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游有句诗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对这句诗的体察和理解直接来源于我的三个人生感悟。
逝者如斯
我栖身的大学位于终南山下,有条河正好穿过。河上有座吊桥——木板和铁链做成,走上去摇摇晃晃,颇有诗意。我每天早晨上班都要从桥上走过。走到一半的时候停下来,站在桥上远眺终南。青山绿黛、蓝天白云。山风习习、大河滔滔。每当这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一句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尽管此前我曾无数次地听过并说过这句话,但惟有身臨其境的此时此刻,方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所蕴含的那种人生的深味。望着脚下那滚滚的河水,不由你不飘飘欲仙、若有所思。我一边反复吟咏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一边在脑海里想象着这样一个场景:大雨初晴,山野苍翠。在弟子们的簇拥下孔子登上某个高处,弟望着奔流不息滚滚而去的河水,想想自己周游列国十四年,颠沛流离、栖栖遑遑、累累若丧家之犬,到头来终究是一事无成。韶华易逝,走过尚值壮年,今已白发须须。人生苦短,譬若朝露。想一这孔子感慨万千、唏嘘不已,禁不住吟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奔流人不知。试想,孔子若是没有那种沉痛的人生的挫败感,他就很难休会到那种强烈的生命的流逝。孔子将生命融进了学问。
应无所住
我蜗居于一栋楼的高处。背靠终南、面朝关中,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夜里我常站在楼道北望长安。一眼望去,灯火辉煌,以至于似乎隐约都能听到笙歌鼎沸。然而望着那灯火闪烁处,我却总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那一闪一闪的灯光总给人一种幻灭和虚无的感觉。这时,我总会想起《金刚经》里的一段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眼望大千世界,所见皆为“幻相”。平日里我们深陷红尘、置身职场,汲汲以功名、碌碌于钱财,美其名曰“为理想生活打拼”。然而究竟什么才是“理想的生活”却很少有人认真思考。一旦我们跳出来,站在高处、远处或别处,再来打量欠的“现实生活”,便会发现原来我们和那背着壳的蜗牛、蠕蠕爬行的蚂蚁并没有什么两样。佛法教人“应无所住”,即使我们无法做到忘情和“出世”,但至少我们可以与现实拉开一定距离,不一定要事事执著、专注,有时候要“应无所住”,要有一种人生的“钝感”。
悲欣交集
我所有的小区有位领导,位高权重。我曾亲眼目睹过他颐指气使地训斥下属。谁也没想到他突然得了一场大病,花了很多钱命算是保住了,但却留下了后遗症——腿脚不便、需要人搀扶。有一天我带着四岁的女儿从他身边经过,他望着我们笑,脸上露出几丝慈祥。走过他身边的那瞬间,我突然眼睛湿润了,有一种欲哭的感觉。
那一刻我恍然大悟,人生就是这样,充满着起伏、充满着未知;既苍凉、又美丽;既伤感、又温馨,既残忍、又甜蜜;既有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也有虎落平岗、困顿穷厄;既让人疲惫不堪,又使人欢欣鼓舞;既令人厌倦,又叫人贪恋。人生永远是一个充满着爱恨情仇的“烟火人间”。难怪弘一大师在他去世前要大书四字——悲欣交集。这四个字实在是对人生最好的总结和诠释。
至此,我终于明白了无论是读书做学问还是识人观世,倘若没有一种人生的“命运感”、“沉重感”、“痛彻感”,倘若没有一种苦难而又丰腴的人生体验做底蕴,倘若学问不与生命发生血肉联系,那么它终究只是一种肤浅的认识。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
(编辑 一昕)
逝者如斯
我栖身的大学位于终南山下,有条河正好穿过。河上有座吊桥——木板和铁链做成,走上去摇摇晃晃,颇有诗意。我每天早晨上班都要从桥上走过。走到一半的时候停下来,站在桥上远眺终南。青山绿黛、蓝天白云。山风习习、大河滔滔。每当这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一句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尽管此前我曾无数次地听过并说过这句话,但惟有身臨其境的此时此刻,方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所蕴含的那种人生的深味。望着脚下那滚滚的河水,不由你不飘飘欲仙、若有所思。我一边反复吟咏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一边在脑海里想象着这样一个场景:大雨初晴,山野苍翠。在弟子们的簇拥下孔子登上某个高处,弟望着奔流不息滚滚而去的河水,想想自己周游列国十四年,颠沛流离、栖栖遑遑、累累若丧家之犬,到头来终究是一事无成。韶华易逝,走过尚值壮年,今已白发须须。人生苦短,譬若朝露。想一这孔子感慨万千、唏嘘不已,禁不住吟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奔流人不知。试想,孔子若是没有那种沉痛的人生的挫败感,他就很难休会到那种强烈的生命的流逝。孔子将生命融进了学问。
应无所住
我蜗居于一栋楼的高处。背靠终南、面朝关中,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夜里我常站在楼道北望长安。一眼望去,灯火辉煌,以至于似乎隐约都能听到笙歌鼎沸。然而望着那灯火闪烁处,我却总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那一闪一闪的灯光总给人一种幻灭和虚无的感觉。这时,我总会想起《金刚经》里的一段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眼望大千世界,所见皆为“幻相”。平日里我们深陷红尘、置身职场,汲汲以功名、碌碌于钱财,美其名曰“为理想生活打拼”。然而究竟什么才是“理想的生活”却很少有人认真思考。一旦我们跳出来,站在高处、远处或别处,再来打量欠的“现实生活”,便会发现原来我们和那背着壳的蜗牛、蠕蠕爬行的蚂蚁并没有什么两样。佛法教人“应无所住”,即使我们无法做到忘情和“出世”,但至少我们可以与现实拉开一定距离,不一定要事事执著、专注,有时候要“应无所住”,要有一种人生的“钝感”。
悲欣交集
我所有的小区有位领导,位高权重。我曾亲眼目睹过他颐指气使地训斥下属。谁也没想到他突然得了一场大病,花了很多钱命算是保住了,但却留下了后遗症——腿脚不便、需要人搀扶。有一天我带着四岁的女儿从他身边经过,他望着我们笑,脸上露出几丝慈祥。走过他身边的那瞬间,我突然眼睛湿润了,有一种欲哭的感觉。
那一刻我恍然大悟,人生就是这样,充满着起伏、充满着未知;既苍凉、又美丽;既伤感、又温馨,既残忍、又甜蜜;既有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也有虎落平岗、困顿穷厄;既让人疲惫不堪,又使人欢欣鼓舞;既令人厌倦,又叫人贪恋。人生永远是一个充满着爱恨情仇的“烟火人间”。难怪弘一大师在他去世前要大书四字——悲欣交集。这四个字实在是对人生最好的总结和诠释。
至此,我终于明白了无论是读书做学问还是识人观世,倘若没有一种人生的“命运感”、“沉重感”、“痛彻感”,倘若没有一种苦难而又丰腴的人生体验做底蕴,倘若学问不与生命发生血肉联系,那么它终究只是一种肤浅的认识。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
(编辑 一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