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28-02
课堂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小学数学的学习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所以在小学阶段要充分发挥小学生主动学数学的积极性.
一、激发求知欲,训练思维的积极性。
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克星,而思维的积极性又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基础。
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1、直观的教具,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具体的教学实物,能够冲击学生的视觉,激发他们的兴趣。
例如:我在一年级实习的时候,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单元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在课前,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玩的积木带来,通过积木来认识、学习这节课的内容。一年级的学生,仍处在好动、好奇都特别强烈的阶段。所以说情绪容易调动,而积木又是他们喜欢玩的游戏,那节课的内容一直围绕着积木向主题展开,感觉是边玩边学,这样学生就处在一个想学的阶段,情绪高涨,思维敏捷,思考问题的思维当然也就开阔。
2、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情绪是影响积极性的一个导火线,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的情绪高涨,诱发出学生创新的思维活动。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的认识时,一上课可以设置一个使学生感到非常意外的问题:“小明前几天刚过了第18个生日,而他爷爷却刚刚过了第16个生日,为什么呢?”学生就会想:“怎么可能呢?”“爷爷怎么比孙子过的生日还少呢?”……学生的求知欲马上就被调动起来,很快就进入主题的探究。
二、转换思考,训练思维的变通性。
变通是依据不同情况,做非原则的变动,也就是要摆脱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势,而从多个方向,用多种方法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它是发散思维的一个显著标志。
皮亚杰,认为“儿童自我发现的东西能被内化,从而产生深刻的理解”,所以当学生掌握了一般方法之后,我们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变通,要调动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深化。可以通过逆向思考,假设,归纳等方法进行变通。
1、通过逆向思维的转换
逆向思维,也是发散思维的一个显著形式。 逆向就是反着原来的或规定的方向,在数学教学中也就是让学生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产生新的框架和知识。
例如:在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时,当学生总结出第一个结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后,教师可提出“根据这个结论,反过来想一想可得出什么结论呢?”(生: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就缩小10倍、100倍、1000倍……)以上提问打破了学生思维的定势,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顺向和逆向的积极活动之中。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此知识辨析得更清楚,而且还逐步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为进一步打破学生禁锢于思维的定势,可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习题,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
2、通过假设转换
假设就是凭借创造想象,将题目中的某个条件假定为与之相近的另一种情况,并从假设情况入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思路。
如:这样一道应用题“四年级同学20人和五年级同学18人,在校园里种向日葵,四年级比五年级每人少种2棵,两个年级一共种了264棵,四年级每人种了多少棵?”
分析:假设五年级同学与四年级同学每人种的棵数相同,那么总数要减少 2×18=36(棵),即植树总数为 264-36=228(棵),这样四年级每人中的棵数就容易求出来了。
三、多角度思考,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云。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可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
1、一题多解
提倡一题多解,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使相关知识相互沟通,从而克服学生解题思路狭窄,解法单一等缺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甲绳长3.4米,乙绳长2.8米,两绳平均长多少米?
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可以给出多种不同解法,
如:(3.4+2.8)÷2
(3.4-2.8)÷2+2.8
3.4-(3.4-2.8)÷2
3.4÷2+2.8÷2
通过比较,学生不仅知道哪种法最优,还加深了对平均问题的认识。
让学生进行多种解题思路的讨论,能使学生解题思路敏捷,既达到一题多解的效果,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在应用题解题中,从多角度进行迁移深化,由此及彼,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
2、一题多问
一题多问的主要意图是培养学生全面地看待问题,以点带面。
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设计了这样一题“发散思维训练”:
妈妈把生日蛋糕平均切成10块,小明吃了其中的4块,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组织讨论 :
①. 如果余下的平均分给爸爸、妈妈吃,爸爸和妈妈分别吃蛋糕的几分之几?
②.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爸爸和妈妈吃了几分之几,谁吃的多?为什么?
③. 如果你是小明,你觉得这样分合理吗?你会怎样分这块蛋糕?
从知识技能的角度看,这一练习充分挖掘了题目的智力因素,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达成了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这一目标。就人文精神来讲,题目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尊敬长辈、人文关怀等意识无声地渗入了学生的心灵。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解决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小学数学的学习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所以在小学阶段要充分发挥小学生主动学数学的积极性.
一、激发求知欲,训练思维的积极性。
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克星,而思维的积极性又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基础。
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1、直观的教具,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具体的教学实物,能够冲击学生的视觉,激发他们的兴趣。
例如:我在一年级实习的时候,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单元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在课前,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玩的积木带来,通过积木来认识、学习这节课的内容。一年级的学生,仍处在好动、好奇都特别强烈的阶段。所以说情绪容易调动,而积木又是他们喜欢玩的游戏,那节课的内容一直围绕着积木向主题展开,感觉是边玩边学,这样学生就处在一个想学的阶段,情绪高涨,思维敏捷,思考问题的思维当然也就开阔。
2、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情绪是影响积极性的一个导火线,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的情绪高涨,诱发出学生创新的思维活动。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的认识时,一上课可以设置一个使学生感到非常意外的问题:“小明前几天刚过了第18个生日,而他爷爷却刚刚过了第16个生日,为什么呢?”学生就会想:“怎么可能呢?”“爷爷怎么比孙子过的生日还少呢?”……学生的求知欲马上就被调动起来,很快就进入主题的探究。
二、转换思考,训练思维的变通性。
变通是依据不同情况,做非原则的变动,也就是要摆脱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势,而从多个方向,用多种方法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它是发散思维的一个显著标志。
皮亚杰,认为“儿童自我发现的东西能被内化,从而产生深刻的理解”,所以当学生掌握了一般方法之后,我们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变通,要调动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深化。可以通过逆向思考,假设,归纳等方法进行变通。
1、通过逆向思维的转换
逆向思维,也是发散思维的一个显著形式。 逆向就是反着原来的或规定的方向,在数学教学中也就是让学生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产生新的框架和知识。
例如:在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时,当学生总结出第一个结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后,教师可提出“根据这个结论,反过来想一想可得出什么结论呢?”(生: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就缩小10倍、100倍、1000倍……)以上提问打破了学生思维的定势,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顺向和逆向的积极活动之中。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此知识辨析得更清楚,而且还逐步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为进一步打破学生禁锢于思维的定势,可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习题,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
2、通过假设转换
假设就是凭借创造想象,将题目中的某个条件假定为与之相近的另一种情况,并从假设情况入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思路。
如:这样一道应用题“四年级同学20人和五年级同学18人,在校园里种向日葵,四年级比五年级每人少种2棵,两个年级一共种了264棵,四年级每人种了多少棵?”
分析:假设五年级同学与四年级同学每人种的棵数相同,那么总数要减少 2×18=36(棵),即植树总数为 264-36=228(棵),这样四年级每人中的棵数就容易求出来了。
三、多角度思考,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云。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可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
1、一题多解
提倡一题多解,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使相关知识相互沟通,从而克服学生解题思路狭窄,解法单一等缺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甲绳长3.4米,乙绳长2.8米,两绳平均长多少米?
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可以给出多种不同解法,
如:(3.4+2.8)÷2
(3.4-2.8)÷2+2.8
3.4-(3.4-2.8)÷2
3.4÷2+2.8÷2
通过比较,学生不仅知道哪种法最优,还加深了对平均问题的认识。
让学生进行多种解题思路的讨论,能使学生解题思路敏捷,既达到一题多解的效果,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在应用题解题中,从多角度进行迁移深化,由此及彼,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
2、一题多问
一题多问的主要意图是培养学生全面地看待问题,以点带面。
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设计了这样一题“发散思维训练”:
妈妈把生日蛋糕平均切成10块,小明吃了其中的4块,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组织讨论 :
①. 如果余下的平均分给爸爸、妈妈吃,爸爸和妈妈分别吃蛋糕的几分之几?
②.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爸爸和妈妈吃了几分之几,谁吃的多?为什么?
③. 如果你是小明,你觉得这样分合理吗?你会怎样分这块蛋糕?
从知识技能的角度看,这一练习充分挖掘了题目的智力因素,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达成了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这一目标。就人文精神来讲,题目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尊敬长辈、人文关怀等意识无声地渗入了学生的心灵。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解决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