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老师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wso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都把石大夫叫“石老师”。
  18年前,盛夏之夜,一群人急吼吼闯进住院部,抱着一个双眼上翻、四肢抽搐的三四岁小男孩!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情况,我这个新来的小护士一时不知所措了。
  节骨眼上,石老师果断地接过我手里的注射器继续推药,她嘱咐我立刻吸取3mg地西泮稀释后保留灌肠,一边安抚烦躁恐惧的家长情绪。
  后半夜,人们早已酣然入梦,住院部病区里却是灯火通明,护士大夫依旧紧张地工作着,同可恶的病魔展开着较量。见我一个人七手八脚,石老师主动帮忙:我给新来的病人开放静脉,她提着鹅颈灯;我给留观的患儿推注甘露醇,她就给输完液体的患儿拔针头;我配好了液体,她提上瓶子马上去病房更换……凌晨,一贫血的儿童来医院紧急输血,石老师亲自动手抽血送检,巡回病房观察输血反应……长夜漫漫,就像一个世纪!我差一点奈何不到天亮!石老师也彻夜未眠,帮着我干护士的活计,忙东忙西,直到天色大亮,病区相对稳定下来,她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去了休息室。
  后来,我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石老师就张罗着联络合适的人选,以过来人的身份,纠正我以貌取人的肤浅择偶观。最终,我听从她的忠言,觅得了人生佳偶。
  当然,她自己的日子也并非一帆风顺。有一段时间,她苦恼于儿子的学业。医学专科毕业的石大夫,把读大本的希望,迫切寄托在儿子身上,无奈,儿子任性贪玩,青春叛逆,成绩平平。这让望子成龙心切的母亲忧心,忍不住跟儿子理论争吵,但是于事无补,最终事与愿违,儿子勉强进入一所师范学校就读。后来,她的儿子通过了教育局的统一招考,就职于市内一所小学。石老师也放下了过高的期望,终于松了一口气。可惜好景不长,儿子背着她,偷偷辞去了当老师的工作,跟朋友合伙,在开发区办了一家歌厅饮吧。更让石老师生气的是,这个孩子仿佛跟她作对似的,偏偏找了一个“花瓶”女友……
  某天下班,在醫院家属院门口,恰好碰见石老师。自从我调离儿科,很少有时间去看她。此刻她提着一个大大的布包,神色犹疑。我上前打招呼,她四下里张望,趁着无人,很快从包里掏出一沓花花绿绿的传单,压低了声音说:“方便的时候,拜托你给我儿的歌厅宣传宣传。”我会意地点头。一阵风扬起她鬓角的头发,我看见了里面刺眼的白,她的笑容竟然有点陌生,眼角的鱼尾纹里藏着岁月的痕迹。石老师轻拍我的肩膀,感激地离去,从后面看,她的步履有点生硬,昔日挺拔的腰身已不复存在。
  走出好长一截路,她又折回来,神秘兮兮地嘱咐我:“哦!千万不敢把单子拿到科室里,我可不想让人知道,石大夫的儿子没有正式工作……”
  现在想来,这应该是她退休前几天的事了。
  责任编辑:蒋建伟
  美术绘画:赵晨枫
其他文献
睡到五点钟,听到母亲窸窸窣窣地起床,并自言自语道:“又梦到那个灰东西了。和人家种地,还拉人家的手。”“一辈子看他不顺眼,咋能梦到和他拉手,日怪了。”  母亲口中的“灰东西”是父亲。  从记事起,母亲和父亲一直硝烟不断。一日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有几次,因为种地的事情,他们二人意见不合,达不到共鸣,于是从商议上升到吵架。从早上五点多就开始吵,到我们早自习放学后,母亲还在生气。母亲一气,就不给我们生火做
期刊
孩提时,跟着大人进城,在古城小巷里漫步。  有一回,刚好遇到一户人家娶亲。新娘在人们的簇拥下抵达男家,一时鼓乐、鞭炮齐鸣,喜气洋洋。男家一位少年已走到新娘跟前,揖请新娘,再由男家福命大的女长辈手牵新娘,送嫁娘忙举起贴有红双喜字样的米筛为新娘遮面,然后在三通喜乐声中,新娘慢步跨过火炉,踏上瓦片,进入洞房。  长大了才知道,据说遮米筛和踏瓦片是为辟邪,也有另一种独到的解释,称此举寓有明亡之后,其孤臣遗
期刊
母亲的“棍棒”教育,使我过早就痛切地理解了什么叫母爱。  母亲七岁那年外公就因贫病死了,外婆远嫁他乡,母亲孤苦伶仃,靠帮一位堂兄放牛、割草活命。不幸的身世,寄人篱下的生活,造就了母亲寡言少语而又刚烈火暴的性格。母亲生育了七个子女,我夹在中间,由于从小好玩好动,长得结实,常不把体弱的姐姐弟弟放在眼里。那时我觉得母亲特偏心,我与姐姐吵架,她说我欺负女的,要打我;我把弟弟打哭了,她说我欺负小的,也要打我
期刊
最早知道茅盾这个名字,不是读小说《子夜》,而是看过根据茅盾作品改编的电影《林家铺子》,谢添扮演的林老板——中国文学宝库中小商人典型形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冬月里的清晨,游锣鼓巷,夫人和小外孙走累了,就到咖啡厅休息,女儿只好陪我拜谒了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占地面积878平方米。茅盾于1974—1981年,在此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岁月。故居是茅盾自己出钱购买的私家宅邸,生前他把这个院子捐献给了国家
期刊
想要饭菜香,首先得有一個好土灶。  搬到新居后,我常去观察前院邻居家的土灶,还义务烧了两次火。前院阿姨家的灶头,虽然只安装了一口锅,但是省柴。放一根进去,噼里啪啦的,红火得很,那真是火热的生活啊!烧完的灰则很少,那是充分燃烧的原因。我坐在阿姨家的土灶前,将包里的超市小票、废报纸什么的整理出来,然后塞进了灶膛内,“轰”的一声,一团纸顷刻间就剩下了一点灰。阿姨说,她家不装鼓风机,附近的装土灶的人家都没
期刊
我家住乡下,离市区有近四十公里的距离,因为路堵,辗转两趟公交,到达市区已是上午九时,感觉身子疲惫到了极点。这点路程,对于青年人来说,也许不足挂齿。但是,这对于我,已过天命之年的人,做很多事情都有些力不从心了。  其实,人生未尝不是一次平淡无奇的赶路。我生长在江南水乡,曾一度以为这个世界,就是我们那个乡村,也许再大一点,就是我们所在的那座城市。直到我上初中那年,舅父带我去省城舅姥爷家,才真真切切地感
期刊
我在家中用一个扁体大青花瓷碗养了两条可爱的小金鱼,一尾金黄色的,一尾金红色的,女儿小雯非常喜欢这两尾鱼。  周末日的晚上,妻回了娘家,我和小雯逛书店回到家中给小鱼喂食。小鱼吃饱了欢快地在瓷碗中游来游去,把沉在碗底的脏东西搅得污浊不堪。小雯给鱼换完水后在碗中放置了从老家带回的几根根须莹白的莎草,鱼儿兴奋地在莎草中穿梭游行,身体碰得瓷碗响声清越,鱼尾掀起的水花还溅得茶几上水珠连连。那种欢快劲儿是我和小
期刊
世界上的任何苦难,不过都是你迈向成功的一块块奠基石。萧红,一个中国现代文坛像姐姐一样的女子,就她那颠沛流离的一生,就称得上是一部传奇小说了。对于萧红,我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当我踏上哈尔滨这座城市,呼兰河是我必去寻访的地方。  呼兰河位于哈尔滨北部的呼兰区呼兰镇,大约四十公里。萧红故居就在呼兰河的东侧集镇上,故居的右边是萧红纪念馆,萧红的白色雕像就矗立在门口,很有民国知识女性的气质。两旁的
期刊
沐浴在晨光中,树木、田野、小山、一排排民房向身后退去……我的眼睛盯着窗外,到处都是极美的景致,几次萌动了我的诗心,转而又被自己糟糕的心情打压了下去。压抑、担忧和恐惧交织着,主要来自自身的病情。  到了省城车站,脚还没落地,便有几位车主围过来招揽顾客。我招手拦下一辆车,赶紧坐进去。司机师傅回头打量我一眼,随口问了去处。听我缓慢说出医院的名字,他打开计价器,不大友好地说:“我在省城这么多年,就没听说过
期刊
回家的路上,二弟发短信告诉我,我们家的白虎走了,后边是一串长长的省略号。我懂二弟内心的沉重,因为我的心里也是极其的难受。  前几天,小妹和我说起白虎,还说白虎就像我们家的一个家庭成员,十多年了,它怕是真的要走了,真不想它走。  白虎全身雪白,所以二弟给它取名叫白虎。它刚来我们家的时候我已工作在外,很少回家,听二弟和小妹说家里添了一个小狗很是可爱,白白的毛,胖乎乎的样子,看见人一回家就跑到跟前来亲近
期刊