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常”岂能取代“非常”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pyc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读报,发现有这么一句话,其表达形式让笔者十分惊诧。原文是这样写的(下画线为笔者所加):
  据说,研发这头人羊怪的目的是灰常灰常善良滴,是为了给渴望延年益寿的人民提供可供移植的人体器官。(《新京报》2007年3月29日C13版)
  使我惊诧的是,原本只出现于网络聊天或某种随意性很强的网络帖子中的“另类”语言形式,竟然堂而皇之地被写进了一篇事关科学伦理的科技话题的文章中,而且还是刊载于一份严肃的、具有广泛影响的京版报纸上。
  最初我在为之一愣的时候也曾揣测:这可能是笔误吧。但继而一细想,感到事情不应这么简单。因为即便是笔误,也不可能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出现两次(“灰常”和“滴”)。换言之,就算作者因笔误写成这样,可还有编辑这一关呀;退一步,即使编辑看走眼了,那也逃不过校对的“火眼金睛”的。可见,这“另类”的语言表达形式是经过作者精心“设计”,得到编辑与校对“批准”与“认可”的。
  笔者或许还是幸运的,因为毕竟还能看懂这句话。可如果是一个平时不怎么上网的一般读者,他可能就只有困惑的份儿了:“灰常”是什么意思?“滴”字怎么可以这样用?如果是一个外国人,不管其汉语水平如何,问题将更为严重。
  由于“灰常”和“滴”是网上的“另类”语言形式,我们还是从网络说起吧。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人们表达自我、张扬个性的平台得到了极大地扩张与延伸,对语言的使用也更加随意。许多人为追新求异,挖空心思地制造“另类”表达形式。拿“灰常”来说,这是部分网民针对“非常”私自创造的一个词。从汉语词汇系统本身来看,它本质上就是一个错误的形式。“滴”的情况虽有所区别(作为词,它是汉语词汇中的一员),但从功能上来看,它不能用于取代“是……的”句式中的“的”。可是,由于网络语言表达极具个体性和随意性(尤其是在聊天等方面),同时又缺乏监管和约束,以致这些原本错误或不规范的形式与用法在互联网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与肆无忌惮的流传。
  网络是个新生事物,其中的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改进。在目前情况下,我们对它在语言表达方面出现的错误和不规范的用法采取宽容的态度,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一方面毕竟有许多表达是完全属于个人行为,其社会影响有限;表达者对这些错误和不规范形式的使用完全是为了追求新奇、搞笑的效果,受众进入这种特定的语境也知道是这么回事儿。也就是说,听到或看到的人会对它们采取区别对待的态度,他们知道这些“另类”形式都是特定语域、特定环境中的特定用法,不可随意推而广之。另一方面,在当前这种情况下,也难以采取某种措施对它们给予硬性规范,因为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可是,传统的纸质媒体如报纸杂志就不同了。跟网络上的聊天和帖子相比,它们都是公开发行的出版物,而且一旦面世,将流布四海,传之久远。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一条,“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特别是报纸,承担着宣传国家政策、报道社会新闻、传承人类文明的历史重任,它们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在语言表达方面一向被人们奉为典范和楷模。因此,它的语言表达不能有丝毫马虎与随意,更不能毫无顾忌地将那些明显错误、纯属搞笑范畴的网络语言形式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
  我们都知道,流传于网上的“另类”语言形式除上面的“灰常”和“滴”之外,还有很多。常见的如“偶(我)”“稀饭(喜欢)”“酱子(这样子)”等。试想,如果文章中凡是用“我”“喜欢”“这样子”等的地方,都分别用“偶”“稀饭”“酱子”等来代替,那么整个文章最后会成什么样子?这样的东西将会对读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不难想象,其结果只会给人们造成这么一种印象:语言原来是可以随意创造、改变的,可以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这样的印象如果在一代人中形成,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因此,在对待网络语言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一定要把好关口。对于那些明显错误、纯属搞笑的语言表达形式,要旗帜鲜明地坚决予以抵制;对于那些错误不明显,在表达上又似乎有点新意的形式,也要谨慎对待;只有那些确实是语言系统本身所缺乏,而且又具有无可替代的表达功能并经过时间考验的形式,我们才可以考虑吸收和传播。
  当然,慎用网络语言,并不意味着扼杀或阻止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是任何人也阻止不了的。综观人类历史,任何一种语言的发展都是适应社会和时代需要的结果;发展的动因是交际的需要;发展的目的是更好地交际。如果一种(些)新形式的出现最终会使语言系统本身出现混乱,并且导致整个社会的交际出现障碍,那么,这样的形式就不仅无助于发展,而且会对语言的发展乃至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最近,有教育、文化界人士和老师呼吁高考作文要慎用网络语言,有人甚至要求规定高考作文禁用网络语言。像高考作文这类一般不会公开发表的个性化写作,尚且都要求尽可能回避网络语言,那么,那些刊载于报纸上发布信息、传播知识、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文章,不是更应该离“灰常”这样的网络语言更远一些吗?
其他文献
何谓“好”的国学课?  题目中的“好”字,出自蒙田的随笔《论教育》。蒙田认为,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在过分关注知识“量”的累积的同时,往往会忽视对一个人判断力和德性的养成—“我们应该询问谁知道的最好,而不是谁知道的最多”。  哲人四百年前的话语,在今天我们致力于重建传统文化教育体系、重识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的过程中,似乎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国学教育”热风的吹拂下,我们需要自问:我们开展传统文化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最初听到雅斯贝尔斯的这句话,是在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国家级培训会上,培训老师在介绍完项目理念时,用这句话做了最后的总结。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顿觉如获至宝,似乎有一把钥匙落入了我的掌心。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教育被功利思想缠绕束缚,陷入“唯成绩论”的怪圈中。身为一名在基层工作数十年的教育工作者,每每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有其自身完整、清晰的逻辑体系和准确、规范的表达体系,教师必须在课堂上牢牢“抓住”学生的眼和脑,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此,笔者结合数学史的相关素材,编成诗作应用于课堂,学生们对这种形式很感兴趣,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一、概述数学核心概念的发展简史,激发兴趣  函数是数学中的核心概念,函数从形成到完善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时间。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函数的相关
男,1952年出生,上海市首批正高级教师,上海普教科研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曾担任上海市南汇县教师进修学校师范部主任,从事中师教学与管理工作7年,先后担任南汇縣(今南汇区)和徐汇区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28年。  三十多年深入中小幼教学第一线,潜心于教育改革的科学研究。在学制、课程、教师教育、学校管理、学校教育科研等改革领域,承担完成了十多项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的教育科研重点课题,作为学术主持人完成了联合国
当前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教师们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已经耳熟能详,现在教师们最困惑的是怎样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我对自己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进一步梳理、总结、提炼,明确提出了学科宣言:找寻儿童数学,打造动感课堂。具体而言,是“对话—分享”式动感课堂。  “动感课堂”是教学追求,“对话—分享”是教学策略。“对话”包括:与媒介对话、
北京十一学校非常看重戏剧课程课堂教学的过程,排练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同时,学校尽量做到资源与学习过程的紧密关联,让每一个教室成为学生碰撞交流、表现创造的天地。另外,戏剧课程对选课的男女生人数的比例是有规定的,我们希望通过戏剧课搭建一个男女生青春花季异性交往的平台,使过去神秘的异性交往变成健康的同伴友谊。同时,在戏剧课上,我们有学生助教,学生在选课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某一戏剧课程的不同方面的助教
一本大作的诞生  许多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一方面怕写作,另一方面又看不上“微写作”,导致大块文章拿不下,豆腐干文章看不上眼。江苏南菁中学的寇永升则不然。2015—2016学年度,作为无锡市第十二批支教老师,寇永升老师在延安工作一年。当时他只是觉得在一个崭新的环境里处处新鲜好奇,很想把自己遇见的有趣的人事与感悟分享给自己的朋友们,于是他坚持每天记录下支教时的所见所闻与点滴感受……  延安与无锡地区的
现在是2015年2月5日凌晨。昨夜在睡梦中又见到了敬爱的先生,他十分清晰地坐在我的面前,谈论着他正在从事的古代诸经选择和诠释的工作,似乎对于其中一些内容又有了新的认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梦中先生言谈情状之生动令我恍惚之间怀疑先生仙逝的消息是不是我出差期间学界的一种谬传。待我找到机会插话告诉先生这个谬传时,先生笑而不语,直到梦醒。  窗外,是沉沉的黑夜。  内心,是绵绵的思念。  此刻,先生已经离开
诗是人类的母语。几乎每个民族的祖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诗歌作为最初的母语文学形式。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1]孩子是最接近于诗的,或者说儿童本身就是一首诗。他们的心与诗的心最近,他们的感觉与诗是相通的,他们对诗的节奏韵律的敏感优于成人。  德国著名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尽管一生
编者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栏目特别推出“中国教育70年人物篇”,展现国家重点学科教育史(外国教育史)的老一代学科带头人吴式颖先生的70年教育人生。通过对先生的艰苦求学、严谨学术与为师之道的回望,轻掀历史的衣角,向前辈表达敬意,对后学提出鼓励与期待——向大师靠近,为理想献身。吴式颖先生  吴式颖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留学苏联列宁格勒赫尔岑师范学院,学成回国后长期投身于我国外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