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家伙到了喜欢把什么都放在嘴里啃一啃、尝一尝的时候。他乐此不疲,大人却非常头疼,这样做不仅不卫生,还可能会带来危险。该怎么办呢?
11个月的苗苗几乎尝过所有她能够碰到的东西,爸爸的眼镜、餐巾纸、奶奶的药瓶,甚至连地上的头发她都能捡起来放进嘴里试—下。
啃一啃时,他在想什么?
苗苗真的是因为饿了才去啃东西吗?其实,聪明的宝宝饿的时候可能会通过哭闹等方式向妈妈索要食物,啃咬东西时,他的小脑瓜里大多数时候想的是别的事。
这是我的本能
婴儿天生就有一定的反应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吮吸反射。当用乳头或手指触碰婴儿口唇时,婴儿会自动出现吮吸的动作。这种本能使得婴儿会将嘴边的一切东西放进嘴里。早期最容易放进嘴里的东西就是婴儿自己的拇指,所以当宝宝发现能够操纵自己的小手时,很快就沉浸在吮吸拇指的快乐中了!再长大一些,小家伙就能够意识到自己有能力把其他东西放进嘴里了——我长本事了!
我要尝尝这个东西是什么
对于2岁前的婴儿来说,嘴就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工具。他们把玩具、纸、塑料片、勺子等放进嘴里,探索这些物品的味道和质地。如果宝宝发现这东西尝起来味道还不错,旁边的大人也没有表现出阻止的意思,宝宝就再试试能不能把东西吞下去。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在家长的不断指导和强调下,他才能逐渐分辨哪些东西可以吃,哪些东西可以放在嘴里尝一尝,哪些东西连碰都不能碰。
我要锻炼口腔肌肉
婴儿可不是把东西放进嘴里就完事,他们还会吮吸、舔、咬、咀嚼或者吞咽各种物品。这些动作需要舌头、嘴唇、脸頰、上颚等口腔肌肉协调地移动才能完成。口腔肌肉的精细运动能力非常重要,它的灵活度和力度不仅会对宝宝的语言发展有好处,还对他的“颜值”有帮助——获得最佳脸形,有助于牙齿健康发育。所以,当宝宝啃皎可以啃皎的东西时,家长可以这样想:他又在锻炼他的口腔肌肉了!
我想缓解出牙期的不适感
出牙期间,在牙齿穿透牙龈表面的过程中,宝宝会感到牙龈发痒甚至疼痛。此时宝宝喜欢咬东西,因为在牙龈上施加压力可以分散大脑对出牙疼痛的感觉。家长可以将一条干净的毛巾放进塑料袋里,在冰箱中冷却后拿出来给宝宝啃咬。冰镇感可以缓解宝宝牙龈的酸痛,毛巾的柔软质地又可以按摩牙龈,缓解宝宝出牙引起的不适。如果宝宝不喜欢冰凉的东西,用咬胶、磨牙饼干或者蔬菜条也能起到缓解的作用。
我想表达情绪,寻找自我安慰和放松
婴儿可能在吃奶时觉得无聊,开始啃咬妈妈的乳头。在还不会用语言表达情绪的时期,婴儿用咬东西尤其是咬人来告诉大人他的感受。婴儿还会将拳头或者拇指放进嘴里吮吸,这个动作让他感到心情愉悦,尤其在婴儿饿了、困了或者焦虑的时候,咬指头、咬被角可以安慰自己,获得平静和放松。
宝宝啃咬东西时,父母可以这样做
1.拿走危险物品,保持环境清洁父母需要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允许婴儿接触对他来说安全的东西。这个时期啃咬物品最可能发生的危险,就是误食导致宝宝窒息或者中毒,所以家长要将婴儿周围容易导致危险的物品拿走,如电池、纸币、玻璃球、药片、洗涤剂等等,放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最好是放在高处或者上锁的抽屉。不要小看了宝宝的能力,有时候他会突然打开你以为他不能打开的瓶子、柜子等。
2.满足好奇心
宝宝需要探索世界来成长,家长应提供给他更多的安全材料,比如玩具,为他啃咬东西创造条件。不过家长很快会发现,只有玩具是远远不够的,婴儿总是对周围的日常物品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毕竟玩具的种类再多,也比不上日常用品的丰富多彩。家长要善于从日常物品中找出适合宝宝啃咬的东西,洗干净后提供给宝宝,并及时关注宝宝的啃咬情况,看看他喜欢哪种口感的物品。可以挑几个宝宝最喜欢的安全物品,如果宝宝被制止啃咬之后大哭大闹,可以把这些物品拿给他,转移注意力。
3.避免诱惑宝宝
如果不希望宝宝啃咬的东西,家长千万不要把东西拿到宝宝面前吃。比如有的家长一边自己吃花生,一边禁止旁边的宝宝把花生放进嘴里。宝宝非常善于模仿大人的行为,即使当时他被制止了事后也可能趁你不注意,偷偷把东西塞进嘴里。所以,在宝宝面前家长尽可能地不要做出不希望宝宝学会的行为。
4.学会对宝宝说“不”
当宝宝把危险物品放进嘴里时,家长要坚决地表示“不”。但请注意,家长的语言要配合严肃的面部表情或合适的语音语调。事实上,宝宝对人的情绪是非常敏感的,当你笑着对他说“不”时,他会认为你在跟他玩游戏而不会把你的要求当真。宝宝能够体会到家长表情和声音中流露出来的不赞同,并以此去分辨周围的危险因素。但家长也需注意避免过于严厉或做出夸张的表情,以免给宝宝造成压力。
11个月的苗苗几乎尝过所有她能够碰到的东西,爸爸的眼镜、餐巾纸、奶奶的药瓶,甚至连地上的头发她都能捡起来放进嘴里试—下。
啃一啃时,他在想什么?
苗苗真的是因为饿了才去啃东西吗?其实,聪明的宝宝饿的时候可能会通过哭闹等方式向妈妈索要食物,啃咬东西时,他的小脑瓜里大多数时候想的是别的事。
这是我的本能
婴儿天生就有一定的反应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吮吸反射。当用乳头或手指触碰婴儿口唇时,婴儿会自动出现吮吸的动作。这种本能使得婴儿会将嘴边的一切东西放进嘴里。早期最容易放进嘴里的东西就是婴儿自己的拇指,所以当宝宝发现能够操纵自己的小手时,很快就沉浸在吮吸拇指的快乐中了!再长大一些,小家伙就能够意识到自己有能力把其他东西放进嘴里了——我长本事了!
我要尝尝这个东西是什么
对于2岁前的婴儿来说,嘴就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工具。他们把玩具、纸、塑料片、勺子等放进嘴里,探索这些物品的味道和质地。如果宝宝发现这东西尝起来味道还不错,旁边的大人也没有表现出阻止的意思,宝宝就再试试能不能把东西吞下去。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在家长的不断指导和强调下,他才能逐渐分辨哪些东西可以吃,哪些东西可以放在嘴里尝一尝,哪些东西连碰都不能碰。
我要锻炼口腔肌肉
婴儿可不是把东西放进嘴里就完事,他们还会吮吸、舔、咬、咀嚼或者吞咽各种物品。这些动作需要舌头、嘴唇、脸頰、上颚等口腔肌肉协调地移动才能完成。口腔肌肉的精细运动能力非常重要,它的灵活度和力度不仅会对宝宝的语言发展有好处,还对他的“颜值”有帮助——获得最佳脸形,有助于牙齿健康发育。所以,当宝宝啃皎可以啃皎的东西时,家长可以这样想:他又在锻炼他的口腔肌肉了!
我想缓解出牙期的不适感
出牙期间,在牙齿穿透牙龈表面的过程中,宝宝会感到牙龈发痒甚至疼痛。此时宝宝喜欢咬东西,因为在牙龈上施加压力可以分散大脑对出牙疼痛的感觉。家长可以将一条干净的毛巾放进塑料袋里,在冰箱中冷却后拿出来给宝宝啃咬。冰镇感可以缓解宝宝牙龈的酸痛,毛巾的柔软质地又可以按摩牙龈,缓解宝宝出牙引起的不适。如果宝宝不喜欢冰凉的东西,用咬胶、磨牙饼干或者蔬菜条也能起到缓解的作用。
我想表达情绪,寻找自我安慰和放松
婴儿可能在吃奶时觉得无聊,开始啃咬妈妈的乳头。在还不会用语言表达情绪的时期,婴儿用咬东西尤其是咬人来告诉大人他的感受。婴儿还会将拳头或者拇指放进嘴里吮吸,这个动作让他感到心情愉悦,尤其在婴儿饿了、困了或者焦虑的时候,咬指头、咬被角可以安慰自己,获得平静和放松。
宝宝啃咬东西时,父母可以这样做
1.拿走危险物品,保持环境清洁父母需要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允许婴儿接触对他来说安全的东西。这个时期啃咬物品最可能发生的危险,就是误食导致宝宝窒息或者中毒,所以家长要将婴儿周围容易导致危险的物品拿走,如电池、纸币、玻璃球、药片、洗涤剂等等,放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最好是放在高处或者上锁的抽屉。不要小看了宝宝的能力,有时候他会突然打开你以为他不能打开的瓶子、柜子等。
2.满足好奇心
宝宝需要探索世界来成长,家长应提供给他更多的安全材料,比如玩具,为他啃咬东西创造条件。不过家长很快会发现,只有玩具是远远不够的,婴儿总是对周围的日常物品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毕竟玩具的种类再多,也比不上日常用品的丰富多彩。家长要善于从日常物品中找出适合宝宝啃咬的东西,洗干净后提供给宝宝,并及时关注宝宝的啃咬情况,看看他喜欢哪种口感的物品。可以挑几个宝宝最喜欢的安全物品,如果宝宝被制止啃咬之后大哭大闹,可以把这些物品拿给他,转移注意力。
3.避免诱惑宝宝
如果不希望宝宝啃咬的东西,家长千万不要把东西拿到宝宝面前吃。比如有的家长一边自己吃花生,一边禁止旁边的宝宝把花生放进嘴里。宝宝非常善于模仿大人的行为,即使当时他被制止了事后也可能趁你不注意,偷偷把东西塞进嘴里。所以,在宝宝面前家长尽可能地不要做出不希望宝宝学会的行为。
4.学会对宝宝说“不”
当宝宝把危险物品放进嘴里时,家长要坚决地表示“不”。但请注意,家长的语言要配合严肃的面部表情或合适的语音语调。事实上,宝宝对人的情绪是非常敏感的,当你笑着对他说“不”时,他会认为你在跟他玩游戏而不会把你的要求当真。宝宝能够体会到家长表情和声音中流露出来的不赞同,并以此去分辨周围的危险因素。但家长也需注意避免过于严厉或做出夸张的表情,以免给宝宝造成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