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合情推理教学的思考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taolove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多重能力的培养,其中,合情推理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教师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大胆猜想和科学验证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学习能力,锻炼思维能力。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合情推理教学进行思考和分析,旨在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推理;教学
  引言:小学阶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激发更大的学习潜能,实现综合实力的有效提升。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工作中重点观察和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教师可以注重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合情推理教学,利用已有知识感悟其过程,巧设推理问题,实现与演绎推理的有效结合,为学生的不断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一、注重日常渗透
  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环节中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产生合情推理的意识,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式,能够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提升学习兴趣,产生积极向上、自觉参与的学习状态。针对部分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学习经验自行提出假设并进行合情推理验证,通过多种不同的角度设计不同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计算过程的简便性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确定合适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1]。
  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环节为例,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在众多不同种类的四边形中挑选出长方形,总结其特征,在充分理解长方形的特征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正方形的特征,让其根据正方形的特征制定其概念。教师引导学生在开放性教学环境中运用合情推理意识,先进行假设猜想,之后再根据条件进行推导与验证,尽量保证其严谨性和准确性。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合情推理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提升核心素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感悟合情推理
  已有知识能够为合情推理提供强有力的推理依据,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合情推理时,可以根据其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适当扩展和延伸,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思维模式和准确的思考方向,充分发挥合情推理意识,自然而然地实现知识的深度学习与积累[2]。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知识点之间的潜在联系,设计合理的推理环节,引导学生在一步步的推理过程中逐渐从一个已知的知识点向两一个知识点进行扩展和延伸,不仅能够完成新知识点的学习,还能够巩固已有的知识内容,完善知识体系。
  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教学环节为例,教师可以针对已经掌握的“ ”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点的基础上通过合情思维推导出“ ”的知识点。针对推导出的知识点内容,可以在具体数字的计算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验证,教师需要尽量保证推理过程的连贯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自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积累。
  三、巧设推理问题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为了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其进行逐步探究,问题的难度呈阶梯式分布,从简单到困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索。在设置问题内容时,教师需要充分思考其有效性,问题的内容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还需要符合学生的思考能力,尽量保证其在合理的问题引导下逐步掌握相关知识点,稳步提升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完成部分探索任务,之后根据部分现象提出问题,引导其分析原因,提升核心素养。
  以“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环节为例,为了引导学生有效完成合情推理,培养正确的思维模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拿出6个桃子中的 和12个桃子中的 ,然后设计一个合理的问题:“为什么每次拿的都是 ,但是拿出来的桃子个数却不一样呢?”利用该问题内容引导学生针对这种分数的数值变化产生思考,通过详细的知识解析带领其逐渐理解分数的真正意义,经过多次复习与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对有关分数的知识点产生清晰的认知。
  四、结合演绎推理
  教师应该将数学公式的逻辑性与合情推理相融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利用数学公式的严谨性实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而利用合情推理逐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教师需要避免在進行推导过程中仅采用严谨的数学公式推理的方式,在演绎推理的过程中适当添加合情推理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多种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不同的学习和分析环节,尽量通过多样化思维方式完成演绎推理的过程,实现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3]。
  以“面积”的教学环节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推理的方式学习长方形的求面积公式时,可以先让其利用小木块摆出长方形的图案,获得关于长方形长和宽的具体数据,之后根据这些数据进行面积求解公式的合理猜想,最终根据具体的木块数量验证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在学习正方形的面积求解公式时,可以根据已经掌握的长方形求解公式进行合理猜想,最终在联想和验证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的有效融合,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方式非常活跃,如果教师能力对其思维能力进行引导和锻炼,能够有效提升其思考问题并挖掘其本质性因素的能力,对于后续高难知识点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在寻找数学规律的同时逐步发展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能力,有效提升数学涵养。
  参考文献:
  [1]闫婧.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J].考试周刊,2020(A5):87-88.
  [2]陈泓.运用有趣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能力的点滴思考[J].中国教师,2020(S2):39-40.
  [3]李福堂.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教师,2020(S2):56.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课程组成,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个思想被大家注意起来。转化思想是在现代数学教学工作革新的过程中才被我国行业相关人员提上日程的一个思想,它的具体操作是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知识通过一定方法进行转化,转变为更加容易理解的内容来学习。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数学中的知识难点与已知的内容进行联系,能够培养学
期刊
摘 要:合作教学是我国目前重点培养的教学方式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合作意识的提高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协调能力,对于学生将来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策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合作意识的培养不仅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意识;小组合作
期刊
摘 要:阅读与写作是整个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部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充分重视起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由于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存在着丝丝缕缕的联系,把握好其中的联系就能够高效地掌握阅读与写作的方法。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实现两者的融合教学。本文围绕该话题展开了深入性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程;阅读;写作;融合  1引言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对于教师来说都是一项非
期刊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重难点,同时也是对于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一种考验。教师若是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可以尝试去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做到不动笔墨不翻书。然后在之后的教学中尝试去构建一个合适的写作场景,让学生学会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最后,将写作教学变得生活化,也是能够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让写作回归生活,还给学生本来的面目
期刊
摘 要:数学是初中阶段中存在一定学习难度的学科,保障教学方法的科学性,能让学生更顺利完成数学学习,提高其学习兴趣及效果。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下,初中数学怎么组织分层教学,属于教师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为此,文章以下从三点出发,分析怎么在翻转课堂这一模式下,顺利组织初中的数学分层教学。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翻转课堂  引言:翻转课堂即打破教学的常规模式,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在课上强调帮助学生解决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所实现。此时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做到以下三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导学案的利用以及合理运用教学评价。在具体实施这三点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基于此,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本文中对以上三点展开详细的介绍。这样一来,其他初中数学教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就能有所参考,进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有
期刊
摘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要求。但是,在教学低年级阅读时,由于学生年龄低,识字率低,教师经常将重点放在教学中对新词语的解释上,而忽略了阅读活动的组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困难。低年级的学生更活跃,更嬉戏,自学能力很差。他们的学习,必须受到老师的约束和指导。但是,在向低年级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很大一部分教师没有注意观念和模式
期刊
摘 要:对初中生来说,学好英语的前提是要不断扩充自己的词汇量。但大多数学生在单词学习活动中,主要是以死记硬背为主,机械式的记忆方式不仅会让学生感到单词学习枯燥,还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遗忘一些单词。运用思维导图设计单词学习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单词学习兴趣,提高记忆单词的效率,对促进学生英语能力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单词学习;思维导图;活动设计  引言:近年来,随着新课改持续深入,在初中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对语文课堂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课堂的模式更加地高效。因此对于当前新课改的模式,我们任课教师会采用微课来进行辅助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能积极地参与其中,促其发展,激活学生的语文教学思维,利于他们的学习与发展,有利于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学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高中的教学推上了一个更高的领域,同时语文学科是一门最
期刊
摘 要:课改的逐渐深化使更多的数学教师意识到了新型教学模式的重要性,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工作效率的提升中促进小学生快速成长。而如何应用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就逐渐成为了教学的重点,以期在最少的时间下实现最高的教学效益,从而能够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挖掘出教学的更多可能。该文结合时代教育背景,顺应教学改革形式对教学策略做出了调整,期望在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中提供一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