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来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h0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农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校园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以“农”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内容、以“农”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基本思路四个方面,结合农业院校的实际情况,对高等农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命题进行分析,达到探讨建设农业院校高水平校园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农业院校; 思想政治工作; 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4-0090-03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本文从校园文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谈起,并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阐述农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
  一、农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显现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就整体而言,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不足,特别是农业院校由于自身专业所限,在校园文化发展方面单一、局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组织领导、整体设计和综合管理,普遍处于松散无序状态。学校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能自觉地建设和正确导向校园文化。
  第二,学校对社会文化缺乏积极有效的反馈、筛选和导向、疏导,在学校当中“读书无用论”、讲享受、搞攀比等非理性文化倾向成为时尚,一些学校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学生自发形成的通俗文化、浅层次文化,与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和校园的主导文化有较大的距离。
  第三,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艺术节等形式过于单调,不注重普及性,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第四,教师文化素质不能适应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特别是文化导向上的要求,教师队伍自身的问题亟须解决,如讲进取、讲奉献的风气淡薄了,无心施教的现象近年来有抬头的趋势。
  第五,校园建筑、环境布置缺乏文化风格,有些学校校舍墙体脱落、校舍校貌陈旧零乱,绿化美化缺乏文化品位,发挥不了物质文化的教育功能。
  二、校园文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是社会构成当中的重要群体。校园文化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既有利于大学生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及创造能力,进一步树立热爱科学、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思想,为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截止到2011年,全国在校大学生达到2300余万人,绝大部分都是“90后”,他们成长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态势持续呈现、互联网与手机的灵活应用成为其获取信息重要来源的时代,一些宣扬腐朽享乐的低级思想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模式、主题、方法,增强校园文化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实效性,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1.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导向作用
  从本质上说,校园文化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或者说是大学的精神所在。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它引导着广大青年学生成才的道路和方向。
  2.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起到规范作用
  校园文化中包含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学生文明守则、大学生行为规范等等。规范教育使学生明确了解哪些事情可为,哪些事情不可为,深刻理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内涵和道理。既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更促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3.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激励作用
  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或大学精神,是全体师生经过长期努力和奋斗逐渐形成的。优良的校园文化有一种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它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学生怀着满腔热血,投身到热火朝天的学习生活中,并使大学的文化底蕴不断深厚,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4.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塑造作用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更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而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外部环境。校园文化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自主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正如“水的载歌载舞”,其塑造作用无可替代。
  三、以“农”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般来说,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硬环境建设,包括建筑的布局、校园风貌、文化娱乐设施、校徽、校旗、校服、思想教育的阵地设施等,是校园文化的基本载体;二是软环境建设,包括制度建设、校风建设、教职工的素质、思想道德修养、校规校纪、学校办学理念、管理思想、学术氛围及价值观、行为模式、人际关系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等;三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的开展,包括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科技活动等,是校园文化的实现方式。
  以“农”为特色的校园硬件环境,如校园内的楼房、道路、教室、实训基地、广场等都可以农业专家、农业术语命名;校园内的树木应挂牌标出树的名称、特性等;校园内还应增加能突出学校的发展史、对学校有特殊意义的名人石雕、刻上带有文化意义的文字等;校园内花草的品种要多、养护水平要高,要体现高等农业院校的优势。还有校徽、校旗、校歌、校服、校园网、校办企业的产品等都应该在设计上突出学校的特色,向人们展示学校的发展及为社会作的贡献。
  以“农”为特色的校园软环境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农业院校对外形象。如针对农村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去农场就业的毕业生跟踪调查以及其他例如青年志愿服务、国内外联合办学等工作的开展等。二是农业院校内部管理,就最基本的制度确立而言,针对教学、行政、管理、服务等方面制定规章制度,如出台相关政策重奖有突出贡献的农业专家、表彰和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等。   东北农业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对此深有体会,在过去的65年里,学校根据时代特点,立足于社会需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学生树立学农、爱农的思想;结合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特色,加强当地农业实用性人才的培养,为黑土地农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优势和技术支持。这体现了东北农业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和发展目标。
  四、以“农”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1.校园外部环境的建设
  东北农业大学建校65年来,构建了具有农类特色的校园环境。如进入校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刻有“马家花园”字样的巨石,向同学们传达了一种爱国精神;在主楼前的三环塑像,更是意义深远,第一层含义是: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第二层含义是:农业院校的广大师生面向农业、贴近农村、关注农民,充分体现了“三农”,体现了“农”的特色;最具特色的是在主楼和研究生楼之间有一个五谷园,每年春天在这里播下各种农作物,秋天在这里收获,里面竖立着石碾、石磨等,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农”的乐趣,鼓励他们奋发向上,为黑龙江省的现代农业建功立业。
  2.校园文化应体现办学理念、办学目标
  农业院校的办学理念应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突出农类院校的办学特色。东北农业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大学,以“勤奋、求实、奉献、创新”为校风,明确提出了“国际知名、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具有我国北方现代农业特色的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和开放式大学”的办学目标。
  3.校园文化应体现学科特色和优势
  高校的发展重在学科建设的发展,但每个重点高校不是所有学科都是它的强项,它有自己处于国家乃至全世界领先的某些学科领域。东北农业大学在农业、畜牧、食品加工等方面有着科研和研发等优势。现有71个本科专业,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8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些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基本上都是和“农”相关的领域,它突出了农业高校的特点。为此,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不能对此熟视无睹,而应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开展各类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4.校园文化应体现农业大学的精神
  早期农业大学的学生多来自农村,给人留有艰苦朴素、勤奋好学的印象。虽然时代在发生变化,农业大学的生源也在发生变化,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城市,但是农业大学积淀下来的文化底蕴不能变。对东北农业大学而言,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经过65年所积淀的深厚的东农文化底蕴,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东农精神,体现在一代代的东农学子身上,这也应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
  5.校园文化建设要面向社会,全面与社会接轨,积极服务社会
  校园文化建设应立足校园,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国的大发展形势已不容我们闭关自守,而是要面向社会。学校是社会中的团体,学生是社会中的成员,本来就与社会联系紧密。办大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社会的认可程度也是判定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东北农业大学每年都要在学生中开展以“送科技下乡”、“万名大学生心系万村”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并举行社会实践报告会。多年来,东北农业大学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广大本专科学生的足迹遍布龙江大地的67个市县及20余个国营农场,为加速农业技术推广、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6.校园课外活动应丰富多彩,努力培养优秀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综合性人才是社会需求的主流,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和工作重心必须有所改变,工作方法要进一步创新,校园课外活动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和教育性原则。例如,借助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其中既要有思想性(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各种评优活动)和知识性的(如专业知识竞赛),又要有娱乐性(如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汇演、美术书法作品展、影视欣赏等)和实践性的(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勤工助学、军训等)。
  7.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各个方面形成合力
  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聚焦点,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晶核,要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形成合力以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教务、学工部门要担起重任,不断丰富活动载体,比如学术讲座、交流、学术活动、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等,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其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学校管理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校园文化建设也应渗透到这些制度当中。要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使制度“文化”化。学校在制订规章制度时,应突出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给制度以灵魂,强调人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软文化”与“硬制度”熔于一炉,铸造出刚柔相济、软硬相容的“合金”式的规章制度。使之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的作用。使师生在执行制度、遵守纪律的同时,享有自尊,实现自我价值。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青年学生的自身特点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与时俱进,既要满足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与要求,又要迎合青年学生的思想渴求。校园文化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农业院校如何能做到不忘农本,又能够与时代接轨是摆在校园文化建设者面前的重要命题,更是广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幕鸿.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102-104.
  [2] 彭倩雯.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5(1):63-64.
  [3] 江红.关于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理性思考[J].商业经济,2009(10):122-123.
  [4] 侯丹丹.浅析高校校园文化活动[J].思想教育研究,2009(S1) :124-126.
  [5] 刘娜,李丹.弘扬人文奥运精神 创新校园文化活动[J].思想教育研究,2009(S1):168.
  [责任编辑:成方哲]
其他文献
【摘 要】价值领导力是班主任领导力的核心。班主任应对某一核心价值进行理解与选择、坚持与践行、渗透与转化,使之成为班级内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班主任更应该从环境渗透、制度外化、评价导向这几个方面进行价值的转化。  【关键词】班主任;核心价值观;价值领导力  教育本身意味着价值传承、价值引导和价值教化,是关系到价值使命的事业。“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最关键的是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问题。当前青少
【摘 要】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本文结合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阐述运用情境教学模式、分组练习、尊重学生的个性、传授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等几个方面意在探讨如何以较好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主动参与;探索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英语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把英语学习看成是一种知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本文以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探索图形”为例,对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进行了积极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数学核心素养  对比旧课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新增了:“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
【摘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当下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这需要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前提。叶圣陶先生曾言:“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以教材中的课文为例,在精讲精读的同时结合有针对性的简短练笔,最终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素养;读写结合;方法;小学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摘 要】在“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背景下,正确理清“学与教”的关系,“教”在正确理解时,“教”在学生必需时,才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教”  一、“研学后教”的“学与教”  在“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中,小学生的自主和教师的指导是彼此依存、彼此作用的关系。“教师教”应立足于“学生自主”,通过老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
【摘 要】针对农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高和英语教学质量差的问题,农村英语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英语重要性的教育,使他们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注重英语课堂教学,加强英语学法指导;通过丰富的英语课外活动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潜能。  【关键词】农村中学;英语学习;课堂教学;课外活动  在我国农村教学中,英语教学一直比较差。在农村中学如何进行课改?如何提高农村英语教学的质量
【摘 要】试卷分析课是一种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复习课,此类型的课对学生已学的知识起着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的重要作用。试卷分析课是知识的再整理、再综合、再运用,是师生共同探讨解题方法、寻找规律、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数学试卷分析课的课堂效率,本文将以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课为例,对试卷分析课的课堂教学形态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试卷分析;课堂教学;课堂效率  在我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我国精神文化的发展趋势与重大价值,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时代课题。经济、科技与精神文化的整合互动,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经济、科技决定论与精神动力论的统一,是经济、科技与精神文化的和谐发展,其核心是经济、科技发展的根源、动因是从经济、科技自身去满足,还是要从人那里去寻找的问题。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才能提供经济、科技发展的人文动力,孕育人的精神生活。 
【摘 要】广州市广园中学拥有较多的外来工子女家庭。针对新时期流动家庭的新特点,开设“外来工家长工作坊”,开展家长互助沙龙、家校联谊心理游园、大型团体心理辅导、“PET家长效能训练”训练营等各项特色活动,使有相同问题的家长能“抱团取暖”,解决家长、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促进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双赢”。  【关键词】外来工家庭;家长工作坊;和谐亲子;PET家长效能训练一、“外来工家长工作坊”的提出  广州
【摘 要】教育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应把人的认知和情感两方面统一起来。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育中,人们过于强调语言的认知因素,从而忽视了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本文试从情感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等方面入手,探讨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情感因素的运用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情感因素;英语课堂;和谐;课堂环境  情感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心理因素。而学生的情感因素直接影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