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读写结合”不是新鲜话题,但是个常青的话题。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关键词】读写结合;阅读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我觉得要想用好读写结合首先要有对文字的敏感,要善于发现那些隐藏在文字之下的读写结合点。如何在阅读时探寻读写结合的奥秘呢?我觉得“比较比照——找方法(想法、做法)——执笔描写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把读与写结合起来的方法。
一、善于发现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的读与写的结合点
(一)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涼伞。”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读写结合点:让学生领会动物们各有各的特点;让学生体会比喻的恰当和用词的准确;练习句式:(谁)说:“荷叶是我的(什么)。”(谁)(怎么样地)在荷叶上(怎么样地)(干什么)。
(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读写结合点:总分的结构;主要景物和次要景物;用“有 的……有的……还有的……”句式来描述景物不同的形态。
(三)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
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读写结合点:运用“自语式独白”来写心理活动;细腻、精彩的语言描述;用“幻象”来突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读写结合”应该贯穿在整个阅读教学中
一二年级:侧重在阅读时学习作者生动形象的词语和富有想象力的句子。并随堂进行积累和仿说一句话或几句话。比如:( )像( )。(谁)(怎么样的)(干什么)。
三四年级:在遣词造句的基础上,关注片段中的写作方法,比如:动静结合、先总后分、修辞手法。可以创设情境进行片段描写。
五六年级:在遣词造句、写作方法的基础上,还要让孩子关注作者的谋篇布局、写作思路、各种描写手法。训练点要指向篇章布局立意的仿写。让孩子们养成不但关注“写什么”更要思考“怎么写”的读书习惯,让读写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从而降低写作的难度。
三、通过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几种方式
(一)从读到写,先出示可以进行读写结合的片段,共同研读,再运用发现的写作方法,来进行练笔
例如:借助《桂林山水》体会怎样把比喻写得细腻生动。
出示原文: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体会原文中排比句和比喻句的妙处:三个特点 独特感觉。运用“三个特点 独特感觉”的方法,描写你身边的事物:花坛的花朵、我的卧室、可爱的小动物……
(二)从写到读,先提供几个情景,动笔写片段,然后出示可以提升片段的文章,研读写作方法和思路,再次对写过的片段进行修改
例如:可以结合《穷人》训练描写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出示图 片:考试作弊、被妈妈训斥、为写作业发愁。先进行初次心理描写,呈现孩子现有的写作水平。
出示《穷人》心理描写的片段: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 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师生共同研读,寻找出作者的方法和思路:①省略号、问号、感叹号,表示心理活动的复杂、忐忑。②神态、动作表现心理活动。③反问、设问表现心理活动。④写作思路:写我写他,写我会怎么说,我为什么这么做;写他会怎么说,他会怎么做。
指导学生把每一次新的方法和思路加入到自己的片段中。不断进行修改和补充,从而感悟写法的不同,获得习作的提升和成就感。
(三)通过续写、改写、写读后感来完成读写结合
如学了《凡卡》《小木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合理地续编课文,创作出自己的小说。也可以把古诗、文言文、诗歌改为记叙文。如把《杨氏之子》《江畔独步寻花》改为写事、写景的文章。或者联系生活实际,把读书的感受用旁批或写读后感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些都是读写结合的形式。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机会,架起读写结合之桥,让读写结合之花在课堂绽放。
(编辑:马梦杰)
【关键词】读写结合;阅读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我觉得要想用好读写结合首先要有对文字的敏感,要善于发现那些隐藏在文字之下的读写结合点。如何在阅读时探寻读写结合的奥秘呢?我觉得“比较比照——找方法(想法、做法)——执笔描写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把读与写结合起来的方法。
一、善于发现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的读与写的结合点
(一)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涼伞。”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读写结合点:让学生领会动物们各有各的特点;让学生体会比喻的恰当和用词的准确;练习句式:(谁)说:“荷叶是我的(什么)。”(谁)(怎么样地)在荷叶上(怎么样地)(干什么)。
(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读写结合点:总分的结构;主要景物和次要景物;用“有 的……有的……还有的……”句式来描述景物不同的形态。
(三)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
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读写结合点:运用“自语式独白”来写心理活动;细腻、精彩的语言描述;用“幻象”来突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读写结合”应该贯穿在整个阅读教学中
一二年级:侧重在阅读时学习作者生动形象的词语和富有想象力的句子。并随堂进行积累和仿说一句话或几句话。比如:( )像( )。(谁)(怎么样的)(干什么)。
三四年级:在遣词造句的基础上,关注片段中的写作方法,比如:动静结合、先总后分、修辞手法。可以创设情境进行片段描写。
五六年级:在遣词造句、写作方法的基础上,还要让孩子关注作者的谋篇布局、写作思路、各种描写手法。训练点要指向篇章布局立意的仿写。让孩子们养成不但关注“写什么”更要思考“怎么写”的读书习惯,让读写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从而降低写作的难度。
三、通过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几种方式
(一)从读到写,先出示可以进行读写结合的片段,共同研读,再运用发现的写作方法,来进行练笔
例如:借助《桂林山水》体会怎样把比喻写得细腻生动。
出示原文: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体会原文中排比句和比喻句的妙处:三个特点 独特感觉。运用“三个特点 独特感觉”的方法,描写你身边的事物:花坛的花朵、我的卧室、可爱的小动物……
(二)从写到读,先提供几个情景,动笔写片段,然后出示可以提升片段的文章,研读写作方法和思路,再次对写过的片段进行修改
例如:可以结合《穷人》训练描写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出示图 片:考试作弊、被妈妈训斥、为写作业发愁。先进行初次心理描写,呈现孩子现有的写作水平。
出示《穷人》心理描写的片段: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 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师生共同研读,寻找出作者的方法和思路:①省略号、问号、感叹号,表示心理活动的复杂、忐忑。②神态、动作表现心理活动。③反问、设问表现心理活动。④写作思路:写我写他,写我会怎么说,我为什么这么做;写他会怎么说,他会怎么做。
指导学生把每一次新的方法和思路加入到自己的片段中。不断进行修改和补充,从而感悟写法的不同,获得习作的提升和成就感。
(三)通过续写、改写、写读后感来完成读写结合
如学了《凡卡》《小木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合理地续编课文,创作出自己的小说。也可以把古诗、文言文、诗歌改为记叙文。如把《杨氏之子》《江畔独步寻花》改为写事、写景的文章。或者联系生活实际,把读书的感受用旁批或写读后感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些都是读写结合的形式。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机会,架起读写结合之桥,让读写结合之花在课堂绽放。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