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各地都在实施新课改,教育者较多思考着如何实施新课改的一些策略问题,却较少关注目前中国实施新课改的成效到底如何,新课改的目的是否确实达到之类的问题。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笔者仅就自己切身的所观所想谈一谈历史课程改革中的“形式主义”现象,因为这种现象较为普遍而且直接影响了中国历史课改的效果,甚至导致了某些地区历史课改实质性的失败。
一、学生的积极参与成为历史公开课的一种表演
新课改倡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但实际上中国很多地区的历史教师仍然是课堂上的主宰。他们对课堂的预设、干预过强,留给学生自主探究和发挥的空间太少,传统的那种学生被动听、记、看、学的局面依然普遍存在。相对于欧美国家的教育,中国的教育始终显得较为保守。在不少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较多参与往往成为公开课上的一种装饰或表演。笔者经常看到一些历史教师在公开课上采用多种手段来激活课堂气氛,比如让学生讲历史小故事、表演历史剧、进行专题讨论或辩论等,然而笔者再进一步跟踪调查发现:这些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还是以填鸭式的讲授为主,提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其实很少。一些教师似乎认为:如果平时也让学生过多参与课堂,可能会扰乱课堂秩序并且耽误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其实这是对新课改精神的曲解,因为新课改提倡的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的学生主体作用的凸显,如果教师对于学生的参与组织或引导不当,自然会产生不良的教学效果。
二、对学生的鼓励赏识成为历史公开课的一种作秀
新课改倡导对学生多鼓励,多进行赏识教育。但实际上有些教师往往在公开课上对学生和蔼亲切、语言带有较强的鼓励性和赏识性,而在平时的课堂上却显得较为严肃和严厉。笔者曾听了一位优秀历史教师开设的一节公开课,这位教师在课堂上令人感觉亲和力较强,对学生能循循善诱,课上得也较成功。可当这节课结束后听课教师都走了,笔者返回拿遗漏在教室的听课笔记时,却无意中看到这位教师正严厉斥责一位刚才在课堂上没有回答出问题的学生。作为教育者我们都知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的问题是好或差,教师都应以激励性语言去评价,但是这位教师为什么刚才在课堂上还是微笑地示意这个孩子回答不出来没关系并请他坐下,而在下课时却“秋后算账”呢?这种现象值得每位教师深思。
很多教师往往明知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却始终存在一些顾虑,比如他们认为:“如果平时课堂上对学生好话说得太多,和学生太亲近,学生会因教师不够威严而降低对历史学习的要求,这样会带来教学成绩下滑的后果。”殊不知这种想法所带来的做法在短期内会因教师的“严格要求”取得较好的教学成绩,但时间长了必然会招致学生的反感而导致教育的失败。因为学生这样去学习并不是来自于个人的驱动而是来自于教师的高压。
三、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成为历史公开课的一种惯例
新课改倡导教师恰当运用多媒体主要是为了优化课堂教学,通过一些视频、图片等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并增大课堂的教学容量。很多教师意识到了这一点,却不能很好地付诸实施,因为制作一个精品课件往往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笔者经常发现一些历史教师只在公开课上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且图文并茂,大都有视频、歌曲穿插其中,而在平时几乎很少使用甚至根本不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还有一些教师因目睹了一些多媒体运用不当的例子而偏执地认为:运用多媒体对历史教学帮助不大,不如保持传统的教学方式。
关于多媒体教学,笔者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研究认为:多媒体不是不能用而是要恰当运用,只要教师精心设计,使多媒体设计最优化,多媒体就一定能发挥其强大的功能。而目前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真正善于将多媒体应用于平时的授课过程,真正利用多媒体来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历史教师并不是很多。
四、对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成为历史公开课的一种摆设
新课改倡导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能带有一定的开放性,除了能让学生掌握基础史实,还重在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很多教师明知这一点却很少在平时的课堂上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思考,而只有在开设公开课时才专门设计比较多的开放性问题。另外笔者常看到一种不良现象,即一些历史教师在公开课即将结束时布置学生课后围绕一些开放性问题撰写历史小论文,然而笔者在跟踪调查中发现:事后教师对此项任务进行具体辅导、验收、反馈的很少,有的教师其实就是为了体现自己的课带有课改的精神而刻意设计并布置这一课后作业的,上完课后便不了了之。于是这种开放性问题、任务的设计与布置便成了公开课上的一种摆设。
以上是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观察到的一些不良现象,这些现象的成因可能较为复杂,很多教師也有一定的苦衷,但我们教师承担的教育事业是国家立国之本的大业,如果新课改的实施实质上只是让中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效果,我们中国人岂不是在自欺欺人?中国的教育事业又何时能腾飞呢?
(责任编辑 庞丹丹)
一、学生的积极参与成为历史公开课的一种表演
新课改倡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但实际上中国很多地区的历史教师仍然是课堂上的主宰。他们对课堂的预设、干预过强,留给学生自主探究和发挥的空间太少,传统的那种学生被动听、记、看、学的局面依然普遍存在。相对于欧美国家的教育,中国的教育始终显得较为保守。在不少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较多参与往往成为公开课上的一种装饰或表演。笔者经常看到一些历史教师在公开课上采用多种手段来激活课堂气氛,比如让学生讲历史小故事、表演历史剧、进行专题讨论或辩论等,然而笔者再进一步跟踪调查发现:这些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还是以填鸭式的讲授为主,提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其实很少。一些教师似乎认为:如果平时也让学生过多参与课堂,可能会扰乱课堂秩序并且耽误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其实这是对新课改精神的曲解,因为新课改提倡的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的学生主体作用的凸显,如果教师对于学生的参与组织或引导不当,自然会产生不良的教学效果。
二、对学生的鼓励赏识成为历史公开课的一种作秀
新课改倡导对学生多鼓励,多进行赏识教育。但实际上有些教师往往在公开课上对学生和蔼亲切、语言带有较强的鼓励性和赏识性,而在平时的课堂上却显得较为严肃和严厉。笔者曾听了一位优秀历史教师开设的一节公开课,这位教师在课堂上令人感觉亲和力较强,对学生能循循善诱,课上得也较成功。可当这节课结束后听课教师都走了,笔者返回拿遗漏在教室的听课笔记时,却无意中看到这位教师正严厉斥责一位刚才在课堂上没有回答出问题的学生。作为教育者我们都知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的问题是好或差,教师都应以激励性语言去评价,但是这位教师为什么刚才在课堂上还是微笑地示意这个孩子回答不出来没关系并请他坐下,而在下课时却“秋后算账”呢?这种现象值得每位教师深思。
很多教师往往明知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却始终存在一些顾虑,比如他们认为:“如果平时课堂上对学生好话说得太多,和学生太亲近,学生会因教师不够威严而降低对历史学习的要求,这样会带来教学成绩下滑的后果。”殊不知这种想法所带来的做法在短期内会因教师的“严格要求”取得较好的教学成绩,但时间长了必然会招致学生的反感而导致教育的失败。因为学生这样去学习并不是来自于个人的驱动而是来自于教师的高压。
三、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成为历史公开课的一种惯例
新课改倡导教师恰当运用多媒体主要是为了优化课堂教学,通过一些视频、图片等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并增大课堂的教学容量。很多教师意识到了这一点,却不能很好地付诸实施,因为制作一个精品课件往往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笔者经常发现一些历史教师只在公开课上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且图文并茂,大都有视频、歌曲穿插其中,而在平时几乎很少使用甚至根本不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还有一些教师因目睹了一些多媒体运用不当的例子而偏执地认为:运用多媒体对历史教学帮助不大,不如保持传统的教学方式。
关于多媒体教学,笔者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研究认为:多媒体不是不能用而是要恰当运用,只要教师精心设计,使多媒体设计最优化,多媒体就一定能发挥其强大的功能。而目前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真正善于将多媒体应用于平时的授课过程,真正利用多媒体来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历史教师并不是很多。
四、对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成为历史公开课的一种摆设
新课改倡导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能带有一定的开放性,除了能让学生掌握基础史实,还重在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很多教师明知这一点却很少在平时的课堂上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思考,而只有在开设公开课时才专门设计比较多的开放性问题。另外笔者常看到一种不良现象,即一些历史教师在公开课即将结束时布置学生课后围绕一些开放性问题撰写历史小论文,然而笔者在跟踪调查中发现:事后教师对此项任务进行具体辅导、验收、反馈的很少,有的教师其实就是为了体现自己的课带有课改的精神而刻意设计并布置这一课后作业的,上完课后便不了了之。于是这种开放性问题、任务的设计与布置便成了公开课上的一种摆设。
以上是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观察到的一些不良现象,这些现象的成因可能较为复杂,很多教師也有一定的苦衷,但我们教师承担的教育事业是国家立国之本的大业,如果新课改的实施实质上只是让中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效果,我们中国人岂不是在自欺欺人?中国的教育事业又何时能腾飞呢?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