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像大多数人都喜欢孩子在公众场合大大方方的,可是如果家有害羞宝宝,该怎么办?与其着急让宝宝不再害羞,变得大方,不如先了解他在不同场合害羞背后的成长秘密。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许多这样的情况,孩子在新的环境里和遇到陌生人时,会表现得腼腆、羞涩,不想与人交流,或者显得非常难为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害羞。
是内向还是害羞?
面对孩子害羞的行为时,首先要搞清楚两个极易混淆的概念:内向和害羞。内向是与外向相对的一种性格特征,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很多孩子的内向是与生俱来的,而害羞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心理和行为表现,通过积极的引导可以发生改变。
内向与害羞在孩子的主观意愿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内向的孩子不主动与人交流是“不愿意,自己一个人玩也挺好的”,而害羞的孩子则是“不敢”,这样的孩子经常会躲在人群之后,主动性、交往意识偏弱。
害羞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反应,我们千万不必因此批评孩子或者强迫孩子,更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害羞”的标签。否则孩子害羞、怕生的心理便会变得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影响到其性格特征的形成。我们需要做的,是了解孩子害羞的原因,帮孩子解开让他害羞的“枷锁”。
场景一: 害怕见到陌生人
满8个月的珊珊一直很开朗,和爸爸妈妈外出时遇到谁逗她,她都笑。但不知怎么的,最近珊珊越来越怕陌生人了,每次妈妈的朋友或者亲戚来家里,珊珊总是躲在妈妈怀里不敢看人家。要是客人想抱抱她,就更会引发一阵大哭大闹。客人没面子,珊珊妈妈也很郁闷,本来活泼胆大的孩子,为什么变得害羞了呢?
解读:认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
这个月龄的孩子害怕陌生人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害羞行为,而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认生,婴儿到8个月左右,就开始出现害怕陌生人的行为反应,心理学上称作“陌生人焦虑”,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随着孩子月龄的不断增加,对外界信息的感知越来越丰富,记忆容量也有所扩大,对长期待在一起的抚养者会产生亲密的安全感,一旦看到陌生的脸庞或是听到陌生的声音,并伴随陌生人想要亲近自己的肢体动作,就容易因为害怕而躲闪哭闹,希望得到自己熟悉的人的保护,这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
调节方法:满足孩子的安全需要
当陌生人靠近自己时,哭是婴儿唯一能使用的表达抗议的语言。在孩子认生哭闹躲闪的时候,父母需要用温暖的语言和动作给予孩子安慰,先满足孩子的安全需要。有研究表明,当看护人对孩子的需求敏感并做出适当反应时,孩子的害羞程度会显著降低。
在孩子感觉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再鼓励孩子有对外探索的欲望。比如,妈妈可以紧紧地抱着孩子,和陌生人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向孩子介绍:“宝宝乖,妈妈在这呢,这是邻居阿姨,她很喜欢宝宝。”如果孩子表现得好了一些,可以继续,比如握住宝宝的小手,说:“来,咱们和阿姨打个招呼吧!”如果孩子反抗得厉害,可以先结束这次会面。平时,父母也别用陌生人来吓唬孩子,比如说“再哭就让外面的坏人把你抱走”这类的话,这样会强化孩子对陌生人的不信任感。
场景二:亲子班前后大变样
贝贝平时在家里活泼可爱、能说会道,是一个特别招人喜爱的女孩。可是,只要到了新环境,贝贝就会表现得扭扭捏捏,很是害羞。贝贝最近要上幼儿园了,妈妈带她参加了几次幼儿园的亲子课,去亲子班的路上,贝贝和妈妈有说有笑,但是一进教室,她马上像变了一个人,害羞得什么也不说,老师带着大家做游戏和讲故事时,她也不敢参与,有其他小朋友来邀请她时,贝贝马上躲在妈妈身后,妈妈把她拉出来后,她索性跑出了教室。
解读:这是孩子进入新环境的一种自我保护手段
许多孩子都会出现像贝贝这样的反差行为,在家里与家人在一起有说有笑、活泼开朗,但是一旦处于陌生的新环境,就像变了一个人,表现得十分扭捏。案例中贝贝的行为表现是因为刚刚从熟悉的家庭环境进入一个陌生的集体环境,无法很快地适应新环境是非常正常的表现。孩子在身处陌生情境时,所产生的最本能的自我保护就是回避或逃离,因此不说话、不肯参加活动,都是她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
调节方法:
让孩子有时间“热身”
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卸下防护,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孩子新环境是安全的。其次,在到达新环境之前,家长要给孩子进行一些心理准备,比如告诉孩子新环境是什么样子的,会发生什么事情,等等。最后,要允许孩子有一定的时间来充分感受和适应陌生环境,不必着急地催促孩子马上融入,这样会减少孩子的焦虑感。当孩子對活动内容逐渐熟悉,对周围环境逐渐信任之后,慢慢地就会变得活跃起来,融入到集体活动中了。这类孩子被称为“缓慢热身”型儿童,另外还有一些孩子是极度敏感的,需要“热身”的时间更长,更需要家长的耐心等待和引导。
场景三: 不想在外人面前表演
5岁的慧慧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也很有这方面的天赋。一次,爸爸的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时候,恰好碰到慧慧在练习新学会的一首歌曲,妈妈就鼓励慧慧在客人面前表演一番,可是慧慧却一直摇头,怎么都不肯开口,在爸爸妈妈一连声的催促下,还跑回了自己的房间,让爸爸觉得很没有面子,只好尴尬地对客人解释说:“这孩子就是这样,特别害羞!”
解读:孩子没有做好准备
这个案例中爸爸认为女儿的害羞,可能是由于孩子没有做好准备造成的。在孩子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前,或者是在孩子有表演的欲望之前,千万不要强迫孩子表演,尤其是家长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强迫孩子在亲戚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艺,更不能在孩子拒绝之后给孩子贴上“害羞”的标签。
调节方法:让孩子感到是被尊重的
如果想让孩子在外人面前展示才艺,家长应该这样做:事先与孩子商议是否能请孩子展示他最有把握的才艺,以及怎么展示,多长时间,等等,即使到了客人面前他决定不展示了,也不要责怪他。这样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受到尊重的,他可以按照自己感觉舒服的方式行事,而不会被强迫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让孩子从展示自己最有把握的才艺开始,也能让那些害羞的孩子逐渐克服胆怯的心理,不断增加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自信。
场景四:妈妈,你帮我说!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妈妈带着三岁半的雯雯去公园里游玩,“妈妈,我想玩秋千。”雯雯拽着妈妈的衣角说。于是妈妈拉着雯雯上前,对坐在上面的小男孩说:“小朋友,妹妹也想玩秋千,你愿意让她玩会儿吗?”小男孩听后,痛快地把秋千让给了雯雯。但是在幼儿园里,雯雯看到小朋友玩什么,她都只是站在旁边看。老师有时候看到了,会过来鼓励她和小朋友说想一起玩,但每次她都是害羞地离开了。
解读:父母成了孩子的“代言人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雯雯这种害羞现象与父母的过度保护有关。当孩子想要主动表达意愿的时候,父母总觉得孩子表达不清,或者自愿替孩子发声、做事,剥夺了孩子练习与外界沟通的机会,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独自解决问题的机会。当雯雯一个人在幼儿园的时候,因为没有妈妈的帮助,就不知道如何加入小伙伴的游戏,只好害羞地躲开了。
调节方法:鼓励孩子练习社交
父母要学会适当放手,多为孩子创造接触周围生活环境的机会,多为孩子创造能与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和交流的机会。面对害羞的孩子,父母在一开始可以提供适当的支持和示范,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有机会尝试和练习。比如,当孩子想要参与到其他小朋友的游戏中,却又不知如何做时,妈妈可以提供建议说:“宝宝为什么不走过去,让小哥哥、小姐姐看看你的新玩具呢?”等孩子顺利地进入游戏活动后,家长可以多陪孩子待一会儿,但也要适时退出,让孩子自己处理一些社交问题,只要在旁边随时关注孩子的动态就好了。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许多这样的情况,孩子在新的环境里和遇到陌生人时,会表现得腼腆、羞涩,不想与人交流,或者显得非常难为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害羞。
是内向还是害羞?
面对孩子害羞的行为时,首先要搞清楚两个极易混淆的概念:内向和害羞。内向是与外向相对的一种性格特征,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很多孩子的内向是与生俱来的,而害羞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心理和行为表现,通过积极的引导可以发生改变。
内向与害羞在孩子的主观意愿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内向的孩子不主动与人交流是“不愿意,自己一个人玩也挺好的”,而害羞的孩子则是“不敢”,这样的孩子经常会躲在人群之后,主动性、交往意识偏弱。
害羞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反应,我们千万不必因此批评孩子或者强迫孩子,更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害羞”的标签。否则孩子害羞、怕生的心理便会变得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影响到其性格特征的形成。我们需要做的,是了解孩子害羞的原因,帮孩子解开让他害羞的“枷锁”。
场景一: 害怕见到陌生人
满8个月的珊珊一直很开朗,和爸爸妈妈外出时遇到谁逗她,她都笑。但不知怎么的,最近珊珊越来越怕陌生人了,每次妈妈的朋友或者亲戚来家里,珊珊总是躲在妈妈怀里不敢看人家。要是客人想抱抱她,就更会引发一阵大哭大闹。客人没面子,珊珊妈妈也很郁闷,本来活泼胆大的孩子,为什么变得害羞了呢?
解读:认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
这个月龄的孩子害怕陌生人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害羞行为,而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认生,婴儿到8个月左右,就开始出现害怕陌生人的行为反应,心理学上称作“陌生人焦虑”,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随着孩子月龄的不断增加,对外界信息的感知越来越丰富,记忆容量也有所扩大,对长期待在一起的抚养者会产生亲密的安全感,一旦看到陌生的脸庞或是听到陌生的声音,并伴随陌生人想要亲近自己的肢体动作,就容易因为害怕而躲闪哭闹,希望得到自己熟悉的人的保护,这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
调节方法:满足孩子的安全需要
当陌生人靠近自己时,哭是婴儿唯一能使用的表达抗议的语言。在孩子认生哭闹躲闪的时候,父母需要用温暖的语言和动作给予孩子安慰,先满足孩子的安全需要。有研究表明,当看护人对孩子的需求敏感并做出适当反应时,孩子的害羞程度会显著降低。
在孩子感觉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再鼓励孩子有对外探索的欲望。比如,妈妈可以紧紧地抱着孩子,和陌生人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向孩子介绍:“宝宝乖,妈妈在这呢,这是邻居阿姨,她很喜欢宝宝。”如果孩子表现得好了一些,可以继续,比如握住宝宝的小手,说:“来,咱们和阿姨打个招呼吧!”如果孩子反抗得厉害,可以先结束这次会面。平时,父母也别用陌生人来吓唬孩子,比如说“再哭就让外面的坏人把你抱走”这类的话,这样会强化孩子对陌生人的不信任感。
场景二:亲子班前后大变样
贝贝平时在家里活泼可爱、能说会道,是一个特别招人喜爱的女孩。可是,只要到了新环境,贝贝就会表现得扭扭捏捏,很是害羞。贝贝最近要上幼儿园了,妈妈带她参加了几次幼儿园的亲子课,去亲子班的路上,贝贝和妈妈有说有笑,但是一进教室,她马上像变了一个人,害羞得什么也不说,老师带着大家做游戏和讲故事时,她也不敢参与,有其他小朋友来邀请她时,贝贝马上躲在妈妈身后,妈妈把她拉出来后,她索性跑出了教室。
解读:这是孩子进入新环境的一种自我保护手段
许多孩子都会出现像贝贝这样的反差行为,在家里与家人在一起有说有笑、活泼开朗,但是一旦处于陌生的新环境,就像变了一个人,表现得十分扭捏。案例中贝贝的行为表现是因为刚刚从熟悉的家庭环境进入一个陌生的集体环境,无法很快地适应新环境是非常正常的表现。孩子在身处陌生情境时,所产生的最本能的自我保护就是回避或逃离,因此不说话、不肯参加活动,都是她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
调节方法:
让孩子有时间“热身”
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卸下防护,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孩子新环境是安全的。其次,在到达新环境之前,家长要给孩子进行一些心理准备,比如告诉孩子新环境是什么样子的,会发生什么事情,等等。最后,要允许孩子有一定的时间来充分感受和适应陌生环境,不必着急地催促孩子马上融入,这样会减少孩子的焦虑感。当孩子對活动内容逐渐熟悉,对周围环境逐渐信任之后,慢慢地就会变得活跃起来,融入到集体活动中了。这类孩子被称为“缓慢热身”型儿童,另外还有一些孩子是极度敏感的,需要“热身”的时间更长,更需要家长的耐心等待和引导。
场景三: 不想在外人面前表演
5岁的慧慧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也很有这方面的天赋。一次,爸爸的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时候,恰好碰到慧慧在练习新学会的一首歌曲,妈妈就鼓励慧慧在客人面前表演一番,可是慧慧却一直摇头,怎么都不肯开口,在爸爸妈妈一连声的催促下,还跑回了自己的房间,让爸爸觉得很没有面子,只好尴尬地对客人解释说:“这孩子就是这样,特别害羞!”
解读:孩子没有做好准备
这个案例中爸爸认为女儿的害羞,可能是由于孩子没有做好准备造成的。在孩子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前,或者是在孩子有表演的欲望之前,千万不要强迫孩子表演,尤其是家长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强迫孩子在亲戚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艺,更不能在孩子拒绝之后给孩子贴上“害羞”的标签。
调节方法:让孩子感到是被尊重的
如果想让孩子在外人面前展示才艺,家长应该这样做:事先与孩子商议是否能请孩子展示他最有把握的才艺,以及怎么展示,多长时间,等等,即使到了客人面前他决定不展示了,也不要责怪他。这样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受到尊重的,他可以按照自己感觉舒服的方式行事,而不会被强迫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让孩子从展示自己最有把握的才艺开始,也能让那些害羞的孩子逐渐克服胆怯的心理,不断增加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自信。
场景四:妈妈,你帮我说!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妈妈带着三岁半的雯雯去公园里游玩,“妈妈,我想玩秋千。”雯雯拽着妈妈的衣角说。于是妈妈拉着雯雯上前,对坐在上面的小男孩说:“小朋友,妹妹也想玩秋千,你愿意让她玩会儿吗?”小男孩听后,痛快地把秋千让给了雯雯。但是在幼儿园里,雯雯看到小朋友玩什么,她都只是站在旁边看。老师有时候看到了,会过来鼓励她和小朋友说想一起玩,但每次她都是害羞地离开了。
解读:父母成了孩子的“代言人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雯雯这种害羞现象与父母的过度保护有关。当孩子想要主动表达意愿的时候,父母总觉得孩子表达不清,或者自愿替孩子发声、做事,剥夺了孩子练习与外界沟通的机会,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独自解决问题的机会。当雯雯一个人在幼儿园的时候,因为没有妈妈的帮助,就不知道如何加入小伙伴的游戏,只好害羞地躲开了。
调节方法:鼓励孩子练习社交
父母要学会适当放手,多为孩子创造接触周围生活环境的机会,多为孩子创造能与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和交流的机会。面对害羞的孩子,父母在一开始可以提供适当的支持和示范,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有机会尝试和练习。比如,当孩子想要参与到其他小朋友的游戏中,却又不知如何做时,妈妈可以提供建议说:“宝宝为什么不走过去,让小哥哥、小姐姐看看你的新玩具呢?”等孩子顺利地进入游戏活动后,家长可以多陪孩子待一会儿,但也要适时退出,让孩子自己处理一些社交问题,只要在旁边随时关注孩子的动态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