”“小宝宝是怎么出生的呢?”“刚出生的小宝宝吃什么?”“小宝宝是男孩还是女孩呢?”幼儿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幼儿将点状、片状的知识串联成体系化的知识。
通过联系已有经验,孩子们探讨交流,最终决定前去看望小江老师和小宝宝,用亲身感知拓展认知经验。
在探望过程中,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到小宝宝的脐带,了解到脐带会慢慢脱落,长成漂亮的肚脐,感知成长的神奇。
探望结束后,孩子们收到小江老师的两袋糖果,并欣然接受了帮助小江老师派发喜糖的任务。
种种问题让幼儿在分享交流中,既可以看到、听到别人做了什么,了解同伴的所知所想,共享同伴的有益经验和方法,又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经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持续探究——老师们回来了。小江老师、琳琳老师、小牛老师的回归,再次引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小记者团队再次制定采访计划,设计采访。
孩子们以对小宝宝的好奇为主,对琳琳老师、小牛老师分别进行采访和肚围测量。小江老师则分享了小宝宝出生时的小故事,引导孩子们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萌发感恩之心。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在生活中偶然出现的好奇心发展成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从感知学习到比较学习,再到联想学习,最后到创造性学习。教师需要做的是将课程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基。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温泉镇中心幼儿园)
责任编辑:王妍妍
问题导向——发现与讨论。“你们发现了吗?小江老师变胖了,走路也慢吞吞的。”“她的肚子一天天在变大,小江老师怎么了……”一连串的问题引发幼儿们的猜想。教师适时抛出问题,引导幼儿关注绘本故事《小威向前冲》。
“小威获得冠军的奖品是什么?”“小威最后去哪里了?”“布朗太太的肚子会有什么变化?”……这些问题让幼儿们兴奋地讨论了起来。
探索跟进——我是小记者。通過欣赏绘本故事,孩子们对“怀孕”这件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幼儿园正好有3位老师怀孕了,她们成了孩子们好奇的对象,于是孩子们组成小记者团队展开采访。
通过采访,幼儿得出结论:妈妈肚子大小跟怀孕时间长短有关;怀孕时间越长,小宝宝长得越大,妈妈肚子也会变得越大。
经验提升——爱护小宝宝。儿童有一百种想法,教师也可以有一百种支持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把更多的空间、更多的机会留给孩子。我们强调把环境还给孩子,主张课程由孩子主动探索和参与,追随孩子的想法生成课程。
“肚子里的小宝宝怎么样了?”教师让孩子们通过B超单感知小宝宝的生长过程。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将小宝宝的生长过程进行绘画表征,还用自己熟悉的水果来形容小宝宝的大小。
“怀孕后,老师每天需要补充什么营养?除了饮食方面,还要注意什么呢?”教师以幼儿已有经验为基础,引发幼儿进一步思考,让幼儿用自己的形式呈现。在探讨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能力、表现能力都得到发展。
生命感知——小江老师怎么没来幼儿园?“小江老师没有来幼儿园,是不是生小宝宝了?”“小宝宝是怎么出生的呢?”“刚出生的小宝宝吃什么?”“小宝宝是男孩还是女孩呢?”幼儿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幼儿将点状、片状的知识串联成体系化的知识。
通过联系已有经验,孩子们探讨交流,最终决定前去看望小江老师和小宝宝,用亲身感知拓展认知经验。
在探望过程中,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到小宝宝的脐带,了解到脐带会慢慢脱落,长成漂亮的肚脐,感知成长的神奇。
探望结束后,孩子们收到小江老师的两袋糖果,并欣然接受了帮助小江老师派发喜糖的任务。
种种问题让幼儿在分享交流中,既可以看到、听到别人做了什么,了解同伴的所知所想,共享同伴的有益经验和方法,又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经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持续探究——老师们回来了。小江老师、琳琳老师、小牛老师的回归,再次引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小记者团队再次制定采访计划,设计采访。
孩子们以对小宝宝的好奇为主,对琳琳老师、小牛老师分别进行采访和肚围测量。小江老师则分享了小宝宝出生时的小故事,引导孩子们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萌发感恩之心。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在生活中偶然出现的好奇心发展成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从感知学习到比较学习,再到联想学习,最后到创造性学习。教师需要做的是将课程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基。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温泉镇中心幼儿园)
责任编辑: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