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z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由一份问卷调查引起的思考
  我在学校每个年级抽出20人,从数学学习兴趣、知识质量两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喜欢36人,占比30%;一般31人,占比25.8%;不喜欢33人,占比27.5%。
  学生的知识质量:基础知识正确率89%;拓展知识正确率34%。
  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想探究数学?看到这些数据我的心里沉甸甸的,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来看,不喜欢学习数学的学生占相当大的比例。从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来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呈下降趋势,自主探索性知识掌握程度也呈下降趋势。那么,数学的魅力在哪儿?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在哪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世界丰富多彩,魅力无穷。我们的学生天真活泼,聪明可爱。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我认为问题出在数学教学没有找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源泉,没有学习数学的动力源泉,学生数学学习就像干涸的小溪,就更谈不上自主探究地去钻研数学、发现数学了。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是什么?是需要!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要求的反映,也是形成动机的前提。也正由此,才会有“满足”一说。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同样的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一个人的需要,会因为个体不同的认知评价而得出截然不同的判断。比如,在教学中学生可以因为游戏化的教学形式而感到愉快,也可以因为教育内容的新颖有趣而感到愉快,还可以因为解决了一道久思不得其解的难题而感到愉快,其中的种种“愉快”体验,显然是不同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阶梯式层次需要理论。他提出人的需要具有主导性,即在特定的时期内,人总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其他需要处于次要地位,占主导地位的需要起着支配其他需要的作用。
  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也离不开学习需要,有了学习需要并使其成为主导性需要,学生才能主动地去探究数学问题,从而满足自己的学习需要。这一过程是快乐的、兴奋的、自主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激发学生不同的需要,最终让其把对学习数学的需要转化成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式的学习。
  二、激发学生学习需要的策略
  我们承认,学生的需要中蕴含了宝贵的教育价值,但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轻易地识别出这些价值。这也难怪,因为很多时候,相同的需要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同的需要又以相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看见学生在课堂上故意说笑、出洋相甚至睡觉,但不一定表示他们有说笑或睡觉的需要,或许他们不过是想借此引起教师和同学对他的关注罢了——真正的需要往往隐藏在行为背后。我们在数学教学上要从不同角度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使学生自主探究性地去学习数学。
  (一)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所以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需要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时,他们就产生了对数学知识的需要。例如:学生在购物时就需要用到元、角、分的有关知识。他在购物这一活动中就产生了对元、角、分知识的迫切需要,此时他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是主动的,有时还富有探究性。我们在数学教学上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去激发学生对获得数学知识的强烈愿望,使之成为学习数学的需要,需要愈强烈,学习的主动性也愈强烈。
  (二)利用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
  学生的个性不同,但都有好奇心。好奇心是学生求知欲的最直接反映。数学世界多姿多彩,充满着神秘色彩。我们在数学教学上要利用学生对数学有着各种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他们的迫切需要。例如教学“2~5的分与合”时,开始,教师把糖块放在一只手里,问:“老师的手里有多少颗糖?”接着神秘地告诉学生:“现在老师要把4颗糖藏在两只手里,请你来猜猜我两只手里各放几颗?”顿时,学生兴趣高涨,争先恐后要猜。学生即使尽情地猜,教师都不予确定。接着教师问:“到底有多少种可能性呢?请大家用学具摆一摆、试一试。”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新的知识。
  (三)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
  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遇到各种问题,此时教师在教学上绝不能忽视。要利用学生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寻找问题障碍的根源,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掌握数学知识。这样,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对相关的数学知识就产生了迫切需要,就自觉地进入探究数学中了。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上要不断地设置问题障碍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究数学。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出示一个障碍性问题:“某冰激凌厂家生产了两种形状的冰激凌,一种是圆锥体,另一种是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圆柱体形状的冰激凌售价是1.5元,假如你是经理,圆锥体形状的冰激凌应该售价多少元呢?”学生很快发现,它们的售价与其体积有关。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但不知道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此时他们急切地想知道这两种冰激凌体积之间的关系,由此而产生学习圆锥体知识的强烈需要。这样,学生就能够主动地投入圆锥体的探究之中。
  三、学习需要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在动力
  没有学习数学的需要,我们的数学教学是枯燥的、乏味的,我们的学生学习也就没有了动力,就不可能自主地去探索数学,更谈不上在数学上有所建树。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使之成为学生学习数学永不枯竭的源泉。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快速推进和深入,各年级和各学科都逐渐开始了以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为中心的教学创新与改革,小学科学这门学科也不例外。作为一项具有较强综合性与实践性的小学基础学科,科学学科拥有独特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学科特色,蕴含着较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和契机。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科内外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德育功能,将德育与科学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在充分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期刊
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做好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实现数学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深入融合,是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水平进步的重要方法。本文从教师的教学角度,阐释了信息技术在兴趣激发、知识教育、课堂训练等方面的深入融合的方法。  一、信息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深入融合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困扰教师的问题。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而教师面对的
期刊
广安市:开会接打电话也会被约谈  2016年12月上中旬,广安市对存在会场接打电话、随意走动、交头接耳等行为的10名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了约谈,这对广安市纪检监察干部来说还属首次。如此“小题”大做,正是广安市纪委率先垂范,建设“六型”班子队伍的缩影。连日来,广安市持续加力,抓早抓小,以约谈提醒为主要方式,从整顿会议纪律入手,时刻提醒督促纪检监察干部随时随地守纪律不逾矩,释放出“越往后执纪越严、越往后对
期刊
古蔺县: “分片、分级、分类”提升审理水平  为解决基层案件数量大、疑难案件多、审理力量薄弱的问题,古蔺县建立“分片、分级、分类”审理机制。在全县各个党风廉政建设指导协作区组建审理组,负责审理本协作区基层纪委办理的案情简单的党纪案件。将乡镇及部门纪委办理的党纪案件中案情简单、拟给予轻处分的党纪案件,由协作区审理组审理,案情复杂、拟给予重处分、公职人员违纪、司法移送等案件由县纪委案件审理室审理。自实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学素质教育要求重视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希望通过培养小学生科学意识,帮助其强化自身的认知能力,为今后的进阶学习奠定基础。而数学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值得广大数学教师的关注。本文就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科学意识渗透的重要性和策略进行分析,希望为小学生科学意识的渗透与强化做出一定的贡献。  科学素养是当代人才的关键素养之一。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诸多教师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养已经成了教育领域的热点词汇之一。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就是不仅要让学生扎实掌握数学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具备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综合素质。核心素养理念要贯穿于数学教学始终。本文主要阐述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其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利用数
期刊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减负增效成了新时代教育中的重要理念,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对小学作业进行减负,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减负是希望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一定的精简,从而减少其压力,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切实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许多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认为学生只有多做作业,才能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而且,这一现象普遍存在。因此,现在大部分学生的作业并没有做到减负增效。如何让教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科学合理的师生互动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能够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将学生的学习与兴趣有效地结合。  一、科学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师资力量不足  根据国家课程教育的要求,学校要从小学一年级设置科学这门学科,但大部分学校因为教学资源配置、师资力量不同等原因疏于科学教育的开展,没有足够
期刊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与小学数学学科的结合,对构建高质量数学课堂具有积极作用。小学数学课堂巧用微课,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以及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积极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微课的运用进行分析探讨。  一、巧用微课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师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教育观对各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小学数学来说,教师角色已经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除了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问”更好地“学”。由于生问课堂教学仍处于一个发展探索期,所以在许多地方的生问课堂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立足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简单剖析。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