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im0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和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完善,党中央、国务院越来越重视当代学生的教育问题。高中生是保证我国人才培养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高中地理的新课标教学是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的新尝试,它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据调查了解到,面对不断改革的教育步伐,许多高中教师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无法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对地理的学习缺乏兴趣。对此,学校和教师一定要深入探讨,不断加强完善,从而保证高中地理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 地理课堂 有效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66-01
  有效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强调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关注学生的一种现代化教学理念。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完善,确保课堂的有效教学已经成为了教师关注的重点。要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入手,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地理的热情。本文就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一些建议,从而保证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师做好备课工作,为实现有效教学打基础
  无论做什么事,基础都是最后达到目标的根基,对于学生的地理学习来说,备课就是开展教学的第一步,是保证有效教学的基础。不论多么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一定要进行备课。与以往相比,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只是简单地了解课本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要求。在教师进行备课的过程中,首先要仔细研究新课标的地理教学内容,明确自己在接下来的授课中主要讲什么,重点在哪里,通过学习,学生们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其次,教师在开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要知道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地理基础,从而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对策,因材施教,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后,教师还要充分做好准备,例如教学的道具、器材、活动策略等等,只有完善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创建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情境的创建,有利于把学生引入到课堂中来,不过问题情境的设立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隐含一定的科学内涵。另外,问题的创设要掌握好梯度,不能随意构建,要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步骤,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问题情境的创建还要有利于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对学习的渴望。例如,在教师讲解世界地理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亚马逊平原,可以首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什么叫平原,然后通过亚马逊周边的情况介绍平原,最后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发现亚马逊平原与我国一些平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阔,而且能够学会思维的扩散,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加深学生的记忆。
  现如今的高中地理教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熟识地图,了解各地区和世界的国土面积,首都、人口等硬性知识,我们要培养的是综合人才,要能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通过问题的提出,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组成小组进行讨论,自己从中找到答案。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学生产生依赖性,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有能力进行自我学习。
  三、不断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去探索,去学习的想法。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教师工作的中心,只有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定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从而保证有效教学。
  第一,要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氛围是学生和老师共同构筑的凝聚力,地理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能让学生融入到学习中去。
  第二,要改进教学方法。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是一味的灌输知识,课堂教学呆板枯燥,学生们在课桌上昏昏欲睡,课堂成为了教师的“一言堂”。这种教学方法已经落后于时代的潮流,新时期的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要求,要根据课堂上学生学习和反馈的情况不断进行改进。另外,在地理课堂上还可以借助一些教学道具和器材,例如地球仪、日照图、计算机、投影设备等等。这样做,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变化,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互动,课堂问答等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第三,寓教于乐,开展课外活动。地理教学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模式,与其他科目相比,地理更加生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学校可以采取一些大型的地理知识竞赛或者组织民族歌曲的演唱比赛,通过歌曲的表达,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民族,从而了解其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地势地貌等等,为实现有效教学打基础。
  四、重视课下的地理学习
  学生在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课堂以外,要保证学生对地理的持续热爱,才能够更好的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假期出去旅游的时候观察风土人情,找出与地理有关的东西,讲讲沿途的风景,看到的山川河流等等。另外,教师还要重视课下的作业布置,以往陈旧的作业大多是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单一,枯燥无味,很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要改进作业的设计理念,例如布置一些社会小调查、专题演讲等等,使作业形式不再局限于表面。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有效教学已经成为了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高中地理教学的目的已经不再是培养知识型人才,而是要完善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因此,高中地理教师一定要学会用新思想武装自己,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善于利用教学工具,保证课堂教学的丰富生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保证我国教育事业的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刘谆谆.在品味中获取真知——论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1(5):38-39.
  [2]先青平.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0(11):36-37.
  [3]王迎春.怎样实施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2):69-69.
其他文献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又称为B群链球菌,是一种典型的人-兽-鱼共患病原菌,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自1958年日本首次报道虹鳟感染
【摘要】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是关爱学生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去观察、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的主体。  【关键词】新课标 理念 数学理念 灵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59-01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将教师从繁忙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较好地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阵地,成功的课堂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使课堂内的各要素得到有效的延伸。本文就初中化学科目的特点,提出以探究性课堂作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并对初中化学探究性课堂的基本特征进行简要的归纳总结。  【关键词】初中化学 探究性课堂 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63-01  一、探究性课堂  课
【摘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有教育意义的生成点,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备课时,要结合学生旧有的知识点,在学生原有知识点上分析学生的思维状况,找准新知识的切入点,从而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自己的教学更有可行性及可操作性。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把握各种生成类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成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式、内容也是多变的。所以,在备课时教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可分为35个血清型(1~34型及1/2型)。大多数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临床疾病均与几种主要血清型(如1型、1/2型、2型、7型、9
【摘要】高中阶段的化学课教学实践活动,探索研究性实验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包含经典实验、操作型实验、微型实验、手持技术实验、创新演示型实验等。此类实验课有助于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的反应和表象,发掘出原理和知识,同时,加强同学间的学习交流,共同探讨所学,得出实验结论,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索、分析、合作、分享的能力。另外,探索研究性实验课还能够帮助学生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